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寧王沒去上朝,一覺睡到了中午。他今日原是告了假的,三日後便是春闈第一場考試了,便是休假,也休不安穩。午膳之後,秦長鬆與翰林院學士、侍讀學士、侍講學士一同來了。


    科舉一事,原是太子負責,因太子被禁足,寧王加封攝政王,攝政事,這科舉一事便落到了他頭上。


    學士一人,侍讀學士兩人,侍講學士兩人。他們此番前來,便是要同寧王商討科考題目之事。今年的科考試題是太子所出,出題後,題目便“入闈”,之後命工鋸板分雕,防漏泄。考試當日,有禁軍護衛,主考官拿出試題,拆蠟封,分發試題。考後彌封,打散後先經謄抄,後才分發到考官手中批改。


    隻是太子是因貪腐、中飽私囊被奪了權,禁了足,太子所出試題,是否會被他賣出去或者泄漏,便說不準了。若是重新出題,未嚐不可,隻是距開考隻剩三日,怕是難以分雕印製。


    寧王被叫起,“帶他們去書房,我馬上到。”


    伍仁退出外殿,一個眼神,侍從侍女便捧著銅盆,端著衣衫進去了。寧王站起,伸直手臂讓他們伺候更衣。


    秦長鬆來寧王府便如同回家,揮手屏退了侍從,“我帶他們去吧。”他對阿朱道,“泡壺錢塘龍井來。”《茶經》有載,錢塘天竺、靈隱二寺產茶。龍井色綠、香鬱、味甘、形美。“記得用惠山泉泡。”寧王喜茶,府中藏了不少好茶。也長存惠山泉水,龍塘水,為取泉水,置驛傳送,不遠數千裏。


    翰林院所來的五位學士,分別姓周、吳、鄭、王、馮。周大人最為年長,五十出頭,吳、鄭二位大人三十出頭,王、馮兩位大人二十七八歲。


    周大人是學士,也是喜茶之人,聞言便道,“聽聞錢塘龍井難得,今日竟能在攝政王府一品,甚好、甚好。”


    吳侍讀道,“泡茶之水,不問江井,要之貴活。千裏致水,真偽固不可知,就令識真,已非活水。”他笑道,“好茶須好水,好水為活水。”


    周大人含了一縷笑,“吳大人隻知其一,不知其二。惠山泉水在甘不在活。”惠山泉中,多水藻,取水之時,多少會帶些水藻。待泡茶之時,濾掉水藻,泉水甘冽之外,還有股清澈凜冽之味。


    吳侍讀笑道,“那本人今日可要好好品品了。”


    說笑間,幾人便到了梧竹幽居。梧竹幽居西臨大池,北有小曲橋通池中山島並隔水與綠漪亭互為對景。四壁方牆上開四個圓形洞門,坐亭中心石凳外望,景色麵麵不同。粼粼清波、磊磊假山。上有蔽日之高梧,下有“鳳尾森森,龍吟細細”之翠竹,環境甚為清幽。


    書房二樓,寧安陪著兩個孩子練字,她與兒女坐在一起,伸手握著兒子的小手,帶著他一筆有一筆畫下一枝複一枝。她麵上帶著笑,笑的清爽,如清風明月。


    “阿娘,爹爹什麽時候起?”禾禾沒有苗苗耐得住性子,畫了兩筆便不想畫了。趴在桌子上,看著寧安。


    “爹爹累了,讓他多睡會兒。”寧安笑著摸了摸女兒肉嘟嘟,紅嫩嫩的腮。


    禾禾嘟嘴,“爹爹說要帶我們挖竹筍的。”他們已經兩歲了,說話已經很清楚了。禾禾說話比苗苗清晰,表達也清楚。


    “等爹爹忙完就能帶你們挖竹筍了。”


    禾禾追問,“那爹爹什麽時候才能忙完。”他上次還說要帶他們去騎馬,也沒有做到。


    “娘也不知道。”她笑著抱起禾禾,“爹爹那麽疼你們,等他有空了,一定會帶你們去挖竹筍的。”她將筆放在禾禾手中。她聽其他夫人說,他們家中的姑娘,兩歲已經開始學規矩了。她同王爺說了,對於學規矩一事,王爺倒是無所謂,反倒是覺得太早學規矩,把人都學傻了。可不學規矩,她又怕日後太過隨意,讓旁人覺得沒教養。


