嫣然想告訴丈夫自己不餓,可不及開口說話,眼裏的淚就已落下。容畦伸手接住妻子的淚,輕聲道:“我和你說過,不怕的,叔叔並不是個不明白事理的人,況且還有朱姨娘在那勸著,說既然你肚子裏這孩子是個有福氣的,若貿然不要,也不合天理,總要尋個人來,瞧能否破解。”
嫣然聽了容畦這話,嗯了聲才道:“真的有這樣人嗎?”容家是走難闖北的生意人,鬼神之說,並不大放在心上,可此刻關係到自己的孩子,容畦也有些信了,輕聲道:“不管怎樣,我們的孩子,一定要好好出生。”
但願,真能尋到這麽一個人,若能如此,那就發願塑金身,每日上香,隻求保佑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長大。容畦見妻子如此,給她打了碗雞湯,用勺舀一勺放在她唇邊:“快喝了吧,多喝些,我們的孩子才會長的快些。”
嫣然一口口咽下這勺湯,但願明日,能夠尋到這麽個有大智慧的人,能讓自己的孩子平安長大。
“朱姨娘這是要搞什麽?”當聽到容老爺一大早命人去打聽哪裏有那樣能化解掉這個結的人時,周氏頓時大為不滿,對自己丈夫抱怨道。
“橫豎不管她在想什麽,這件事,對我們總是好事。”容二爺雖也覺得可惜,可這件事不能操之過急,不然的話,就像上次一樣,那反而不美。
“還真沒瞧出來,朱姨娘平日溫溫柔柔,斯斯文文的,內裏可是極有丘壑。哎,我和你說,當日你怎麽沒想到去勾搭她?”周氏斜眼瞧著丈夫,容二爺用手指一下鼻子:“你說,我有這麽的……”
周氏伸腳踢一下丈夫:“呸,別把你自個說的有多好。你往叔叔跟前去吧,對了,若叔叔問起,你就推那個觀音庵的庵主。”容二爺點頭:“這樣小事,我自然記得。哎,那個庵主,到底什麽來曆,是不是真是楊家的姑太太?”
“楊家的姑太太就算真的出家修行,也不會到處跑啊?”周氏懶懶地說了這麽一句,容二爺咦了一聲就道:“你就不怕?”
“怕什麽,就算事發,也不過就是我受了蒙蔽,再說這件事,也傳不到楊家耳裏,他們一家子都在京城做官呢,哪會想到揚州有個這樣人。再者說了,這人對楊家的事知之甚詳,我看啊,隻怕和我們那位三奶奶,也是一個出身。”
周氏說完就起身往容玉致那邊來,容二爺了然,這樣的話,到時那麽一薦上去,這樣的人,許個三四百兩銀子,那就是想怎麽說,就怎麽說。容二爺心裏得意,但麵上不敢露出來,也匆匆去容老爺那邊。
周氏走到容玉致院門口,用帕子點一下眼角,方才的笑容頓時消失不見,隻留下滿麵焦急神色,似乎對容玉致的關心是從心裏發出。容玉致的屋子還是那樣靜悄悄的,容玉致躺在床上,雙眼緊閉,丫鬟在旁打著扇子。
“這天都已經涼下來了,你們怎麽還在打扇?”周氏走進瞧見丫鬟在旁打扇,忍不住皺眉就問。
“回二奶奶,我們本也這樣說呢,誰知昨夜,大小姐醒來,突然說冷,我們忙把被子拿出,大小姐蓋了三四床被子,都喊冷不止。好容易睡著了,我們在旁伺候著,誰知大小姐又突然睜開眼睛,說太熱了,把這被子接連拿掉,大小姐還是喊熱,又把衣衫寬掉,最後又把扇子尋出,給大小姐扇著,大小姐才又安靜下來。二奶奶,您說這忽冷忽熱的,是不是?”
鬼神之說,總會讓人有些相信的,特別是這樣丫鬟,周氏瞪丫鬟一眼:“別胡說,你三奶奶懷的孩子,可還是……”這句話沒說完,容玉致就睜開眼睛,眼神慌亂,雙手亂擺:“不要,不要趕我,不要趕我走。”
見狀房裏的丫鬟忙齊齊上去按住容玉致,容玉致喊了幾句,這才安靜下來,但還是在那喘個不停。周氏雖曉得容玉致是裝出來的,但也忍不住在心裏對朱姨娘翹了翹大拇指,還真沒瞧出來,竟把容玉致教成個牽線木偶一樣,朱姨娘說什麽,容玉致就動什麽。可真是聽話。
心裏想著朱姨娘,朱姨娘就已掀起簾子走進來,瞧見周氏,朱姨娘隻點了點頭,就走到容玉致床前道:“大小姐,老爺請來個師傅,說能解了這件事,您啊,就安心吧。”
容玉致睜開眼,看著朱姨娘,朱姨娘說話時候已經伸手按住容玉致的手,容玉致會意,隻是點一點頭。瞧見容玉致點頭,朱姨娘不為人所察覺地彎一下唇,讓人去請人進來。
這請來的是個道士,走進容家時候,就被容家的富有給嚇住,心裏盤算著,總要騙個三四百兩銀子才是,等進到容玉致房裏,瞧見是個如花似玉的少女,那哈喇子立即流下來。手裏的桃木劍也握不住,眼都發直了。
容老爺跟著進來,瞧見這道士這副模樣,登時就大怒起來,但他總是有些城府的,對那道士道:“道長,小女這是?”
