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軍將領得令之後,紛紛回到自己營帳,開始緊鑼密鼓地部署起來,朱高煦親自挑選出了數支最為精銳的隊伍,這些將士皆是跟隨他久經沙場、作戰經驗極為豐富且紀律嚴明之人,他將這些隊伍的將領一一招來,壓低聲音,神情嚴肅地叮囑著每一個細節,務必讓他們知曉此次佯裝退兵以及迂回包抄行動的關鍵所在,不容有絲毫差池。


    丘福則負責統籌協調各路人馬的行進路線與隱蔽事宜,他拿著地圖,在營帳內與幾位擅長勘察地形的謀士仔細研究著 “長生天” 周邊的山川河流、叢林溝壑,標記出哪些地方最適合隱藏大軍的蹤跡,哪些路徑能夠最快繞到阿魯台防守的薄弱之處,同時又安排專人去密切關注阿魯台一方巡邏隊的活動規律,以便更好地避開他們,確保行動的隱秘性。


    而朱棣也沒閑著,他帶著朱權親自巡視各營,看著士兵們有條不紊地做著準備,眼中滿是欣慰與決然。他深知此次戰役的重要性,不僅關乎著能否給阿魯台一個沉重打擊,更是關乎大明軍隊的士氣與威望。每到一處,他都會停下腳步,與普通士兵交談幾句,或拍拍他們的肩膀,用這種方式給士兵們傳遞著必勝的信念,讓大家都能感受到君主與他們同在,同仇敵愾之心在明軍的營地中愈發濃烈。


    “四哥,這一戰現在完全可以不打了,再打下去勝負未定。”朱權則是勸道,畢竟出兵的時期就有點不對,馬上就要入冬了,草原上的冬天寒冷異常。


    “老十七啊,你覺得準備一次大軍出征需要多長的時間,你四哥我沒那麽多的時間,我老了,跟你們不一樣,我還想要畢其功於一役,打出一段時間的太平,我上位以後,下西洋,修永樂大典,遷都,一條條,一件件是勞民傷財,文官們都在說,我豈能不知道。”朱棣細說著。


    朱權聽著朱棣這一番肺腑之言,心中五味雜陳,“四哥,沒必要因為咱們當初那點事就耿耿餘淮,哪怕你做的再好,文官也不會放過你的,史筆如鐵,他不會寫你是順位繼承,也不會寫寧王就是一個安分守己的藩王,他也隻會寫寧王是推動燕王的幕後推手。”


    朱棣微微一怔,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隨即苦笑著搖了搖頭,“老十七啊,那些過往又怎是輕易能拋卻的,我若不做出些功績來,後世之人又該如何評說我這皇位來得是否正當?我怎麽證明就比建文強了,你也是,咱們是背著一個罵名,你就能少挨罵?這一戰,我必須要打,而且要打得漂亮,讓阿魯台之流不敢再犯我大明邊境,也讓那些朝堂上的文官們看看,我朱棣守得住這江山,擔得起這天下之主的位子。”或許是朱權和朱棣倆人有共同的感慨,朱棣說了很多。


    朱權歎了口氣,他明白朱棣心中的執念已深,此時再勸也是徒勞,便也不再多說什麽,隻是默默陪著朱棣繼續巡視各營,此時的營地中,士兵們都在緊張而有序地做著戰前準備,擦拭著兵器,檢查著盔甲,還有的在整理著幹糧和箭矢,每個人臉上都帶著嚴肅而堅毅的神情,那是對即將到來的戰鬥的鄭重以待,也是對君主信任的回應。


    朱高煦那邊,將各精銳隊伍的將領都叮囑完畢後,又親自去查看了一番將士們的裝備情況,他看著那些跟隨自己多年的士兵,心中滿是感慨,大聲說道:“兄弟們,此次作戰不同尋常,咱們肩負著為死去弟兄們報仇雪恨,為大明揚威的重任。雖說那阿魯台狡詐,防禦也森嚴,但咱們有陛下英明指揮,有精心謀劃的妙計,定能打他個落花流水。待到得勝歸來,咱們一同回京城,大碗喝酒,大塊吃肉,讓百姓們都看看咱們的威風!” 將士們聽了,齊聲高呼,士氣越發高漲,那豪邁的聲音在營地中回蕩,仿佛驅散了些許冬日將至的寒意。


