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一起同行,沈芝明一直念叨個沒完沒了,也就鍾雨仙還時常與他搭上幾句話,另外兩人則是靜靜地跟隨在身後。


    這次不像之前慌忙,陶斯言就按照習慣穿了身搭配好的套裙,她的頸上是一串澳白珍珠項鏈顯得脖子格外纖細,此時腕上則是輕輕係著一條極細的綠鬆石,中間那顆雕刻成小熊模樣的蜜蠟在陽光中透出微黃的光芒。


    街道兩旁的地磚有些被磕壞還來不及更換,陶斯言走在上頭鞋子會發出“咯噠咯


    噠”的清脆聲音,好似在為幾人伴奏,整個就是一幅美妙絕倫的畫卷。


    那些帶著些陌生感的建築物,經過多日以來的行走觀察,現在已經變得眼熟起來,陶斯言能分辨出哪家的粉條煮得最好,而哪家的所謂咖啡店就是拿著衝泡咖啡粉來糊弄顧客而已……以前未曾留意過的小美好,也在一點點出現在眼前,或許這才是它原本的麵貌。


    很難相信,這座海澄小鎮會發生那麽多驚奇的事情。


    就連在海外待了多時的陶斯言,一想到那個劫匪,也難免露出感慨神情。


    “那些被騙的遊客應該收到退款了吧?”


    她向沈芝明發問,同時聯想到自己去國外某地旅遊時,看中了一款精致的娃娃,起初以為是當地特色,還特意花費巨款訂購了好幾種樣式,沒想到一回家,翻開背後的水洗標,上頭清楚地寫著“made in china”。


    “一開始就來登記的那些人自然是退了,但後續恐怕就無能為力……”


    畢竟那些人將盜取來的錢財全部都揮霍得差不多了,就連剩下的也不多,跟龐大的受騙群體相比,看得人著實有些揪心。


    “老劉他們正在忙著這件事呢,聽說還打算在附近的海島上建立一個‘旅遊服務隊’,為的就是能夠更好去處理遊客們遇到的麻煩。”


    聽著沈芝明話語裏的意思,海澄當地對於大力發展旅遊行業是勢在必得了。


    陶斯言聽在耳裏,餘光卻瞟向一旁的林此霄。


    如果當地要發展,那麽勢必會拆除一些老舊的建築,有些不再具有“價值”的東西也會在時代的浪潮中被淘汰,這是一種必然性,陶斯言絲毫不會懷疑。


    可,對於林此霄這類的傳統手藝人以及公廟的守護者,遇到這事會乖乖地認命嗎?


    管他的呢,陶斯言忽然勸著自己:這跟你有什麽關係,別把手伸那麽長,免得又招惹麻煩。


    她回想起,當初在派出所的走廊裏,林此霄那一副厭惡的模樣,恐怕那時候他就已經表現出了一種不歡迎的姿態了。


    隻是最開始遮掩得很好,就連與他相熟的沈芝明都沒有發現這一點。


    陶斯言有些好笑,難得發現別人的一種隱秘的想法,覺得還真是有趣極了。


    “對了,阿妹,你待在閩南,難道就是為了找尋那些古老的畫卷嗎?”


    鍾雨仙對陶斯言的來曆很是感興趣。


    從先前的聊天來看,這人雖然偶爾表現得有些揮霍,可也不是沒有規劃的人,尤其是幫她運送東西時,十分沉重的行囊都代表著陶斯言是做了充足的準備。


    “難道我們也是屬於你觀測的對象?”


    雖然鍾雨仙有些八卦,但卻實實在在問出了所有人都關心的事情。


    對啊,難道自己也被歸於‘可觀測的一部分’了嗎?


    兩旁的人豎直著耳朵,靜靜等待著陶斯言的回答。


    “是,也不是。”


    陶斯言沒有去刻意回避這個問題,她看向身旁人的眼神變得溫潤,十分具有條理地說出內心的想法:“對人的觀測屬於社會學的一種,而研究是最直觀量化社會問題的一種方式……”


    藝術療愈常被認為一個跨學科領域,它很好地結合著藝術、心理學和醫學等領域的知識,陶斯言深知想要更好地去了解治療中心病患的痛苦與病症,則需要大量接觸社會學的內容。


    在社會敘事之中,偏遠的農村存在不少這樣的案例,比如那些無依無靠的老人和婦女,這樣具有“雙重他性”的群體具有極高的自殺率。


    想要探尋她們內心的糾葛,恐怕得從實地出發才行。


    為此,陶斯言從圖書館內找到了陳道明的《心理危機幹預》《跨國灰姑娘》等,一係列的書籍仔細研究,而在遙遠的海岸那邊,讓她深感震撼的《農民自殺研究》陪伴著她度過一個又一個凜冽的寒冬。


    “公眾的注意力本身就是一種稀缺資源,它雖然不能立即改變現實,但卻會引發社會大眾對此話題的反應,這便是‘社會學’的魅力所在。”


    陶斯言目前要做的,就是結合所學知識,通過藝術活動來幫病患處理好情感、心理和社會問題。


    這是一份龐大複雜的工作,且暫時未曾看到更多的收益。


    要知道,就算是在發展之中的大城市,能夠去接受陶斯言這個所謂“藝術療愈”的治療方案的人都是少數,她怎麽能妄圖在一個偏遠的海澄去實現內心願望。


    這簡直是太瘋狂了一些!


    鍾雨仙看向陶斯言的眼神充滿感歎和崇拜,而沈芝明則是一副遇到知音的模樣,他眼巴巴地說道:“你說的,都是我的詞啊!”


    雖然兩人的生活背景和求學經曆完全不同,但內心所求和接下來的人生規劃幾乎一致,這叫長期堅守在基層的沈芝明感到一種蓬勃,富有生機的力量緩緩升起,他覺得自己身邊終於可以有一個互相商量事的人了。


    與兩人不同的是,林此霄隻是沉默著聽完了陶斯言的發言,他沒有開口說話,也沒有附和的打算。或許,在旁人看來,他就是一個老古董,就是處於深山之中,被封禁的存在。


    可林此霄的潛意識告訴他,即便時代發展得再為迅速,可有些東西是值得被記錄,被留存下來的,比如,海澄鎮人民的媽祖信仰,以及遊神文化……


    不知為何,他的腦海中突然出現了,那幅掛在文衡殿內的送王船畫像。


    之前阿媽曾一針一線地將它繡好,卻在林此霄的阿爸突發疾病時,為了換取一些微薄的收入將它出售給了某位遠方的旅客,沒想到,兜兜轉轉落到了滿堂坊老板的手裏。


    當時第一眼,他就看到了掛在牆麵上的那幅送王船刺繡作品。


    曾幾何時,想要存了錢就把它贖回去,可一年又一年,林此霄還是沒有存夠,他所有積蓄都用在了文衡殿的建設和阿媽的醫藥費裏。


    現在,那一幅刺繡作品被陶斯言購買了回去,也算是有個好去處……


    思緒飄回眼前,陶斯言繼續講述她內心的一些想法,寥寥幾句可以窺見她遠在海外生活的一些見聞,這像是一陣清新的風刮過眾人的臉頰,帶來些許新鮮血液。


    “不過,海外的日子並非是一帆風順的。”


    陶斯言停頓了下,繁華城市內尚且在溫飽線上掙紮的人不是沒有,甚至可以用絕大多數來形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送王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鬆子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鬆子落並收藏送王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