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水鏡賜字
我在三國和諸葛做鄰居 作者:麻了麻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咱們各論各的,我也沒讓你們叫我叔叔過。”荀彧一眼就看出邊上這兩人動了什麽心思,直接堵上他們的嘴。
“敢問文若兄,你認為天子如何能夠做到既壽永昌這四個字?”陳辰也是個會順竿爬的家夥,先把輩分定了再說。
荀彧略作思考,開口回答。
“任賢人,施仁政。”
“如何選賢?”
“自是由察舉官員推薦,然後。。。”荀彧說不下去了。
因為他想到了自己。
這個時代的讀書人雖然謙虛,但是謙虛和自輕是兩回事情,身為文人謀主的傲骨,容不得他否定自己的才華。
一身才華舉孝廉進宮去管文房四寶,再看看自己的世侄,起步就是皇帝近臣。
他知道陳辰想表達的意思了。
“如此說來,長文一直在做的事情倒是有些意義?”
陳群聞言也是微微點頭。
“不錯,我的這個想法已經有些苗頭了,不過離真正能拿出來還差得遠。”
司馬徽看了看陳群,開口詢問他具體詳情。
“此法名為九品中正法。簡單來說,就是把賢才劃分等級,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總計九級,故名九品。此法目前也隻有個雛形罷了,具體施行起來如何操作,還有不少問題需要完善。”
陳群也隻是簡單地說了兩句,略作解釋。
司馬徽聽了之後也是微微點頭,陳群的這個法子,確實要比目前的察舉製更為合適合理。
“大兄的這個法子確實不錯,但是也隻能說是比察舉製略優。卻也不是我漢人最好的法子。”
陳辰微微搖頭。
“哦?辰兒有更好的法子?”
司馬徽來了興致。
陳辰點了點頭,但是隨後又搖了搖頭。
“法子是有,但是目前來說,始終還不是時候。”
“說來聽聽?”
“書院不是已經用了這個法子嗎?”
司馬徽一怔,隨即反應了過來。
考試確實是個好法子。
隻是如今時局不穩,朝廷方麵雖不至於說威信全無,但也基本上屬於顏麵掃地了。
再加上各地州牧漸起的割據之心,大規模地舉行專門性質的選拔考試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再者,各地的世家望族,怎麽可能會把這麽大一塊蛋糕拿出來分享。
選賢任人,發展人情網絡,關係到了世家輝煌的延續,屬於世家大族的命脈。
讓沒有根基的普通人通過考試上位?做什麽春秋大夢呢?
後世隋唐時期為何能夠推行科舉?
全然是因為隋唐之前幾百年的時間之內,因為異族的大規模入侵與劫掠,導致了各大世家的凋零,才有了能夠去推行科舉製的社會性前提。
如若世家大族的實力和勢力,在五胡亂華的幾百年時間裏沒有絲毫的受損,隋唐時代也不可能會出現讓平民子弟有機會一步登天的科舉製度。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所以陳辰才會說,不是時候。
甚至可以這樣說,從潁川陳氏出身的他,自己也是世家的一份子。
想要推行科舉製,從平民之中選取大量的可用之才,可以說,任重道遠。
從時代和局勢的角度來看,陳群提出的九品中正製才是真正適合這個時代的較優解。
在場眾人皆是身在局中,唯有郭嘉無奈歎氣。他能有今天,真的可以說是時也,命也。
司馬徽對陳辰更加滿意了,遠見有,真知有,更能審時度勢。以九歲之齡來看,這等資質可以稱的上是妖孽了。
“辰兒之智果如荀爽之言。”司馬徽大笑起來。“不知辰兒可有長輩賜字?”
