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曹操赤壁失利,我來救場統一華夏 作者:南有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柔和的月光如輕紗般灑落在合肥城外。
給這片大地蒙上了一層銀白的光輝。
張遼所率精銳和徐晃大軍匯合之後。
久別重逢的戰士們。
彼此傾訴著分別以來所經曆的種種艱辛和思念之情。
人群之中。
張遼和徐晃麵帶微笑,熱情地寒暄著。
彼此也都互道安好,分享著近期戰場上的見聞和心得。
然而,就在兩人交談之際。
張遼的目光突然被站在徐晃身旁的一個身影吸引住了。
隻見秦啟身姿挺拔,氣宇軒昂。
但張遼總覺得此人似曾相識,卻又一時想不起他的名字。
張遼不禁驚訝地指著秦啟問道。
“你是......?”
聽到張遼的詢問,秦啟連忙上前一步,恭敬地回答道。
“將軍,我是秦啟啊!當日正是您向主公舉薦的我。”
經秦啟這一提醒,張遼頓時恍然大悟,臉上露出欣喜之色。
此時,一旁的徐晃微微一笑,接著對張遼說道。
“文遠兄,如今明遠兄已成為主公的座上謀士啦!”
聽聞此言,張遼眼中閃過一絲驚歎,思緒瞬間飄回到過去。
因為張遼清楚地記得。
秦啟當初不過是自己帳下的一名普通士兵。
沒想到短短三個月時間。
竟能憑借自身的才華和努力,一躍成為曹操身邊備受器重的謀士。
原來張遼在向曹操推薦完秦啟後,就匆匆忙忙的趕回合肥去了。
所以對秦啟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也就不知了。
當知道秦啟成為曹操的謀士才感到一絲疑惑。
張遼感慨萬千,拍了拍秦啟的肩膀,讚歎道。
“好小子,真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呐!看來主公慧眼識珠,讓你有了施展抱負的機會。今後可要好好輔佐主公,成就一番大業!”
秦啟鄭重地點點頭,回應道。
“多謝將軍昔日的賞識和教誨,我也定當不辱使命為主公效犬馬之力。”
三人相視一笑,豪邁的笑聲在月色下回蕩開來。
而站在一旁的徐晃,緩聲開口道。
“文遠兄,或許你都不清楚,咱們這大軍能這麽順利的抵達合肥,都是來自於明遠兄的足智多謀!”
聽聞此言,張遼那原本就滿含敬意的麵龐之上,更是增添了幾分欽佩之色。
隻見張遼緩緩向前挪了兩步到秦啟身前。
恭敬地向著秦啟深深鞠了一躬,就連說話的語氣都不自覺地變得柔和起來。
“實在未曾料到竟是先生千裏迢迢趕來相助,我代表這城中七千守城的將士們,向先生致以誠摯謝意!”
麵對張遼如此誠懇的道謝。
秦啟趕忙抬起雙手將其扶起,同時謙遜地回應道。
“將軍真是折煞我了,我等都是為主公的千秋偉業盡些微薄之力罷了,談何感謝之有?將軍切莫如此客氣。”
就在秦啟扶起張遼之時。
張遼的目光不經意間往旁一掃,瞬間便瞧見了站立在秦啟身後的太史慈。
刹那間。
張遼心頭猛地一震,臉色驟然大變,身體如同觸電般迅速往後退開兩步。
與此同時。
右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抽出腰間佩劍,寒光閃爍之間,一股淩厲的氣勢散發開來。
“啊!太史慈!”
秦啟眼疾手快,趕忙伸出手臂。
牢牢地擋住了張遼前進的步伐,神色焦急地喊道。
“將軍,請先住手!您可能並不知曉內情,太史慈將軍已然歸順於我方,從今往後,咱們可都是一家人啦!”
聽聞秦啟這番婉轉的解釋。
張遼心中不禁連連驚歎,眼眸之中迅速掠過一抹疑慮之色。
然而,盡管如此,張遼手中高高舉起的長劍,卻並未有絲毫放下之意。
那緊握著劍柄的雙手反而愈發用力,使得劍身微微顫抖起來。
此刻,張遼的目光猶如兩道寒芒,直直地射向太史慈,口中憤憤不平道。
“此賊人曾與我鏖戰三月有餘,如今竟然投降於我方,實在難以讓人相信!”
