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依依恍恍惚惚的醒過來,光線有些刺眼,她舉起手遮擋。眼前分明是一個小孩子的手,怎麽回事?再打量周圍的環境,重重青色幔帳,古色古香的家俱。她躺在一張帶著四麵圍欄,吊著白色紗帳的的矮床上,枕著一個粉紅色小枕頭,蓋著粉紅色的薄錦被。
鎮定一下,想起自已愛看網上的穿越小說,難道我穿越了,真有這種奇事?
門口處傳來一個年輕女子的聲音:“綠豆,小姐醒了嗎?老夫人問過好幾遍了。”床尾一個女孩回應:“小姐剛醒,看上去好多了。”
挑開門簾,進來婢女年紀不大,中等身高,不足一米六。圓圓的蘋果臉粉嫩嫩的,圓圓的大眼睛水汪汪的,圓圓的小鼻頭微翹,圓圓的小嘴,很是可愛。她穿著暗紅色齊胸的細麻長襦裙,白色對襟窄袖的麻質小短衫,一雙淺黃色麻布的翹頭平底履。雙圓髻梳的很整齊,沒有金銀首飾,戴了一枝絲質的粉色桃花。
這是個話多的女孩,笑嘻嘻的:“小姐想紅豆沒,今天感覺好點了嗎?小姐餓不餓呀,想不想喝水?”楊依依不敢暴露自己的情況,想著還是了解一下眼前情況,然後再做打算。
楊依依聽她嘰嘰喳喳地說話,很快了解眼下的情況:現在是大燕國開燕九年四月中,身處虢州弘農郡華陰縣東南塬,英王楊氏祖宅。自己是楊家五房所出,排行第七的嫡小姐,名字喚做楊依依,今年九歲。
依依原來有一個乳母姓高,是她母親陳氏找的,高乳母人長得粗糙,做事不認真,還愛挑弄事非。等楊依依一斷奶,老夫人就把她打發走了。老夫人親自給七孫女挑選了貼身伺候的婢女,一人就是眼前的小丫環紅豆,十四歲。站在床尾那個叫綠豆,十三歲。綠豆身量較高,長得壯實。皮膚微黑,臉型橢圓,五官平常,個性單純,沉默少言。
楊依依愣住了,大燕朝楊家,這是她之前寫的一本網絡小說裏的背景。難道是穿書了?
楊依依是二十世紀華國浙江省諸暨市圖書館的一名管理員。原生家庭比較重男輕女,弟弟結婚,嫌房間小,占了她的房間,她長期住在單位的職工宿舍。家裏父母經常向她要錢,那點工資除了留下維持基本生活需求的錢,都貢獻給家裏了。楊依依條件很一般,她很怕成家後再多些婆家人壓榨,有些恐婚。人到四十多歲也沒結婚,生活挺無趣的。
依依學的是文秘專業,文筆不錯,又在圖書館工作,查資料方便。有同事給她支招,現在網絡發達,不如寫點小說發到網上,也是個樂子。開始學寫小說沒什麽經驗,就在圖書館和網上查了些資料,以華國古時候隋唐的大曆史背景寫了一本中篇小說《依依不舍》。怕自己的知識儲備不足,寫作能力有限。小說也不敢寫的太實,萬一張冠李戴了,或者哪些地方寫得不正道,被挑剔,被網暴就犯不上了。
不過小說沒寫完就斷更了,因為楊依依出了嚴重的車禍。還以為此生休矣,不成想一睜眼,穿進了自己寫的小說裏。
在小說構思裏,楊依依是英王楊氏大家族裏的一個小炮灰,從小爹不親娘不愛,跟著祖母在英王大伯家長大。楊依依從滿月起在祖母身邊生活,身邊有兩個婢女服侍。祖母過世後,英王妃就讓她回自家。楊依依所有收入都被親娘陳氏霸占,自己囊中空虛。掌家的異母兄長楊荀夫婦不仁,大家都不管楊依依的事,讓她錯過了花嫁之期,成了嫁不出去的老姑娘。
父親楊梧過世後,兄長楊荀便分了家,楊依依的母親跟親弟弟楊蒿分到的家產不多,一家子非常嫌棄這個沒嫁出門的女子,扣下她僅有的財物與兩個婢女,送她孤身到離家很遠的一家寺院出了家。楊依依又氣又悔,加之生活條件艱苦,沒多久就病死了。
弘農楊氏,原是繁榮了幾百年的望族。隻是隨著世代變遷,楊家人才凋零,資源枯竭,家族已漸漸衰落。又與胡族結了仇,遭到血洗,幾乎滅族,隻逃出幾支分散到各地。
南北朝亂世末期,北周政權統治下,北方還算安定。楊氏旁係出了一位厲害人物,叫做楊傑。這個人文武雙全,善於領兵。被西魏的柱國大將軍趙國公辜家相中,楊傑娶了辜家的嫡五女辜容為妻。夫妻感情很好,辜氏也特別能幹,對時事很有見解。
北周的先皇壯年就得了病,病重時,怕楊傑擁兵自重。擔心太子年輕震不住,又需要楊家來平衡製約其他勢力,非要楊傑把長女楊琬嫁給太子宇文空。後來新皇即位,楊傑成了皇後外家。
楊傑非常小心謹慎,但還是因為功高震主,被年輕的新帝猜疑。那小皇帝女婿忌憚楊家,卻又沒什麽手腕對付楊傑。把一股憤懣之氣撒在楊傑的女兒身上,對皇後楊琬非常刻薄,常常打罵。
