第322章 涼州西進荊益北伐
我在三國和諸葛做鄰居 作者:麻了麻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因為南方大局已定。
西線涼州司隸戰場上的漢軍和魏軍,心照不宣地各自罷兵。
對峙了將近一年的時間,雙方士兵非但沒有瘦,反而還長了不少肉……
沒辦法,這一兩個月都打不起來一兩次的那種。
一方叫戰,另一方絲毫不去搭理。
再加上前線的夥食,一向要比非戰時要豐盛不少。
一方麵是戰時的體能消耗比較大,當然要給將士們提供足量,甚至稍微過量一些的飲食,以保證將士們的戰鬥力。
另一方麵,營養好了,但是不去消耗,自然這體重就上來了。
所以,當諸葛亮先行撤軍的時候,魏軍這邊的將士甚至還露出了依依不舍的表情。
但是漢軍這邊的情況就有些不同了。
平日裏,陳辰可沒有少給糜竺找事情做。
以至於雖然目前劉備治下的經濟情形好了好多,但是糜竺每次看到陳辰都有些拉著臉的感覺。
這祖宗隨便搞個東西出來,那就都是吞金獸!
水泥,報紙,等等,這些東西的推廣,少了錢怎麽可能做好?
部隊也是一樣,不隻是一日三餐以及每月的糧餉,先前就答應過的肉食之類的東西,從來沒有虧待過軍中的將士。
一方麵,陳辰作為六部中兵部尚書,自然是會護犢子的。
再者,陳辰有一次一句話就把糜竺給秒了。
“怎麽能讓保衛領土的將士們,流血又流淚啊!”說著慷慨激昂的詞,淚水還在眼眶裏打轉。
這樣子,一旁等著決策的劉備哪裏還有心思去聽糜竺怎麽說。
大手一揮,直接準了陳辰所有的申請要求的同時,把糜竺關於部隊軍糧改革的所有意見全部扔到了一旁。
對此,糜竺能怎麽辦呢?自然隻能捏著鼻子認命了唄。
漢軍一直保持著很強的戰鬥決心和戰鬥素養,和之前在新野之時就打下的基礎,是密不可分的。
諸葛亮領兵回到涼州之後,很快就完成了部隊的輪換。
因為益州的地形優勢,基本上用不著太多的兵力防守。
於是,便將大批量的益州士卒調往了涼州。
而諸葛亮之前率領的百戰老兵,在被調往了西麵的敦煌郡。
涼州的兵馬可是精銳,用來對抗西邊的強敵還是必須的。
東麵的司隸地區,諸葛亮心中有了一個大概的想法,還需要時間來進行完善。
雖然和陳辰的關係不錯,但是看到陳辰在江東打出了這麽大的優勢和戰果,要是說心裏不羨慕,那都是假的。
所以,諸葛亮準備玩個大的。
不鳴則已,一鳴嚇死人的那種。
至於西線,離開了很久的劉封和馬超終於帶著人,一前一後地回來了。
“二位軍師!”
