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振東下台的時候,臉色有些蒼白,兩個多小時的鏖戰,對人的精力是一個巨大的考驗,但是對他打擊最大的,還是輸棋。


    從棋的內容上來說,他算是超水平發揮,沒有什麽可遺憾的,然而他終究沒能力挽狂瀾,挽救隊伍的命運,而讓對手從他手裏硬生生的奪走了勝利的果實。


    這個滋味,確實不好受。


    中原隊現在很安靜,沒有人說話,此刻大家同病相憐。


    “現在有請兩隊的最後一名棋手上台!”


    眾人這才想起來,誒,好像還有一場比賽啊,雖然無關大局,但也是中原隊最後的臉麵了。


    “嶽哥,全靠你了,我們總不能帶個鴨蛋回去見中原父老吧。”


    “放心吧,我會拚盡全力的,不光為了隊伍,更為了我自己。”嶽山深吸了一口氣,斬釘截鐵的說道。


    “讓我們掌聲歡迎,中原第一中學的嶽山,還有嶺南體工隊附屬中學的呂帥!”


    “這兩名小棋手相信現場的很多棋迷都不會陌生,我們的羊城少帥自然不必說,另一位嶽山嶽小仙人,這次雖然是代表中原隊出戰,但也是從我們二沙島訓練基地走出去的,和少帥做過三年的隊友,算是師出同門。


    那麽這次同門內戰,到底是仙人棋高一著,為中原隊奪取唯一的一場勝利,還是少帥計勝一籌,力保嶺南寸土不失,讓我們拭目以待!”


    本來很多觀眾眼看大局已定,天色又晚,都打算退場了,結果被主持人一番慷慨激昂的講話又勾起了興趣,耐著性子又坐了下來。


    另一邊,呂帥同樣壯誌淩雲,他可不像隊友們說的那樣,可以放開手腳,輕裝上陣了。


    嶺南雙雄,是嶺南棋界的兩杆大旗,從來沒有同時倒下過,既然許仙已經立住了,那他就更不能落後了。


    曆代嶺南雙雄,都是亦敵亦友,既一致對外,彼此之間又相互競爭,唯有如此,才能保持超高的競技水準,迎接四方強敵。


    更別提他還是一隊之長,三軍之帥,重任在肩,豈能輕忽。


    二人先後上台,對坐無言,雖然是舊相識,此時卻沒什麽話講。


    天也不早,人也不少,比賽很快開始。


    嶽山執紅先行,第一手兵七進一,仙人指路!


    其實他蠻想炮二平五,加上中炮,也走一波七兵過河車,表示一下自己積極進取的決心,和隊友們同進同退嘛。


    但是今天三盤比賽,都是中炮進七兵,中原隊全輸了,固然是實力不濟所致,但細細深究,背後的原因引人深思,他臨場還是決定揀自己最拿手的去走。


    呂帥早有準備,卒7進1,對進一卒。


    應對仙人指路,黑方最主流的應法,首選卒底炮,其次就是對兵局,尤其近些年來,隨著布局理論的發展,對兵局大有後來居上之勢。


    仙人指路紅方一個最常見的套路,就是先兵七進一,然後再還架中炮,轉換成中炮局,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黑方如第一手應以卒底炮,反擊的力量固然不弱,但有一個問題無法忽略,那就是卒底炮占了正馬的馬位,不能再起屏風馬禦敵。


    眾所周知,屏風馬是後手方抗衡中炮最有效的武器,如此就相當於紅方開局耍一個花槍,簡單的調整一下行棋順序,就廢掉了黑方最得心應手的兵器。


    對兵局則不然,雙方對進兵卒後,第二手棋的選擇仍然是海闊天空,紅方可以還架中炮,黑方照樣以屏風馬禦敵,絕不落下風,至於其它招法,黑方同樣可以見招拆招,總之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


