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李隆基一改往日慵懶的姿態,一臉嚴肅地端坐在龍椅之上。他身著龍袍,頭戴冕旒,那冕旒上的珠子隨著他的輕微動作而輕輕晃動,仿佛也感受到了此刻朝堂上緊張的氣氛。


    群臣早早地就來到了朝堂之上,他們低著頭,交頭接耳地小聲議論著今日所來何事,也有人猜到可能是因為戰事才召開朝會。


    李隆基目光銳利地掃視了一眼群臣,緩緩開口道:“諸位愛卿,昨日朕接到急報,南詔夥同吐蕃大舉進攻劍南道姚州,形勢危急。朕已任命高仙芝為劍南道行軍大總管,史思明為劍南節度使,命他們即刻前往抵禦外敵。今日召諸位前來,是想聽聽諸位對於此次戰事的看法,以及還有無其他良策可助我大唐擊退敵軍。”


    左龍武軍大將軍陳玄禮立馬站出來,拱手說道:“陛下,臣以為,當務之急除了增派兵力之外,還需確保兵器軍械的精良。可命兵部速速清查庫存,將精良的武器運往劍南道,那些殘次的兵器則加緊修繕。同時,要保證兵器的運輸路線安全,以防敵軍突襲搶奪軍械。”


    李隆基微微點了點頭,說道:“陳將軍所言極是,兵器軍械乃戰士之膽,不可輕視。但朕想要不戰而屈人之兵,各位可有辦法?”


    此時,鴻臚寺卿楊昢站了出來,微微躬身說道:“陛下,若想不戰而屈人之兵,可從南詔和吐蕃內部尋找突破。南詔與吐蕃之間並非鐵板一塊,或可派遣使者,許以重利,離間他們的關係。同時,可在吐蕃和南詔國內散布謠言,動搖其軍心。”


    楊昢是楊國忠的二子,也是曆史上原來迎娶萬春公主李銘燕的人,也勉強算得上少有謀略正直。


    李隆基聽了楊昢的話,微微點頭,說道:“楊卿此計,倒有幾分可行性。隻是這使者的人選,需慎之又慎,既要能洞察局勢,又要善於言辭,能隨機應變。”


    楊國忠見自己的兒子得到了皇帝的認可,心中暗自得意,他站出來說道:“陛下,臣以為,可從鴻臚寺中挑選幾位經驗豐富的使者,再加上一些熟知吐蕃和南詔風土人情的謀士,組成使團。同時,可讓他們攜帶一些珍貴的寶物,作為離間和拉攏的籌碼。”


    此時,右拾遺楊綰站出來說道:“陛下,臣以為使團的作用不應僅僅局限於離間與拉攏。使者們還可在吐蕃和南詔之地,宣揚我大唐的仁德與寬厚,讓當地的百姓知曉大唐並非好戰之邦,此次戰事實乃迫不得已。”


    他微微停頓,繼續說道:“而且,這些使者可借機打探吐蕃和南詔的內部虛實,比如各地兵力的分布情況、糧草儲備的地點等,這些情報對於我軍後續的軍事行動至關重要。”


    安祿山皺著眉頭反駁道:“如果俺們正麵戰場戰事不利又該如何?那使團再怎麽折騰也是白搭!陛下,俺覺得還是得靠真刀真槍地幹。咱得再給史思明節度使增派些兵馬,把那些個能打的,都給調過去。咱可不能把希望都擱在這些個軟功夫上。”說罷,他大手一揮,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那肥胖的身軀微微晃動著,目光在群臣中掃過,似在挑釁。


    謝彬見自己的便宜父親這麽說了,也隻好和大哥安慶宗一同出列表示讚同,吉溫以及一些收了安祿山不少好處的人見狀,紛紛站出來附和。


    吉溫微微弓著身子,諂媚地說道:“陛下,安大帥所言極是。這戰場上啊,實力才是硬道理。那些個使團的彎彎繞繞,哪有實打實的兵馬讓人放心呐。多給前線增兵,那才是上策,就像那蓋房子得先把根基打牢咯,不然一陣風來就吹倒嘍。”他一邊說,一邊偷偷地瞥著安祿山,眼神中滿是討好。


    此時,朝堂之上氣氛緊張,兩派意見僵持不下。李隆基皺著眉頭,輕輕敲擊著龍椅扶手,沉默片刻後說道:“諸位愛卿,莫要再爭。這增兵與使團之策,皆有其理。”


    安祿山聽了,心中雖仍有不甘,但也不好當麵反駁,隻是嘟囔著:“哼,這使團要是誤了事,可就糟了。”他那肥胖的身軀微微晃動,雙手抱在胸前,臉上帶著一絲不悅,目光在那些支持使團策略的大臣身上掃過,仿佛在責怪他們的“短視”。


    楊國忠則微微眯起眼睛,心中暗自盤算,他又上前一步說道:“陛下,臣以為,使團出行之時,可讓沿途州府大張旗鼓,做出一副我大唐國力強盛、兵馬眾多的景象,也好給那吐蕃和南詔一些震懾。”他說話間,微微低著頭,嘴角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仿佛已經看到了使團成功後的榮耀。


