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摩格入京
穿越沈眉莊,擺脫甄嬛後成為贏家 作者:遠朝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時,一個身影在她身前停下,沈眉兒淚眼婆娑地抬頭望去,隻見是竹息姑姑。
這位太後身邊常年侍奉的姑姑,仿佛一夜之間蒼老了許多,雙目空洞無神,身體僵硬,但手中卻緊緊握著一卷詔書。
竹息姑姑緩緩展開詔書,聲音沙啞而莊重:
“惠貴妃沈氏接旨。”
沈眉兒心中雖有疑惑,但仍恭敬地跪好,聆聽詔書內容。
“中宮失德,哀家深感六宮無主,難以維係。
惠貴妃沈氏,才情出眾,品德高潔,特冊封為皇貴妃,以正六宮之序。”
眾妃聞言,一片嘩然。
沈眉兒也驚訝地抬起頭,望向竹息姑姑。
竹息姑姑勉強擠出一絲笑容,說道:“娘娘大喜,快接旨吧。”
沈眉兒深吸一口氣,穩住心神,恭敬地接過旨意,道:
“臣妾定不負太後娘娘深恩厚望。”
竹息姑姑環視四周,眼神中透露出蒼涼與疲憊。
她緩緩說道:“壽康宮的宮人,就請娘娘妥善安排,給他們一個好出路吧。旨意既已送到,奴婢也該去陪伴太後娘娘了。”
話音未落,竹息姑姑猛地起身,一頭撞向柱子,頓時鮮血四濺,倒地不起。
沈眉兒大驚失色,連忙命人攙扶,但竹息姑姑已經沒了氣息。
又是一番忙亂的收拾與安排。
沈眉兒強忍悲痛,指揮著宮人收殮竹息姑姑的遺體,又帶著眾嬪妃再次跪下。
太後在臨終前還扶了她一把,冊封為皇貴妃,位同副後。
而竹息姑姑隻是宣讀旨意後便觸柱而亡,沒有提及任何太後的囑咐。
或許在太後看來,這一切都是不需要多言的。
沈眉兒苦笑一聲,太後是了解她的。她知道這樣的話,自己將來必然會更加善待烏拉那拉家族。
太後拿出了這麽大的誠意卻隻字不提要求,這怎能不讓她動容呢?
就在這時,雍正滿心悲戚地走了進來,他目光呆滯無神,跪在太後靈前痛哭流涕。
隨後,雍正帝為太後追贈諡號,曰“孝恭宣惠溫肅定裕慈純欽穆讚天承聖仁皇後”,並下令將其與先帝合葬於景陵。
他命大臣們隆重操辦喪事,自己則身穿重孝,為太後守靈,並決定停朝一月,不坐正殿以表哀思。
皇貴妃的冊立在前朝掀起了一陣小波瀾,但皇後已形同虛設,加之這是太後的遺願,因此也無人膽敢提出異議。
此舉無疑讓弘暄的身份更加顯赫。
雖然國喪期間,皇貴妃的冊封大典尚未舉行,但滿宮上下都已開始尊稱沈眉兒為“皇貴妃”。
身份的轉變也讓沈眉兒往日的諸多顧忌逐漸消散。
比如如今她頻繁前往養心殿,這在以前是絕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國家正值多事之秋,內憂外患不斷,雍正心中焦慮,肝火旺盛。喪儀之後,他整個人消瘦了許多,嘴唇也因內火旺盛而幹裂。
沈眉兒叫禦膳房今日多製些天麻當歸魚頭湯,夏枯草煲豬肉等清瀉肝火的食材,又親手熬製了一碗葛仙米菊花湯,端往養心殿。
案頭上奏折堆積如山,雍正坐在蟠龍雕花大椅上,聲音疲憊而慵懶,連眼皮都懶得抬一下,隻是隨口道:“你來了。”
沈眉兒輕聲細語地說:“臣妾燉了些涼茶,希望皇上能靜心平氣。”
雍正輕輕應了一聲:“擱那兒吧。”
說著,隨手拋出一卷奏折,悶聲道:“你看看這個。”
沈眉兒本想推辭,但看到雍正的麵色,便咬咬牙,展開奏折看了起來,口中驚訝道:
“摩格這個時候要進京拜見皇上?”
太後新喪,人心不安,摩格此刻要來,必定是存了狼子野心。恐怕所求不少!
雍正冷哼一聲道:
“他如今敢如此肆無忌憚,還不是因為糧草充足?
準噶爾每次南下都因糧草不足而敗退,這次摩格早有準備,蓄積了大量糧草,又在阿爾泰山外大肆掠奪,這才有恃無恐。
他名為拜見,實則是要朕以杭愛山為界,還要朕每年封賞他金銀無數,而他每年隻以百匹戰馬作為貢禮,真是可惡至極!”
