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與白日夢有諸多相似之處。


    對於讀者而言,閱讀小說在某種程度上就像是進入一場白日夢。當人們沉浸在小說的情節中,會暫時忘卻現實世界的煩惱。比如,閱讀一部浪漫愛情小說,讀者會隨著主人公的情感經曆而心潮澎湃,仿佛自己也在經曆一場甜蜜的戀愛,這和做白日夢時沉浸在美好幻想中的狀態很像。


    對於作者來說,創作小說的過程也可能源於白日夢。作者腦海中浮現出的虛構場景、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很多時候就像白日夢一樣。這些白日夢般的想象素材經過作者的精心編排、藝術加工,就形成了一部完整的小說。例如,科幻小說作者可能在白日夢中幻想人類在宇宙中穿梭,與外星生物交流,然後把這些幻想細化成具體的小說情節,帶領讀者進入一個充滿科幻色彩的白日夢世界。


    作家與白日夢之間存在著一種很有意思的關聯。


    從某種程度上說,白日夢可以為作家提供靈感。作家的頭腦就像一個創意工廠,白日夢能讓他們跳出現實的束縛,進入一個充滿奇幻想象的空間。比如,一個作家在做白日夢時幻想自己身處一個魔法世界,那裏有會說話的動物、能飛行的城堡,這些奇幻的元素就可以成為創作一部奇幻小說的素材。


    而且,白日夢也是作家探索情感和內心世界的方式。許多作家會在白日夢中重溫過去的情感經曆,或者設想各種可能的情感衝突。像有些愛情小說的情節,可能就是作家在白日夢中對愛情的憧憬、失落等複雜情感的演繹。不過,作家不是單純地沉醉在白日夢裏,他們會運用自己的寫作技巧將白日夢轉化為有價值的文學作品,通過文字讓讀者也能進入他們所創造的世界。


    作家小說中的白日夢對他人有著多方麵的影響。


    在情感方麵,它能引發讀者的共鳴。當作家把自己在白日夢中構建的情感世界通過小說展現出來,比如描繪出細膩的愛情、深厚的友情或者複雜的親情,讀者可能會從中找到自己情感的影子,獲得慰藉。就像在一些治愈係小說中,讀者被其中溫暖的情感白日夢包裹,從而舒緩現實生活中的壓力和負麵情緒。


    從認知角度看,小說的白日夢能夠拓寬讀者的視野。例如科幻小說作者憑借白日夢創作的關於未來世界的想象,包括先進的科技、全新的社會形態等內容,讓讀者接觸到在現實中暫時無法體驗的事物,啟發他們對未來、對宇宙等進行新的思考,打破思維局限。


    不過,也可能存在消極影響。如果小說中的白日夢包含過多消極、扭曲的價值觀,如過度的拜金主義或者極端的個人主義,可能會對讀者的價值觀產生誤導,讓部分讀者尤其是青少年陷入錯誤的價值判斷中。


    作家可以從幾個關鍵方麵著手來避免小說中的白日夢產生消極影響。


    首先是價值觀層麵。作家應該樹立正確、積極的價值觀,並且在創作過程中有意識地將這些價值觀融入作品。比如在描繪財富追求時,不是單純地宣揚拜金,而是強調通過正當努力獲取財富。像在許多優秀的職場小說中,主人公雖然渴望成功和金錢,但他們是憑借自身的智慧、勤奮和團隊協作來實現目標,這樣的情節能引導讀者樹立健康的財富觀。


    其次是情節設置。要盡量避免宣揚極端和有害的行為。即使是在構建一些帶有衝突性的情節時,也不應美化暴力、犯罪等不良行為。比如在懸疑小說中,犯罪行為不能被描述得具有吸引力,而應該著重展現正義的力量如何戰勝邪惡,讓讀者明白犯罪的後果和正義的價值。


    還有就是對人物形象的塑造。作家應當塑造出具有正麵品質的人物榜樣。如果小說中有一個愛做白日夢的角色,不要讓這個角色隻是空想、墮落,而是可以讓他通過自己的努力把白日夢變成現實,激勵讀者積極向上。同時,對於負麵人物,要清晰地展現出他們的缺陷和後果,避免讀者產生錯誤的模仿心理。


