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
我在三國和諸葛做鄰居 作者:麻了麻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侍郎!”
走出考場的劉巴聽到了蔣琬在喊他,於是刻意緩走了兩步。
蔣琬追上之後,還是一板一眼地行了禮。
“蔣郎中,還有事?”
“子初先生,喚琬表字即可。”蔣琬撓了撓後腦勺,考試之前緊張的不行,哪裏還顧得上套近乎……
“公琰,有何事?”劉巴臉上也露出了一絲笑意。
“倒也沒有特別的事情,就是想和子初先生討教一下剛剛試卷上的內容罷了。”蔣琬伸手,做了個請的手勢。
劉巴邁開步子,往自己的府邸而去,“哪裏談得上討教,大軍師出的題目,可刁鑽的很,一起探討吧。”
“先生說的是。”蔣琬點了點頭,“其中一題,談談你對‘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一句話的看法。先生是如何作答的?”
劉巴略作回憶,“此句摘自《孟子》,之後的還有句,不知公琰可知否?”
“自是知曉。”這種屬於背誦題,蔣琬自然張口就來,“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諸侯危社稷,則變置。 犧牲既成,粢(zi一聲)盛既潔,祭祖以時,然而早幹水溢,則變置社稷。”
這段話的核心思想就是,國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換,隻有老百姓是不可更換的。所以,百姓最為重要。
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民本思想。
“公琰飽讀詩書,自然應該知曉,此段乃是亞聖憂國憂民之情的體現。再結合一下主公以及大軍師一直以來所奉行的政策,這題想來應該難不倒公琰才是。”
蔣琬點了點頭,自己想的和劉巴差不多,那麽這題應該是沒什麽問題了。
“另有一題,是《述而篇》的一句話,子曰:‘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談談你再讀這句話的收獲。”蔣琬想了想,繼續問道。
還沒等劉巴開口,身後又追來一人。
“公琰,我道你怎走的這般快。原來是和子初先生聊上了?”
“休昭,你也來考試了?”蔣琬有些意外地看著董允。
“除了大軍師還有吏部工部尚書夫婦,其他在六部任職的全都來了好嗎?”董允翻了個白眼,“公琰,你變了,你不關注我了。”
蔣琬和董允私底下的交情還算不錯,主要是兩人都是由諸葛亮提拔上來的,天然就更親近一些。
當然,董允和費禕的關係更好一些,隻不過這會兒費禕還沒有什麽機會能夠進入六部任職。
不過,自小一起長大的董允自然是知道,以費禕的能力,進入六部任職也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罷了,他現在需要的是一個機會。
“休昭,此事確實是為兄對不住你。”蔣琬也是幹脆,直接就對董允道歉,“考試之前實在是太過緊張了一些,完全無暇他顧。”
聽到蔣琬這麽說,董允頗為認同地點了點頭,“這倒是,方才那段時間,我也緊張的不行,州牧府外列隊的時候,險些把朝食(早餐)吐了出來。”
聽到董允這麽說,蔣琬默默地離他遠了一些,“對了,這位是子初先生,想來休昭應該是認識的。”
董允這才想起來,連忙向劉巴補了一禮,“自是認識的。”
劉巴看著眼前的兩個年輕人,滿眼笑意。
年輕真好啊……
“走吧,邊走邊說?”劉巴邀請董允同行。
“固所願也!”
於是,考完試對答案的人,又多了一個。
……
兩天後,成都的幾個城門上,掛上了一張碩大的紅紙。
“誒誒誒,這位兄弟,這上麵寫著啥?”不少路過的百姓都被吸引了目光,駐足觀看。
隻不過大部分的百姓都不識字,自然是看不懂,隻是來這裏湊個熱鬧。
畢竟一看紅色的紙,自然應當是有什麽好事的。
“前段時間的報紙上不是說了,要對咱益州境內的官員進行什麽年底考核嗎?這應該是考核結果出來了,張的榜。”一個讀書人打扮的路人解釋了一下,隻不過離的有些遠,還看不清上麵寫的什麽。
“哦哦哦。”周圍一群百姓聽了他的解釋,紛紛點頭,並表示,原來之前的瓜竟然還有後續?