這道士這才回神過來,咳嗽一聲,裝出一副有威嚴的樣子出來:“這是被惡鬼纏身,已經久了,幸好請的小道,小道……”
“道長的度牒在何處,師承何方?”容老爺聽到這句,疑惑更深,索性問了這麽一句,道士不料容老爺會這樣問,遲疑一下才要答。
見他連度牒在何處都答不出來,容老爺臉上已經變色:“來啊,給我把這個野道士趕出去!”沒想到還沒動法就被容老爺趕出去,這道士立即喊道:“你,你這血口噴人,我可是……”
“把度牒拿出,我就信了,若不然,就給我趕出去。”容老爺不料下人們請來的,竟是這麽一個人,心頭更是大怒,丫鬟們見狀已經忙把簾子放下,遮住了容玉致的臉。
“你,你,你家趕走了我,定有災禍……”道士已經口不擇言起來,容老爺到了這時,已經分辨出來他是個假道士,順手拿起旁邊的撣帚就往那道士身上打去:“滾,要降災的話,你也先把身上的行頭換了。”
見容老爺還要打,這道士急忙往外跑,嘴裏還在輸人不輸陣的罵個不停。容老爺把撣帚扔在地上,才對朱姨娘道:“去,這道士是誰請來的,給我重重地打,打上二十板子。”
說完容老爺就跌坐在椅上,口裏不停地道:“氣死我了,氣死我了。”朱姨娘當然曉得為什麽會請這麽一個道士來,嘴裏卻道:“老爺先消消氣,這有本事的人是難請的,不如老爺,去告訴親朋好友,要他們舉薦如何?”
“你這是嫌我們家這事不夠丟人?”容老爺罵了一句,朱姨娘忙住口不敢說話,容老爺瞧了眼她,還是歎氣,不得不承認朱姨娘說的對,那樣野和尚野道士,哪有親朋好友薦的人可靠?
周氏所在的屋和容老爺說話的地方隻隔了一道牆,聽的清清楚楚,不由暗自得意,就等這話。果然朱姨娘是個有智謀的,以後還要多親近才是,還要讓自己男人去和朱姨娘說,等做了家主,定會侍奉朱姨娘如親娘一樣,絕無半點忤逆,更不會當普通庶母對待。
容家這件事,在容老爺托親朋好友薦一些比較好的和尚道士之後,漸漸傳了出去。這種事情,牽涉了有福氣和衝撞的事,自然變成眾人口中的談資。特別是有人還舉例,說某某年,某家也是有人這樣懷孕,尚在娘胎裏,就被某大師說,是個能光耀祖宗的人啊,隻是父母緣薄,父母要享他的誥封,隻能到地下了。
這家子還不信,隻當耳邊風一樣,等生下來,見是個方頭大耳天庭飽滿,極其可愛的孩子,也就好生撫養。誰知不到三歲,爹就死了,娘獨自帶著他支撐門戶,不到十歲,娘也死了。這下成了孤兒,東一頓西一頓難以混的溫飽,同鄉有個做知縣的,見他聰明伶俐,就帶了上任,和他要投身紙他不肯寫,就趕了出來,幸好遇到他爹生前的好友,於是被收留,等到十六歲,又娶了這好友的女兒為妻。
日子漸漸過起來,誰知女兒出生不久就夭折,他又得了癆病,就被設計趕出。本以為就這樣死了,他卻在三年後發家歸來,此時他那妻子還在守節,重歸於好之後就在南京安家,家宅富麗,田地連片。後來又生下兩個兒子,都科舉成才,長子直做到尚書,誥封三代,他的爹娘果真享了誥封,卻已在地下了。
現在,又出了這麽個孩子,就瞧容老爺是舍得親生女還是舍得這將要到的榮華富貴了。
“三嬸嬸,外頭的傳言,可越來越烈了。”事發雖隻有數日,可嫣然已經瘦了一圈,聽到裘氏的安慰嫣然淡淡一笑:“大嫂,到了此刻,我也隻能聽天由命了。”
作者有話要說:那個故事,是警世通言裏宋小官的故事,這個故事足夠yy,而且不失堅貞。
嫣然聽了容畦這話,嗯了聲才道:“真的有這樣人嗎?”容家是走難闖北的生意人,鬼神之說,並不大放在心上,可此刻關係到自己的孩子,容畦也有些信了,輕聲道:“不管怎樣,我們的孩子,一定要好好出生。”
