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唐紀——文成公主遠嫁吐蕃
白話資治通鑒:曆史故事輕鬆懂 作者:林源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話說啊,7 世紀初的時候,吐蕃那旮旯有個叫鬆讚幹布的家夥,可不得了。他就像開了掛似的,把吐蕃各部給統一了,一下子就建立起了一個特厲害的吐蕃王朝。這吐蕃的勢力就跟吹氣球似的,蹭蹭往上漲啊。鬆讚幹布心裏琢磨著,咱不能光在這高原上悶頭發展啊,得跟周邊那些大國套套近乎,學學人家的本事。這周邊最牛的國家是誰呀?那肯定是唐朝啊!唐朝就像個超級大國,啥都有,文化、政治、生產技術那都是杠杠的。
貞觀八年(634 年)的時候,吐蕃就派使者到唐朝來了。唐太宗那也是個有胸懷的皇帝啊,也派使者回訪吐蕃。這一來二去,兩邊就算是正式接上了頭,開始打交道了。這吐蕃啊,對唐朝那是羨慕得不行,就想著能從唐朝這兒撈點好處,尤其是文化、製度和技術這些方麵。所以呢,鬆讚幹布就琢磨著,要是能和唐朝結個親,那多好啊,這關係不就更鐵了嘛!於是,吐蕃就向唐朝求婚啦。
可唐太宗一開始沒答應啊,這鬆讚幹布就不樂意了。他那暴脾氣一上來,就把這事兒怪到吐穀渾頭上了,心想肯定是吐穀渾在中間說了壞話,就跑去打吐穀渾。打完吐穀渾還不解氣呢,又帶著軍隊跑到鬆州(今四川鬆潘)駐紮下來了,這意思就是想用武力嚇唬唐太宗,逼他答應和親。唐太宗是誰啊?能吃這一套?馬上就派侯君集、執失思力帶著大軍就去了。這一仗可把吐蕃打得夠嗆,鬆讚幹布嚇得不輕,趕緊帶著軍隊退出吐穀渾、黨項這些地方,還派人到唐朝來謝罪,又再次請求和親。這次啊,他還派了個叫薛祿東讚的家夥,帶著五千兩黃金當聘禮,那誠意滿滿啊。唐太宗琢磨了一下,覺得要是和親能讓邊境太平,倒也不失為一件好事,就答應了。
這和親的公主可得好好選啊!唐太宗就在李家宗室裏挑來挑去,最後選中了一個特別機靈、聰明伶俐的姑娘。這姑娘是誰呢?就是江夏郡王李道宗的女兒,被冊封為文成公主。這文成公主可不像一般的女孩子,她可有文化了,也有自己的想法,就像個小太陽似的,渾身充滿了能量。
貞觀十五年(641 年),那可是個大日子,文成公主就要出發去吐蕃啦!唐太宗讓江夏王李道宗護送公主。這送親隊伍那叫一個壯觀啊,就像一條長長的巨龍,一眼都望不到頭。隊伍裏裝著各種各樣的嫁妝和物資,那可都是好東西啊!有一箱一箱的書籍,什麽《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這些經典,就像寶貝似的被小心翼翼地裝著。這些書可都是中原文化的精華,就等著到了吐蕃,給那些吐蕃貴族子弟打開一扇了解中原文化的大門呢!