八卦之火熊熊燃燒。
正等著,城門處的小吏爬到了高台上,拿著喇叭,大聲公告。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官員考核結果公布!”
“文武官員,各公布前三等姓名。”
“考核魁首,名為狀元!狀元之後,名為榜眼!榜眼之後,稱為探花!”
“建安十三年,文狀元,戶部右侍郎劉巴,劉子初!”
有知道劉巴姓名的百姓,紛紛拍手叫好。
“武狀元,征東將軍,趙雲,趙子龍!”
這回的呼聲更高了,尤其是其中夾雜著不少女性的呼喊。
“文榜眼,工部右侍郎李嚴,李正方!武榜眼,征西將軍,黃忠,黃漢升!”
“文探花,工部司郎中,蔣琬,將公琰!武探花,鎮威將軍,馬超,馬孟起!”
(馬超的鎮威將軍,繼承自馬騰。)
人群的歡呼聲還在繼續,難得有個熱鬧,自然比較容易起哄。
人群外圍,陳辰搖了搖頭。
“這個小吏,宣讀的時候,應該倒過來,先公布第三的探花,給第一狀元留點懸念才是。這樣人群給的反饋應該會更熱烈一些。”
一旁的諸葛亮笑著點了點頭,“看樣子,要讓公佑專門訓練一批做這種宣榜事宜的小吏了。”
不過,想到禮部最近一段時間,又是籌備年初的祭祀,又是要準備不久之後就要開始的元宵節慶典,諸葛亮頗為有些理解孫乾的苦衷了。
“要不給公佑安排個副手?”
陳辰扭過頭,看著諸葛亮,“這次的考核結束之後,可以適當的調整一下文武的職位了。六部的架構還是要盡快填充完整。之後幾年時間,我們的發展會更快,事到臨頭再行安排終究有些不妥。”
諸葛亮點了點頭。
這個事情確實需要吏部來跟進了。
“走吧,相信狀元,榜眼,探花的名號,不遠的將來,可以真正落到那些才華橫溢的讀書人身上。”
走出考場的劉巴聽到了蔣琬在喊他,於是刻意緩走了兩步。
蔣琬追上之後,還是一板一眼地行了禮。
“蔣郎中,還有事?”
“子初先生,喚琬表字即可。”蔣琬撓了撓後腦勺,考試之前緊張的不行,哪裏還顧得上套近乎……
“公琰,有何事?”劉巴臉上也露出了一絲笑意。
“倒也沒有特別的事情,就是想和子初先生討教一下剛剛試卷上的內容罷了。”蔣琬伸手,做了個請的手勢。
劉巴邁開步子,往自己的府邸而去,“哪裏談得上討教,大軍師出的題目,可刁鑽的很,一起探討吧。”
“先生說的是。”蔣琬點了點頭,“其中一題,談談你對‘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一句話的看法。先生是如何作答的?”
劉巴略作回憶,“此句摘自《孟子》,之後的還有句,不知公琰可知否?”
“自是知曉。”這種屬於背誦題,蔣琬自然張口就來,“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諸侯危社稷,則變置。 犧牲既成,粢(zi一聲)盛既潔,祭祖以時,然而早幹水溢,則變置社稷。”
這段話的核心思想就是,國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換,隻有老百姓是不可更換的。所以,百姓最為重要。
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民本思想。
“公琰飽讀詩書,自然應該知曉,此段乃是亞聖憂國憂民之情的體現。再結合一下主公以及大軍師一直以來所奉行的政策,這題想來應該難不倒公琰才是。”
蔣琬點了點頭,自己想的和劉巴差不多,那麽這題應該是沒什麽問題了。
“另有一題,是《述而篇》的一句話,子曰:‘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談談你再讀這句話的收獲。”蔣琬想了想,繼續問道。
還沒等劉巴開口,身後又追來一人。
“公琰,我道你怎走的這般快。原來是和子初先生聊上了?”