有一次喝多了,找皇後的麻煩,吵鬧中把皇後推到地上,揚言要殺了皇後。還是辜容大著膽子,向皇帝叩頭求饒,把頭都磕破了,血流滿麵。皇帝心虛了,也驚醒些,拂袖而去,才保住了女兒的性命。
楊傑知道這是對楊家的示威,實在是忍無可忍,最終騎虎難下,就把全部身家押上準備發動政變。
沒想到楊榮命運兩濟,剛準備了人手,還沒等動手,皇帝女婿莫名其妙地暴斃了。後宮隻皇後生了一個女孩宇文明月,北周便沒有正經的繼承人。宗族與大臣們一商量,硬捏了一個九歲大的宗族庶子過繼到皇後名下,匆忙間繼位。
太後楊琬信不過這幫朝臣,把朝政托付給他爹。楊傑看時機來了,一番運作,最後小皇帝迫於壓力,主動禪位。
楊傑成功坐上皇位,建立大燕,自號燕文帝,定都中興,年號開燕。
楊傑稱帝後,自抬身份,稱自己是弘農楊氏的主支,重新寫了族譜,以自家為主幹,把楊氏族親都歸入弘農楊氏宗族譜係。
燕文帝把楊琬接回楊家,廢太後稱號,改立為琬德長公主。長公主的女兒宇文明月,封為明月郡主。
早年間楊氏因為擴張地盤,與異族有了利益衝突,遭到了血洗。英王的父親楊天臨運氣不錯,逃出生天,到太原定居下來。
楊天臨人長的帥,又聰明能幹,很會經營,慢慢的積聚家財,複了原氣。娶了當地旺族蘭氏的女子。蘭家是武將之家,蘭氏從小被家族悉心培養,文武雙全,為人剛直犀利。婚後夫妻恩愛,生了五個兒子一個女兒。楊天臨還納了一房妾室,有兩個庶出的女兒。
楊天臨年少時就與同族的楊傑交好,十分敬重這位族弟。早早依附了,是楊傑的心腹。楊傑所指,攜族上陣,東征西討,等楊傑成名後,欲與封賞,可惜楊天臨中年早逝,家裏是蘭夫人當家。楊家這一支死傷較重,隻餘楊鬆,楊梧兩兄弟。
顧念楊鬆、楊樺兩兄弟追隨之情,恩旨追封楊鬆之父楊天臨為英王,世襲。因老英王已逝,長子楊鬆承襲英王,從一品的爵位。還有實職,任驃騎大將軍。楊梧得了從三品的江州候爵位,也有實職,工部侍郎。
燕文帝初時定都在漢代舊都長安城。漢代到現在近千年了,曆經了戰亂,天災人禍,故城破舊,宮室凋敝。且地下水源鹹澀,周圍環境汙染嚴重,實在不好住。就準備另建都城,命工部尚書宇文安主理,工部侍郎楊梧和匠作大監方明為輔,組成管理團隊,加上駐京軍隊協同,在原都城的東南七十裏吉壤,新建中興城。
當時動用民夫數萬,加上軍隊協作,曆時一年就修成了燕皇宮與燕皇城。第二年起了城牆,確立了坊市格局。現在又過了五年多,中興城靠近皇城的部分居民坊,東市、西市都陸續建完了,還有部分居民坊與引水工程尚在修建完善。
楊家現居於皇城東邊春回坊裏的東北側,英王兩兄弟分府不分家,兩家府邸肩並肩,英王府在左,中間隔著一條五尺有餘的雙楊巷,巷子兩頭加了前後門,牆上相對開了兩處側門,楊家祖母隨長子住英王府。英王府左首原是賜給楊樹的,雖是同族兄弟,楊樹與楊鬆合不來,把宅子高價賣給英王的側夫人李氏,如今改叫江南院,兩宅之間也有一條江南巷,開了側門。
楊鬆今年四十九歲,夫人崔氏比丈夫還大兩歲。楊鬆現有兩妻一妾,生有六子六女。
以下三子三女是英王妃崔氏嫡出。
長子楊榮,字永勝,今年二十三歲,三年前已娶了琅琊王氏的四房嫡長女王梅為妻。
次長楊芮,字永躍,今年二十二歲,去年剛娶了清流郭少師家的嫡長女郭麗為妻。
四子楊蔚,今年十八歲,尚在國子監學習。
長女楊芙二十一歲。次女楊蓉十九歲。小女楊霏霏今年九歲。
以下五位都是平妻李夫人所生。
三子楊荊,字永利,今年二十一歲,沒訂親,還在中興城外的開陽書院讀書。
五子楊茴,今年十六歲,隨兄長楊荊一起讀書。
三女楊蕎,十八歲。四女楊芥,十七歲。五女楊薺,十五歲。
有一個得寵的伺妾林氏,生下六子楊荃,今年十四歲,
再說侍郎府的楊梧,今年四十有二,生有二子二女。雖都是嫡出,卻是先後兩位夫人所生。
已逝的原配蕭夫人所出的長子楊荀,今年二十一歲,雖與楊荊同年,但生月小,在本家中行四。
長女楊茭,今年十八歲,在姐妹中排三。
繼配陳氏就是楊依依的母親,陳氏還有個小兒子,現在還不到一歲,未起名。
楊家這一輩的女孩子也隨男子,用帶草頭的字命名。楊七姑娘與楊八姑娘的名字,與眾姐妹不同。說起來由有個緣故,楊家的子嗣比起別的大族,數量上不算豐盛,孩子的名字都是英王取的。