說著,張遼還輕輕地搖了搖頭,滿臉盡是對太史慈此舉的不屑與否定。
再看太史慈這邊。
麵對張遼的質疑和指責,倒是顯得格外鎮定自若。
堅毅的麵龐之上,竟如湖麵一般平靜無波。
若是換作從前,身處東吳陣營之時。
以太史慈火爆的性子,恐怕此時早已拔劍出鞘,與張遼展開一場激烈的生死對決了。
但今時不同往日。
如今的太史慈已歸降於秦啟麾下,自然而然也要顧及秦啟的顏麵。
所以當下才會表現得如此從容不迫、雲淡風輕。
而就在這時,徐晃趕忙上前攔住張遼。
詳細地向張遼講述其中緣由。
其間,徐晃還不忘用手指了指站在一旁的楚威,將其在戰場上的英勇表現一一道來。
聽完徐晃詳細的解說後。
張遼那顆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在沉默了好一會後,才緩緩地把手中緊握的寶劍收進鞘中。
與此同時。
太史慈也張開嘴巴,誠懇地表達出自己內心堅定不移的想法。
“文遠將軍,過往的那些事都已成為曆史,如今我既已決定效忠曹丞相,那又何必再去糾纏過去發生的種種呢?”
張遼聽聞太史慈這番溫和且懇切的言辭。
目光先是在秦啟的麵龐上停留片刻。
接著又移到太史慈的臉上掃視一番。
最後才微微頷首,表示認同。
“好吧,既然子義兄都如此表態了,那我便相信你們一回。”
當聽到張遼不再像之前那般心存芥蒂、言語生分之時。
秦啟一直緊繃著的神經總算是放鬆了下來。
因為秦啟心裏非常清楚。
此次張遼與太史慈之間關係的緩和,對於日後的作戰行動必定有著極大的益處。
等到張遼和太史慈之間這段小小的插曲畫上句號之後。
張遼也是順便環顧查看周邊情況,邁步朝著秦啟走過來。
“先生,既然大軍已經會合,我們何不迅速回城,免得孫權大軍此時殺過來,再次陷入重重包圍!”
秦啟和眾人都是紛紛點頭表示同意,因為這是當前形勢下的最佳選擇。
於是,兩支大軍浩浩蕩蕩地向合肥城進發,其中也包括太史慈的八千降卒。
月光下。
士兵們的身影在原野上拉出了長長的影子。
而這一路上眾人都在向張遼講述這一路上發生的事情。
當從徐晃口中聽聞楚威與陳武交戰之時。
僅僅隻用了一刀就將對方擊斃的英勇事跡後。
張遼簡直無法抑製住內心那洶湧澎湃的好奇心,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楚威。
張遼聽後不禁暗自懊悔:
楚威可是隸屬於自己麾下的一名普通士兵啊!
然而如今展現出如此驚人的實力,實在是讓人瞠目結舌。
怎麽當初就沒能察覺到軍中,竟隱藏著這樣一個厲害角色呢?
想到此處。
張遼騎著馬連連搖頭歎息,臉上滿是自責之色,喃喃自語道。
“我身為一軍之帥,居然連手下有這般能人都未曾發覺,實乃我的失職啊!”
眾人聽到張遼這番懊悔歎氣的話語。
先是一愣,隨後不約而同地哈哈大笑起來。
一時間。
原本緊張嚴肅的氣氛瞬間被笑聲所打破。
沒過多久,眾人便抵達了合肥城下方。
隻見那沉重的吊橋在絞盤的轉動聲中緩緩放下,緊接著高大厚實的城門也徐徐開啟。
張遼和徐晃所率領的大軍邁著整齊有力的步伐,緩緩地踏入了城中。
就在這一刻。
一直緊繃著神經的秦啟,終於如釋重負般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這次能夠安然無恙地返回城中,全賴於秦啟那精妙絕倫的謀劃布局。
正因如此。
眾人對這位足智多謀的謀士欽佩至極,紛紛投來敬仰的目光。
合肥血戰之後。
秦啟的名字也如同烈火燎原般迅速傳遍四方。
在孫權陣營中,秦啟這個名字更是成為了一個令人聞之色變的名字。
其威名讓東吳的將領們也是心生忌憚。
而當這場激烈的戰事傳到諸葛亮耳中之時。
這位“未出茅廬便知三分天下”的當世奇才。
不禁生出一絲憂慮,開始對當前三分天下的格局感到擔憂……
給這片大地蒙上了一層銀白的光輝。
張遼所率精銳和徐晃大軍匯合之後。
久別重逢的戰士們。
彼此傾訴著分別以來所經曆的種種艱辛和思念之情。
人群之中。
張遼和徐晃麵帶微笑,熱情地寒暄著。
彼此也都互道安好,分享著近期戰場上的見聞和心得。
然而,就在兩人交談之際。
張遼的目光突然被站在徐晃身旁的一個身影吸引住了。
隻見秦啟身姿挺拔,氣宇軒昂。
但張遼總覺得此人似曾相識,卻又一時想不起他的名字。
張遼不禁驚訝地指著秦啟問道。
“你是......?”
