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輩子


    在醴泉停留了一日,終於雨歇,李非的車隊開拔,又行經了三日,抵達邠州。


    但是,在進入邠州之前,李非的車隊卻被攔停在邠州城外。一問方才得知,史思明率軍也是昨日抵達,目前正在城中休整。


    李非知道史思明是要去攻打洛陽,既然已經歸降,完全可以走長安渭南一線,怎麽會出現在長安以北的邠州?


    因為已經沒有了右相的身份,官位比史思明又少了一階,李非隻能手寫了一封拜帖,派屬下送入了城中,


    完全沒想到,史思明很快便帶了一眾將領親自出城迎接,頗有陣仗。李非弄不明白史思明葫蘆裏到底什麽藥,也不敢掉以輕心,就完全按照規製下馬車行躬身之禮。


    “哎喲,使不得使不得,右相神通威名震天下,我一莽夫怎敢受神仙大禮。”


    史思明顯得極為親切,未等李非彎下身去,便一把將李非扶起。


    看得出史思明把自己的姿態放的非常低,反倒讓李非有些不太適應。這也是自己和史思明第一次相見,不過從史思明的眼光當中,一眼就能看到些許的狡黠和精明。


    “李某也是久聞史將軍威名,通曉六藩胡語,又驍勇善戰,如今重歸大唐,必然使得叛軍一敗塗地。”


    “過獎過獎,我也沒想到能在邠州遇到先生,快隨我入城,這些士兵不知天高地厚,當受責罰。”


    李非一行在史思明引領下進入邠州城內,安頓完畢後,當夜設宴款待李非。


    席間一番客套之後,史思明直接開口說道:


    “我知道右相屢次上書,對我史思明放心不下,所以,我提議攻打洛陽,一是為了聖上,二就是為了您右相。”


    說完史思明連飲三杯,以示對李非的敬重。


    李非對史思明的這番表態根本不以為意,陪飲一杯後說道:


    “我已經被罷去了相位,如今隻是靈州刺史,將軍依然厚待,感激不盡。不過我有一事不明,將軍此去洛陽,為何繞行邠州?”


    “右相有所不知,這次攻打洛陽所有的軍資都是自籌,攻打洛陽之前,我還需先回太原履任,準備糧草軍械,同時亦要隔斷洛陽的兵援,先收回洛陽以北部分失地,斷絕叛軍後路,如此便可畢其功於一役。”


    聽上去沒什麽毛病,李非未置可否。見李非沒有接茬,史思明接著說道:


    “右相守下長安,著實讓史某吃驚不已,那安祿山暴病而亡,是不是右相用了什麽不太尋常的手段?”


    史思明這麽一問,李非心中這才豁然開朗,原來史思明以為安祿山殞命是自己用了什麽不得了的道法,李非借勢說道:


    “我雖有通神之力,但人都有命數,自循天道,非全我之功。”


    “坊間傳言,右相隻是看了一眼安祿山,他便魂飛魄散,接著一命嗚呼,可是如此?”


    李非哈哈一笑說道;


    “若是如此,我怎能容安祿山活到起兵之時?這番言語不過是以訛傳訛而已。”


    “我還聽說,右相當時是以身犯險,先是一人將安祿山誘出營寨,而後麵對十萬叛軍追殺全身而退,實乃神兵天降,遠非常人可及!”


    看史思明說的一本正經,並非戲謔之言,李非心裏一陣狂笑,長安呈送的戰報極為簡略,且隱瞞了火器的使用,看來策略是正確的,隻是沒料到在這裏竟然有了這麽荒唐的用途。麵對史思明的恭維,李非慨然說道:


    “說到底,也隻是借用了神明之力,所以不敢貪功。還是靠郭子儀郭將軍用兵得當而已。”


    史思明一聽,對李非越發顯得恭敬,最後幹脆起身端起一杯酒,雙手舉在胸前說道:


    “若他日史思明也能為神明所用,定當肝腦塗地。”


    說完,再次一飲而盡。


    宴請結束回到住處,李非回想史思明說的那句話,卻始終不得要領。他知道史思明心思極為活絡,又善於審時度勢,但什麽肝腦塗地李非是完全不信的,可又覺得史思明說的言辭懇切,不像是逢場作戲。


    為防夜長夢多,次日一早,李非想避開耳目,直接離開邠州,沒想到史思明竟然已經早早候在了門口,並且又送給李非兩大車的隨用之物,一路送出城門,方才作罷。


    這就讓李非越發的有些心神不寧。


    難道,史思明對自己當真以神明相敬嗎?還是有他刻意的目的,或是此番舉動其實是韋堅授意?


    李非越想越覺得奇怪。


    ++++++++++++++++++++


    下輩子


    李飛當然知道,古代人隻是缺乏科學理論支撐,聰明人並不少。


    人類科技的發展雖然也有爆炸性增長的時代,但此前也是經過了漫長的發展過程,歸納來說其實是人類認知的不斷提升導致的必然結果。


    對於唐朝時期的人們來說,等於完全避開了曆史長河中冗長的驗證和實踐經曆,直接拿到了正確結果。


    而對於火槍來說,它的演變過程在現代人的眼中一目了然,根據中國人的特質,隻要知道一種東西的概貌,總會用各種辦法把他製造出來,甚至超越現代人的工藝水平。不然,也不會有那麽多難以複製的出土文物。


    所以,隧發槍是完全可能的。那也就真的能改變整個戰爭的形勢和樣貌。


    另外,如果ai的推論正確,李非會成為最大的藩鎮割據勢力,這個就完全超出了李飛考慮的範圍。


    這麽多次的交流,李飛清楚這個宰相始終沒有自立為王的打算,這也不是兩個李飛的初衷。改朝換代對於一個社會的打擊太大了,所以李飛從來沒有考慮過使用這種暴力的手段,來維係大唐的延續。


    那唐朝李非為什麽會走到這一步?


    還有一點,現在所有的曆史資料當中,都沒有提及李非的勢力範圍,隻是說李非就任靈州刺史之後,穩住了回紇,恢複了農耕,再也沒有回到長安,一直終老在靈州,最後落了個諡號;神佑。


    連什麽時候死的都沒有記載。


    韋堅的蹤跡更是難覓,似乎這兩個本不該出現在這段曆史的關鍵人物,不約而同的披上了一件隱身的外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上輩子,下輩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二手廢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二手廢柴並收藏上輩子,下輩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