    消極小說在一定範圍內流行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從讀者心理角度講,一些人在現實生活中承受著較大壓力,比如工作的疲憊、學業的負擔或者人際關係的緊張。消極小說中的黑暗情節、悲劇色彩能夠讓他們找到情緒的宣泄口。例如,一些描寫人生苦難和無奈的小說,能讓讀者在其中釋放自己的壓抑情緒,產生一種“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共鳴。


    從市場和商業角度看,消極小說有時候會因為其“刺激性”而受到關注。出版方和媒體可能會為了追求銷量和流量,對消極小說進行包裝和推廣。這些小說中聳人聽聞的情節、反傳統的價值觀等容易引發話題討論,從而吸引眼球。比如一些帶有血腥、懸疑、暗黑風格的小說,其獨特的風格在眾多小說類型中比較突出,容易被市場選中並大力推廣。


    此外,部分作者可能是出於一種“真實展現”的目的來創作消極小說。他們認為社會和人生本來就存在陰暗麵,通過小說把這些消極因素展現出來,是一種對現實的深度挖掘。不過,這種挖掘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就容易讓小說走向純粹消極的方向。


    消極小說可能會給讀者帶來多種消極影響。


    在情緒方麵,它可能導致讀者情緒持續低落。如果小說中充滿了悲觀、絕望的情緒,如描繪世界的黑暗和人性的醜惡,讀者長期沉浸其中,會容易被這種情緒感染。例如,一些以悲劇為主題的小說,主角不斷遭受挫折和苦難,最後以悲慘結局收場,讀者可能會產生無助感和抑鬱情緒。


    在價值觀上,消極小說可能會扭曲讀者的價值觀。比如小說過度宣揚金錢至上、權力至上等觀念,或者美化暴力、欺騙等不正當行為。讀者尤其是青少年讀者,可能會受到誤導,認為這些行為是可以接受的,從而影響他們在現實生活中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


    從行為角度看,消極小說可能會使部分讀者產生模仿行為。當小說對犯罪、自殺等極端行為進行詳細描繪,並且沒有正確引導時,一些心理脆弱或者易受影響的讀者可能會模仿這些行為,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危害。


    新聞熱點流量所創造的焦慮對人有諸多消極影響:


    情緒方麵


    ? 引發焦慮和不安:人們會因看到各種負麵新聞熱點而產生焦慮,如頻繁曝光的社會衝突、災難事故等,容易讓人對社會環境產生不安感,長期處於緊張狀態。


    ? 導致情緒低落和抑鬱:大量消極負麵的熱點新聞不斷衝擊,會讓人感到無力、沮喪甚至絕望,若長期沉浸其中,可能會引發或加重抑鬱情緒。


    認知方麵


    ? 注意力分散:人們的注意力容易被熱點流量吸引,難以專注於工作、學習等重要事務,降低工作和學習效率。


    ? 思維片麵化:部分新聞熱點為追求流量可能存在片麵報道或誇大其詞,容易誤導人們形成片麵、錯誤的認知,影響對事物的客觀判斷。


    行為方麵


    ? 跟風與盲目模仿:一些熱點新聞可能會引發跟風和模仿行為,例如某些網紅的極端行為或不良生活方式被報道後,可能會被部分人模仿。


    ? 過度關注虛擬世界:為了獲取更多流量,一些新聞媒體或自媒體會不斷推送各種熱點新聞,讓人沉迷其中,過度關注虛擬世界的信息,而忽視了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和實際問題。


    價值觀方麵


    ? 價值觀扭曲:一些流量至上的新聞熱點可能會宣揚不良價值觀,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長期接觸可能會導致人們的價值觀發生扭曲,影響其行為選擇和人生追求。


    ? 社會信任降低:部分虛假新聞或為博眼球而製造的熱點事件,會讓人們對新聞媒體和社會的信任度降低,甚至產生懷疑和抵觸情緒,影響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要減少新聞熱點流量對人的消極影響,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入手:


    自身層麵


    ? 調整心態:意識到新聞熱點隻是生活的一部分,保持平和的心態去看待。當看到令人焦慮的新聞時,嚐試進行自我暗示,告訴自己不要被情緒左右。例如,在看到災難新聞後,提醒自己這是局部事件,而且救援等積極措施也在同步開展。


