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馬車在顛簸的道路上顫抖著漸行漸遠。越往北,秋意越濃,馬蹄聲不斷回蕩在空曠的原野。
渡口多出來的搭車婦人和女娃已經下車,她們是左馮翊人氏,進城給在長安丈夫送寒衣,他從年初隨家鄉人進城在陶窯謀了營生,雖然托人捎了兩次工錢回去,人可沒得閑回去過。這次趁著秋收完的農閑,織了寒衣帶孩子送過來,探望夫君的生計。孩子看到父親興高采烈,農家娃子雖然頑強,隻是年紀太小,來的時候靠一口氣撐著,回去的路上卻走不動了,母女坐在路邊的石頭上發愁。
因為邢義讓馬車往南再繞了個大彎經過繁鬧的西市最後從車馬來往甚多的西直城門出來,邢義看到她們時,已是午後,看小娃可愛,不由多問了一下,恰好順路,就邀請一起上路。秦婦看對方實誠,又帶著孩子,不像壞人,孩子又實在走不動了,就搭上了車,沒想到歪打正著,騙過田府派出的第一批爪牙。
出左馮翊後一路往北往西,風貌逐漸蕭瑟。田府估計還在往南搜尋,北麵沒反應過來,並沒有再派人追蹤上來。但三個大人不敢鬆懈,星夜趕路,等到大家清晨進了鶉觚城,算來已經離長安三百多裏路,此時人困馬乏,還得找個車馬店休整一番。
待進城探尋,大覺真是聞名不如見麵。當時秦始皇命令太子?扶蘇和大將?蒙恬在此地築城設縣,在築城時,進行觚爵祭天儀式時,一隻鶉鳥飛升到觚上,被視為吉祥的象征。這裏曾經是邊貿重鎮,但這些年匈奴勢大,常有劫掠,如今這鶉觚城裏,已經沒有幾戶開門的人家,入目一片蒼涼。
難得的是眾人居然還能找到一家雜貨鋪,屋宇建築倒是氣勢不凡,但是幹瘦的店老板卻沒能拿出點可以吃的貨物。這整個城裏,估計頂多也就五六十個人,每天宰一頭豬或者一隻羊確實也太浪費了。
難得的是掌櫃的搜腸刮肚思索一番,居然想起還有一塊過年留下的肉幹。但是取出的時候眾人驚訝的瞪圓了眼,額頭冒出冷汗:那肉就是放在風裏吹幹的木乃伊,除了油垢覆蓋的地方,就是寸長的黴絲,要想吃它,估計用刀刮去它們,然後去河裏浸泡一天兩天再煮半天看能不能吃下,就是不知道會不會把河裏的小魚小蝦毒死。
郭源奇怪,問道:“這一路走來,坡上不少牛羊,為什麽這裏的人吃成這樣?”
店掌櫃嘿嘿笑:“那些牛羊,是百姓喂養的,可又有幾隻是百姓的!”
德生聽的一頭霧水,什麽“是可又不是”的,問道:“這話怎麽說?”
店掌櫃倒是健談:“看你們是過路的,有所不知。這些牛羊,十停裏麵,匈奴王要收去三停,來收稅的使者要一停,地方保甲又要去一停,要遇到天災疾患,捐稅卻一點不能少。”
竇揚聽的不平:“他們不勞動,憑什麽拿走別人養的牛羊!對了,使者來的時候我們把牛羊藏起來,他們就找不到了。”竇揚為自己想到好辦法不無得意。
掌櫃的也笑了:“小娃兒啊,話說說是可以,保甲一個月來點一次牲畜,隻算你新增的,卻不給你算病死的。誒,藏起來?要是被查到的就都是官老爺的,隱瞞不報還要受鞭刑!”
竇揚吐一吐舌頭,沒話說了,刑義看這店內破落情境,不由說道:“看你這店,糊口也難,還能開多久?”