在場眾人皆是一驚。
古人的字,一般都是由尊長代取,如陳氏大族,一般會由族長在宗族子弟行冠禮之時結合本人的名以及本人的性格,賜予合適的字,也是寄托了家族長輩對家族子弟未來的期待。
當然也有一些傑出的子弟,家族長輩會提前賜字,隻等成年之後直接使用。
像是由當世大儒文人所贈的表字,更是一種殊榮。
“族中長輩未曾賜字,陳辰拜請水鏡先生賜字。”陳辰在陳群的示意之下,連忙向著司馬徽行禮。
“辰,乃日月星之總稱,我便予你啟明二字,如何?”司馬徽略作思考,臉帶微笑地看著陳辰。
“多謝水鏡先生賜字,學生成年之後便叫做陳啟明了。”
得了賜字的陳辰二話不說跪倒在地,紮紮實實地叩了首,行了弟子禮。
司馬徽端坐著受了陳辰的禮。
“再則,我這裏有兩個道號,準備贈予我所看好的年輕人,不知道你可願接受?”
司馬徽雖不在朝堂,但是他識人之名,不落於創辦了月旦評的許劭。他想要捧人的話,易如反掌。
陳辰卻是一愣。
臥龍和鳳雛的道號,可是有主了的。
顧不得一旁對自己瘋狂使眼色的陳群,陳辰還是開口拒絕了。
“多謝先生抬愛,弟子以為道號之事尚早。弟子方才入學,平生之誌趣還不清晰,今得先生賜字已是意外之喜,不敢貪得更多。他日弟子略有小成之時,還望先生不吝賜教。”
司馬徽微微點頭,進退有據,此子必然不凡。
“也罷,還望辰兒記得今日之約。”
司馬徽和幾人又聊了幾句,便先行告辭離開。
新入學的學生還有很多,他準備一個個都提前接觸了解一下,陳辰這邊已經是給了他意外驚喜,萬一還有呢?
可惜的是,這次沒有萬一。
司馬徽剛一離開,郭嘉便湊了上來,攬著陳辰的肩膀。
“小辰子厲害啊,能入得了水鏡先生的眼,這事兒是不是值得去喝一杯?”郭嘉晃了晃剛剛喝幹淨的酒葫蘆,示意陳群趕緊請客。
一旁的荀氏叔侄倆也是對陳家兩兄弟拱手表示慶賀。
“走吧,今天是入學日,下午眾位師長也不會授課,明天又恰逢休沐,咱們去內城找個酒樓擺個席。”
一方麵,是做大兄的給陳辰慶賀一下。
另一方麵,則是順便給即將離開書院的荀氏叔侄二人餞別。
“敢問文若兄,你認為天子如何能夠做到既壽永昌這四個字?”陳辰也是個會順竿爬的家夥,先把輩分定了再說。
荀彧略作思考,開口回答。
“任賢人,施仁政。”
“如何選賢?”
“自是由察舉官員推薦,然後。。。”荀彧說不下去了。
因為他想到了自己。
這個時代的讀書人雖然謙虛,但是謙虛和自輕是兩回事情,身為文人謀主的傲骨,容不得他否定自己的才華。
一身才華舉孝廉進宮去管文房四寶,再看看自己的世侄,起步就是皇帝近臣。
他知道陳辰想表達的意思了。
“如此說來,長文一直在做的事情倒是有些意義?”
陳群聞言也是微微點頭。
“不錯,我的這個想法已經有些苗頭了,不過離真正能拿出來還差得遠。”
司馬徽看了看陳群,開口詢問他具體詳情。
“此法名為九品中正法。簡單來說,就是把賢才劃分等級,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總計九級,故名九品。此法目前也隻有個雛形罷了,具體施行起來如何操作,還有不少問題需要完善。”
陳群也隻是簡單地說了兩句,略作解釋。
司馬徽聽了之後也是微微點頭,陳群的這個法子,確實要比目前的察舉製更為合適合理。
“大兄的這個法子確實不錯,但是也隻能說是比察舉製略優。卻也不是我漢人最好的法子。”
陳辰微微搖頭。
“哦?辰兒有更好的法子?”
司馬徽來了興致。
陳辰點了點頭,但是隨後又搖了搖頭。
“法子是有,但是目前來說,始終還不是時候。”
“說來聽聽?”
“書院不是已經用了這個法子嗎?”