    ? 篩選信息源:選擇權威、客觀的新聞媒體。這些媒體在報道新聞熱點時更注重真實性和全麵性,能減少誇大和不實內容的幹擾。同時,有針對性地關注自己真正需要了解的領域,如隻關注與自己行業相關的新聞或本地的重要資訊,避免被無關的負麵熱點淹沒。


    ? 控製信息攝入時間:給自己設定固定的查看新聞時間,避免過度沉浸其中。比如每天隻花30分鍾瀏覽新聞,這樣可以防止無節製地接收信息而引發焦慮。


    社會層麵


    ? 媒體責任:新聞媒體應該強化社會責任,在追求流量的同時注重新聞的質量和價值導向。做到客觀、真實、全麵地報道新聞熱點,避免使用誇張的標題和片麵的內容來吸引眼球。


    ? 加強媒體監管:相關部門要加強對新聞媒體的監管力度,對於發布虛假信息、傳播不良價值觀的媒體進行處罰。同時,建立健全的新聞評價機製,引導媒體向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


    ? 開展媒體素養教育:學校和社會機構可以開展媒體素養教育,幫助人們學會正確地分析、判斷新聞內容。讓人們了解新聞傳播的規律和可能存在的問題,提高對新聞熱點的辨別能力和抗幹擾能力。


    “娛樂至死”是一個值得深入思考的概念。


    這一說法最初來自尼爾·波茲曼的同名書籍。它主要表達了一種擔憂,即當社會文化被娛樂主宰,一切嚴肅的公眾話語都以娛樂的方式出現時,文化可能會走向衰落。


    在現代社會,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這樣的現象。比如電視節目,許多節目為了追求收視率,一味地強調娛樂效果。像一些選秀節目,更注重選手的話題性和舞台的視覺效果,而不是藝術本身。觀眾沉浸在這些娛樂內容中,獲得了短暫的愉悅,但卻很少進行深度思考。


    再看社交媒體,各種搞笑短視頻、娛樂八卦充斥其中。人們在不斷地滑動屏幕、接收這些碎片化的娛樂信息的過程中,消耗了大量時間和精力。長此以往,可能會導致人們的思維變得淺薄,對重要的社會、文化、政治等問題缺乏深入的見解和判斷力。


    從文化層麵來說,過度娛樂化會讓一些深刻的文化內涵被忽視。例如,經典文學作品如果被改編成過度娛樂化的影視作品,隻保留了表麵的情節和噱頭,其背後深層的價值觀和思想可能就會被觀眾遺忘。


    流量熱度就像一把雙刃劍,在很多方麵會讓人的思想陷入一種類似“困獸之鬥”的困境。


    從信息過載的角度來看,流量熱度往往會帶來海量的信息。人們被各種熱門話題、流行趨勢所包圍。例如,社交媒體上不斷推送的熱門事件、熱門產品等信息,讓人目不暇接。在這種情況下,人的大腦就像被信息的洪流淹沒,很難靜下心來深入思考某一個問題。人們會在這些信息之間不斷跳轉,試圖跟上熱度的節奏,就好像被困在信息的牢籠中,疲憊地掙紮。


    在價值觀的衝擊方麵,流量熱度所推崇的價值觀可能是混亂的。一些為了獲取流量而製造的熱點可能會宣揚物質至上、顏值即正義等比較片麵的觀念。人們的思想在這種多元且雜亂的價值觀中徘徊,一方麵可能會被吸引,想要去迎合這些熱度背後的價值觀,以獲得他人的認可;另一方麵,內心又可能存在理性的聲音在抵抗。這種矛盾的心理就像困獸,在不同價值觀的碰撞中找不到出口。


    流量熱度,對人的思想的困獸之鬥


    從注意力分散的角度而言,流量熱度很容易讓人的注意力碎片化。當人們的思想習慣了追逐一個個短暫的熱點後,就很難集中精力去深入研究一個有深度的話題或者進行係統性的學習。比如,人們本想專注閱讀一本書來提升自己,但手機不斷彈出的流量熱點消息會不斷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使得他們無法專注,就像被困在一個由分散注意力的事物構成的牢籠中,難以自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困惑者的自救自問與自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倒騎牛車慢行慢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倒騎牛車慢行慢行並收藏困惑者的自救自問與自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