    苗苗抬頭,一眼便看到了秦長鬆,忙揮起小胖手,“幹爹。”


    秦長鬆也笑著同他揮手,寧安見院中有穿著官服卻不認識的人,隻是端了一抹標準製式的笑,微微頷首。


    五位大人抬手對她作揖行禮,隨後被秦長鬆帶入隔壁一棟小樓。


    科舉考試分為三場,一場考觀風問俗;二場考明經、三傳、史科、法令、書學、算學;三場考策問。題量大,內容深,若是重新出題,並非不可,隻是印製趕不上。


    寧安站在議事廳門口,讓秋悅給寧王送了一盅鴿子湯進去。


    “過來。”寧王對她招手。


    寧安不解,但還是走了進去。寧王將第一場考試的試題給她,“看看會嗎?”


    第一題,四書文: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


    第二題,經文:水、火、金、木、土、穀惟修。


    第三題,試帖:賦得“士先器識”,得“文”字。


    第四題,賦:“李白月夜著宮錦袍,泛舟采石”,賦以“顧瞻笑傲,旁若無人”為韻。


    第五題,雜作:一擬李白《當塗趙少府粉圖山水歌》;二“三江既入”解;三《禮記·王製》為殷製考;四“明堂”、“太廟”、“靈台”、“辟雍”異同辨;五六書轉注說;六平當“以經明《禹貢》,使行河”論;七擬張載《劍閣銘》;八擬王勃《宇文德陽宅秋夜山亭宴序》。


    寧安驚訝,“這不是……”大約三個月前,京中便流傳了一份試題,隻說是翰林、禮部研讀曆年考題之後,所擬的可能考的題目。一百兩一題,需有專人引薦才能買到。她娘不知道從何處為青兒買了一份,青兒拿到試題後,因極具地方性,有些地方不懂,還去請教了史太師。


    這份試題,她也做過。與王爺在小樓之上,一邊賞雪,一邊飲茶,王爺作畫,她試解題目,不明白的地方王爺還給她講了。


    “第一題出得中規中矩,取《論語·泰伯》中孔子稱讚堯的名段。書寫時要頌揚古聖先賢的化育之功,指出堯為百姓做了哪些事,用了哪些賢人,而後讚揚國朝君主英明神武,表忠心,寫明自己也要勵誌輔佐當今聖主。”


    第二題有些難,出自《尚書·大禹謨》,孔穎達解釋過,“水能灌溉,火能烹飪,金能斷割,木能興作,土能生殖,穀能養育”,這六樣東西被稱為“六府”,是天地大自然用來養育萬物生靈的。所謂“德惟善政,政在養民”,聖人之德就體現在處理好政務,把“水、火、金、木、土、穀”這些東西都安排好,那就叫“惟修”。


    第三題出得很陰險,隱藏了後半段,原句應該是“士先器識而後文藝”,若不知全句,便無法回答。這句話出自《新唐書·裴行儉傳》 “士之致遠,先器識,後文藝”。


    要用“文韻”寫試帖詩。第一聯破題,第二聯承題,第三聯起股,第四五聯作中股,第六七聯作後股,尾聯束股。“破承”要把題目用到“士”、“先”、“器識”、“後”、“文藝”均寫上。


    第四題寫賦,每段最後一句必須用“顧、瞻、笑、傲、旁、若、無、人”八個字作韻腳。寫八段,要把李白在采石磯夤夜泛舟、醉酒捉月的風彩展現得淋漓盡致。


    寧安看向寧王“……第五題你沒給我講。”看似一題,實則八題,她嫌多,便也不想做了。


    寧王拉著她坐在自己身邊,“你若也想考科舉,我便講給你聽。”父皇登基後,便改了科舉製度,允許女子參與科考。女子參與,除身家清白外,還要求年十八之後,未有婚配。參加時,又教導老師寫推薦信,後經朝廷審核後便可參加。


