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養心殿。
光烈帝斜靠在熊皮製作的褥子上,半眯著眼,聽著內侍洪鵬的匯報。
“太子殿下臨時變卦,沒用去京口迎接王焱等抗金英雄,而是派了太子太傅汪洋代表!”
洪鵬聲音低沉,聽不出一絲情感。
曆代王朝都有太監不得幹政的傳統,本朝同樣不例外。
作為光烈帝的近臣,洪鵬很少發表對國事的看法,若是涉及到了太子、朝中重臣,更是三緘其口,不會胡亂發表意見。
但這一次不一樣,光烈帝自從北伐大敗,返回建康以來,就加大了內侍省的權力,不僅授予他們監察百官的權力,同時在內侍省中選了一批青壯太監,組建內侍省專有的武裝力量。
隨著地位和權勢的水漲船高,洪鵬也變得底氣十足,開始肆意點評朝政。
尤其是對太子的某些做法,非常看不慣。
原因就是太子曾經進宮時,訓斥過他!
洪鵬非常記仇,以前皇帝厭惡太監幹政,所以自己隻能夾著菊花做人。
可現在不一樣了,他是皇帝的近臣,又被皇帝賦予了特殊權力。
如果不趁著這個時候做些什麽,等到以後就追悔莫及了。
“太子……讓朕太失望了!”
光烈帝幽幽一歎。
洪鵬道:“陛下,坊間都在傳言,說是太子多次與東宮的那些老學究商量,隻等陛下……”
說到一半,洪鵬止住了話頭,有些躊躇。
“怎麽,還有什麽話是不能告訴朕的?”
光烈帝冷哼一聲,對洪鵬欲言又止的行為非常不滿。
洪鵬連忙請罪道:“這些都是老奴道聽途說,當不得真,故不敢說與陛下。”
“空穴未必來風,盡管說來!”
光烈帝道。
洪鵬這才沉聲道:“外麵都在傳,說是太子隻等繼位,就將遷都臨安!”
“荒唐!”
眯著眼的光烈帝忽地睜開眼睛,兩抹寒光迸射而出,如同吃人的猛虎。
“陛下恕罪,這都是老奴胡亂聽來,惹得陛下生氣,臣罪該萬死!”
說著,洪鵬“咚咚”的磕頭。
沒一會,鮮血已經染紅了地麵。
“夠了,這與你無關,你隻是將外麵的風聲告訴朕罷了!”
光烈帝揮揮手,示意洪鵬起身說話。
“謝陛下!”
洪鵬這才慢慢的起身,站立,隻是臉上滿是血汙。
光烈帝沒用去看洪鵬的額頭,而是又閉上了眼睛,“當年先帝在臨安稱帝,執意對金人稱臣納貢,全都是權宜之計,隻是為了積蓄力量,以圖有朝一日能夠席卷中原,光複我漢家山河!
臨安、臨安,從來都不是我大周的國都,便是遷都建康,也隻是為了激勵天下人心,告訴他們,朕沒有忘了北伐韃虜,沒有忘了光複山河!
可朕的好太子,竟然還想著遷回那彈丸之地,當他的江南國主!真是好啊!”
洪鵬見光烈帝語氣森然,繼續道:“這都是老奴道聽途說,說不定是有人暗中抹黑太子,故意放出的風聲,陛下不可全信,需徹查核實。”
“怎麽個徹查核實?哪怕朕現在將太子抓來,指著他的鼻子問他,你覺得他會承認嗎?等繼位後就遷都,哼,那都是朕死了之後的事情,你讓朕如何查?”
光烈帝憤怒的渾身顫抖。
如果他的繼任者,一上位就遷都回臨安,這豈不是否定了光烈帝二十幾年來的全部的心血。
當年他千辛萬苦,才將都城從臨安遷到了建康。
這些年更是厲兵秣馬,為了北伐大業耗盡心力。
還不是為了子孫後代能坐享其成。
可他的好太子,卻不跟自己一條心。
這讓光烈帝感到心寒。
“三苗中的生苗,最近很不老實,聽說朕北伐大敗之後,就開始四下串聯,打算起兵造反,其中盤踞在川南一帶的生苗最是激進,你代朕給太子傳話,務必要在生苗作亂前,將他們扼殺在搖籃之中!”
光烈帝思索再三,才對洪鵬說道。
“老奴遵旨!”
洪鵬領命而去。
另一邊,東宮。
太子柴軒正在與幾位大臣商議朝事。
原本太子是打算親往京口迎接王焱等將士,以示恩寵。
但臨行前,江北有緊急軍情呈報,說是完顏匈突然增兵新昌。
新昌位於長江以北,與建康、鳩茲隔江相望。
雖然金人沒有成建製的水師,無法對建康造成威脅。
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完顏匈向來詭計多端,倘若征集民間漁船,再暗中打造千石大船,隨即渡江而來,猛襲建康,又當如何?
