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來叫醒他的時候,皇上已經去宣室殿了。竇嬰趕到,隻見公卿大臣,分站兩側,肅穆威嚴。


    劉邦剛得天下那一陣子,對手下解衣推食,一起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爽了大叫,不爽大跳,拔劍擊柱,摘帽撒尿的事常有。後來發現這樣不行:自己出身於低級官吏,臣子卻多是原來六國的貴族,要不就是跟他一樣的無賴草莽,現在他們服自己,以後子孫還怎麽製住這些人?然後就有儒生叔孫通製定了一套朝廷的儀式,劉邦當然很快地采納,用光榮的奴性構建一種無形的牢獄,讓朝臣無不震恐肅敬,再也不敢喧嘩失禮。


    竇嬰看前晚在場的,除了李神仙、張溟等沒有職位又身份特殊的,差不多也都到了,料想是皇上重視,特意召集來會議灌夫這件事。


    竇嬰近來賦閑在家,本不用上朝,田蚡看他居然在東廷出現,心裏就知道是為了灌夫的事找小皇帝了,沒想到這家夥居然還敢不提前來,此刻才到。


    按照慣例,皇帝讓各位卿家有事奏上,無事退朝。


    田蚡自然馬上出班奏報,就是告狀:“昨日田某奉詔舉辦婚宴,灌夫敢來罵座,明明是違詔不敬,應該劾奏論罪!”大帽子先砸下來,定一個調!


    皇帝聽他說完,道:“我們都想盡快了結這件事,但因為涉及皇室宗親,所以我也不便專權獨攬,擅做主張,今天趁大臣會集,大家都在,就順便一起審議這個案子。昨天在場的都說說事情經過吧。”


    眾人或是說距離比較遠,有些說離開的早,又有說當時喝和誰誰誰喝高了的,實在沒太注意灌夫那邊,對方也馬上證明,是啊是啊,反正都不清楚啦,自然是田竇兩人唱戲。


    竇嬰力保灌夫,大意說灌夫是立有大功的人,當年七國叛亂,他父親為國戰死,本可以按規定護送靈柩回後方,但灌夫沒有這麽做,而是希望斬取吳王的頭,替父親報仇。他召集了軍中勇士幾十個人,但真正等到走出營地大門,沒有人敢再前進,隻有兩人和灌夫的十多個家將飛騎衝入吳軍中,一直殺到吳軍的將旗之下,殺死殺傷敵軍幾十人,直到不能再繼續前進了,衝亂敵陣。等到又殺回漢軍營地,灌夫身上受重創十多處,所帶去的家將全都戰死了。


    幸好當時軍中恰巧有醫術高超的軍醫和合適的藥材,他才得不死撿回一條命。但灌夫的創傷稍稍好轉,又向將軍請求說:\"我現在更加了解吳軍營壘中路徑曲折,請您讓我再回去。\"連太尉周亞夫認為他勇敢而有義氣,愛惜灌夫性命,堅決地阻止了他。


    現在丞相是公報私仇,我們怎麽能因為他酒後失態,小有過錯,就殺了一個身先士卒,出生入死,立有大功的人!


    田蚡這邊就死咬灌夫蔑視詔令,而且他在穎陰一帶是個豪強,平時交結江湖草莽,流氓地痞,魚肉鄉裏,胡作非為,種種不良與黑社會老大沒有什麽區別。現在撒潑竟然撒到皇親國戚頭上,這樣豪強按照政策是必須除掉的。並說灌夫老家當地老百姓對他們是恨之入骨,並唱了當地的兒歌為證\"穎水清,灌氏寧。穎水濁,灌氏族\"!


    竇嬰說田蚡存心積慮汙蔑,但灌夫平時不做檢點,把柄太多,竟然說不過,隻得轉到攻擊田蚡身上,說他的不對:前些年黃河水泛濫決堤改道,河道以南十六郡遭遇嚴重水災。因為田蚡的封地在舊河道以北,不受水災威脅,收成看好,竟然力阻治理,隻顧著自己驕奢貪恣。


    田蚡當時說江河的決堤是天意,人們是不可以強行塞上,就是塞上了,也未必符合天意。後來又有一撮看風水算命數的方士跟著附和這種說法,使得武帝不再關注治理黃河的事,結果導致黃河的治水工作停頓達多年。


    田蚡聽了也不分辯,隻說道:\"現在天下太平,安樂無事,我田蚡承蒙皇上寵愛,能夠侍候在左右,所喜好的,不過聲色犬馬,田宅女人。我所用有的,是舞女巧匠這些,不像魏其侯、灌夫那樣,日夜招聚天下豪傑壯士,與他們謀劃天地,每天注意著未央長樂兩宮,心裏就想著哪一天天下有變,我也不知道竇嬰到底想做什麽!這一點上,我真的比不上魏其侯。”田蚡這麽說,其實是暗示竇嬰準備謀反了。