但願,真能尋到這麽一個人,若能如此,那就發願塑金身,每日上香,隻求保佑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長大。容畦見妻子如此,給她打了碗雞湯,用勺舀一勺放在她唇邊:“快喝了吧,多喝些,我們的孩子才會長的快些。”
嫣然一口口咽下這勺湯,但願明日,能夠尋到這麽個有大智慧的人,能讓自己的孩子平安長大。
“朱姨娘這是要搞什麽?”當聽到容老爺一大早命人去打聽哪裏有那樣能化解掉這個結的人時,周氏頓時大為不滿,對自己丈夫抱怨道。
“橫豎不管她在想什麽,這件事,對我們總是好事。”容二爺雖也覺得可惜,可這件事不能操之過急,不然的話,就像上次一樣,那反而不美。
“還真沒瞧出來,朱姨娘平日溫溫柔柔,斯斯文文的,內裏可是極有丘壑。哎,我和你說,當日你怎麽沒想到去勾搭她?”周氏斜眼瞧著丈夫,容二爺用手指一下鼻子:“你說,我有這麽的……”
周氏伸腳踢一下丈夫:“呸,別把你自個說的有多好。你往叔叔跟前去吧,對了,若叔叔問起,你就推那個觀音庵的庵主。”容二爺點頭:“這樣小事,我自然記得。哎,那個庵主,到底什麽來曆,是不是真是楊家的姑太太?”
“楊家的姑太太就算真的出家修行,也不會到處跑啊?”周氏懶懶地說了這麽一句,容二爺咦了一聲就道:“你就不怕?”
“怕什麽,就算事發,也不過就是我受了蒙蔽,再說這件事,也傳不到楊家耳裏,他們一家子都在京城做官呢,哪會想到揚州有個這樣人。再者說了,這人對楊家的事知之甚詳,我看啊,隻怕和我們那位三奶奶,也是一個出身。”
周氏說完就起身往容玉致那邊來,容二爺了然,這樣的話,到時那麽一薦上去,這樣的人,許個三四百兩銀子,那就是想怎麽說,就怎麽說。容二爺心裏得意,但麵上不敢露出來,也匆匆去容老爺那邊。
周氏走到容玉致院門口,用帕子點一下眼角,方才的笑容頓時消失不見,隻留下滿麵焦急神色,似乎對容玉致的關心是從心裏發出。容玉致的屋子還是那樣靜悄悄的,容玉致躺在床上,雙眼緊閉,丫鬟在旁打著扇子。
“這天都已經涼下來了,你們怎麽還在打扇?”周氏走進瞧見丫鬟在旁打扇,忍不住皺眉就問。
“回二奶奶,我們本也這樣說呢,誰知昨夜,大小姐醒來,突然說冷,我們忙把被子拿出,大小姐蓋了三四床被子,都喊冷不止。好容易睡著了,我們在旁伺候著,誰知大小姐又突然睜開眼睛,說太熱了,把這被子接連拿掉,大小姐還是喊熱,又把衣衫寬掉,最後又把扇子尋出,給大小姐扇著,大小姐才又安靜下來。二奶奶,您說這忽冷忽熱的,是不是?”
鬼神之說,總會讓人有些相信的,特別是這樣丫鬟,周氏瞪丫鬟一眼:“別胡說,你三奶奶懷的孩子,可還是……”這句話沒說完,容玉致就睜開眼睛,眼神慌亂,雙手亂擺:“不要,不要趕我,不要趕我走。”
見狀房裏的丫鬟忙齊齊上去按住容玉致,容玉致喊了幾句,這才安靜下來,但還是在那喘個不停。周氏雖曉得容玉致是裝出來的,但也忍不住在心裏對朱姨娘翹了翹大拇指,還真沒瞧出來,竟把容玉致教成個牽線木偶一樣,朱姨娘說什麽,容玉致就動什麽。可真是聽話。
心裏想著朱姨娘,朱姨娘就已掀起簾子走進來,瞧見周氏,朱姨娘隻點了點頭,就走到容玉致床前道:“大小姐,老爺請來個師傅,說能解了這件事,您啊,就安心吧。”
容玉致睜開眼,看著朱姨娘,朱姨娘說話時候已經伸手按住容玉致的手,容玉致會意,隻是點一點頭。瞧見容玉致點頭,朱姨娘不為人所察覺地彎一下唇,讓人去請人進來。
這請來的是個道士,走進容家時候,就被容家的富有給嚇住,心裏盤算著,總要騙個三四百兩銀子才是,等進到容玉致房裏,瞧見是個如花似玉的少女,那哈喇子立即流下來。手裏的桃木劍也握不住,眼都發直了。
容老爺跟著進來,瞧見這道士這副模樣,登時就大怒起來,但他總是有些城府的,對那道士道:“道長,小女這是?”
