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捕魚的進程在加快,漁網與青銅魚叉的使用,加之鬆花江豐富到泛濫的漁業資源,魚的晾曬、熏製遠遠不能跟上捕魚的速度。
最為快速的醃製鹹魚卻沒有食鹽,同時部落現有的食鹽也非常缺少,每年有流動的蒙古商人會出售食鹽,而這些食鹽都要用大量的毛皮、魚肉幹才能換得,缺少食鹽的人力氣就差,必須得到足夠的食鹽。
食鹽小隊一行60人,譚啟明、張滿、索魚帶領100頭馴鹿、數隻青銅大鍋,逆鬆花江而上,馴鹿拉著由鹿皮樹幹組成的筏子,三天後,上行180公裏是呼蘭河口,從呼蘭河向北繼續逆流而上,到呼蘭河最大的支流通肯河後,沿岸就是一望無際的草原,通肯河左岸的草原中,一些低窪地區就形成大麵積的鹽堿地。
在一片大麵積的低窪鹽堿地紮營,搭起帳篷、挖出防護壕溝與圍牆從呼蘭河運來大量木材製作圍欄一個小村子就慢慢的出現了,就叫鹽堿村。
鹽堿村附近鹽堿地裏,長著稀疏的堿草在後世都是出口日本的,這堿草飼養的牛羊都是非常美味的,最好的牛肉、羊肉都是一定用堿草喂養的,這些馴鹿也不例外,原來最心歡的苔蘚都沒有對堿草這樣喜歡。
60人分三個小組,一組收集鹽堿土,就是在鹽堿地上尋找有白色板塊、硬質的地表土,然後用野草紮一把掃帚,把表層土壤收集到一起,然後一筐、一筐的背回鹽堿村。
第二組是壓漿組,燒製幾隻大陶盆,陶盤下鑽幾個小洞,然後在陶盆裏裝滿鹽堿土,壓實在土上麵倒滿清水,讓清水經過鹽堿層滲透到下麵的另一個陶盤中,過濾幾遍得到清澈的鹽堿漿。
第三組熬鹽組。把鹽堿漿在青銅大鍋裏熬煮,隨著水分慢慢的消失,
鍋水煮到原來的五分之一後,鍋底出現白色的粉末,這就是鹽,而這時液體已經黏稠,將液體倒入陶罐冷卻後,就出出現白色的結晶體,這白色的結晶體非常重要,這就是硭硝,是黑火藥最重要的成分。青銅大鍋在連續的熬鹽,除去睡眠時間,一天能熬三鍋,一鍋可以得鹽5斤、得硝2斤,同時結晶後得到剩餘的鹵水20多斤,這些鹵水是製作豆腐的好材料,隻是目前還沒有大豆,隻好丟棄。
一口青銅大鍋一天可以產15斤粗鹽,一共帶了5隻青銅大鍋,一天的的粗鹽產量就是75斤,運行幾天之後,熬製組采取24小時不分晝夜的分班熬鹽,一口鍋一天能熬4鍋,產量達到20斤,這樣一天就是100斤粗鹽,40斤硝。
這些粗鹽雜質比較多,為此又派兩個人做蘆葦鹽,蘆葦鹽就是割取鹽堿地的蘆葦,晾曬幹後,燃燒成灰,用水衝洗這些蘆葦灰得到液體熬出來的食鹽,這樣的蘆葦鹽 在21世紀還有非洲部落在使用。
幾天過去,留下張滿帶領50人繼續熬鹽,譚啟明帶著千斤的粗鹽與數百斤硝歸來。
接近800人的人口,每天需要魚肉1500斤,野菜一百多斤,好在鬆花江豐富的漁業資源輕鬆滿足食物需要,馴鹿群也能不斷提供鹿肉、鹿皮,而活動區域南北200華裏,東西300華裏,近六萬平方公裏的區域,包括木蘭、通河、賓縣、依蘭部分地區,豐富的漁業資源、野菜資源,還有幾個部落原來就有的畜牧業資源,讓更多的人可以從繁重的食物獲取勞動中解放出來,在800人中,譚啟明抽出300人進入工業組,現在整個工業組半軍事化,每天堅持訓練幾個小時,保護部落要有軍隊。
工業冶煉需要的煤炭持續的增加,而依靠在江邊尋找已經不能滿足需要,目前急需開采達連河煤礦。