楊家長房崔氏與五房陳氏同日生產,兩個女孩出生前後不差半個時辰。英王楊鬆為二女取名時,適看見小兒子楊荃正在窗前搖頭晃腦,背誦詩經中的《采薇》,詩中雲: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英王對伺妾林氏極為憐惜寵愛,對小兒子楊荃非常上心,看他可愛的樣子,心中喜悅,剛好自家姓楊,給兩個新生的女孩取名依依、霏霏。
楊祖母很是喜愛這對同日出生,白嫩可愛的小孫女,非要抱過來養,兩人從小一起長大。楊霏霏,就是原著小說裏的女主。在家裏排行最小,極受寵愛。
書中有個大背景,燕文帝與辜皇後商定,廢太子,改立晉王為儲君。後晉王繼位,稱燕武帝。這位武帝真是讓人一言難盡,是個矛盾的個體。他長相俊美,文采風流,卻心狠手辣,即位初就把前太子一家斬草除根了,其他兄弟姐妹及其孩子也沒落好下場。他初執政時很能幹,他推行科舉製度,提拔寒門學子和庶民,壓製士族豪門,平衡各方勢力。隻是待功成名就後,燕武帝就有些急功進利的意思了。
他能征善戰,不停開疆擴土。幻想著國力空前強大,威震四海,萬國來朝。他喜歡到處遊樂,處處大興土木。在五都修建行宮,使得全國的木材供應都緊張了,中興城外都沒有十年以的的大樹,京畿之地嚴重沙漠化。他喜愛新奇事物,就想到處走走,拓寬道路,增加漕運。耗盡國力開一條貫穿南北的運河,多次巡遊全國。
最終耗盡國力,人民負擔過重,多處揭竿而起,國家動蕩不安。擁兵的豪族與利益受損對朝廷早已不滿的地方勢力相勾結,加上各處起義的亂民,整個國家鬧的很。楊家做為宗族成員,隻能跟著這個瘋狂的君王,在亂世中浮沉,巨舟將傾。
楊家小女兒楊霏霏有些奇遇,早年無意中買下一個有些殘疾的小婢女封長紅。封長紅有個善於經商的哥哥,叫封長青。彼時封長青還是落魄的年輕人,封長青兄妹不願分離,一輩子跟隨楊霏霏。封氏兄妹為人忠誠,知恩圖報。封長青心靈手巧,極善經營,得了楊八小姐的授意與資金投入,很快聚攏了大筆財富,在運河兩岸要緊地方囤下大量房產土地。
等躲過改朝換代的亂世,這些房產土地換來家族富貴安穩,楊霏霏被舉族看重,嫁得江南巨家,兒女成群,幸福一生。
楊依依恍恍惚惚的,不知是在書中世界,還是在平行的時空。
又聽紅豆說,這次來祖宅,是因為楊依依過世的祖父老英王,三月十六過七十冥壽。長子長孫來不了,是因為皇帝讓晉王統兵南下征戰,準備完成統一大業。英王楊鬆正是欽點的南路軍統帥,這會領著長子都在軍中操練,為南下做準備。幼子楊梧夫妻來不了,是因為中興城很多工程還在建,尤其是八大水渠引水入興的工程,到了緊要關頭。楊梧作為工部侍郎,在工部忙的不可開交。夫人陳氏因為幼兒剛出生六個月,不宜遠行,留在都城家中。
三月十四,祖母與英王妃領眾公子小姐來楊氏祖宅,準備為老王爺賀冥壽。眾人都心中鬆快,一來能逃避家中崔夫子的課,二來也想趁機春遊一番。
過了半月,事情完結,怕眾人玩瘋了耽誤學業,英王妃領眾公子小姐先啟程回都城了。
蘭老夫人素來畏熱,想留在老家消夏。依依與霏霏非要留在祖母身邊,老太太一向疼愛自小帶大的小孫女,就不顧英王妃的反對,留下兩個小家夥。英王妃沒辦法,隻得留下幾個得力的媽媽,讓她們好好照顧著。
楊祖母六十有五,她身高體胖,臉形有點方,濃眉大眼,雖皺紋滿臉,但還算白皙,麵目慈祥中帶著威嚴。花白的頭發有些稀疏了,日常墊上假發梳成一個平髻。今日戴了一隻金鳳梳,插一隻鹿銜草的金釵。手上戴一對金蟬樣式的黃金戒指,兩隻萬字紋黃金鐲子。
兩個女孩到了鄉野沒有大人拘束,又不用上課,簡直玩瘋了。今日讓媽媽們領著去聽社戲,明日跟老祖母去族親家中吃喝玩樂。
沒想到瘋玩了幾日,楊依依就被一匹失控的馬給撞了。騎馬的是一個十一二歲的英俊少年,他叫吳四信,晉地並州人,隨長兄吳大寶給華陰縣一家大戶送一批名貴木料。楊依依傷勢不重,隻有幾處擦傷,主要是受了驚嚇發起熱來,吃了帶來的藥也不好使。華陰沒有什麽名醫,請了幾個遊醫和散醫看了,開了方子煎了藥,吃了不見好,一直昏昏沉沉的。老夫人擔心燒壞了,一直在問情況。燒了三日,忽然人清醒了,病也好了,眾人都鬆了一口氣。卻不知道,楊七小姐已換了瓤子。
吳家兄弟再三賠禮,就怕英王家不依不饒。老王妃到是個開明豁達之人,看吳家小子年齡不大,也不是故意的,心裏就沒十分怪罪。再在看楊依依醒了,放下心來。吳四信非要當麵致歉,楊依依的芯子是成人,不跟小孩子計較,大度地原諒了他。老夫人看楊七沒什麽大礙,就收了賠禮,告誡了吳四信一番,讓他們走了。