還有各種各樣的樂器,什麽古箏、琵琶、笛子之類的。你就想啊,這些樂器在陽光下閃著光,那得多漂亮。到了吐蕃,說不定能奏出不一樣的美妙音樂呢!再有就是一堆堆的絹帛,那質地柔軟、色彩斑斕,摸著就舒服。這些絹帛在吐蕃那可都是稀罕玩意兒,能讓吐蕃人見識見識唐朝的紡織工藝有多厲害。
糧食種子也帶了不少,像小麥、玉米、水稻這些。這可都是能改變吐蕃人生活的好東西。以前吐蕃人可能都沒見過這些玩意兒,要是種好了,那以後就不用愁沒飯吃啦!而且啊,隊伍裏還有一群特殊的人 —— 工匠。這些工匠可都是各行各業的高手,有紡織工、造紙工、釀酒工、製墨工等等。他們就像一群帶著魔法的小精靈,準備把中原先進的手工業技術傳授給吐蕃人民。
這送親隊伍從長安出發,那場麵真是熱鬧非凡。老百姓們都跑出來看熱鬧,大家都知道這是一件大事。隊伍就這麽浩浩蕩蕩地出發了,一開始還挺順利,大家都興高采烈的。可走著走著,困難就來了。
他們得經過西寧等地,這一路可不好走啊!有那高聳入雲的大山,那山可高了,仰頭看都看不到頂,就像個巨人似的擋在前麵。山上的路又窄又崎嶇,一不小心就可能掉下去。士兵們和工匠們都得小心翼翼地牽著馬,扶著車,一步一步地往上爬。那馬也累得直喘氣,蹄子在石頭上敲得噠噠響。
好不容易翻過了山,又遇到了大河。這河水那叫一個湍急啊,就像一群發狂的野馬奔騰著。沒有橋啊,這可咋辦?大家就開始想辦法,有的說造船,有的說找淺灘。最後費了好大勁兒,找了個淺灘,又用繩子把人和馬、車都連起來,互相拉著,才慢慢地過了河。那河水濺起來,把大家都濕透了,一個個跟落湯雞似的,狼狽極了。
還有那沙漠,走在沙漠裏就像走進了一個大火爐。太陽火辣辣地照著,沙子燙得都能把鞋底烤化了。風一吹,沙子打在臉上,生疼生疼的。大家都得用布把臉蒙起來,隻露出兩隻眼睛。水在這沙漠裏可太珍貴了,每個人都渴得嗓子冒煙,但是又不敢多喝水,就怕後麵沒水了。
這一路上啊,除了這些惡劣的自然環境,還得時刻提防著各種危險呢!有時候會遇到一些小股的土匪強盜,他們瞅見送親隊伍帶著這麽多好東西,就想來打劫。不過,護送的士兵們也不是吃素的,一看到有情況,馬上就拿起武器,把公主和重要的物資保護起來。雙方就打起來了,那場麵也是驚心動魄。士兵們揮舞著刀槍,喊殺聲震天。好在咱們的士兵厲害,每次都能把土匪強盜給打跑。
經過千辛萬苦,這送親隊伍終於到了拉薩。這時候的文成公主,雖然一路上吃了不少苦,但還是精神抖擻的。她就像一顆希望的種子,準備在吐蕃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
到了吐蕃,文成公主可忙壞了,就像個勤勞的小蜜蜂一樣,開始傳播中原文化。先說這文化方麵吧,那些儒家經典書籍一到吐蕃,就引起了轟動。吐蕃的貴族子弟們都好奇得不行,圍著這些書看來看去。文成公主就組織大家學習,給他們講解書裏的內容。你就看那些吐蕃小夥子們,一開始還覺得這些東西挺難理解,但是在文成公主的耐心講解下,慢慢地就被吸引住了。他們開始知道什麽是 “仁、義、禮、智、信”,開始了解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
佛教文化在吐蕃的傳播,文成公主也出了不少力呢!她帶去的那些佛像、佛塔,可精致了。佛像莊嚴肅穆,佛塔高高聳立,就像一個個神聖的存在。還有那些佛經和佛教法器,都是寶貝啊!鬆讚幹布本來就對佛教挺感興趣,看到這些好東西,更是高興得不行。在文成公主的影響下,鬆讚幹布決定大力推崇佛教,開始修建寺廟。這大昭寺、小昭寺就是在這個時候開始建起來的。你看那大昭寺,建築宏偉壯觀,裏麵的佛像栩栩如生,壁畫精美絕倫。每天都有很多人來朝拜,香火旺盛得很呢!佛教在吐蕃就這樣慢慢地發展壯大起來了,成了吐蕃人精神信仰的一部分。
再說說技術交流方麵。文成公主帶去的農業技術那可真是改變了吐蕃人的生活。以前吐蕃人種地那都是比較粗放的,產量也不高。現在好了,文成公主教他們怎麽精細耕種,什麽時候播種、怎麽施肥、怎麽灌溉,都有一套方法。那些從唐朝帶來的農作物種子也種下去了,一開始吐蕃人還不太會種,文成公主就帶著他們一起幹。慢慢地,小麥、玉米、水稻這些農作物在吐蕃的土地上長起來了,而且長得還挺好。到了收獲的時候,那糧食堆得像小山似的,吐蕃人可高興壞了,他們再也不用擔心餓肚子啦!