    寧安毫不猶豫搖頭,“我不要。”讀書好累。她是喜靜有耐心,會讀書、抄書打發時間,卻不代表她能夠勤奮讀書。


    寧王握著她的手,衣擺下的手腕上,一圈青紫。他神色微變,隨即含笑如初。“這份試題,三月前便在京中流傳,莫說那些學子,便如本王王妃這般於深宅之中的婦人都知曉,你們以為,還能延用嗎?”他們一字一句,三日後便是科考,若是重新出題,難免讓人猜忌太子雖未廢卻即將被廢,他初被加封,不好如此明目張膽針對太子。又說印製趕不上,若是推後考,隻怕考生心不安、不滿,出了亂子。


    寧王看著他們,神色陰陰欲雨。“你們便這麽想要延用這份考卷嗎?”


    寧安附於他耳邊,“我去陪禾苗練字了,鴿子湯你記得喝。”


    寧安離開後,周大人才看著寧王緩緩道,“王爺,太子如今雖勢微,但朝中之人還多是王、薛、蕭、史族人。窮寇莫追啊。”四大家族掌權多年,根深蒂固,如今太子已然落了一個貪腐、中飽私囊、寵妾滅妻之惡名,雖為太子,但大家心中均有數,日後稱帝可能性極低。皇上都要顧及四大家族的顏麵,不去廢了他這個太子,他又為何不能在科考之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呢?無論作何說,總歸隻有第一場的試題泄了,其餘三場還是公平的。


    寧王噙了一抹似笑非笑,“本王隻知曉‘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若不痛打落水狗,難道等著他們上岸後反撲嗎?


    “周大人言隻有第一張公平,若是有真才學,無懼這一場的不公平,可周大人似乎忘了,曆朝曆代科考舞弊,並非隻有泄露試題這一項。” 臨場槍手、冒籍、頂替、夾帶、抄襲、傳遞、不坐本號者比比皆是。主持科考的官員,以權謀私,搞圈子,鬧宗派從來都不少。“前朝科考舞弊大案,便是當朝權貴之私人。”包括前宰相之子、刑部侍郎之弟、監察禦史之婿等人。這些人門第雖高,卻無真才實學。“當年參辦這起舞弊案的是前朝太子,今日的晉王。” 科舉舞弊是僅次於謀反的重罪,每一次科場大案,都是人頭滾滾。“天下該為公,若縱容科舉舞弊,這天下是誰的天下便不好說了。”


    王、薛、蕭、史四族門生眾多,不就是因為這些年他們掌控了科舉嗎?他要破了四族在朝中多年織下的網,便要在這次科考中重新選出一批才子,安插在四族其中,一一斬斷他們的聯絡網。


    他無需做什麽,隻需要保持公平、公正,那些清平孤傲,卻有著拳拳抱負的學子們便能夠出頭,繼而便會感謝他。他從不認為人性不變,他要的,便是這一點點的感激,一點點的支持。


    入朝為官者,多懂得便通。不知便通固執之人,要麽被貶入偏遠之處,要麽辭了官職。周大人在官場浸潤多年,自然是個油滑之人。他既不願得罪了太子一黨,懼怕太子複起,又不願得罪如今勢大的攝政王,便想從中中和一下。


    說好聽點叫中規中矩,不敢逾越,說難聽便是牆頭草,和稀泥。


    柳兒來找寧安,寧安看出她心中念著寧朗,也有心撮合,她如今秦大人妻子的身份倒是沒什麽,兩人本就是有名無實,秦長鬆一直當她是長姐,隻是不知道兩人怎麽想的。


    此事她還同青兒說過,與其日後找個不知底細的後母,還不如讓她做他們的後母。


    柳兒注意到她手腕上的青紫,忙問,“這是怎麽了?”


    寧安臉上一紅,囁嚅道,“閨房情趣。”以前也不是沒被捆過雙手,王爺對她一貫小心,以前都不曾留下痕跡,這次也不知怎麽了,一早起來,看到手腕上的青紫她也嚇了一跳。


    柳兒微愣,隨即挑眉調侃,“你們玩的這麽花嗎?”