司馬徽一怔,隨即反應了過來。
考試確實是個好法子。
隻是如今時局不穩,朝廷方麵雖不至於說威信全無,但也基本上屬於顏麵掃地了。
再加上各地州牧漸起的割據之心,大規模地舉行專門性質的選拔考試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再者,各地的世家望族,怎麽可能會把這麽大一塊蛋糕拿出來分享。
選賢任人,發展人情網絡,關係到了世家輝煌的延續,屬於世家大族的命脈。
讓沒有根基的普通人通過考試上位?做什麽春秋大夢呢?
後世隋唐時期為何能夠推行科舉?
全然是因為隋唐之前幾百年的時間之內,因為異族的大規模入侵與劫掠,導致了各大世家的凋零,才有了能夠去推行科舉製的社會性前提。
如若世家大族的實力和勢力,在五胡亂華的幾百年時間裏沒有絲毫的受損,隋唐時代也不可能會出現讓平民子弟有機會一步登天的科舉製度。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所以陳辰才會說,不是時候。
甚至可以這樣說,從潁川陳氏出身的他,自己也是世家的一份子。
想要推行科舉製,從平民之中選取大量的可用之才,可以說,任重道遠。
從時代和局勢的角度來看,陳群提出的九品中正製才是真正適合這個時代的較優解。
在場眾人皆是身在局中,唯有郭嘉無奈歎氣。他能有今天,真的可以說是時也,命也。
司馬徽對陳辰更加滿意了,遠見有,真知有,更能審時度勢。以九歲之齡來看,這等資質可以稱的上是妖孽了。
“辰兒之智果如荀爽之言。”司馬徽大笑起來。“不知辰兒可有長輩賜字?”
在場眾人皆是一驚。
古人的字,一般都是由尊長代取,如陳氏大族,一般會由族長在宗族子弟行冠禮之時結合本人的名以及本人的性格,賜予合適的字,也是寄托了家族長輩對家族子弟未來的期待。
當然也有一些傑出的子弟,家族長輩會提前賜字,隻等成年之後直接使用。
像是由當世大儒文人所贈的表字,更是一種殊榮。
“族中長輩未曾賜字,陳辰拜請水鏡先生賜字。”陳辰在陳群的示意之下,連忙向著司馬徽行禮。
“辰,乃日月星之總稱,我便予你啟明二字,如何?”司馬徽略作思考,臉帶微笑地看著陳辰。
“多謝水鏡先生賜字,學生成年之後便叫做陳啟明了。”
得了賜字的陳辰二話不說跪倒在地,紮紮實實地叩了首,行了弟子禮。
司馬徽端坐著受了陳辰的禮。
“再則,我這裏有兩個道號,準備贈予我所看好的年輕人,不知道你可願接受?”
司馬徽雖不在朝堂,但是他識人之名,不落於創辦了月旦評的許劭。他想要捧人的話,易如反掌。
陳辰卻是一愣。
臥龍和鳳雛的道號,可是有主了的。
顧不得一旁對自己瘋狂使眼色的陳群,陳辰還是開口拒絕了。
“多謝先生抬愛,弟子以為道號之事尚早。弟子方才入學,平生之誌趣還不清晰,今得先生賜字已是意外之喜,不敢貪得更多。他日弟子略有小成之時,還望先生不吝賜教。”
司馬徽微微點頭,進退有據,此子必然不凡。
“也罷,還望辰兒記得今日之約。”
司馬徽和幾人又聊了幾句,便先行告辭離開。
新入學的學生還有很多,他準備一個個都提前接觸了解一下,陳辰這邊已經是給了他意外驚喜,萬一還有呢?
可惜的是,這次沒有萬一。
司馬徽剛一離開,郭嘉便湊了上來,攬著陳辰的肩膀。
“小辰子厲害啊,能入得了水鏡先生的眼,這事兒是不是值得去喝一杯?”郭嘉晃了晃剛剛喝幹淨的酒葫蘆,示意陳群趕緊請客。
一旁的荀氏叔侄倆也是對陳家兩兄弟拱手表示慶賀。
“走吧,今天是入學日,下午眾位師長也不會授課,明天又恰逢休沐,咱們去內城找個酒樓擺個席。”
一方麵,是做大兄的給陳辰慶賀一下。
另一方麵,則是順便給即將離開書院的荀氏叔侄二人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