達連河煤礦地處依蘭縣鬆花江南岸邊,是1936年日本滿洲鐵道株式會社疏浚內河航道時發現,達連就是滿語沿河的意思,1938年日本成立滿洲煤炭株式會社三姓礦開發達連河煤礦。煤礦儲量3億噸,埋藏淺,露天開采,一直到現代社會都是哈爾濱重要的能源供應地。
沿達連河,一些河岸就是深厚的煤層,幾個人就能順利完成開采任務。隻是達連河煤礦距離白楊木河口150公裏,馴鹿走要2天時間,水運非常方便奈何沒有船隻,鹿皮筏子是不能完成裝載煤炭的任務的,就指導三個譚嗣同、譚洞之、譚紹光,譚延闓……譚一、譚二、譚三……以及索魚、索倫青山、駱駝部眾青少年,建造一艘雙體船。
雙體船由兩隻巨大的獨木舟組成,獨木舟由一根巨木鑿空而成,有了青銅工具後,伐木已經不是非常困難的事情,連接兩個獨木舟,用木板鋪成甲板,四周做短圍欄,一次可裝載煤炭5噸。
還不具備使用風帆的能力,就用馴鹿拉纖,馴鹿拉纖用到30隻,在沿岸的草地、河灘、甚至江水裏,都不能阻擋這些馴鹿的奔跑。這樣就以達連河煤礦為部落的能源基地,用雙體船加馴鹿拉纖運輸,煤炭在白楊木河口很快堆積如山。後又建造一隻雙體船,負責運輸礦石,又增加兩座冶煉爐,這樣每天金屬產量實現400斤
有了煤炭就可以煉焦,焦炭冶煉更方便快捷,同時煉焦出產副產品焦油,焦油蒸餾裂化後一是煤油、二是防腐油,三是瀝青。在河邊同樣建立煤炭煉焦爐對煤炭焦化,經過幾次失敗之後,終於搞出類似焦炭的東西,焦化不很充分,蜂窩狀空隙中殘留一些沒有焦化的煤炭粉末,但是冶煉青銅是足夠用的,副產品煤油照明,防腐油浸泡木板建房造船、瀝青修路,隻是人手太少,無力分身,就搞一個實驗性質的煉焦爐,邊生產、邊提高,隻能小規模生產,有了焦油、就讓製陶工人做出煤油燈,很快一盞盞陶土煤油燈照亮黑夜,部落人對譚啟明更加的敬仰。
最為快速的醃製鹹魚卻沒有食鹽,同時部落現有的食鹽也非常缺少,每年有流動的蒙古商人會出售食鹽,而這些食鹽都要用大量的毛皮、魚肉幹才能換得,缺少食鹽的人力氣就差,必須得到足夠的食鹽。
食鹽小隊一行60人,譚啟明、張滿、索魚帶領100頭馴鹿、數隻青銅大鍋,逆鬆花江而上,馴鹿拉著由鹿皮樹幹組成的筏子,三天後,上行180公裏是呼蘭河口,從呼蘭河向北繼續逆流而上,到呼蘭河最大的支流通肯河後,沿岸就是一望無際的草原,通肯河左岸的草原中,一些低窪地區就形成大麵積的鹽堿地。
在一片大麵積的低窪鹽堿地紮營,搭起帳篷、挖出防護壕溝與圍牆從呼蘭河運來大量木材製作圍欄一個小村子就慢慢的出現了,就叫鹽堿村。
鹽堿村附近鹽堿地裏,長著稀疏的堿草在後世都是出口日本的,這堿草飼養的牛羊都是非常美味的,最好的牛肉、羊肉都是一定用堿草喂養的,這些馴鹿也不例外,原來最心歡的苔蘚都沒有對堿草這樣喜歡。
60人分三個小組,一組收集鹽堿土,就是在鹽堿地上尋找有白色板塊、硬質的地表土,然後用野草紮一把掃帚,把表層土壤收集到一起,然後一筐、一筐的背回鹽堿村。
第二組是壓漿組,燒製幾隻大陶盆,陶盤下鑽幾個小洞,然後在陶盆裏裝滿鹽堿土,壓實在土上麵倒滿清水,讓清水經過鹽堿層滲透到下麵的另一個陶盤中,過濾幾遍得到清澈的鹽堿漿。
第三組熬鹽組。把鹽堿漿在青銅大鍋裏熬煮,隨著水分慢慢的消失,