    丘福這邊經過細致研究,終於確定好了各路人馬最為妥當的行進路線和隱蔽方案,他將各隊將領再次召集起來,拿著標記好的地圖,詳細地講解著:“從這兒繞過前方那片叢林,借著夜色潛行,能避開阿魯台的巡邏主力,此處有一條幹涸的河道,沿著河道走,不僅隱蔽,而且能快速抵達他們防守的薄弱地帶。但大家切記,一路上無論遇到什麽情況,都不可擅自行動,一切以信號為準,務必保證行動的隱秘性,若有誰壞了大事,軍法處置絕不留情!” 將領們紛紛點頭,將這些要點牢牢記住,而後各自回隊,準備帶著士兵們依計劃出發。


    隨著時間的推移,明軍的佯裝退兵行動正式開始了。隻見營地裏,一部分士兵推著糧草車,看似雜亂無章卻又按部就班地朝著後方緩緩移動,一路上還故意落下些零碎物件,營造出慌亂匆忙的樣子。負責墊後的隊伍則時不時地回頭張望,做出一副害怕被追擊的姿態。而阿魯台派來的探子看到這般情景,趕忙回去向阿魯台稟報。


    阿魯台在 “長生天” 的營帳中聽著探子的描述,眉頭緊皺,心中依舊疑慮重重。他在營帳內來回踱步,思索著明軍此舉到底是真退兵還是又在耍什麽陰謀詭計。“這朱棣向來詭計多端,可眼前這場景又不像是作假,難道真的是他們後勤出了問題,挨不住這即將到來的寒冬了?” 阿魯台喃喃自語道,他叫來手下幾位親信將領,商議著要不要出兵試探一番,可又怕中了明軍的圈套,一時之間難以決斷,整個聯軍營地也陷入了一種緊張又猶豫的氛圍之中。


    另一邊,明軍負責迂回包抄的幾支精銳隊伍正趁著夜色,沿著既定的隱秘路線悄然前進,他們一路上小心翼翼,遇到聯軍的小股巡邏隊,都是憑借著事先安排好的戰術,不動聲色地解決掉,沒有引起絲毫的波瀾。天空中烏雲蔽月,仿佛也在為明軍的行動打掩護,四周靜謐得隻剩下士兵們輕微的腳步聲和偶爾傳來的蟲鳴聲。


    朱高煦走在隊伍最前方,目光如炬,時刻留意著周圍的動靜。他深知此次行動容不得半點閃失,一旦被阿魯台發覺,那整個計劃就會前功盡棄,還會讓明軍陷入極為被動的局麵。“加快速度,但不要弄出聲響,咱們必須趕在天亮前到達預定位置。” 朱高煦壓低聲音向身後的將士們吩咐道,眾人聞言,紛紛加快了腳步,猶如一群潛伏在黑暗中的獵豹,朝著獵物所在之處穩步靠近。


    就在明軍迂回部隊快要接近阿魯台聯軍營地側翼的時候,意外卻突然發生了。一名士兵不小心踩到了地上的一根枯枝,“哢嚓” 一聲,在這寂靜的夜裏顯得格外刺耳。附近巡邏的聯軍士兵聽到動靜,立刻警覺起來,朝著聲音傳來的方向大聲喝問:“誰?什麽人在那兒?”


    朱高煦心中一緊,當機立斷,朝著身邊的一名神箭手使了個眼色。那神箭手會意,迅速搭箭拉弓,朝著聲音傳來的方向一箭射去,隻聽一聲悶哼,那喝問的聯軍士兵便倒地不起了。其他巡邏的聯軍士兵見狀,一邊呼喊著同伴,一邊朝著這邊圍了過來。朱高煦低聲喝道:“殺過去,絕不能讓他們把消息傳出去!” 說罷,率先揮舞著長刀衝了過去,身後的明軍將士們也呐喊著緊隨其後,與聯軍巡邏隊展開了一場短暫而激烈的廝殺。


    好在這支巡邏隊人數並不多,明軍很快就解決了他們,不過還是有一名聯軍士兵在臨死前點燃了手中的信號箭,一道火光衝天而起,瞬間打破了黑夜的寧靜。阿魯台在營帳中看到那信號箭,臉色大變,知道自己終究還是中了明軍的計了,趕忙大聲呼喊:“明軍來襲,各軍速速準備迎敵!” 一時間,整個 “長生天” 聯軍營地警報聲大作,原本還在猜測明軍動向的士兵們紛紛拿起武器,朝著各個防線奔去,一場大戰就這樣在混亂與緊張中拉開了帷幕。