    其實在武帝繼位的第二年,淮南王進京的時候田蚡曾經與他有接觸交往。淮南王是有篡位謀逆的野心,田蚡還不是丞相,就告訴他說,你是高祖皇帝劉邦的孫子,如果當今皇上萬一有什麽不測,隻有你是最適合做接班人的,聽的淮南王非常高興,給了他大量的金銀。


    這件事情按照封建的律法是嚴重的行為,一旦抖落出來,這是謀逆罪。立誰為皇帝不是大臣們能商量的,而且當時漢武帝才十幾歲,什麽叫\"不測\"?灌夫知道這事後在上次兩家糾紛中拿來要挾田蚡,田蚡才悻悻作罷。現在田蚡來一個惡人先告狀,反而堵住了竇嬰的嘴。


    二人辯論這麽久,皇上不希望公開場合聽到班子內部反叛和分裂團結的越挖越多,就岔開話題,向朝臣問道:\"他們二人所說的,誰說的在理?大家都說說自己的意見。”


    大家都是老油條,假裝低頭思考不說話,皇上隻好點名了:“禦史大夫,你分管監察百官,說說你的看法!”劉徹知道韓安國與竇家有交情,又是個好好先生,自然不會對灌夫下重手。


    禦史大夫韓安國看皇上並沒有表態,想要自己吃責任,就說道:\"魏其侯說灌夫的父親為國而死,身上累積有軍功,身先士卒,勇冠三軍,是天下壯士。若不是有特別大的罪孽,僅僅因為爭一杯酒,不值得就援引別的罪狀把他殺了。魏其侯說的對。不過丞相說灌夫交結奸人,淩虐平民百姓,積累家資富厚,橫行潁川,還欺淩皇族,這好像樹枝比樹幹大,後果不是折斷,就是分裂,不可不追究,丞相說的也對。應如何辦理,皇上英明,還請陛下裁察。”


    嘿嘿,好一個\"請陛下裁察\",漢武帝想通過廷議把球踢給大臣們,韓安國現在又把球踢回給漢武帝。漢武帝想利用朝臣,但是做大臣的有幾個是傻瓜?


    韓安國說完話退下,大家心裏都說這大滑頭,說了等於沒說,卻說得句句好像是道理,實在值得學習。主爵都尉汲黯心裏暗罵“沒骨頭”,上前陳述。


    這汲黯為人耿直,注重節操,與人相處不講虛禮,喜歡直諫廷諍,常當麵頂撞人,屢次觸犯皇帝的麵子,但皇帝理解他,被稱為\"社稷之臣\"。汲黯很同情民眾的疾苦,仗義行俠有一次河內郡失火,劉徹派他去視察,他路過正遭水災的河南郡,見饑民餓死溝壑的不計其數,就假傳聖旨開倉放糧,賑濟貧民然後自己回去領罪。結果判個功過相抵,所以官當的上上下下。這次他就直說竇嬰對了丞相錯了,讓竇嬰是好生感動。


    內史鄭當時也發言,他也是想說竇嬰是對的。不過鄭當時生性怯懦,心裏害怕田蚡的權勢,說到後麵語氣遊移,不敢堅執,隻說水患是應該治理的,而且應該可以治理好的。


    皇帝看朱買臣站在隊列後麵,似乎在打瞌睡,就叫他說說看看。不料朱買臣憋屈著不說話,被皇帝問的急了,他說:\"臣當時吃多了,去了茅廁,這個這個丞相是可以證明的……我當時還放了個臭屁。”敢情他還以為處於了解案情階段……


    眾人哄堂大笑,嚴肅的氣氛也有所鬆動。田蚡瞪向朱買臣,如果不是朝堂上當著那麽多人的麵,真衝過去扇朱買臣八九十個耳光了。


    皇帝莞爾,想笑,卻裝著生氣斥責:“真是什麽屁話都能說!”再轉向群臣說道“你們平日多說竇家長、田長短,今日到朝廷公論其是非,卻局促的像剛上轅試駕的小馬駒!這事要不是雙方都是宗室外戚,一個獄吏就能處理了。我真想把你們一並都打一通屁股!”也不下結論,來一個不了了之。


    其實漢武帝對灌夫印象不錯,譬如淮陽是天下的一個很重要的交通樞紐,需要一個勇敢的人去鎮守,他剛繼位就任命灌夫去了。後來還把灌夫從淮陽太守的任上調到身邊擔任掌管自己的車馬的太仆,也就是皇家車隊的隊長,這是皇帝最信任的人才能擔任的。灌夫酒後誤傷了竇家子弟,更是包庇外放他去燕國任職。


    何況武帝最近看田蚡日益驕橫,心中已經厭惡他,但礙著王太後,還不能就罷免了他的相位。現在聽了二人辯論,就知道是田蚡挾隙傾陷灌夫,其餘各人都明知道田蚡心胸狹窄,但害怕他的權勢,唯恐言語中得罪了他,所以都選擇沉默。自己要是當著大眾明著斷他不是,怕田蚡麵上有失風光,導致太後不痛快,所以假作含糊,不再窮究,就借著朱買臣批評幾句,希望讓他有所清醒,盡快結束了這件事的審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絲路長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蘭台令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蘭台令史並收藏絲路長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