    相較於卒底炮針鋒相對、殺氣騰騰,使雙方爆發激烈衝突的可能性急劇增加,對進卒要柔軟靈活得多。


    紅方投石問路,黑方問路投石,如此可以避免馬炮過早地定型而暴露弱點,把紅方‘讓’出來的‘先手’原樣奉還,頗有流水不爭先,以不變應萬變之意。


    先手終究是先手,後走終究是後走,後手方過於強硬,更加容易招致先手方的反擊,這一先的優勢並不是那麽容易抹平的。


    先手當頭炮的主流應法,從鬥炮局逐漸為屏風馬取代,也是這個原因。


    由此觀之,應對仙人指路,對兵局的興起,亦是大勢所趨,絕不是一時風尚。


    說回棋局,呂帥對進7卒,意思很明確,承認你是先手,我不和你爭,你也知道,鄙人不擅長開局發力,有什麽招數就都使出來吧。


    嶽山強忍住了炮八平五還架中炮的衝動,走了一步馬八進七,跳左正馬。


    呂帥有樣學樣,馬8進7,也跳左正馬(在紅右翼)。


    這都是應有之意,如此才能把挺七兵(7卒)的效率發揮到最大。


    嶽山馬二進一,跳右邊馬。


    呂帥這回沒有跟著學,他馬2進3,起屏風馬,堂堂正正。


    先手單提馬對後手屏風馬。


    屏風馬自不必贅述,可謂大名鼎鼎,以其陣型工整,穩健多變,防守反擊,彈力十足,除了是應對當頭炮的絕對主力,用在其它開局同樣遊刃有餘,無論先後,堪稱萬能布局。


    單提馬與屏風馬,算是一母同胞的親生兄弟,最早都是後手方應對中炮的招法,甚至連名字都是連著取的。


    屏風馬是雙正馬,有‘雙蹄’之稱,因此就把一正一邊的馬位稱為‘單蹄馬’,後來衍變為單提馬。


    單提馬布局曆史悠久,在明代古譜《適情雅趣》和《橘中秘》中都有記載,然而遺憾的是,時運不濟,命途多舛,出道即塌房。


    《橘中秘》裏明明白白的記載了兩局‘右炮直車破左(右)單提馬士象局’,在先手方中兵挺進,躍馬盤頭的強大攻勢下,後手單提馬隻有一匹正馬拱衛中路的弱點被無限放大,很快被殺得丟盔卸甲、潰不成軍,早早就退出了馬炮爭雄的曆史舞台。


    到了清代,馬炮爭雄風雲再起,一本《梅花譜》,讓大哥屏風馬苦盡甘來,終於嚐到了主角的滋味,但還是沒有單提馬什麽事兒。


    馬炮爭雄三百年,一直是當頭炮和屏風馬大打對台,相愛相殺,吸引了絕大多數棋手的注意力,把順炮列炮全都擠成了‘過氣網紅’,至於單提馬,隻能和另一個難兄難弟反宮馬一起在台下,給大哥瘋狂打call——大哥頂住,你可是馬場最後的希望!


    到了近代,這哥倆總算是稍有起色。


    建國以後,反宮馬在經過一代宗師胡司令的重新發掘,深入研究,終於起死回生,開始大放異彩,於八九十年代繁盛一時,至今不衰。


    單提馬的發跡時間則要更早一些,聲勢則遠遠不如。


    民國時期的象棋名手,嶺南四大天王之一的馮敬如,人稱‘單提馬大王’,後手無有他好,唯愛單提馬,他首創的‘單提馬棄炮獻車局’,神妙詭譎,名噪一時,然而他對單提馬最大的改進,還是出車方式上。


    原來的單提馬,除了中路防禦太弱,還有一個弊端,就是出直車速度太慢,反彈力欠佳,經過馮敬如的苦心研究,精心改良,最終‘改直為橫’,車從橫線快速出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過橫車出動的方式,快速通活邊車,再上士、象,拱衛中營,形成子子有根、緊密互保的‘七寶連樹’陣型,常能在防禦中趁機反擊,成為單提馬延續生命力的重要裏程碑。


    發展到今天,又出現了‘單提馬快橫車過宮’的走法,即不跳邊馬,9路黑車直接起橫車,僅三個回合就穿宮而過,伺機巡河防守或過河威脅紅方左翼陣地。


    經過棋手們孜孜不倦的研究改進,單提馬這個老早就被淘汰的開局,在激烈異常的炮馬爭雄舞台上,總算是稍有一席之地。


    東邊不亮西邊亮,牆裏開花牆外香。


    近幾十年來,非中炮的散手棋開始興起,方興未艾,單提馬在‘炮馬爭雄’裏坐足了冷板凳,在散手開局裏卻成了主流熱門。


    因為沒有中炮,單提馬中路的防禦正好適宜,絲毫不顯薄弱,其陣型穩固,子子有根,出車迅速的優點則凸顯了出來,因此備受棋手青睞,在頂級賽場上多次出現,戰機不俗。


    在散手棋裏,單提馬才算是真正的起死回生,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象棋少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雷出地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雷出地奮並收藏象棋少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