鍋水煮到原來的五分之一後,鍋底出現白色的粉末,這就是鹽,而這時液體已經黏稠,將液體倒入陶罐冷卻後,就出出現白色的結晶體,這白色的結晶體非常重要,這就是硭硝,是黑火藥最重要的成分。青銅大鍋在連續的熬鹽,除去睡眠時間,一天能熬三鍋,一鍋可以得鹽5斤、得硝2斤,同時結晶後得到剩餘的鹵水20多斤,這些鹵水是製作豆腐的好材料,隻是目前還沒有大豆,隻好丟棄。
一口青銅大鍋一天可以產15斤粗鹽,一共帶了5隻青銅大鍋,一天的的粗鹽產量就是75斤,運行幾天之後,熬製組采取24小時不分晝夜的分班熬鹽,一口鍋一天能熬4鍋,產量達到20斤,這樣一天就是100斤粗鹽,40斤硝。
這些粗鹽雜質比較多,為此又派兩個人做蘆葦鹽,蘆葦鹽就是割取鹽堿地的蘆葦,晾曬幹後,燃燒成灰,用水衝洗這些蘆葦灰得到液體熬出來的食鹽,這樣的蘆葦鹽 在21世紀還有非洲部落在使用。
幾天過去,留下張滿帶領50人繼續熬鹽,譚啟明帶著千斤的粗鹽與數百斤硝歸來。
接近800人的人口,每天需要魚肉1500斤,野菜一百多斤,好在鬆花江豐富的漁業資源輕鬆滿足食物需要,馴鹿群也能不斷提供鹿肉、鹿皮,而活動區域南北200華裏,東西300華裏,近六萬平方公裏的區域,包括木蘭、通河、賓縣、依蘭部分地區,豐富的漁業資源、野菜資源,還有幾個部落原來就有的畜牧業資源,讓更多的人可以從繁重的食物獲取勞動中解放出來,在800人中,譚啟明抽出300人進入工業組,現在整個工業組半軍事化,每天堅持訓練幾個小時,保護部落要有軍隊。
工業冶煉需要的煤炭持續的增加,而依靠在江邊尋找已經不能滿足需要,目前急需開采達連河煤礦。
達連河煤礦地處依蘭縣鬆花江南岸邊,是1936年日本滿洲鐵道株式會社疏浚內河航道時發現,達連就是滿語沿河的意思,1938年日本成立滿洲煤炭株式會社三姓礦開發達連河煤礦。煤礦儲量3億噸,埋藏淺,露天開采,一直到現代社會都是哈爾濱重要的能源供應地。
沿達連河,一些河岸就是深厚的煤層,幾個人就能順利完成開采任務。隻是達連河煤礦距離白楊木河口150公裏,馴鹿走要2天時間,水運非常方便奈何沒有船隻,鹿皮筏子是不能完成裝載煤炭的任務的,就指導三個譚嗣同、譚洞之、譚紹光,譚延闓……譚一、譚二、譚三……以及索魚、索倫青山、駱駝部眾青少年,建造一艘雙體船。
雙體船由兩隻巨大的獨木舟組成,獨木舟由一根巨木鑿空而成,有了青銅工具後,伐木已經不是非常困難的事情,連接兩個獨木舟,用木板鋪成甲板,四周做短圍欄,一次可裝載煤炭5噸。
還不具備使用風帆的能力,就用馴鹿拉纖,馴鹿拉纖用到30隻,在沿岸的草地、河灘、甚至江水裏,都不能阻擋這些馴鹿的奔跑。這樣就以達連河煤礦為部落的能源基地,用雙體船加馴鹿拉纖運輸,煤炭在白楊木河口很快堆積如山。後又建造一隻雙體船,負責運輸礦石,又增加兩座冶煉爐,這樣每天金屬產量實現400斤
有了煤炭就可以煉焦,焦炭冶煉更方便快捷,同時煉焦出產副產品焦油,焦油蒸餾裂化後一是煤油、二是防腐油,三是瀝青。在河邊同樣建立煤炭煉焦爐對煤炭焦化,經過幾次失敗之後,終於搞出類似焦炭的東西,焦化不很充分,蜂窩狀空隙中殘留一些沒有焦化的煤炭粉末,但是冶煉青銅是足夠用的,副產品煤油照明,防腐油浸泡木板建房造船、瀝青修路,隻是人手太少,無力分身,就搞一個實驗性質的煉焦爐,邊生產、邊提高,隻能小規模生產,有了焦油、就讓製陶工人做出煤油燈,很快一盞盞陶土煤油燈照亮黑夜,部落人對譚啟明更加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