聽到張遼的詢問,秦啟連忙上前一步,恭敬地回答道。
“將軍,我是秦啟啊!當日正是您向主公舉薦的我。”
經秦啟這一提醒,張遼頓時恍然大悟,臉上露出欣喜之色。
此時,一旁的徐晃微微一笑,接著對張遼說道。
“文遠兄,如今明遠兄已成為主公的座上謀士啦!”
聽聞此言,張遼眼中閃過一絲驚歎,思緒瞬間飄回到過去。
因為張遼清楚地記得。
秦啟當初不過是自己帳下的一名普通士兵。
沒想到短短三個月時間。
竟能憑借自身的才華和努力,一躍成為曹操身邊備受器重的謀士。
原來張遼在向曹操推薦完秦啟後,就匆匆忙忙的趕回合肥去了。
所以對秦啟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也就不知了。
當知道秦啟成為曹操的謀士才感到一絲疑惑。
張遼感慨萬千,拍了拍秦啟的肩膀,讚歎道。
“好小子,真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呐!看來主公慧眼識珠,讓你有了施展抱負的機會。今後可要好好輔佐主公,成就一番大業!”
秦啟鄭重地點點頭,回應道。
“多謝將軍昔日的賞識和教誨,我也定當不辱使命為主公效犬馬之力。”
三人相視一笑,豪邁的笑聲在月色下回蕩開來。
而站在一旁的徐晃,緩聲開口道。
“文遠兄,或許你都不清楚,咱們這大軍能這麽順利的抵達合肥,都是來自於明遠兄的足智多謀!”
聽聞此言,張遼那原本就滿含敬意的麵龐之上,更是增添了幾分欽佩之色。
隻見張遼緩緩向前挪了兩步到秦啟身前。
恭敬地向著秦啟深深鞠了一躬,就連說話的語氣都不自覺地變得柔和起來。
“實在未曾料到竟是先生千裏迢迢趕來相助,我代表這城中七千守城的將士們,向先生致以誠摯謝意!”
麵對張遼如此誠懇的道謝。
秦啟趕忙抬起雙手將其扶起,同時謙遜地回應道。
“將軍真是折煞我了,我等都是為主公的千秋偉業盡些微薄之力罷了,談何感謝之有?將軍切莫如此客氣。”
就在秦啟扶起張遼之時。
張遼的目光不經意間往旁一掃,瞬間便瞧見了站立在秦啟身後的太史慈。
刹那間。
張遼心頭猛地一震,臉色驟然大變,身體如同觸電般迅速往後退開兩步。
與此同時。
右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抽出腰間佩劍,寒光閃爍之間,一股淩厲的氣勢散發開來。
“啊!太史慈!”
秦啟眼疾手快,趕忙伸出手臂。
牢牢地擋住了張遼前進的步伐,神色焦急地喊道。
“將軍,請先住手!您可能並不知曉內情,太史慈將軍已然歸順於我方,從今往後,咱們可都是一家人啦!”
聽聞秦啟這番婉轉的解釋。
張遼心中不禁連連驚歎,眼眸之中迅速掠過一抹疑慮之色。
然而,盡管如此,張遼手中高高舉起的長劍,卻並未有絲毫放下之意。
那緊握著劍柄的雙手反而愈發用力,使得劍身微微顫抖起來。
此刻,張遼的目光猶如兩道寒芒,直直地射向太史慈,口中憤憤不平道。
“此賊人曾與我鏖戰三月有餘,如今竟然投降於我方,實在難以讓人相信!”