手工業技術的傳播也特別有趣。那些工匠們一到吐蕃,就開始施展他們的魔法。紡織工教吐蕃人怎麽織出漂亮的布,他們帶來的織布機在吐蕃人眼裏就像個神奇的玩意兒。紡織工們手腳麻利地操作著織布機,那梭子在經線緯線之間穿梭,不一會兒,一塊漂亮的布就織出來了。吐蕃人都看呆了,紛紛跟著學。造紙工也不閑著,他們教吐蕃人怎麽用樹皮、麻頭這些東西造紙。經過一道道工序,一張潔白的紙就造出來了,這可比吐蕃以前用的書寫材料好多了。釀酒工更是受歡迎,他們釀出的酒香氣撲鼻,吐蕃人嚐了之後都讚不絕口,都想學會這釀酒的本事。製墨工也把製墨的技術傳了過去,以後吐蕃人寫字畫畫就有更好的墨可用了。
文成公主在吐蕃的政治方麵也有著不小的影響呢!她協助鬆讚幹布搞政治改革,那可真是費了不少心思。以前吐蕃的官僚體係有點亂,行政管轄區也不太明確。文成公主就和鬆讚幹布一起,重新梳理了一遍。他們劃分了不同的區域,每個區域都有專門的官員負責管理,就像唐朝那樣,建立起了一套比較完善的政治製度。這樣一來,中央集權加強了,政府管理起來也更有效率了。
在法律製度建設上,文成公主也發揮了很大作用。她和吐蕃的一些有智慧的人一起,製定了適合吐蕃的法律和典章製度。這些法律規定了什麽能做,什麽不能做,要是有人犯了法,該怎麽懲罰。有了這些法律,吐蕃的社會秩序好多了,大家都知道要守規矩,人民的合法權益也有了保障,社會就更穩定啦!
文成公主遠嫁吐蕃這事兒啊,意義可大了去了。從唐貞觀十五年(641 年)到唐高宗鹹亨元年(670 年),這近三十年的時間裏,唐朝和吐蕃一直都和平友好。邊境上再也沒有打仗了,兩邊的老百姓都能安心過日子。大家還在邊境上做起了買賣,吐蕃的犛牛、羊毛、藥材這些特產運到唐朝,唐朝的絲綢、茶葉、瓷器這些好東西也運到吐蕃。大家互通有無,都賺了不少錢,經濟發展得可好了。
文化交流就更不用說了,漢藏文化就像兩條河流匯聚到了一起。中原文化在吐蕃廣泛傳播,吐蕃文化也對中原地區有了一定的影響。比如吐蕃的一些舞蹈、音樂,還有獨特的風俗習慣,也傳到了唐朝,讓唐朝人覺得特別新鮮。這種文化的融合,讓中華文化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了。
民族融合這方麵也特別明顯。漢族和藏族之間的聯係越來越緊密,大家經常互相走動。吐蕃人到唐朝來學習、做生意,唐朝人也有去吐蕃旅遊、生活的。時間長了,大家都成了朋友,感情越來越好,就像一家人一樣。這種民族融合為中華民族的團結和統一打下了特別好的基礎。