曆史上,很多失敗都是建立在麻痹大意之上。
柴軒不是一個自負的人,相反,他向來謹慎,將都城遷回臨安,的確也是他的想法。
與其在建康整日提心吊膽,不如遷回臨安,也能避開金人的鋒芒。
隻是近些年沿海倭寇橫行,遷回臨安的想法顯然不切實際。
柴軒自從代理國事以來,已經計劃整頓大周水師,江浙水師和福建水師屢敗倭寇之手,這不僅是水師軍隊的恥辱,更是國家的恥辱!
同時柴軒還打算精簡官吏,減輕徭役,恢複因北伐損耗的國力。
隻是柴軒想做的事情,有益於國家,卻不有利於某些人。
這導致柴軒的很多政令,都遭到了下麵官吏的敷衍、推諉。
這邊江北的金人沒有搞定,這邊洪鵬就帶來了新的難題。
扼殺川南的三苗,阻止他們起兵生事。
“多事之秋啊!”
太子太師謝春悠悠一歎。
柴軒一臉苦笑道:“三苗裏的生苗,向來不服王化,從世宗皇帝一統天下起,那些生苗就時常叛亂,到了永安年間,更是年年起事,父皇也曾親自征討,還不是無功而返,如今讓我阻止這些生苗作亂,還不如撤了我這太子之位!”
說到這,柴軒竟有些心灰意冷。
“殿下萬不可喪氣,區區一個生苗,還反不了天!”
太子太保張紹冷哼道。
“張太保可有計策應對?”
柴軒一臉希冀的問道。
張紹道:“趁這些生苗尚未形成大勢前,提前發兵,逐個攻破!銅仁的盤瓠部最是凶悍,也是串聯各部的核心,我建議先拿他們開刀!”
“張太保的意思是先發製人?”
柴軒遲疑不決。
“先發製人,後發製於人!”
張紹攥緊拳頭道。
謝春點頭道:“張太保的建議,我覺得可行,眼下四皇子黨處處與殿下作對,武德司的許慎和他們穿一條褲子,各路軍隊的將領,都跟四皇子眉來眼去,若是殿下能借著這個機會,拉攏一批可用將領為爪牙,則地位鞏固,亦可彰顯殿下的獠牙!
否則四皇子那邊,以為殿下軟弱好欺!從而變本加厲,得寸進尺!”
光烈帝斜靠在熊皮製作的褥子上,半眯著眼,聽著內侍洪鵬的匯報。
“太子殿下臨時變卦,沒用去京口迎接王焱等抗金英雄,而是派了太子太傅汪洋代表!”
洪鵬聲音低沉,聽不出一絲情感。
曆代王朝都有太監不得幹政的傳統,本朝同樣不例外。
作為光烈帝的近臣,洪鵬很少發表對國事的看法,若是涉及到了太子、朝中重臣,更是三緘其口,不會胡亂發表意見。
但這一次不一樣,光烈帝自從北伐大敗,返回建康以來,就加大了內侍省的權力,不僅授予他們監察百官的權力,同時在內侍省中選了一批青壯太監,組建內侍省專有的武裝力量。
隨著地位和權勢的水漲船高,洪鵬也變得底氣十足,開始肆意點評朝政。
尤其是對太子的某些做法,非常看不慣。
原因就是太子曾經進宮時,訓斥過他!
洪鵬非常記仇,以前皇帝厭惡太監幹政,所以自己隻能夾著菊花做人。
可現在不一樣了,他是皇帝的近臣,又被皇帝賦予了特殊權力。
如果不趁著這個時候做些什麽,等到以後就追悔莫及了。
“太子……讓朕太失望了!”
光烈帝幽幽一歎。
洪鵬道:“陛下,坊間都在傳言,說是太子多次與東宮的那些老學究商量,隻等陛下……”
說到一半,洪鵬止住了話頭,有些躊躇。
“怎麽,還有什麽話是不能告訴朕的?”
光烈帝冷哼一聲,對洪鵬欲言又止的行為非常不滿。
洪鵬連忙請罪道:“這些都是老奴道聽途說,當不得真,故不敢說與陛下。”
“空穴未必來風,盡管說來!”
光烈帝道。
洪鵬這才沉聲道:“外麵都在傳,說是太子隻等繼位,就將遷都臨安!”
“荒唐!”
眯著眼的光烈帝忽地睜開眼睛,兩抹寒光迸射而出,如同吃人的猛虎。
“陛下恕罪,這都是老奴胡亂聽來,惹得陛下生氣,臣罪該萬死!”
說著,洪鵬“咚咚”的磕頭。
沒一會,鮮血已經染紅了地麵。
“夠了,這與你無關,你隻是將外麵的風聲告訴朕罷了!”