說著,張遼還輕輕地搖了搖頭,滿臉盡是對太史慈此舉的不屑與否定。
再看太史慈這邊。
麵對張遼的質疑和指責,倒是顯得格外鎮定自若。
堅毅的麵龐之上,竟如湖麵一般平靜無波。
若是換作從前,身處東吳陣營之時。
以太史慈火爆的性子,恐怕此時早已拔劍出鞘,與張遼展開一場激烈的生死對決了。
但今時不同往日。
如今的太史慈已歸降於秦啟麾下,自然而然也要顧及秦啟的顏麵。
所以當下才會表現得如此從容不迫、雲淡風輕。
而就在這時,徐晃趕忙上前攔住張遼。
詳細地向張遼講述其中緣由。
其間,徐晃還不忘用手指了指站在一旁的楚威,將其在戰場上的英勇表現一一道來。
聽完徐晃詳細的解說後。
張遼那顆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在沉默了好一會後,才緩緩地把手中緊握的寶劍收進鞘中。
與此同時。
太史慈也張開嘴巴,誠懇地表達出自己內心堅定不移的想法。
“文遠將軍,過往的那些事都已成為曆史,如今我既已決定效忠曹丞相,那又何必再去糾纏過去發生的種種呢?”
張遼聽聞太史慈這番溫和且懇切的言辭。
目光先是在秦啟的麵龐上停留片刻。
接著又移到太史慈的臉上掃視一番。
最後才微微頷首,表示認同。
“好吧,既然子義兄都如此表態了,那我便相信你們一回。”
當聽到張遼不再像之前那般心存芥蒂、言語生分之時。
秦啟一直緊繃著的神經總算是放鬆了下來。
因為秦啟心裏非常清楚。
此次張遼與太史慈之間關係的緩和,對於日後的作戰行動必定有著極大的益處。
等到張遼和太史慈之間這段小小的插曲畫上句號之後。
張遼也是順便環顧查看周邊情況,邁步朝著秦啟走過來。
“先生,既然大軍已經會合,我們何不迅速回城,免得孫權大軍此時殺過來,再次陷入重重包圍!”
秦啟和眾人都是紛紛點頭表示同意,因為這是當前形勢下的最佳選擇。
於是,兩支大軍浩浩蕩蕩地向合肥城進發,其中也包括太史慈的八千降卒。
月光下。
士兵們的身影在原野上拉出了長長的影子。
而這一路上眾人都在向張遼講述這一路上發生的事情。
當從徐晃口中聽聞楚威與陳武交戰之時。
僅僅隻用了一刀就將對方擊斃的英勇事跡後。
張遼簡直無法抑製住內心那洶湧澎湃的好奇心,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楚威。
張遼聽後不禁暗自懊悔:
楚威可是隸屬於自己麾下的一名普通士兵啊!
然而如今展現出如此驚人的實力,實在是讓人瞠目結舌。
怎麽當初就沒能察覺到軍中,竟隱藏著這樣一個厲害角色呢?
想到此處。
張遼騎著馬連連搖頭歎息,臉上滿是自責之色,喃喃自語道。
“我身為一軍之帥,居然連手下有這般能人都未曾發覺,實乃我的失職啊!”
眾人聽到張遼這番懊悔歎氣的話語。
先是一愣,隨後不約而同地哈哈大笑起來。
一時間。
原本緊張嚴肅的氣氛瞬間被笑聲所打破。
沒過多久,眾人便抵達了合肥城下方。
隻見那沉重的吊橋在絞盤的轉動聲中緩緩放下,緊接著高大厚實的城門也徐徐開啟。
張遼和徐晃所率領的大軍邁著整齊有力的步伐,緩緩地踏入了城中。
就在這一刻。
一直緊繃著神經的秦啟,終於如釋重負般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這次能夠安然無恙地返回城中,全賴於秦啟那精妙絕倫的謀劃布局。
正因如此。
眾人對這位足智多謀的謀士欽佩至極,紛紛投來敬仰的目光。
合肥血戰之後。
秦啟的名字也如同烈火燎原般迅速傳遍四方。
在孫權陣營中,秦啟這個名字更是成為了一個令人聞之色變的名字。
其威名讓東吳的將領們也是心生忌憚。
而當這場激烈的戰事傳到諸葛亮耳中之時。
這位“未出茅廬便知三分天下”的當世奇才。
不禁生出一絲憂慮,開始對當前三分天下的格局感到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