店掌櫃的被說中痛處,歎氣道:“是啊,每況愈下啊。隻是故土難離,這店祖上留下來,我那祖宗看準這裏會是過往要道,開個小店,即使不能安富尊榮,也可以豐衣足食。聽說起初那會兒確實不錯,秦人向外收購鐵器,販賣牲畜織物,老祖宗沒幾年就建下了這麽座大房子。隻是後來秦王用了個叫衛鞅的官,他不喜歡經商的,漸漸各方斷了來往,這路就荒下來了。到了我這一代,東邊的皇帝連著也是重農抑商,看來我家老祖宗是看錯風水了。誒,前些天又鬧兵災,差點沒要了我這老命啊。”
刑義聽他絮絮叨叨,起行算賬,高興的是因為漢匈聯姻,每年都送一定量的絮繒酒食等給匈奴,漢的銖錢在這裏居然能夠通行,高興不起來的是所帶的銖錢並不能獲得店老板的肯定,原因是漢朝地諸侯國各自鑄錢,成色越來越不足,他堅決地抵觸這種不太熟悉的硬通貨!
所有的銅板不夠支付這一扇幹肉,看這店鋪也沒什麽來往客人,估計掌櫃的是三月做一單,一單吃三月。不過最後德生還是很高興能用銀子打消了店老板懷疑的眼光——盡管那塊銀子在長安可以買下整馬車的美酒,不隻是一扇臘肉、一壇酒加一個竹勺和一個陶碗。
掌櫃的還一副愛買不買的模樣,說要是用貝幣就可以便宜,因為銀子會被匈奴人征收走。眾人不知道什麽是貝幣,等到掌櫃的拿出來,刑義和德生不禁啞然失笑——掌櫃手裏拿著的,就是兩枚貝殼。
這兩枚貝殼確實晶瑩剔透,估計經過不少人的愛惜撫摸。刑義心想,這貝殼堅固耐用,便於攜帶,天然的一枚一枚方便計數,在這熔金技術不發達的蠻荒之地,要用金銀交易,還真不容易。這“貝”字的意義和“財”差不多,那麽多與錢有關的字,象貸、貴、貧、賤、貿等等,都是以貝字作為偏旁,看來這貝殼用來做貨幣還真是天然獨到。
德生和刑義對視一眼,那意思是:“早知道這樣,我們帶幾麻袋貝殼來換金子!”心底卻是想:“你當我們傻啊?幾個貝殼就想蒙我的金子!”原來兩人是吳越海濱人氏,卻是見慣貝殼的。掌櫃的又說道:“這裏偶有各方商旅,大家沒有統一貨幣,如果有西邊的玉石也是可以的,因為可以抵稅賦。”
拿貨物換石頭?玉的價值邢義是明白的,但自討沒有識玉的慧眼,還是免了。臨出門,掌櫃的壓低聲音告訴大家,再往西一定要小心匈奴人。德生不以為然:“匈奴人就能隨便搶人是不?他們不也就是人嗎?”
掌櫃的示意他噤聲:“匈奴人凶惡的很,聽說他們喜歡用敵人的頭蓋骨喝酒,還會挖出俘虜的心,切成片當下酒菜。”
竇揚聽的毛骨悚然,刑義問道:“他們經常來嗎?”