光烈帝揮揮手,示意洪鵬起身說話。
“謝陛下!”
洪鵬這才慢慢的起身,站立,隻是臉上滿是血汙。
光烈帝沒用去看洪鵬的額頭,而是又閉上了眼睛,“當年先帝在臨安稱帝,執意對金人稱臣納貢,全都是權宜之計,隻是為了積蓄力量,以圖有朝一日能夠席卷中原,光複我漢家山河!
臨安、臨安,從來都不是我大周的國都,便是遷都建康,也隻是為了激勵天下人心,告訴他們,朕沒有忘了北伐韃虜,沒有忘了光複山河!
可朕的好太子,竟然還想著遷回那彈丸之地,當他的江南國主!真是好啊!”
洪鵬見光烈帝語氣森然,繼續道:“這都是老奴道聽途說,說不定是有人暗中抹黑太子,故意放出的風聲,陛下不可全信,需徹查核實。”
“怎麽個徹查核實?哪怕朕現在將太子抓來,指著他的鼻子問他,你覺得他會承認嗎?等繼位後就遷都,哼,那都是朕死了之後的事情,你讓朕如何查?”
光烈帝憤怒的渾身顫抖。
如果他的繼任者,一上位就遷都回臨安,這豈不是否定了光烈帝二十幾年來的全部的心血。
當年他千辛萬苦,才將都城從臨安遷到了建康。
這些年更是厲兵秣馬,為了北伐大業耗盡心力。
還不是為了子孫後代能坐享其成。
可他的好太子,卻不跟自己一條心。
這讓光烈帝感到心寒。
“三苗中的生苗,最近很不老實,聽說朕北伐大敗之後,就開始四下串聯,打算起兵造反,其中盤踞在川南一帶的生苗最是激進,你代朕給太子傳話,務必要在生苗作亂前,將他們扼殺在搖籃之中!”
光烈帝思索再三,才對洪鵬說道。
“老奴遵旨!”
洪鵬領命而去。
另一邊,東宮。
太子柴軒正在與幾位大臣商議朝事。
原本太子是打算親往京口迎接王焱等將士,以示恩寵。
但臨行前,江北有緊急軍情呈報,說是完顏匈突然增兵新昌。
新昌位於長江以北,與建康、鳩茲隔江相望。
雖然金人沒有成建製的水師,無法對建康造成威脅。
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完顏匈向來詭計多端,倘若征集民間漁船,再暗中打造千石大船,隨即渡江而來,猛襲建康,又當如何?
曆史上,很多失敗都是建立在麻痹大意之上。
柴軒不是一個自負的人,相反,他向來謹慎,將都城遷回臨安,的確也是他的想法。
與其在建康整日提心吊膽,不如遷回臨安,也能避開金人的鋒芒。
隻是近些年沿海倭寇橫行,遷回臨安的想法顯然不切實際。
柴軒自從代理國事以來,已經計劃整頓大周水師,江浙水師和福建水師屢敗倭寇之手,這不僅是水師軍隊的恥辱,更是國家的恥辱!
同時柴軒還打算精簡官吏,減輕徭役,恢複因北伐損耗的國力。
隻是柴軒想做的事情,有益於國家,卻不有利於某些人。
這導致柴軒的很多政令,都遭到了下麵官吏的敷衍、推諉。
這邊江北的金人沒有搞定,這邊洪鵬就帶來了新的難題。
扼殺川南的三苗,阻止他們起兵生事。
“多事之秋啊!”
太子太師謝春悠悠一歎。
柴軒一臉苦笑道:“三苗裏的生苗,向來不服王化,從世宗皇帝一統天下起,那些生苗就時常叛亂,到了永安年間,更是年年起事,父皇也曾親自征討,還不是無功而返,如今讓我阻止這些生苗作亂,還不如撤了我這太子之位!”
說到這,柴軒竟有些心灰意冷。
“殿下萬不可喪氣,區區一個生苗,還反不了天!”
太子太保張紹冷哼道。
“張太保可有計策應對?”
柴軒一臉希冀的問道。
張紹道:“趁這些生苗尚未形成大勢前,提前發兵,逐個攻破!銅仁的盤瓠部最是凶悍,也是串聯各部的核心,我建議先拿他們開刀!”
“張太保的意思是先發製人?”
柴軒遲疑不決。
“先發製人,後發製於人!”
張紹攥緊拳頭道。
謝春點頭道:“張太保的建議,我覺得可行,眼下四皇子黨處處與殿下作對,武德司的許慎和他們穿一條褲子,各路軍隊的將領,都跟四皇子眉來眼去,若是殿下能借著這個機會,拉攏一批可用將領為爪牙,則地位鞏固,亦可彰顯殿下的獠牙!
否則四皇子那邊,以為殿下軟弱好欺!從而變本加厲,得寸進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