而且啊,這唐蕃和親在當時的國際上那也是個大新聞呢!其他國家都聽說了,都覺得唐朝真厲害,這麽有胸懷,用和親的方式來維護和平。這一下子就把唐朝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提高了不少,就像個超級明星一樣閃耀。其他國家也都開始琢磨,能不能學習唐朝的這種方式,來解決自己和周邊國家的問題呢?這文成公主啊,就像一個和平使者,給大家都帶來了希望和啟示。
貞觀八年(634 年)的時候,吐蕃就派使者到唐朝來了。唐太宗那也是個有胸懷的皇帝啊,也派使者回訪吐蕃。這一來二去,兩邊就算是正式接上了頭,開始打交道了。這吐蕃啊,對唐朝那是羨慕得不行,就想著能從唐朝這兒撈點好處,尤其是文化、製度和技術這些方麵。所以呢,鬆讚幹布就琢磨著,要是能和唐朝結個親,那多好啊,這關係不就更鐵了嘛!於是,吐蕃就向唐朝求婚啦。
可唐太宗一開始沒答應啊,這鬆讚幹布就不樂意了。他那暴脾氣一上來,就把這事兒怪到吐穀渾頭上了,心想肯定是吐穀渾在中間說了壞話,就跑去打吐穀渾。打完吐穀渾還不解氣呢,又帶著軍隊跑到鬆州(今四川鬆潘)駐紮下來了,這意思就是想用武力嚇唬唐太宗,逼他答應和親。唐太宗是誰啊?能吃這一套?馬上就派侯君集、執失思力帶著大軍就去了。這一仗可把吐蕃打得夠嗆,鬆讚幹布嚇得不輕,趕緊帶著軍隊退出吐穀渾、黨項這些地方,還派人到唐朝來謝罪,又再次請求和親。這次啊,他還派了個叫薛祿東讚的家夥,帶著五千兩黃金當聘禮,那誠意滿滿啊。唐太宗琢磨了一下,覺得要是和親能讓邊境太平,倒也不失為一件好事,就答應了。
這和親的公主可得好好選啊!唐太宗就在李家宗室裏挑來挑去,最後選中了一個特別機靈、聰明伶俐的姑娘。這姑娘是誰呢?就是江夏郡王李道宗的女兒,被冊封為文成公主。這文成公主可不像一般的女孩子,她可有文化了,也有自己的想法,就像個小太陽似的,渾身充滿了能量。
貞觀十五年(641 年),那可是個大日子,文成公主就要出發去吐蕃啦!唐太宗讓江夏王李道宗護送公主。這送親隊伍那叫一個壯觀啊,就像一條長長的巨龍,一眼都望不到頭。隊伍裏裝著各種各樣的嫁妝和物資,那可都是好東西啊!有一箱一箱的書籍,什麽《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這些經典,就像寶貝似的被小心翼翼地裝著。這些書可都是中原文化的精華,就等著到了吐蕃,給那些吐蕃貴族子弟打開一扇了解中原文化的大門呢!