龐統和荀攸沒有和他們客套什麽。
這個時候心裏想著的可都是西域的信息。
再怎麽樣坐在堂中思考,始終不如出去看看。
所謂讀萬卷書,行萬裏路。
身體和靈魂,總得有一個在路上。
“西域如今形勢如何?能否快速平定?”龐統迫不及待,當先開口問道。
“回軍師,末將領人走的北麵的路線。沿路上大小國家都轉了個遍。有願意重歸王化的,也有想要拚死抵抗的。”劉封先開口講了講自己的經曆。
“就目前來看,西域雖然國家的數量挺多的,但是真正有能力集結大量兵力進行戰鬥的國家,應該不到五指之數。”
劉封談了談自己的想法,很明顯,他是堅定地主戰派。
馬超也是點了點頭。
“受到地形和條件的限製,我走的南麵一線,國家數量就不如北麵了。也因為路線問題,我差點就死在了南麵的風沙之中。”
說到這裏,馬超還是一臉餘悸的樣子。
沒有經曆過大旱的人,是沒有辦法理解人們對於水的需求,到底是高到何種境界的。
西域大部分的地方還是沙漠和戈壁。
彼此之間的往來聯係也是因為風沙的原因幾乎是出於非必要不交流的狀況下的。
這也是為什麽,這並不算很大的土地上,坐落著如此多的國家的原因之一。
一旦國家和國家之間的聯係變的困難,那麽,在中原大陸上常見的吞並也就沒有辦法很好的進行了。
因為就算吞並了下來,兩邊也沒有辦法很好地進行聯係。
時間一長,那駐紮在外的將領和官員,若是不動自立的心思才顯得比較奇怪……
再比如,像是樓蘭古國這種依賴著綠洲存在的國家,很容易就會因為綠洲的消失,導致滅國慘劇。
既然如此,這個地區的國家自然就沒有了太多侵略擴張的欲望。
能夠好好地存活下來,對於他們來說才是頭等大事。
當然,有生存條件差的,就有生存條件好的。
像安息,大月氏這種的大國,也不再少數。
劉封自然也不是什麽蠢人,在小國麵前,自然可以用威逼利誘的方式,強行將對方納入自己的統治。
但是在那種擁兵數萬的大國麵前,自然也不會虎到直接開口叫罵的。
“也就是說,和西域諸國終有一戰了?”
聽劉封和馬超講完了見聞,又聽兩位軍師分析完局勢之後,張飛第一時間摩拳擦掌起來。
“正好,先前和翼德比鬥不分勝負,這一次,不如就拿這西域諸國作為我們的比鬥如何?”馬超眼睛一亮,想到個好主意。
“孟起是想要比比,誰滅的國多嗎?”張飛腦子轉的也不慢,一下就明白過來。
眼看兩人一言不合就要領兵出發的樣子,龐統趕緊製止了他們。
“二位將軍莫急,西域諸國就在那裏,早晚都要征討,讓他們重歸王化。隻不過,目前我們還有很多需要準備的東西,哪能頭腦一熱就動兵不是?還請稍安勿躁,且聽我一言!”
張飛和馬超對視一眼,從對方的眼裏,都看到了相同的認知之後,點了點頭,坐了下來。
一副聆聽夫子教誨的模樣,乖巧的不行……
西線涼州司隸戰場上的漢軍和魏軍,心照不宣地各自罷兵。
對峙了將近一年的時間,雙方士兵非但沒有瘦,反而還長了不少肉……
沒辦法,這一兩個月都打不起來一兩次的那種。
一方叫戰,另一方絲毫不去搭理。
再加上前線的夥食,一向要比非戰時要豐盛不少。
一方麵是戰時的體能消耗比較大,當然要給將士們提供足量,甚至稍微過量一些的飲食,以保證將士們的戰鬥力。
另一方麵,營養好了,但是不去消耗,自然這體重就上來了。
所以,當諸葛亮先行撤軍的時候,魏軍這邊的將士甚至還露出了依依不舍的表情。
但是漢軍這邊的情況就有些不同了。
平日裏,陳辰可沒有少給糜竺找事情做。
以至於雖然目前劉備治下的經濟情形好了好多,但是糜竺每次看到陳辰都有些拉著臉的感覺。
這祖宗隨便搞個東西出來,那就都是吞金獸!
水泥,報紙,等等,這些東西的推廣,少了錢怎麽可能做好?
部隊也是一樣,不隻是一日三餐以及每月的糧餉,先前就答應過的肉食之類的東西,從來沒有虧待過軍中的將士。
一方麵,陳辰作為六部中兵部尚書,自然是會護犢子的。
再者,陳辰有一次一句話就把糜竺給秒了。
“怎麽能讓保衛領土的將士們,流血又流淚啊!”說著慷慨激昂的詞,淚水還在眼眶裏打轉。
這樣子,一旁等著決策的劉備哪裏還有心思去聽糜竺怎麽說。
大手一揮,直接準了陳辰所有的申請要求的同時,把糜竺關於部隊軍糧改革的所有意見全部扔到了一旁。
對此,糜竺能怎麽辦呢?自然隻能捏著鼻子認命了唄。
漢軍一直保持著很強的戰鬥決心和戰鬥素養,和之前在新野之時就打下的基礎,是密不可分的。
諸葛亮領兵回到涼州之後,很快就完成了部隊的輪換。
因為益州的地形優勢,基本上用不著太多的兵力防守。
於是,便將大批量的益州士卒調往了涼州。
而諸葛亮之前率領的百戰老兵,在被調往了西麵的敦煌郡。
涼州的兵馬可是精銳,用來對抗西邊的強敵還是必須的。
東麵的司隸地區,諸葛亮心中有了一個大概的想法,還需要時間來進行完善。
雖然和陳辰的關係不錯,但是看到陳辰在江東打出了這麽大的優勢和戰果,要是說心裏不羨慕,那都是假的。
所以,諸葛亮準備玩個大的。
不鳴則已,一鳴嚇死人的那種。
至於西線,離開了很久的劉封和馬超終於帶著人,一前一後地回來了。
“二位軍師!”