    明軍這邊,看到信號箭升空,知道行蹤已經暴露,也不再隱藏,各路人馬紛紛按照計劃朝著聯軍營地發起了猛烈的攻擊。喊殺聲、兵器碰撞聲交織在一起,響徹了整個草原。朱棣也帶著主力部隊,從正麵調轉方向,如洶湧的潮水一般朝著聯軍防線衝了過去,他身先士卒,手中的佩劍在月光下閃爍著寒光,所到之處聯軍士兵紛紛避讓,明軍士氣大振,喊殺聲愈發響亮。


    阿魯台登上高處,看著如狼似虎般撲來的明軍,心中又驚又怒,大聲呼喊著指揮各部落士兵穩住陣型,相互配合抵禦明軍的進攻。然而,明軍這突如其來的攻擊還是讓聯軍有些慌亂,原本嚴密的防線開始出現了鬆動。朱權則率領著一支側翼部隊,找準聯軍防線的一處薄弱環節,猛衝過去,試圖撕開一個更大的突破口,好讓後續的明軍能夠源源不斷地湧入,打亂聯軍的整體部署。


    雙方陷入了激烈的混戰之中,戰場上刀光劍影,鮮血飛濺,每一刻都有人倒下,又有新的士兵填補上來。明軍將士們懷著滿腔的怒火與必勝的決心,奮勇向前,他們的眼神中透露出對勝利的渴望,手中的兵器不斷揮舞,朝著聯軍的陣營狠狠砍殺過去。


    那些跟隨朱棣多年、久經沙場的老兵們,更是發揮出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他們經驗老到,麵對聯軍的反擊,巧妙地躲避著,同時找準時機給予對方致命一擊。而年輕的士兵們,也絲毫不怯場,看著身邊的同袍如此英勇,他們熱血沸騰,呐喊著衝向敵人,以無畏的勇氣在這混戰中拚殺出一條血路。


    阿魯台這邊,各部落的士兵雖倉促應戰,但畢竟也是在草原上摸爬滾打慣了的勇士,很快便穩住了些許陣腳。他們憑借著熟悉的地形和緊密的配合,開始對明軍的進攻進行頑強抵抗。有的部落士兵擅長騎射,便在馬上彎弓搭箭,朝著明軍的隊伍射出一波又一波的箭雨,一時間箭如飛蝗,讓明軍也不得不暫避鋒芒,舉起盾牌抵擋。


    還有的部落勇士揮舞著彎刀等兵器,與明軍近身廝殺,那激烈的碰撞聲,仿佛是金屬在夜空中奏響的死亡樂章。盡管聯軍努力抵禦,可明軍這有備而來的多路夾擊,還是讓他們漸漸有些力不從心,防線的缺口在明軍一次次猛烈衝擊下,開始不斷擴大。


    朱棣在戰場上縱橫馳騁,他一邊殺敵,一邊觀察著整個戰局,看到聯軍的防線出現鬆動,他大聲喊道:“兒郎們,乘勝追擊,今日定要讓阿魯台那廝知道我大明的厲害!” 這喊聲仿佛給明軍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將士們的士氣越發高昂,進攻的勢頭愈發凶猛。


    朱權率領的側翼部隊成功撕開了聯軍防線的一處較大缺口後,後續的明軍如潮水般從那裏湧入,將聯軍的陣營衝得七零八落,阿魯台心急如焚,若再不想辦法扭轉局勢,這場仗可就徹底敗了,於是他集中了身邊最精銳的親衛隊,讓他的兒子和勝親自帶領著朝著明軍攻勢最猛的地方衝了過去,試圖以這股生力軍重新穩住防線,給聯軍爭取喘息調整的機會。


    這一支親衛隊確實戰鬥力非凡,他們個個身著精良的戰甲,騎著高頭大馬,如同一股鋼鐵洪流般撞入明軍的隊伍中,一時間竟讓明軍的攻勢緩了一緩。但明軍這邊也迅速做出了反應,朱高煦見狀,立刻帶著自己手下的精銳騎兵,朝著阿魯台的親衛隊迎了上去,雙方的精銳力量就這樣在戰場的中心地帶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對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什麽,你讓我起兵靖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燈常伴A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燈常伴A並收藏大明:什麽,你讓我起兵靖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