    寧安臉上發燙,正不知道如何是好時,阿紫端著一碗湯藥來了。寧安苦了臉,“一日三餐加宵夜的喝藥,當真成了藥罐子了。”身體都快被藥醃透了,她覺得她的身體很好,特別是從學騎射,與範姑姑、杏文學些拳腳功夫之後,可王爺還是說她身子不好,日日差人給她熬藥。


    “早晨是緩解血液疾病的,需空腹飲;午間的是調理腸胃的,飯後用;傍晚用的是可以排除體內汙濁,使肌膚白皙嫩滑的;睡前用的是安神的。”阿朱將藥端給寧安,湯藥已經晾涼了,溫溫的剛好入口,“有時還要再加一碗。”避免有孕的,事後服用。


    阿紫看著寧安,疑惑道,“最近王妃好像特別容易受傷。”哪裏碰了一下,便是一塊青紫。


    寧安放下湯藥碗,“禾苗大了,總是亂跑,帶著他們,不小心就碰了。”


    阿紫點點頭,並沒有多說,端著空碗便出去了。


    待她走後,柳兒道,“你身邊的人有問題?”


    寧安點頭,將王爺秋獮前被餓虎襲擊,絲線燃上了使牲畜暴虐的香料,以及她自從開始用藥後就再沒出現過一碰便一片青紫的情況。


    眉頭微微蹙起,“人鬼不分,如今也隻能裝作不知,等著他們露出馬腳。”


    柳兒沉默,如今秦府又何嚐不是如此。明麵上都是親信,可人鬼難分。當年秦相被冤,若非親信所為,又如何能證據確鑿,讓他無從辯駁。


    “對了。”柳兒好像想起了什麽,眉目溫靜的看向寧安。“你府上的兩位側妃你可差人看著了?”


    寧安搖搖頭,“她們尋常連院子都出不得,我便也沒差人看著她們。”前些日子還讓她們日日請安,夜襲之後,請安都讓她們免了。總歸她們在府中老實本分,王府也不會缺了她們吃穿。


    那一日匆忙忙安排府上的布控已經很緊急了,她便沒顧及上側妃與姨娘們。待到想起,已經是第二日了。她讓嬤嬤去看過了,隻說是嚇壞了,沒有大問題。


    但想必,她們心中是怨的吧。畢竟,無人想起她們,所有人都在保護她與兩個孩子。


    “史家女身邊的侍女,好像叫琴兒,前幾日,她的妹妹被人賣去了畫閣春風。”畫閣春風一直是寧朗在管,寧驍沒事的時候也會去看看。青樓這類地方,鬧事的多,存著私心的更多,若是不盯的緊著,誰知道會發生何事。“這一個多月,朝中事多,寧驍便也顧不上它了,賬目什麽倒是送去了府上,白錚錚算算帳行,其中的曲折一概不清楚,於是鴇婆子便找到了我。”收了一批新姑娘,小的隻有七八歲,大的十四五了。姑娘們會被分類,而後按類別在身上紋刺,之後便是進行訓練。打消她們逃走的念頭,磨掉她們的傲骨,讓她們認清自己現在的身份。


    她從畫閣春風離開時,在後門處見到了琴兒。初時隻是覺得眼熟,她的侍女提醒,她才想起她是寧王側妃的侍女。她跪在鴇子身前,哭求她給她十日時間,她一定會湊錢來贖出妹妹。


    “要多少銀子?”寧安捏了一塊燕窩糕,隨口問。


    “三百兩。”


    寧安驚訝,“那麽貴!”