說起英王妃崔清,那是個一路走運的典型人物。崔清的父親原是清河崔氏的旁枝,崔父與崔母感情很好,沒有納妾。家裏一連生了六個男孩,沒有一個女娃。幾個哥哥都成家立業了,甚至有幾個都當了父親。已經當了祖母的崔老夫人在四十八歲那年,老蚌生珠的得了一個女娃。物以稀為貴,全家非常喜愛這個小妹妹。
崔清生下來長得圓潤可愛,少時不隻會扮乖賣萌,還很有心計。可惜到後來,崔清長殘了,外貌不如小時候可愛。成了個五短身材,五官扁平的樣子。個性也有些不好,父母兄長們慣壞了,有些自視過高。
崔清十五歲開始議親。一開始心高氣傲的,想與其他世家大族聯姻。但那些大族的主支都自視甚高,嫌棄崔清家境平常,怕他們家拿不出象樣的嫁妝。度其身材相貌,學識舉止都算不上出色。崔家也嫌棄那些世家旁支條件不理想,且聽聞那些人家使喚家裏的新婦如仆婢,崔家怕自家女兒過門受氣,不肯許婚,高不成低不就,竟耽誤到了二十八歲。
不過,崔清的幾個兄長都很爭氣,有學文的,有學武的,有文武雙全的。清河崔家主支看這支的孩子能耐,就很看重這一家子。把崔清的父親過繼給崔家一個絕嗣早亡的主枝兄弟,從此對外說是清河崔氏主枝的九房。
崔母與嫁入清河崔家主支三房的魯陽公主略有交情,魯陽公主特別喜歡給權貴望族保媒,隻是謝媒禮收的很高。崔母使得兩千貫謝媒錢,請魯陽公主親自上弘農楊氏說合。
楊鬆早年訂過一次親,後來被退了。是因為楊鬆追隨族叔楊傑四處奔波,圖謀甚大。嶽家怕大事不成,再牽連合族性命,硬著頭皮退了婚。楊鬆急於找個妥當的宗婦操持內宅事務,對崔家這件婚事挺滿意。
楊家給崔家聘禮兩萬貫錢。娘家疼愛崔清,在聘禮的基礎上又添了些錢物,給崔氏置辦了一筆不錯的嫁妝。崔氏過門後極得夫家重視,成為楊家這一支的宗婦,協理楊鬆掌全族事務。在亂世中,崔氏也表現出不錯的理家才幹,幫助丈夫應付族內族外的瑣事,生有三子三女都順利的養成了。確實算得上,娘家疼愛,夫家看重,家庭圓滿,兒女雙全。
楊侍郎的繼妻陳氏恰恰相反,從小運氣就不佳。
陳父張懷是個贅婿,沒有根底,自私淺薄。原籍懷州河內郡衛縣張家村。那一年家鄉水災,顆粒無收。洪水一直不退,全家跟著同村逃荒至弘農郡。從洪水中沒搶救多少財物,一路上消耗盡了。加上病餓急行,一行人死傷慘重,到此地,張家隻餘母子兩人。兩人無奈,求告著依附於遠親,住了那家兩間破房子勉強過活。
張懷父親在時,隨父讀過書的,給鄉下稚童啟蒙沒有問題,在村學謀了一個教席的位置。匆匆數年,張母生病了,那遠親就想趕他們走,總說些小話。那年冬天張母病死,張懷無地無錢,沒法安葬,隻好求到本地鄉望陳家。
陳家有一妻五妾,隻嫡妻生了一女。陳家因家中沒男丁,經常齋僧布道,修橋補路,樂善好施。奈何命中無子,多方努力也無計可施。
陳太公看張懷可憐,就舍棺舍錢,並指自家的一處山地讓他安葬老母。張懷趁機把亂葬在半路的父親也遷過來,與母親合葬一處,了結心願。
次年,陳老先生病了,張懷便買了些果子來家中看望。碰到了陳家小姐,陳小姐看張懷身高七尺,體態清瘦勻稱,麵目俊秀,很是心動。又聽聞他家中長輩死絕,如今孤身依親,年近三十未成家,在村學中謀了一個差事勉強度日。心想這樣一無根無底的人,必然好拿捏,不如招他來家頂門立戶。
陳父聽了女兒的意思,心下也很滿意。但陳母小性,怕女兒叫外鄉人哄了去,又心疼家產將來落於外人之手。叫社長寫了一篇文書去:河內張懷,困頓無能,從此隨妻。更姓改名,所出子女,陳氏為宗。嶽家二老,養老送終。張懷多番思量無可奈何,隻能按了手印,做了上門女婿。
張懷,字懷仁,早年讀過些書,自以為風雅。張懷本不是名門,贅婿名聲也不好聽,所以沒人推舉入仕,但他素來標榜耕讀傳家。到陳家熬死了老兩口,接掌了家產後,喜歡收羅書畫,在這方麵舍得花錢。老人過世後家底漸薄,幾個老妾也被遣送走了。陳家父子隻守著幾頃良田過日子,混個溫飽還是可以的。
陳小姐婚後生兩子一女,兩個兒子,長名陳良,字忠良,次名陳厚,字仁厚。兩人外貌粗陋,皆不會讀書,讀來讀去沒讀出什麽名堂,到最後也隻略識得些字,會些家常術算,隻愛務農與小商。
唯一的女兒陳氏,乳名巧兒。很是聰明伶俐,心靈手巧。從小跟著父兄啟了蒙,就喜愛讀書。廚藝、女紅、書法、術算都不錯,又有孝心,鄉裏小有美名。
鎮定一下,想起自已愛看網上的穿越小說,難道我穿越了,真有這種奇事?