沈眉兒心頭一沉,冷笑道:
“摩格這哪裏是納貢求賞,分明是打秋風,要掃皇上的顏麵!
他要的那些賞賜,長此以往必然會拖垮國本。”
雍正的麵色陰沉如水,他怒聲道:
“摩格簡直是獅子大開口!區區封賞也就罷了,但杭愛山是何等重要的兵家要地,易守難攻,我豈能輕易拱手相讓!
他此刻駐軍在烏裏雅蘇台東南外,提出這些無理要求,一是為了試探大清的虛實,二是想以此為借口出兵奪地,好一個師出有名。
這胡虜蠻夷,竟如此狡猾!”
沈眉兒秀眉緊蹙,擔憂地問道:
“皇上,他既然敢這樣前來,恐怕已經做好了防範吧。”
雍正冷哼一聲,眼中閃過一抹冷光:
“他在城外駐守了兩千精兵,說是扈從。朕本想拒絕,但京師已經報告有不少細作混入,明的敵人總比暗中的要好對付,且先靜觀其變吧。”
他再次冷笑一聲,語氣中充滿了不屑與決絕:
“也好,他既然敢來,我就等著他!”
沈眉兒默默無語,隻是輕輕撩起袖子,在銅符式獸螭紋官硯中細細地研著墨汁。
摩格對大清北方的草原和國土早已垂涎已久,如今他糧草豐足,數萬鐵騎蓄勢待發,虎視眈眈。
與準噶爾鐵騎相比,大清的兵力並非不及。不過雖然可以抵擋,但勢必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戰火波及下,民不聊生更是無法避免。
沈眉兒的大哥在戰場之上,借著年家舊部的幫忙,已經逐漸穩定了局勢,但眼下兵士們因中暑而體弱,局麵往後拖下去也不容樂觀。
雍正此刻也存了息事寧人的心思,隻是這談判該怎麽談,如何能讓優勢盡數歸於大清之手,還需要從長計議。
他腦海中不禁浮現出前幾日甄嬛隱約提起的“讓準噶爾鐵騎染上時疫”的法子。這個辦法雖然有效,但卻過於陰狠。他心中猶豫不決。
若非萬不得已,絕不能輕易使用。
然而,不過麵對這危急之時,他又豈能坐視不理?若真到了那一步,也隻能狠下心來,為了大清的未來而犧牲自己的風評和顏麵了。
這位太後身邊常年侍奉的姑姑,仿佛一夜之間蒼老了許多,雙目空洞無神,身體僵硬,但手中卻緊緊握著一卷詔書。
竹息姑姑緩緩展開詔書,聲音沙啞而莊重:
“惠貴妃沈氏接旨。”
沈眉兒心中雖有疑惑,但仍恭敬地跪好,聆聽詔書內容。
“中宮失德,哀家深感六宮無主,難以維係。
惠貴妃沈氏,才情出眾,品德高潔,特冊封為皇貴妃,以正六宮之序。”
眾妃聞言,一片嘩然。
沈眉兒也驚訝地抬起頭,望向竹息姑姑。
竹息姑姑勉強擠出一絲笑容,說道:“娘娘大喜,快接旨吧。”
沈眉兒深吸一口氣,穩住心神,恭敬地接過旨意,道:
“臣妾定不負太後娘娘深恩厚望。”
竹息姑姑環視四周,眼神中透露出蒼涼與疲憊。
她緩緩說道:“壽康宮的宮人,就請娘娘妥善安排,給他們一個好出路吧。旨意既已送到,奴婢也該去陪伴太後娘娘了。”
話音未落,竹息姑姑猛地起身,一頭撞向柱子,頓時鮮血四濺,倒地不起。
沈眉兒大驚失色,連忙命人攙扶,但竹息姑姑已經沒了氣息。
又是一番忙亂的收拾與安排。
沈眉兒強忍悲痛,指揮著宮人收殮竹息姑姑的遺體,又帶著眾嬪妃再次跪下。
太後在臨終前還扶了她一把,冊封為皇貴妃,位同副後。
而竹息姑姑隻是宣讀旨意後便觸柱而亡,沒有提及任何太後的囑咐。
或許在太後看來,這一切都是不需要多言的。
沈眉兒苦笑一聲,太後是了解她的。她知道這樣的話,自己將來必然會更加善待烏拉那拉家族。
太後拿出了這麽大的誠意卻隻字不提要求,這怎能不讓她動容呢?