    “買入不過十幾、幾十兩,可若要贖身,便不是買入的價了。”青樓楚館不是一錘子買賣,十幾兩買入一個女子,養幾年,教授一些淺薄的琴棋書畫,便可以賺錢了。反反複複,一夜便可以收一個又一個十幾兩。


    寧安吃完燕窩糕,接過侍女遞來的帕子,擦幹淨手指。“十日她能湊夠三百兩?”她想了想又道,“我瞧著她們主仆的感情倒是好,或許史側妃願意幫她給這三百兩吧。”


    柳兒含笑,“史氏一族出生的女子,或許心中存良善,卻並不是傻子。”她的嫁妝,滿打滿算也不過千兩,這是她日後的倚仗,她又如何願意一次拿出三百兩呢?琴兒自幼伺候她不假,卻也隻是一個奴婢。若她有餘韻,她或許不建議拿出三百兩去買一個奴婢的感激、忠心,但在她自己也緊巴巴,日子艱難的時候,絕對不會這麽做。


    柳兒看著她,含了一抹教導之意。“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如今要是誰出手幫她一把,定會得了她的感激。”她含笑,“你說,這個人會是誰呢?”


    寧安平靜道,“琴兒是家生子,一家老小均在史氏府上做事,這麽多年也未曾出過什麽紕漏,犯過什麽大錯,為何要發賣了她的妹妹呢?”


    柳兒戲謔道,“還能為了什麽,還不是為了你家王爺。”寧王未被加封之時,他們便想為自己留條後路,更何況如今加封了。昨日的賞花宴,王氏、史氏的嫡夫人雖然未來,卻也差人送來了禮物與謙涵。


    她看著寧安眼中閃過一絲迷茫,便笑道,“便是來了,你也不認識,記不住。罷了罷了,記不記得住都無妨。”總歸她身後還有攝政王為她的倚靠,為她撐起一切。她隻需做些麵上功夫便行,不需要專門巴結著誰,也不需要費盡心機去籠絡女眷們。


    袁大夫檢查寧安的藥,遏製血液疾病的藥中,被人加了桃仁。與湯藥中原本就有的甜杏仁混雜在一起,又經過炒至,很難分辨。


    甜杏仁,性平,潤肺,寬胃。


    桃仁,性寒,活血祛瘀。


    能接觸到她的藥的人不多,能夠換了她的藥月餘卻未被人察覺的更少。


    袁大夫道,“日後王妃的湯藥,小人親自煎熬。”


    寧王點頭,“麻煩你了。”


    袁大夫捋著胡須一笑,“倒也不麻煩,聽聞先皇後有一本食藥方……”


    寧王看著他笑了,“待會兒讓嬤嬤送去給你。”


    袁大夫歡喜,做了一個大揖,“小人現在就去給王妃熬藥。”


    晚上喝完藥,漱過口,寧安解下發髻,打散了頭發。發根處因沐浴濕了一些,需要散開晾幹。


    寧王拿著篦細細為她篦頭發,“明日下午,帶你們去踏青。”


    寧安道,“你答應孩子們帶他們去挖筍,還沒做呢。”孩子是不能騙得,騙了一次,他們便不會再信了。


    寧王嗬笑,“明日一起。”


    “去何處踏青?”


    寧王握著她的發梢,仔細地梳著。她的頭發並不好,虧耗的太多了,顯現在頭發上,便是補了幾年,發梢也還是幹枯發黃的。“去溫泉,咱們去住一夜再回來。”現在的天不算冷,他的一雙兒女還沒去過,剛好帶他們去玩玩。溫泉後有一片竹林,先挖竹筍,挖完直接在溫泉中洗浴。


    寧安趴在羅漢椅椅背上笑著,“你上次帶我去,還是兩年前。”她還記得那條擺滿攤子的街道,熱情的麵攤大叔。


    寧王也笑了,“怪我,一直說帶你去,卻總是因各種事耽擱了。”他坐在旁邊,伸手抱過寧安,“明晚也有街市,麵攤也會出攤,我們再去。”這幾日京中聚集了全國各地而來的無數學子,夜夜街市都很熱鬧。有猜謎的,也有當街比詩詞,字畫的。


    寧安靠在他肩上,寧王笑道,“上次去是兩人,這次去便是一家四口了。”他想到了麵攤大叔,好心告誡寧安天晚了,要早些回家的大叔。不知他還記不記得他們,也不知若是他記得,看到他們帶著孩子們,會是何種表情,說些什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寧王妃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花花花花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花花花花兒並收藏寧王妃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