    此時,殿外的天空漸漸陰沉,烏雲翻滾,一陣冷風吹進殿內,燭火搖曳,使得眾人的影子在地麵上晃來晃去。李隆基微微閉眼,心中憂慮,他思忖著這些策略的可行性。李隆基思索一會後,睜開眼緩緩說道:“這樣吧,祿兒你說說你的策略。”


    安祿山聽到李隆基讓他說說策略,肥胖的臉上露出一絲得意。他上前一步,微微躬身道:“陛下,俺的想法是這樣的。先讓史思明將軍在劍南構造好防線抵禦南詔聯軍,再令河西節度使哥舒翰調兵五萬前往劍南,待河西援軍抵達後,史思明將軍立即反攻南詔聯軍奪回失地。”


    李隆基微微皺起眉頭,思考了片刻後說道:“此計雖有可取之處,但從河西調兵五萬,那河西之地的防守又該如何?朕擔心這一動,會引得其他外敵覬覦河西。”


    安祿山微微一愣,隨即眼珠一轉說道:“陛下,這河西之地有哥舒翰多年的經營,他手下的將領也都能獨當一麵。即使抽調五萬兵馬,剩下的兵力加上當地的鄉勇,隻要嚴守關隘,那些外敵也不敢輕易來犯。況且,這是為了解劍南之危,等擊退南詔聯軍,再速速讓兵馬返回河西即可。”他說話時,眼神中帶著一絲狡黠,心中卻想著借此機會打壓一下哥舒翰。


    楊國忠一聽,心裏暗罵一聲:這雜胡怎如此歹毒。楊國忠心裏雖罵,但麵上卻不動聲色。他微微向前一步,躬身說道:“陛下,臣以為安祿山此計不妥。河西之地雖有哥舒翰鎮守,但抽調五萬兵馬並非小事。這萬一有個閃失,讓外敵趁虛而入,那可就是得不償失了。”


    他微微停頓,偷瞄了一眼安祿山,接著說道:“陛下,不如從其他州府調兵,比如河東等地,那裏也有不少精兵,且距離劍南道也不算太遠,可解燃眉之急,又不至於讓河西陷入危機。”楊國忠說話時,微微皺著眉頭,一副為陛下和大唐社稷著想的模樣。


    安祿山聽了楊國忠的話,心中大怒,他瞪著楊國忠,大聲說道:“楊國忠,你莫要在這裏亂出主意。河東之兵哪能和河西之兵相比?那南詔聯軍凶猛得很,沒有精銳之師,如何能擊退他們?你這是在誤國!”他那肥胖的身軀因為憤怒而顫抖,仿佛楊國忠的話是對他極大的冒犯。


    此時,殿內的氣氛更加緊張,大臣們都靜靜地看著這場爭吵,心中各有盤算。有的在擔心戰事,有的則在看這兩位權臣的爭鬥。


    而李隆基則皺著眉頭,看著眼前的兩人,心中煩躁不已。他用手揉了揉太陽穴,大聲說道:“都給朕住口!在這朝堂之上,如此爭吵,成何體統?”


    謝彬此時站出來說道:“陛下,不如折中吧,從河西調兩萬精銳前往劍南,再征調劍南道附近的黔中道府兵先去前往支援。”


    安祿山一聽,就準備站出來讚同自己三子的主意,畢竟他的主要目的是削弱哥舒翰的實力,隻要達到這個目的就行,其他的他才無所謂。


    安祿山正欲站出讚同謝彬的主意,楊國忠卻搶先一步說道:“陛下,即便如安慶彬所言,從河西調兩萬精銳,那也是對河西防守力量的削弱。河西之地乃軍事要衝,不可輕易動其根本。”


    楊國忠微微眯起雙眼,目光從安祿山身上掃過,接著說道:“陛下,臣還是主張從隴右等地調兵。而且,可令劍南道當地的團練加緊操練,讓他們輔助正規軍作戰。這些團練熟悉當地地形,可發揮出意想不到的作用。”他一邊說,一邊微微拱手,似乎對自己的想法胸有成竹。


    安祿山聽了,心中暗惱,他那肥胖的臉漲得通紅,大聲說道:“楊國忠,你莫要再與俺作對!這河西之兵能征善戰,調兩萬過去能起到關鍵作用。你老是提河東之兵,莫不是與河東的將領有什麽勾結?”他故意惡語相向,試圖激怒楊國忠。


    此時,殿內的大臣們開始竊竊私語,有的搖頭歎息,有的則在等著看這場爭鬥的好戲。李隆基皺著眉頭,他看著眼前爭吵不休的兩人,心中的煩躁更甚。他猛地一拍龍椅扶手,大聲道:“夠了!你們二人莫要再爭。就依安愛卿所言,另加調河東精銳一萬前往劍南。”


    此時,殿外的烏雲漸漸散去,陽光透過雲層灑下,照在大殿之上。但殿內的氣氛依然凝重,大臣們都在思考著這場戰事的走向以及朝堂上的權力爭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大唐成為安祿山的私兒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謝1111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謝11111並收藏重生大唐成為安祿山的私兒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