就在這時,雍正滿心悲戚地走了進來,他目光呆滯無神,跪在太後靈前痛哭流涕。
隨後,雍正帝為太後追贈諡號,曰“孝恭宣惠溫肅定裕慈純欽穆讚天承聖仁皇後”,並下令將其與先帝合葬於景陵。
他命大臣們隆重操辦喪事,自己則身穿重孝,為太後守靈,並決定停朝一月,不坐正殿以表哀思。
皇貴妃的冊立在前朝掀起了一陣小波瀾,但皇後已形同虛設,加之這是太後的遺願,因此也無人膽敢提出異議。
此舉無疑讓弘暄的身份更加顯赫。
雖然國喪期間,皇貴妃的冊封大典尚未舉行,但滿宮上下都已開始尊稱沈眉兒為“皇貴妃”。
身份的轉變也讓沈眉兒往日的諸多顧忌逐漸消散。
比如如今她頻繁前往養心殿,這在以前是絕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國家正值多事之秋,內憂外患不斷,雍正心中焦慮,肝火旺盛。喪儀之後,他整個人消瘦了許多,嘴唇也因內火旺盛而幹裂。
沈眉兒叫禦膳房今日多製些天麻當歸魚頭湯,夏枯草煲豬肉等清瀉肝火的食材,又親手熬製了一碗葛仙米菊花湯,端往養心殿。
案頭上奏折堆積如山,雍正坐在蟠龍雕花大椅上,聲音疲憊而慵懶,連眼皮都懶得抬一下,隻是隨口道:“你來了。”
沈眉兒輕聲細語地說:“臣妾燉了些涼茶,希望皇上能靜心平氣。”
雍正輕輕應了一聲:“擱那兒吧。”
說著,隨手拋出一卷奏折,悶聲道:“你看看這個。”
沈眉兒本想推辭,但看到雍正的麵色,便咬咬牙,展開奏折看了起來,口中驚訝道:
“摩格這個時候要進京拜見皇上?”
太後新喪,人心不安,摩格此刻要來,必定是存了狼子野心。恐怕所求不少!
雍正冷哼一聲道:
“他如今敢如此肆無忌憚,還不是因為糧草充足?
準噶爾每次南下都因糧草不足而敗退,這次摩格早有準備,蓄積了大量糧草,又在阿爾泰山外大肆掠奪,這才有恃無恐。
他名為拜見,實則是要朕以杭愛山為界,還要朕每年封賞他金銀無數,而他每年隻以百匹戰馬作為貢禮,真是可惡至極!”
沈眉兒心頭一沉,冷笑道:
“摩格這哪裏是納貢求賞,分明是打秋風,要掃皇上的顏麵!
他要的那些賞賜,長此以往必然會拖垮國本。”
雍正的麵色陰沉如水,他怒聲道:
“摩格簡直是獅子大開口!區區封賞也就罷了,但杭愛山是何等重要的兵家要地,易守難攻,我豈能輕易拱手相讓!
他此刻駐軍在烏裏雅蘇台東南外,提出這些無理要求,一是為了試探大清的虛實,二是想以此為借口出兵奪地,好一個師出有名。
這胡虜蠻夷,竟如此狡猾!”
沈眉兒秀眉緊蹙,擔憂地問道:
“皇上,他既然敢這樣前來,恐怕已經做好了防範吧。”
雍正冷哼一聲,眼中閃過一抹冷光:
“他在城外駐守了兩千精兵,說是扈從。朕本想拒絕,但京師已經報告有不少細作混入,明的敵人總比暗中的要好對付,且先靜觀其變吧。”
他再次冷笑一聲,語氣中充滿了不屑與決絕:
“也好,他既然敢來,我就等著他!”
沈眉兒默默無語,隻是輕輕撩起袖子,在銅符式獸螭紋官硯中細細地研著墨汁。
摩格對大清北方的草原和國土早已垂涎已久,如今他糧草豐足,數萬鐵騎蓄勢待發,虎視眈眈。
與準噶爾鐵騎相比,大清的兵力並非不及。不過雖然可以抵擋,但勢必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戰火波及下,民不聊生更是無法避免。
沈眉兒的大哥在戰場之上,借著年家舊部的幫忙,已經逐漸穩定了局勢,但眼下兵士們因中暑而體弱,局麵往後拖下去也不容樂觀。
雍正此刻也存了息事寧人的心思,隻是這談判該怎麽談,如何能讓優勢盡數歸於大清之手,還需要從長計議。
他腦海中不禁浮現出前幾日甄嬛隱約提起的“讓準噶爾鐵騎染上時疫”的法子。這個辦法雖然有效,但卻過於陰狠。他心中猶豫不決。
若非萬不得已,絕不能輕易使用。
然而,不過麵對這危急之時,他又豈能坐視不理?若真到了那一步,也隻能狠下心來,為了大清的未來而犧牲自己的風評和顏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