掌櫃的說道:“那倒不是,這裏離匈奴王庭邊遠,他們經常就是秋天百草枯萎前來收走牛羊。”
眾人離了小鎮,沒看到田家人再出現,估計長安道事情過了,大家心情放鬆,路上刑義德生想法子逮到一隻野兔,郭源啃著烤兔肉時笑著說,我們吃的都是銀子和貝殼啊。
又一日到了安定郡,這裏稍微熱鬧,但也不過兩條街麵。一行人難得吃了頓熱飯,睡個好覺,一塊金子就變成幾個貝殼了。
第二天清晨眾人啟程,前往之前郭源送晁氏嫡子避難的月氏部落所在,五十裏的路,到日中的時候也就到了。
渡口多出來的搭車婦人和女娃已經下車,她們是左馮翊人氏,進城給在長安丈夫送寒衣,他從年初隨家鄉人進城在陶窯謀了營生,雖然托人捎了兩次工錢回去,人可沒得閑回去過。這次趁著秋收完的農閑,織了寒衣帶孩子送過來,探望夫君的生計。孩子看到父親興高采烈,農家娃子雖然頑強,隻是年紀太小,來的時候靠一口氣撐著,回去的路上卻走不動了,母女坐在路邊的石頭上發愁。
因為邢義讓馬車往南再繞了個大彎經過繁鬧的西市最後從車馬來往甚多的西直城門出來,邢義看到她們時,已是午後,看小娃可愛,不由多問了一下,恰好順路,就邀請一起上路。秦婦看對方實誠,又帶著孩子,不像壞人,孩子又實在走不動了,就搭上了車,沒想到歪打正著,騙過田府派出的第一批爪牙。
出左馮翊後一路往北往西,風貌逐漸蕭瑟。田府估計還在往南搜尋,北麵沒反應過來,並沒有再派人追蹤上來。但三個大人不敢鬆懈,星夜趕路,等到大家清晨進了鶉觚城,算來已經離長安三百多裏路,此時人困馬乏,還得找個車馬店休整一番。
待進城探尋,大覺真是聞名不如見麵。當時秦始皇命令太子?扶蘇和大將?蒙恬在此地築城設縣,在築城時,進行觚爵祭天儀式時,一隻鶉鳥飛升到觚上,被視為吉祥的象征。這裏曾經是邊貿重鎮,但這些年匈奴勢大,常有劫掠,如今這鶉觚城裏,已經沒有幾戶開門的人家,入目一片蒼涼。
難得的是眾人居然還能找到一家雜貨鋪,屋宇建築倒是氣勢不凡,但是幹瘦的店老板卻沒能拿出點可以吃的貨物。這整個城裏,估計頂多也就五六十個人,每天宰一頭豬或者一隻羊確實也太浪費了。
難得的是掌櫃的搜腸刮肚思索一番,居然想起還有一塊過年留下的肉幹。但是取出的時候眾人驚訝的瞪圓了眼,額頭冒出冷汗:那肉就是放在風裏吹幹的木乃伊,除了油垢覆蓋的地方,就是寸長的黴絲,要想吃它,估計用刀刮去它們,然後去河裏浸泡一天兩天再煮半天看能不能吃下,就是不知道會不會把河裏的小魚小蝦毒死。
郭源奇怪,問道:“這一路走來,坡上不少牛羊,為什麽這裏的人吃成這樣?”
店掌櫃嘿嘿笑:“那些牛羊,是百姓喂養的,可又有幾隻是百姓的!”
德生聽的一頭霧水,什麽“是可又不是”的,問道:“這話怎麽說?”
店掌櫃倒是健談:“看你們是過路的,有所不知。這些牛羊,十停裏麵,匈奴王要收去三停,來收稅的使者要一停,地方保甲又要去一停,要遇到天災疾患,捐稅卻一點不能少。”
竇揚聽的不平:“他們不勞動,憑什麽拿走別人養的牛羊!對了,使者來的時候我們把牛羊藏起來,他們就找不到了。”竇揚為自己想到好辦法不無得意。
掌櫃的也笑了:“小娃兒啊,話說說是可以,保甲一個月來點一次牲畜,隻算你新增的,卻不給你算病死的。誒,藏起來?要是被查到的就都是官老爺的,隱瞞不報還要受鞭刑!”
竇揚吐一吐舌頭,沒話說了,刑義看這店內破落情境,不由說道:“看你這店,糊口也難,還能開多久?”