門口處傳來一個年輕女子的聲音:“綠豆,小姐醒了嗎?老夫人問過好幾遍了。”床尾一個女孩回應:“小姐剛醒,看上去好多了。”
挑開門簾,進來婢女年紀不大,中等身高,不足一米六。圓圓的蘋果臉粉嫩嫩的,圓圓的大眼睛水汪汪的,圓圓的小鼻頭微翹,圓圓的小嘴,很是可愛。她穿著暗紅色齊胸的細麻長襦裙,白色對襟窄袖的麻質小短衫,一雙淺黃色麻布的翹頭平底履。雙圓髻梳的很整齊,沒有金銀首飾,戴了一枝絲質的粉色桃花。
這是個話多的女孩,笑嘻嘻的:“小姐想紅豆沒,今天感覺好點了嗎?小姐餓不餓呀,想不想喝水?”楊依依不敢暴露自己的情況,想著還是了解一下眼前情況,然後再做打算。
楊依依聽她嘰嘰喳喳地說話,很快了解眼下的情況:現在是大燕國開燕九年四月中,身處虢州弘農郡華陰縣東南塬,英王楊氏祖宅。自己是楊家五房所出,排行第七的嫡小姐,名字喚做楊依依,今年九歲。
依依原來有一個乳母姓高,是她母親陳氏找的,高乳母人長得粗糙,做事不認真,還愛挑弄事非。等楊依依一斷奶,老夫人就把她打發走了。老夫人親自給七孫女挑選了貼身伺候的婢女,一人就是眼前的小丫環紅豆,十四歲。站在床尾那個叫綠豆,十三歲。綠豆身量較高,長得壯實。皮膚微黑,臉型橢圓,五官平常,個性單純,沉默少言。
楊依依愣住了,大燕朝楊家,這是她之前寫的一本網絡小說裏的背景。難道是穿書了?
楊依依是二十世紀華國浙江省諸暨市圖書館的一名管理員。原生家庭比較重男輕女,弟弟結婚,嫌房間小,占了她的房間,她長期住在單位的職工宿舍。家裏父母經常向她要錢,那點工資除了留下維持基本生活需求的錢,都貢獻給家裏了。楊依依條件很一般,她很怕成家後再多些婆家人壓榨,有些恐婚。人到四十多歲也沒結婚,生活挺無趣的。
依依學的是文秘專業,文筆不錯,又在圖書館工作,查資料方便。有同事給她支招,現在網絡發達,不如寫點小說發到網上,也是個樂子。開始學寫小說沒什麽經驗,就在圖書館和網上查了些資料,以華國古時候隋唐的大曆史背景寫了一本中篇小說《依依不舍》。怕自己的知識儲備不足,寫作能力有限。小說也不敢寫的太實,萬一張冠李戴了,或者哪些地方寫得不正道,被挑剔,被網暴就犯不上了。
不過小說沒寫完就斷更了,因為楊依依出了嚴重的車禍。還以為此生休矣,不成想一睜眼,穿進了自己寫的小說裏。
在小說構思裏,楊依依是英王楊氏大家族裏的一個小炮灰,從小爹不親娘不愛,跟著祖母在英王大伯家長大。楊依依從滿月起在祖母身邊生活,身邊有兩個婢女服侍。祖母過世後,英王妃就讓她回自家。楊依依所有收入都被親娘陳氏霸占,自己囊中空虛。掌家的異母兄長楊荀夫婦不仁,大家都不管楊依依的事,讓她錯過了花嫁之期,成了嫁不出去的老姑娘。
父親楊梧過世後,兄長楊荀便分了家,楊依依的母親跟親弟弟楊蒿分到的家產不多,一家子非常嫌棄這個沒嫁出門的女子,扣下她僅有的財物與兩個婢女,送她孤身到離家很遠的一家寺院出了家。楊依依又氣又悔,加之生活條件艱苦,沒多久就病死了。
弘農楊氏,原是繁榮了幾百年的望族。隻是隨著世代變遷,楊家人才凋零,資源枯竭,家族已漸漸衰落。又與胡族結了仇,遭到血洗,幾乎滅族,隻逃出幾支分散到各地。
南北朝亂世末期,北周政權統治下,北方還算安定。楊氏旁係出了一位厲害人物,叫做楊傑。這個人文武雙全,善於領兵。被西魏的柱國大將軍趙國公辜家相中,楊傑娶了辜家的嫡五女辜容為妻。夫妻感情很好,辜氏也特別能幹,對時事很有見解。
北周的先皇壯年就得了病,病重時,怕楊傑擁兵自重。擔心太子年輕震不住,又需要楊家來平衡製約其他勢力,非要楊傑把長女楊琬嫁給太子宇文空。後來新皇即位,楊傑成了皇後外家。
楊傑非常小心謹慎,但還是因為功高震主,被年輕的新帝猜疑。那小皇帝女婿忌憚楊家,卻又沒什麽手腕對付楊傑。把一股憤懣之氣撒在楊傑的女兒身上,對皇後楊琬非常刻薄,常常打罵。
有一次喝多了,找皇後的麻煩,吵鬧中把皇後推到地上,揚言要殺了皇後。還是辜容大著膽子,向皇帝叩頭求饒,把頭都磕破了,血流滿麵。皇帝心虛了,也驚醒些,拂袖而去,才保住了女兒的性命。
楊傑知道這是對楊家的示威,實在是忍無可忍,最終騎虎難下,就把全部身家押上準備發動政變。