龐統和荀攸沒有和他們客套什麽。
這個時候心裏想著的可都是西域的信息。
再怎麽樣坐在堂中思考,始終不如出去看看。
所謂讀萬卷書,行萬裏路。
身體和靈魂,總得有一個在路上。
“西域如今形勢如何?能否快速平定?”龐統迫不及待,當先開口問道。
“回軍師,末將領人走的北麵的路線。沿路上大小國家都轉了個遍。有願意重歸王化的,也有想要拚死抵抗的。”劉封先開口講了講自己的經曆。
“就目前來看,西域雖然國家的數量挺多的,但是真正有能力集結大量兵力進行戰鬥的國家,應該不到五指之數。”
劉封談了談自己的想法,很明顯,他是堅定地主戰派。
馬超也是點了點頭。
“受到地形和條件的限製,我走的南麵一線,國家數量就不如北麵了。也因為路線問題,我差點就死在了南麵的風沙之中。”
說到這裏,馬超還是一臉餘悸的樣子。
沒有經曆過大旱的人,是沒有辦法理解人們對於水的需求,到底是高到何種境界的。
西域大部分的地方還是沙漠和戈壁。
彼此之間的往來聯係也是因為風沙的原因幾乎是出於非必要不交流的狀況下的。
這也是為什麽,這並不算很大的土地上,坐落著如此多的國家的原因之一。
一旦國家和國家之間的聯係變的困難,那麽,在中原大陸上常見的吞並也就沒有辦法很好的進行了。
因為就算吞並了下來,兩邊也沒有辦法很好地進行聯係。
時間一長,那駐紮在外的將領和官員,若是不動自立的心思才顯得比較奇怪……
再比如,像是樓蘭古國這種依賴著綠洲存在的國家,很容易就會因為綠洲的消失,導致滅國慘劇。
既然如此,這個地區的國家自然就沒有了太多侵略擴張的欲望。
能夠好好地存活下來,對於他們來說才是頭等大事。
當然,有生存條件差的,就有生存條件好的。
像安息,大月氏這種的大國,也不再少數。
劉封自然也不是什麽蠢人,在小國麵前,自然可以用威逼利誘的方式,強行將對方納入自己的統治。
但是在那種擁兵數萬的大國麵前,自然也不會虎到直接開口叫罵的。
“也就是說,和西域諸國終有一戰了?”
聽劉封和馬超講完了見聞,又聽兩位軍師分析完局勢之後,張飛第一時間摩拳擦掌起來。
“正好,先前和翼德比鬥不分勝負,這一次,不如就拿這西域諸國作為我們的比鬥如何?”馬超眼睛一亮,想到個好主意。
“孟起是想要比比,誰滅的國多嗎?”張飛腦子轉的也不慢,一下就明白過來。
眼看兩人一言不合就要領兵出發的樣子,龐統趕緊製止了他們。
“二位將軍莫急,西域諸國就在那裏,早晚都要征討,讓他們重歸王化。隻不過,目前我們還有很多需要準備的東西,哪能頭腦一熱就動兵不是?還請稍安勿躁,且聽我一言!”
張飛和馬超對視一眼,從對方的眼裏,都看到了相同的認知之後,點了點頭,坐了下來。
一副聆聽夫子教誨的模樣,乖巧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