店掌櫃的被說中痛處,歎氣道:“是啊,每況愈下啊。隻是故土難離,這店祖上留下來,我那祖宗看準這裏會是過往要道,開個小店,即使不能安富尊榮,也可以豐衣足食。聽說起初那會兒確實不錯,秦人向外收購鐵器,販賣牲畜織物,老祖宗沒幾年就建下了這麽座大房子。隻是後來秦王用了個叫衛鞅的官,他不喜歡經商的,漸漸各方斷了來往,這路就荒下來了。到了我這一代,東邊的皇帝連著也是重農抑商,看來我家老祖宗是看錯風水了。誒,前些天又鬧兵災,差點沒要了我這老命啊。”
刑義聽他絮絮叨叨,起行算賬,高興的是因為漢匈聯姻,每年都送一定量的絮繒酒食等給匈奴,漢的銖錢在這裏居然能夠通行,高興不起來的是所帶的銖錢並不能獲得店老板的肯定,原因是漢朝地諸侯國各自鑄錢,成色越來越不足,他堅決地抵觸這種不太熟悉的硬通貨!
所有的銅板不夠支付這一扇幹肉,看這店鋪也沒什麽來往客人,估計掌櫃的是三月做一單,一單吃三月。不過最後德生還是很高興能用銀子打消了店老板懷疑的眼光——盡管那塊銀子在長安可以買下整馬車的美酒,不隻是一扇臘肉、一壇酒加一個竹勺和一個陶碗。
掌櫃的還一副愛買不買的模樣,說要是用貝幣就可以便宜,因為銀子會被匈奴人征收走。眾人不知道什麽是貝幣,等到掌櫃的拿出來,刑義和德生不禁啞然失笑——掌櫃手裏拿著的,就是兩枚貝殼。
這兩枚貝殼確實晶瑩剔透,估計經過不少人的愛惜撫摸。刑義心想,這貝殼堅固耐用,便於攜帶,天然的一枚一枚方便計數,在這熔金技術不發達的蠻荒之地,要用金銀交易,還真不容易。這“貝”字的意義和“財”差不多,那麽多與錢有關的字,象貸、貴、貧、賤、貿等等,都是以貝字作為偏旁,看來這貝殼用來做貨幣還真是天然獨到。
德生和刑義對視一眼,那意思是:“早知道這樣,我們帶幾麻袋貝殼來換金子!”心底卻是想:“你當我們傻啊?幾個貝殼就想蒙我的金子!”原來兩人是吳越海濱人氏,卻是見慣貝殼的。掌櫃的又說道:“這裏偶有各方商旅,大家沒有統一貨幣,如果有西邊的玉石也是可以的,因為可以抵稅賦。”
拿貨物換石頭?玉的價值邢義是明白的,但自討沒有識玉的慧眼,還是免了。臨出門,掌櫃的壓低聲音告訴大家,再往西一定要小心匈奴人。德生不以為然:“匈奴人就能隨便搶人是不?他們不也就是人嗎?”
掌櫃的示意他噤聲:“匈奴人凶惡的很,聽說他們喜歡用敵人的頭蓋骨喝酒,還會挖出俘虜的心,切成片當下酒菜。”
竇揚聽的毛骨悚然,刑義問道:“他們經常來嗎?”
掌櫃的說道:“那倒不是,這裏離匈奴王庭邊遠,他們經常就是秋天百草枯萎前來收走牛羊。”
眾人離了小鎮,沒看到田家人再出現,估計長安道事情過了,大家心情放鬆,路上刑義德生想法子逮到一隻野兔,郭源啃著烤兔肉時笑著說,我們吃的都是銀子和貝殼啊。
又一日到了安定郡,這裏稍微熱鬧,但也不過兩條街麵。一行人難得吃了頓熱飯,睡個好覺,一塊金子就變成幾個貝殼了。
第二天清晨眾人啟程,前往之前郭源送晁氏嫡子避難的月氏部落所在,五十裏的路,到日中的時候也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