沒想到楊榮命運兩濟,剛準備了人手,還沒等動手,皇帝女婿莫名其妙地暴斃了。後宮隻皇後生了一個女孩宇文明月,北周便沒有正經的繼承人。宗族與大臣們一商量,硬捏了一個九歲大的宗族庶子過繼到皇後名下,匆忙間繼位。
太後楊琬信不過這幫朝臣,把朝政托付給他爹。楊傑看時機來了,一番運作,最後小皇帝迫於壓力,主動禪位。
楊傑成功坐上皇位,建立大燕,自號燕文帝,定都中興,年號開燕。
楊傑稱帝後,自抬身份,稱自己是弘農楊氏的主支,重新寫了族譜,以自家為主幹,把楊氏族親都歸入弘農楊氏宗族譜係。
燕文帝把楊琬接回楊家,廢太後稱號,改立為琬德長公主。長公主的女兒宇文明月,封為明月郡主。
早年間楊氏因為擴張地盤,與異族有了利益衝突,遭到了血洗。英王的父親楊天臨運氣不錯,逃出生天,到太原定居下來。
楊天臨人長的帥,又聰明能幹,很會經營,慢慢的積聚家財,複了原氣。娶了當地旺族蘭氏的女子。蘭家是武將之家,蘭氏從小被家族悉心培養,文武雙全,為人剛直犀利。婚後夫妻恩愛,生了五個兒子一個女兒。楊天臨還納了一房妾室,有兩個庶出的女兒。
楊天臨年少時就與同族的楊傑交好,十分敬重這位族弟。早早依附了,是楊傑的心腹。楊傑所指,攜族上陣,東征西討,等楊傑成名後,欲與封賞,可惜楊天臨中年早逝,家裏是蘭夫人當家。楊家這一支死傷較重,隻餘楊鬆,楊梧兩兄弟。
顧念楊鬆、楊樺兩兄弟追隨之情,恩旨追封楊鬆之父楊天臨為英王,世襲。因老英王已逝,長子楊鬆承襲英王,從一品的爵位。還有實職,任驃騎大將軍。楊梧得了從三品的江州候爵位,也有實職,工部侍郎。
燕文帝初時定都在漢代舊都長安城。漢代到現在近千年了,曆經了戰亂,天災人禍,故城破舊,宮室凋敝。且地下水源鹹澀,周圍環境汙染嚴重,實在不好住。就準備另建都城,命工部尚書宇文安主理,工部侍郎楊梧和匠作大監方明為輔,組成管理團隊,加上駐京軍隊協同,在原都城的東南七十裏吉壤,新建中興城。
當時動用民夫數萬,加上軍隊協作,曆時一年就修成了燕皇宮與燕皇城。第二年起了城牆,確立了坊市格局。現在又過了五年多,中興城靠近皇城的部分居民坊,東市、西市都陸續建完了,還有部分居民坊與引水工程尚在修建完善。
楊家現居於皇城東邊春回坊裏的東北側,英王兩兄弟分府不分家,兩家府邸肩並肩,英王府在左,中間隔著一條五尺有餘的雙楊巷,巷子兩頭加了前後門,牆上相對開了兩處側門,楊家祖母隨長子住英王府。英王府左首原是賜給楊樹的,雖是同族兄弟,楊樹與楊鬆合不來,把宅子高價賣給英王的側夫人李氏,如今改叫江南院,兩宅之間也有一條江南巷,開了側門。
楊鬆今年四十九歲,夫人崔氏比丈夫還大兩歲。楊鬆現有兩妻一妾,生有六子六女。
以下三子三女是英王妃崔氏嫡出。
長子楊榮,字永勝,今年二十三歲,三年前已娶了琅琊王氏的四房嫡長女王梅為妻。
次長楊芮,字永躍,今年二十二歲,去年剛娶了清流郭少師家的嫡長女郭麗為妻。
四子楊蔚,今年十八歲,尚在國子監學習。
長女楊芙二十一歲。次女楊蓉十九歲。小女楊霏霏今年九歲。
以下五位都是平妻李夫人所生。
三子楊荊,字永利,今年二十一歲,沒訂親,還在中興城外的開陽書院讀書。
五子楊茴,今年十六歲,隨兄長楊荊一起讀書。
三女楊蕎,十八歲。四女楊芥,十七歲。五女楊薺,十五歲。
有一個得寵的伺妾林氏,生下六子楊荃,今年十四歲,
再說侍郎府的楊梧,今年四十有二,生有二子二女。雖都是嫡出,卻是先後兩位夫人所生。
已逝的原配蕭夫人所出的長子楊荀,今年二十一歲,雖與楊荊同年,但生月小,在本家中行四。
長女楊茭,今年十八歲,在姐妹中排三。
繼配陳氏就是楊依依的母親,陳氏還有個小兒子,現在還不到一歲,未起名。
楊家這一輩的女孩子也隨男子,用帶草頭的字命名。楊七姑娘與楊八姑娘的名字,與眾姐妹不同。說起來由有個緣故,楊家的子嗣比起別的大族,數量上不算豐盛,孩子的名字都是英王取的。
楊家長房崔氏與五房陳氏同日生產,兩個女孩出生前後不差半個時辰。英王楊鬆為二女取名時,適看見小兒子楊荃正在窗前搖頭晃腦,背誦詩經中的《采薇》,詩中雲: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英王對伺妾林氏極為憐惜寵愛,對小兒子楊荃非常上心,看他可愛的樣子,心中喜悅,剛好自家姓楊,給兩個新生的女孩取名依依、霏霏。