還有各種各樣的樂器,什麽古箏、琵琶、笛子之類的。你就想啊,這些樂器在陽光下閃著光,那得多漂亮。到了吐蕃,說不定能奏出不一樣的美妙音樂呢!再有就是一堆堆的絹帛,那質地柔軟、色彩斑斕,摸著就舒服。這些絹帛在吐蕃那可都是稀罕玩意兒,能讓吐蕃人見識見識唐朝的紡織工藝有多厲害。
糧食種子也帶了不少,像小麥、玉米、水稻這些。這可都是能改變吐蕃人生活的好東西。以前吐蕃人可能都沒見過這些玩意兒,要是種好了,那以後就不用愁沒飯吃啦!而且啊,隊伍裏還有一群特殊的人 —— 工匠。這些工匠可都是各行各業的高手,有紡織工、造紙工、釀酒工、製墨工等等。他們就像一群帶著魔法的小精靈,準備把中原先進的手工業技術傳授給吐蕃人民。
這送親隊伍從長安出發,那場麵真是熱鬧非凡。老百姓們都跑出來看熱鬧,大家都知道這是一件大事。隊伍就這麽浩浩蕩蕩地出發了,一開始還挺順利,大家都興高采烈的。可走著走著,困難就來了。
他們得經過西寧等地,這一路可不好走啊!有那高聳入雲的大山,那山可高了,仰頭看都看不到頂,就像個巨人似的擋在前麵。山上的路又窄又崎嶇,一不小心就可能掉下去。士兵們和工匠們都得小心翼翼地牽著馬,扶著車,一步一步地往上爬。那馬也累得直喘氣,蹄子在石頭上敲得噠噠響。
好不容易翻過了山,又遇到了大河。這河水那叫一個湍急啊,就像一群發狂的野馬奔騰著。沒有橋啊,這可咋辦?大家就開始想辦法,有的說造船,有的說找淺灘。最後費了好大勁兒,找了個淺灘,又用繩子把人和馬、車都連起來,互相拉著,才慢慢地過了河。那河水濺起來,把大家都濕透了,一個個跟落湯雞似的,狼狽極了。
還有那沙漠,走在沙漠裏就像走進了一個大火爐。太陽火辣辣地照著,沙子燙得都能把鞋底烤化了。風一吹,沙子打在臉上,生疼生疼的。大家都得用布把臉蒙起來,隻露出兩隻眼睛。水在這沙漠裏可太珍貴了,每個人都渴得嗓子冒煙,但是又不敢多喝水,就怕後麵沒水了。
這一路上啊,除了這些惡劣的自然環境,還得時刻提防著各種危險呢!有時候會遇到一些小股的土匪強盜,他們瞅見送親隊伍帶著這麽多好東西,就想來打劫。不過,護送的士兵們也不是吃素的,一看到有情況,馬上就拿起武器,把公主和重要的物資保護起來。雙方就打起來了,那場麵也是驚心動魄。士兵們揮舞著刀槍,喊殺聲震天。好在咱們的士兵厲害,每次都能把土匪強盜給打跑。
經過千辛萬苦,這送親隊伍終於到了拉薩。這時候的文成公主,雖然一路上吃了不少苦,但還是精神抖擻的。她就像一顆希望的種子,準備在吐蕃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
到了吐蕃,文成公主可忙壞了,就像個勤勞的小蜜蜂一樣,開始傳播中原文化。先說這文化方麵吧,那些儒家經典書籍一到吐蕃,就引起了轟動。吐蕃的貴族子弟們都好奇得不行,圍著這些書看來看去。文成公主就組織大家學習,給他們講解書裏的內容。你就看那些吐蕃小夥子們,一開始還覺得這些東西挺難理解,但是在文成公主的耐心講解下,慢慢地就被吸引住了。他們開始知道什麽是 “仁、義、禮、智、信”,開始了解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
佛教文化在吐蕃的傳播,文成公主也出了不少力呢!她帶去的那些佛像、佛塔,可精致了。佛像莊嚴肅穆,佛塔高高聳立,就像一個個神聖的存在。還有那些佛經和佛教法器,都是寶貝啊!鬆讚幹布本來就對佛教挺感興趣,看到這些好東西,更是高興得不行。在文成公主的影響下,鬆讚幹布決定大力推崇佛教,開始修建寺廟。這大昭寺、小昭寺就是在這個時候開始建起來的。你看那大昭寺,建築宏偉壯觀,裏麵的佛像栩栩如生,壁畫精美絕倫。每天都有很多人來朝拜,香火旺盛得很呢!佛教在吐蕃就這樣慢慢地發展壯大起來了,成了吐蕃人精神信仰的一部分。
再說說技術交流方麵。文成公主帶去的農業技術那可真是改變了吐蕃人的生活。以前吐蕃人種地那都是比較粗放的,產量也不高。現在好了,文成公主教他們怎麽精細耕種,什麽時候播種、怎麽施肥、怎麽灌溉,都有一套方法。那些從唐朝帶來的農作物種子也種下去了,一開始吐蕃人還不太會種,文成公主就帶著他們一起幹。慢慢地,小麥、玉米、水稻這些農作物在吐蕃的土地上長起來了,而且長得還挺好。到了收獲的時候,那糧食堆得像小山似的,吐蕃人可高興壞了,他們再也不用擔心餓肚子啦!