“休昭,你也來考試了?”蔣琬有些意外地看著董允。
“除了大軍師還有吏部工部尚書夫婦,其他在六部任職的全都來了好嗎?”董允翻了個白眼,“公琰,你變了,你不關注我了。”
蔣琬和董允私底下的交情還算不錯,主要是兩人都是由諸葛亮提拔上來的,天然就更親近一些。
當然,董允和費禕的關係更好一些,隻不過這會兒費禕還沒有什麽機會能夠進入六部任職。
不過,自小一起長大的董允自然是知道,以費禕的能力,進入六部任職也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罷了,他現在需要的是一個機會。
“休昭,此事確實是為兄對不住你。”蔣琬也是幹脆,直接就對董允道歉,“考試之前實在是太過緊張了一些,完全無暇他顧。”
聽到蔣琬這麽說,董允頗為認同地點了點頭,“這倒是,方才那段時間,我也緊張的不行,州牧府外列隊的時候,險些把朝食(早餐)吐了出來。”
聽到董允這麽說,蔣琬默默地離他遠了一些,“對了,這位是子初先生,想來休昭應該是認識的。”
董允這才想起來,連忙向劉巴補了一禮,“自是認識的。”
劉巴看著眼前的兩個年輕人,滿眼笑意。
年輕真好啊……
“走吧,邊走邊說?”劉巴邀請董允同行。
“固所願也!”
於是,考完試對答案的人,又多了一個。
……
兩天後,成都的幾個城門上,掛上了一張碩大的紅紙。
“誒誒誒,這位兄弟,這上麵寫著啥?”不少路過的百姓都被吸引了目光,駐足觀看。
隻不過大部分的百姓都不識字,自然是看不懂,隻是來這裏湊個熱鬧。
畢竟一看紅色的紙,自然應當是有什麽好事的。
“前段時間的報紙上不是說了,要對咱益州境內的官員進行什麽年底考核嗎?這應該是考核結果出來了,張的榜。”一個讀書人打扮的路人解釋了一下,隻不過離的有些遠,還看不清上麵寫的什麽。
“哦哦哦。”周圍一群百姓聽了他的解釋,紛紛點頭,並表示,原來之前的瓜竟然還有後續?
八卦之火熊熊燃燒。
正等著,城門處的小吏爬到了高台上,拿著喇叭,大聲公告。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官員考核結果公布!”
“文武官員,各公布前三等姓名。”
“考核魁首,名為狀元!狀元之後,名為榜眼!榜眼之後,稱為探花!”
“建安十三年,文狀元,戶部右侍郎劉巴,劉子初!”
有知道劉巴姓名的百姓,紛紛拍手叫好。
“武狀元,征東將軍,趙雲,趙子龍!”
這回的呼聲更高了,尤其是其中夾雜著不少女性的呼喊。
“文榜眼,工部右侍郎李嚴,李正方!武榜眼,征西將軍,黃忠,黃漢升!”
“文探花,工部司郎中,蔣琬,將公琰!武探花,鎮威將軍,馬超,馬孟起!”
(馬超的鎮威將軍,繼承自馬騰。)
人群的歡呼聲還在繼續,難得有個熱鬧,自然比較容易起哄。
人群外圍,陳辰搖了搖頭。
“這個小吏,宣讀的時候,應該倒過來,先公布第三的探花,給第一狀元留點懸念才是。這樣人群給的反饋應該會更熱烈一些。”
一旁的諸葛亮笑著點了點頭,“看樣子,要讓公佑專門訓練一批做這種宣榜事宜的小吏了。”
不過,想到禮部最近一段時間,又是籌備年初的祭祀,又是要準備不久之後就要開始的元宵節慶典,諸葛亮頗為有些理解孫乾的苦衷了。
“要不給公佑安排個副手?”
陳辰扭過頭,看著諸葛亮,“這次的考核結束之後,可以適當的調整一下文武的職位了。六部的架構還是要盡快填充完整。之後幾年時間,我們的發展會更快,事到臨頭再行安排終究有些不妥。”
諸葛亮點了點頭。
這個事情確實需要吏部來跟進了。
“走吧,相信狀元,榜眼,探花的名號,不遠的將來,可以真正落到那些才華橫溢的讀書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