楊祖母很是喜愛這對同日出生,白嫩可愛的小孫女,非要抱過來養,兩人從小一起長大。楊霏霏,就是原著小說裏的女主。在家裏排行最小,極受寵愛。
書中有個大背景,燕文帝與辜皇後商定,廢太子,改立晉王為儲君。後晉王繼位,稱燕武帝。這位武帝真是讓人一言難盡,是個矛盾的個體。他長相俊美,文采風流,卻心狠手辣,即位初就把前太子一家斬草除根了,其他兄弟姐妹及其孩子也沒落好下場。他初執政時很能幹,他推行科舉製度,提拔寒門學子和庶民,壓製士族豪門,平衡各方勢力。隻是待功成名就後,燕武帝就有些急功進利的意思了。
他能征善戰,不停開疆擴土。幻想著國力空前強大,威震四海,萬國來朝。他喜歡到處遊樂,處處大興土木。在五都修建行宮,使得全國的木材供應都緊張了,中興城外都沒有十年以的的大樹,京畿之地嚴重沙漠化。他喜愛新奇事物,就想到處走走,拓寬道路,增加漕運。耗盡國力開一條貫穿南北的運河,多次巡遊全國。
最終耗盡國力,人民負擔過重,多處揭竿而起,國家動蕩不安。擁兵的豪族與利益受損對朝廷早已不滿的地方勢力相勾結,加上各處起義的亂民,整個國家鬧的很。楊家做為宗族成員,隻能跟著這個瘋狂的君王,在亂世中浮沉,巨舟將傾。
楊家小女兒楊霏霏有些奇遇,早年無意中買下一個有些殘疾的小婢女封長紅。封長紅有個善於經商的哥哥,叫封長青。彼時封長青還是落魄的年輕人,封長青兄妹不願分離,一輩子跟隨楊霏霏。封氏兄妹為人忠誠,知恩圖報。封長青心靈手巧,極善經營,得了楊八小姐的授意與資金投入,很快聚攏了大筆財富,在運河兩岸要緊地方囤下大量房產土地。
等躲過改朝換代的亂世,這些房產土地換來家族富貴安穩,楊霏霏被舉族看重,嫁得江南巨家,兒女成群,幸福一生。
楊依依恍恍惚惚的,不知是在書中世界,還是在平行的時空。
又聽紅豆說,這次來祖宅,是因為楊依依過世的祖父老英王,三月十六過七十冥壽。長子長孫來不了,是因為皇帝讓晉王統兵南下征戰,準備完成統一大業。英王楊鬆正是欽點的南路軍統帥,這會領著長子都在軍中操練,為南下做準備。幼子楊梧夫妻來不了,是因為中興城很多工程還在建,尤其是八大水渠引水入興的工程,到了緊要關頭。楊梧作為工部侍郎,在工部忙的不可開交。夫人陳氏因為幼兒剛出生六個月,不宜遠行,留在都城家中。
三月十四,祖母與英王妃領眾公子小姐來楊氏祖宅,準備為老王爺賀冥壽。眾人都心中鬆快,一來能逃避家中崔夫子的課,二來也想趁機春遊一番。
過了半月,事情完結,怕眾人玩瘋了耽誤學業,英王妃領眾公子小姐先啟程回都城了。
蘭老夫人素來畏熱,想留在老家消夏。依依與霏霏非要留在祖母身邊,老太太一向疼愛自小帶大的小孫女,就不顧英王妃的反對,留下兩個小家夥。英王妃沒辦法,隻得留下幾個得力的媽媽,讓她們好好照顧著。
楊祖母六十有五,她身高體胖,臉形有點方,濃眉大眼,雖皺紋滿臉,但還算白皙,麵目慈祥中帶著威嚴。花白的頭發有些稀疏了,日常墊上假發梳成一個平髻。今日戴了一隻金鳳梳,插一隻鹿銜草的金釵。手上戴一對金蟬樣式的黃金戒指,兩隻萬字紋黃金鐲子。
兩個女孩到了鄉野沒有大人拘束,又不用上課,簡直玩瘋了。今日讓媽媽們領著去聽社戲,明日跟老祖母去族親家中吃喝玩樂。
沒想到瘋玩了幾日,楊依依就被一匹失控的馬給撞了。騎馬的是一個十一二歲的英俊少年,他叫吳四信,晉地並州人,隨長兄吳大寶給華陰縣一家大戶送一批名貴木料。楊依依傷勢不重,隻有幾處擦傷,主要是受了驚嚇發起熱來,吃了帶來的藥也不好使。華陰沒有什麽名醫,請了幾個遊醫和散醫看了,開了方子煎了藥,吃了不見好,一直昏昏沉沉的。老夫人擔心燒壞了,一直在問情況。燒了三日,忽然人清醒了,病也好了,眾人都鬆了一口氣。卻不知道,楊七小姐已換了瓤子。
吳家兄弟再三賠禮,就怕英王家不依不饒。老王妃到是個開明豁達之人,看吳家小子年齡不大,也不是故意的,心裏就沒十分怪罪。再在看楊依依醒了,放下心來。吳四信非要當麵致歉,楊依依的芯子是成人,不跟小孩子計較,大度地原諒了他。老夫人看楊七沒什麽大礙,就收了賠禮,告誡了吳四信一番,讓他們走了。