手工業技術的傳播也特別有趣。那些工匠們一到吐蕃,就開始施展他們的魔法。紡織工教吐蕃人怎麽織出漂亮的布,他們帶來的織布機在吐蕃人眼裏就像個神奇的玩意兒。紡織工們手腳麻利地操作著織布機,那梭子在經線緯線之間穿梭,不一會兒,一塊漂亮的布就織出來了。吐蕃人都看呆了,紛紛跟著學。造紙工也不閑著,他們教吐蕃人怎麽用樹皮、麻頭這些東西造紙。經過一道道工序,一張潔白的紙就造出來了,這可比吐蕃以前用的書寫材料好多了。釀酒工更是受歡迎,他們釀出的酒香氣撲鼻,吐蕃人嚐了之後都讚不絕口,都想學會這釀酒的本事。製墨工也把製墨的技術傳了過去,以後吐蕃人寫字畫畫就有更好的墨可用了。
文成公主在吐蕃的政治方麵也有著不小的影響呢!她協助鬆讚幹布搞政治改革,那可真是費了不少心思。以前吐蕃的官僚體係有點亂,行政管轄區也不太明確。文成公主就和鬆讚幹布一起,重新梳理了一遍。他們劃分了不同的區域,每個區域都有專門的官員負責管理,就像唐朝那樣,建立起了一套比較完善的政治製度。這樣一來,中央集權加強了,政府管理起來也更有效率了。
在法律製度建設上,文成公主也發揮了很大作用。她和吐蕃的一些有智慧的人一起,製定了適合吐蕃的法律和典章製度。這些法律規定了什麽能做,什麽不能做,要是有人犯了法,該怎麽懲罰。有了這些法律,吐蕃的社會秩序好多了,大家都知道要守規矩,人民的合法權益也有了保障,社會就更穩定啦!
文成公主遠嫁吐蕃這事兒啊,意義可大了去了。從唐貞觀十五年(641 年)到唐高宗鹹亨元年(670 年),這近三十年的時間裏,唐朝和吐蕃一直都和平友好。邊境上再也沒有打仗了,兩邊的老百姓都能安心過日子。大家還在邊境上做起了買賣,吐蕃的犛牛、羊毛、藥材這些特產運到唐朝,唐朝的絲綢、茶葉、瓷器這些好東西也運到吐蕃。大家互通有無,都賺了不少錢,經濟發展得可好了。
文化交流就更不用說了,漢藏文化就像兩條河流匯聚到了一起。中原文化在吐蕃廣泛傳播,吐蕃文化也對中原地區有了一定的影響。比如吐蕃的一些舞蹈、音樂,還有獨特的風俗習慣,也傳到了唐朝,讓唐朝人覺得特別新鮮。這種文化的融合,讓中華文化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了。
民族融合這方麵也特別明顯。漢族和藏族之間的聯係越來越緊密,大家經常互相走動。吐蕃人到唐朝來學習、做生意,唐朝人也有去吐蕃旅遊、生活的。時間長了,大家都成了朋友,感情越來越好,就像一家人一樣。這種民族融合為中華民族的團結和統一打下了特別好的基礎。
而且啊,這唐蕃和親在當時的國際上那也是個大新聞呢!其他國家都聽說了,都覺得唐朝真厲害,這麽有胸懷,用和親的方式來維護和平。這一下子就把唐朝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提高了不少,就像個超級明星一樣閃耀。其他國家也都開始琢磨,能不能學習唐朝的這種方式,來解決自己和周邊國家的問題呢?這文成公主啊,就像一個和平使者,給大家都帶來了希望和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