這道士這才回神過來,咳嗽一聲,裝出一副有威嚴的樣子出來:“這是被惡鬼纏身,已經久了,幸好請的小道,小道……”
“道長的度牒在何處,師承何方?”容老爺聽到這句,疑惑更深,索性問了這麽一句,道士不料容老爺會這樣問,遲疑一下才要答。
見他連度牒在何處都答不出來,容老爺臉上已經變色:“來啊,給我把這個野道士趕出去!”沒想到還沒動法就被容老爺趕出去,這道士立即喊道:“你,你這血口噴人,我可是……”
“把度牒拿出,我就信了,若不然,就給我趕出去。”容老爺不料下人們請來的,竟是這麽一個人,心頭更是大怒,丫鬟們見狀已經忙把簾子放下,遮住了容玉致的臉。
“你,你,你家趕走了我,定有災禍……”道士已經口不擇言起來,容老爺到了這時,已經分辨出來他是個假道士,順手拿起旁邊的撣帚就往那道士身上打去:“滾,要降災的話,你也先把身上的行頭換了。”
見容老爺還要打,這道士急忙往外跑,嘴裏還在輸人不輸陣的罵個不停。容老爺把撣帚扔在地上,才對朱姨娘道:“去,這道士是誰請來的,給我重重地打,打上二十板子。”
說完容老爺就跌坐在椅上,口裏不停地道:“氣死我了,氣死我了。”朱姨娘當然曉得為什麽會請這麽一個道士來,嘴裏卻道:“老爺先消消氣,這有本事的人是難請的,不如老爺,去告訴親朋好友,要他們舉薦如何?”
“你這是嫌我們家這事不夠丟人?”容老爺罵了一句,朱姨娘忙住口不敢說話,容老爺瞧了眼她,還是歎氣,不得不承認朱姨娘說的對,那樣野和尚野道士,哪有親朋好友薦的人可靠?
周氏所在的屋和容老爺說話的地方隻隔了一道牆,聽的清清楚楚,不由暗自得意,就等這話。果然朱姨娘是個有智謀的,以後還要多親近才是,還要讓自己男人去和朱姨娘說,等做了家主,定會侍奉朱姨娘如親娘一樣,絕無半點忤逆,更不會當普通庶母對待。
容家這件事,在容老爺托親朋好友薦一些比較好的和尚道士之後,漸漸傳了出去。這種事情,牽涉了有福氣和衝撞的事,自然變成眾人口中的談資。特別是有人還舉例,說某某年,某家也是有人這樣懷孕,尚在娘胎裏,就被某大師說,是個能光耀祖宗的人啊,隻是父母緣薄,父母要享他的誥封,隻能到地下了。
這家子還不信,隻當耳邊風一樣,等生下來,見是個方頭大耳天庭飽滿,極其可愛的孩子,也就好生撫養。誰知不到三歲,爹就死了,娘獨自帶著他支撐門戶,不到十歲,娘也死了。這下成了孤兒,東一頓西一頓難以混的溫飽,同鄉有個做知縣的,見他聰明伶俐,就帶了上任,和他要投身紙他不肯寫,就趕了出來,幸好遇到他爹生前的好友,於是被收留,等到十六歲,又娶了這好友的女兒為妻。
日子漸漸過起來,誰知女兒出生不久就夭折,他又得了癆病,就被設計趕出。本以為就這樣死了,他卻在三年後發家歸來,此時他那妻子還在守節,重歸於好之後就在南京安家,家宅富麗,田地連片。後來又生下兩個兒子,都科舉成才,長子直做到尚書,誥封三代,他的爹娘果真享了誥封,卻已在地下了。
現在,又出了這麽個孩子,就瞧容老爺是舍得親生女還是舍得這將要到的榮華富貴了。
“三嬸嬸,外頭的傳言,可越來越烈了。”事發雖隻有數日,可嫣然已經瘦了一圈,聽到裘氏的安慰嫣然淡淡一笑:“大嫂,到了此刻,我也隻能聽天由命了。”
作者有話要說:那個故事,是警世通言裏宋小官的故事,這個故事足夠yy,而且不失堅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