說起英王妃崔清,那是個一路走運的典型人物。崔清的父親原是清河崔氏的旁枝,崔父與崔母感情很好,沒有納妾。家裏一連生了六個男孩,沒有一個女娃。幾個哥哥都成家立業了,甚至有幾個都當了父親。已經當了祖母的崔老夫人在四十八歲那年,老蚌生珠的得了一個女娃。物以稀為貴,全家非常喜愛這個小妹妹。
崔清生下來長得圓潤可愛,少時不隻會扮乖賣萌,還很有心計。可惜到後來,崔清長殘了,外貌不如小時候可愛。成了個五短身材,五官扁平的樣子。個性也有些不好,父母兄長們慣壞了,有些自視過高。
崔清十五歲開始議親。一開始心高氣傲的,想與其他世家大族聯姻。但那些大族的主支都自視甚高,嫌棄崔清家境平常,怕他們家拿不出象樣的嫁妝。度其身材相貌,學識舉止都算不上出色。崔家也嫌棄那些世家旁支條件不理想,且聽聞那些人家使喚家裏的新婦如仆婢,崔家怕自家女兒過門受氣,不肯許婚,高不成低不就,竟耽誤到了二十八歲。
不過,崔清的幾個兄長都很爭氣,有學文的,有學武的,有文武雙全的。清河崔家主支看這支的孩子能耐,就很看重這一家子。把崔清的父親過繼給崔家一個絕嗣早亡的主枝兄弟,從此對外說是清河崔氏主枝的九房。
崔母與嫁入清河崔家主支三房的魯陽公主略有交情,魯陽公主特別喜歡給權貴望族保媒,隻是謝媒禮收的很高。崔母使得兩千貫謝媒錢,請魯陽公主親自上弘農楊氏說合。
楊鬆早年訂過一次親,後來被退了。是因為楊鬆追隨族叔楊傑四處奔波,圖謀甚大。嶽家怕大事不成,再牽連合族性命,硬著頭皮退了婚。楊鬆急於找個妥當的宗婦操持內宅事務,對崔家這件婚事挺滿意。
楊家給崔家聘禮兩萬貫錢。娘家疼愛崔清,在聘禮的基礎上又添了些錢物,給崔氏置辦了一筆不錯的嫁妝。崔氏過門後極得夫家重視,成為楊家這一支的宗婦,協理楊鬆掌全族事務。在亂世中,崔氏也表現出不錯的理家才幹,幫助丈夫應付族內族外的瑣事,生有三子三女都順利的養成了。確實算得上,娘家疼愛,夫家看重,家庭圓滿,兒女雙全。
楊侍郎的繼妻陳氏恰恰相反,從小運氣就不佳。
陳父張懷是個贅婿,沒有根底,自私淺薄。原籍懷州河內郡衛縣張家村。那一年家鄉水災,顆粒無收。洪水一直不退,全家跟著同村逃荒至弘農郡。從洪水中沒搶救多少財物,一路上消耗盡了。加上病餓急行,一行人死傷慘重,到此地,張家隻餘母子兩人。兩人無奈,求告著依附於遠親,住了那家兩間破房子勉強過活。
張懷父親在時,隨父讀過書的,給鄉下稚童啟蒙沒有問題,在村學謀了一個教席的位置。匆匆數年,張母生病了,那遠親就想趕他們走,總說些小話。那年冬天張母病死,張懷無地無錢,沒法安葬,隻好求到本地鄉望陳家。
陳家有一妻五妾,隻嫡妻生了一女。陳家因家中沒男丁,經常齋僧布道,修橋補路,樂善好施。奈何命中無子,多方努力也無計可施。
陳太公看張懷可憐,就舍棺舍錢,並指自家的一處山地讓他安葬老母。張懷趁機把亂葬在半路的父親也遷過來,與母親合葬一處,了結心願。
次年,陳老先生病了,張懷便買了些果子來家中看望。碰到了陳家小姐,陳小姐看張懷身高七尺,體態清瘦勻稱,麵目俊秀,很是心動。又聽聞他家中長輩死絕,如今孤身依親,年近三十未成家,在村學中謀了一個差事勉強度日。心想這樣一無根無底的人,必然好拿捏,不如招他來家頂門立戶。
陳父聽了女兒的意思,心下也很滿意。但陳母小性,怕女兒叫外鄉人哄了去,又心疼家產將來落於外人之手。叫社長寫了一篇文書去:河內張懷,困頓無能,從此隨妻。更姓改名,所出子女,陳氏為宗。嶽家二老,養老送終。張懷多番思量無可奈何,隻能按了手印,做了上門女婿。
張懷,字懷仁,早年讀過些書,自以為風雅。張懷本不是名門,贅婿名聲也不好聽,所以沒人推舉入仕,但他素來標榜耕讀傳家。到陳家熬死了老兩口,接掌了家產後,喜歡收羅書畫,在這方麵舍得花錢。老人過世後家底漸薄,幾個老妾也被遣送走了。陳家父子隻守著幾頃良田過日子,混個溫飽還是可以的。
陳小姐婚後生兩子一女,兩個兒子,長名陳良,字忠良,次名陳厚,字仁厚。兩人外貌粗陋,皆不會讀書,讀來讀去沒讀出什麽名堂,到最後也隻略識得些字,會些家常術算,隻愛務農與小商。
唯一的女兒陳氏,乳名巧兒。很是聰明伶俐,心靈手巧。從小跟著父兄啟了蒙,就喜愛讀書。廚藝、女紅、書法、術算都不錯,又有孝心,鄉裏小有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