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氏握住茶杯,嫣然坐在她麵前,依舊眼觀鼻鼻觀心,一副隨便她怎麽說,但就是不入耳的模樣。宿氏仔細瞧了瞧才道:“我曉得,我本不該來的,但拙夫當日和容叔叔,也曾兄弟相稱,我們兩家,本該是通家之好的。”
宿氏的話,果真不出嫣然所料,嫣然的唇微微一勾,接著才對宿氏道:“人和人之間,是要講緣分的,緣分既不見了,再講原先又如何。況且女子出嫁,本當從夫。我嫁了他,他說誰家是通家之好,要多來往,我自聽從。”
這是堵死宿氏的路,宿氏的唇微微抖動了下才道:“我曉得,我曉得,可是……”
“程大奶奶,沒有什麽可是。女子從夫,今日你是為從夫才來,那我,也隻能這樣回答你!”嫣然拒絕的不留一點餘地,宿氏曉得再說也是無味,也就在丫鬟攙扶下起身告辭。
嫣然送她到門邊,見宿氏的樣子終究還是不忍心,對宿氏道:“雖說女子從夫,可是程大奶奶,忘掉這件事,你會過的更好!”
“是啊,女子從夫,我的一生喜樂,就在他的身上。鄭姑娘,他忘不掉,我怎能忘掉呢?”也許,這樣的人,才會固守一紙婚約吧。才會把人生悲喜,全都寄托在一個男子身上。這個男子好,她就好,反之亦然。嫣然瞧著宿氏離去,站在門前久久沒動。
“你這丫頭,站在這做什麽?”鄭三嬸等不到女兒進來,走出屋子去尋她,見嫣然站在門邊,若有所思的樣子,上前拍她肩膀一下問。
“娘,我隻是覺得,程大奶奶嫁給那個人,虧了!”鄭三嬸沒想到女兒會說出這麽一句話,遲疑一下才道:“這也是她求來的。”不過,鄭三嬸接著就道:“別去想她了,你啊,好好地想以後你該怎麽過。我的女兒,是有主見的,一定會過的很好。”
“娘,我在你心裏,就這麽好?”嫣然的話讓鄭三嬸笑了:“這是當然,我的女兒,在我心裏,那是誰家千金都比不上的。瞧瞧,我的女兒,現在嫁的,比她們都好!”
嫣然淺淺一笑,沒有戳破鄭三嬸的喜悅,這日子,總要過下去才曉得過的怎樣呢。
日子過的很快,轉眼喜期將近,這回嫣然就在侯府後巷出嫁。九月十二那一日,鄭三嬸的娘家嫂子過來給嫣然上頭,這位舅母公婆爹娘都在,生了三兒兩女,小兒子已經應了童生試,全家都指望能出一個秀才,也不枉費這幾輩子的努力。故此這位舅母是熟識的人家裏,最想請來上頭的人。外甥女成親,這舅母自然更要幫忙。
邊給嫣然上頭,舅母邊和鄭三嬸說一些閑話,說到自己那個出色的小兒子,嫣然的表弟時,舅母已經眉飛色舞起來:“他姑媽,我和你說,這孩子,已經有許多人家想來結親了,就我們前頭兩家的王舉人家,原先不是嫌,”
舅母這句話沒有說完,已經飛快地轉了話題:“不過自從你侄兒讀書成器,也想把小女兒嫁過來呢,這會兒他就不嫌棄當初說我們家,隻開了個雜貨鋪子了?”
鄭三嬸的娘家祖輩都是泥水匠人,到鄭三嬸這一輩,和鄭家結了親,鄭家雖是侯府下人手裏銀子不少。鄭三叔見嶽父年紀大了,再爬不得高,拿出銀子幫嶽父開了個雜貨鋪子,賣各地的耍貨,平日裏,那些吃不完穿不掉的,也往那邊送了不少,不然小手藝人家,哪能拿出銀子供兒子讀書?
鄭三嬸怎不明白舅母那句沒說完的話是什麽意思,笑著道:“要能和舉人結親,這敢情好,我們侄兒,以後說不定也能中個舉人。”
“他姑媽,你這話我就不敢接了,就這麽個孩子,往他身上已經花了有百來兩銀子,到現在十三了,才剛應過童子試,能中個秀才,開個館,我已經念阿彌陀佛了,真要去考舉人,這銀子難道要往上千處花?我一來沒這麽多的銀子,二來覺著,我沒那麽大福!”
鄭三嬸又笑著和自己嫂嫂說了幾句,嫣然聽著舅母和自己娘說話,臉上笑容漸漸由羞澀變的甜蜜,明日就嫁了,這一回,再不生波折了。
容畦成親自然不能在會館之中,鄭三叔和容老爺商量著,找了所小小的兩進宅子,粉刷一新,家具陳設都是容老爺那邊出的。鄭家這邊把嫁妝發去,已經鋪好了床,嫣然陪嫁的兩個人也跟了過去,萬事俱備,隻等明日花轎一來,嫣然上了轎,就過去拜堂成親。
上好頭,鄭三嬸又招待舅母吃了頓酒飯,舅母也就告辭,等到明兒再來送外甥女出嫁。嫣然坐在自己房裏,原先塞的滿滿當當的那些東西全都被搬走了,隻有一襲大紅嫁衣掛在那裏,等著明兒一早,嫣然穿上嫁衣出嫁。
這嫁衣並不是原先那一件,那一件鄭三嬸嫌不吉利,正好鄭二伯母有個丫鬟要出嫁,鄭三嬸就把那嫁衣賞給丫鬟了。這一件,是從頭到尾都新做的,嫣然伸手摸上嫁衣,明日,就該穿了它,上轎出嫁。
“你別去想那些事,這一回,一定穩妥的很,你爹一天跑三四趟呢。”鄭三嬸送走了客人,回身往女兒房裏來,一進屋就瞧見女兒在那手摸嫁衣,急忙出言安慰。
“娘,我不是怕,隻是……”嫣然欲言又止,鄭三嬸走到女兒身邊坐在她旁邊,笑了又笑才輕聲問:“你可是怕明日洞房?我和你說,這件事,初時總是難免會疼的,可是一兩次後,就美了!”
“娘!”嫣然捂住紅彤彤的臉,低頭不去看自己的娘,鄭三嬸又笑了:“這有什麽好害羞的,人人都得經過這麽一遭,才會成婦人。這麽點事就害羞,那到洞房裏麵,比這更害羞的事還有呢。”
“娘!”嫣然的聲音都有些顫了,鄭三嬸把女兒摟在懷裏:“我曉得,閨女家提起這件事,難免害羞的,不過嫣然,娘和你說過的話,你可要牢牢記住,還有,這男人啊,總要調|教好了。千萬別學那個程大奶奶,事事以男人為先,要是個好的,倒也罷了,可若是個壞的,難道這一輩子,就壞在他身上?”
“娘,我曉得,不過你女婿,是個好的!”嫣然的話讓鄭三嬸歎了口氣,還是沒說出後麵的話,嫣然曉得自己的娘要說的是什麽,不過以後,自己的路,就真的要自己一個人走,而不是再有娘的陪伴了。
鄭三嬸和嫣然足足說了一夜,天將明時就聽到外麵傳來說話聲,這都是來幫忙的鄰居。鄭三嬸忙披衣坐起,想喚女兒卻見女兒寧靜麵容,今兒嫁出去,就不再是孩子了,不再是自己揣在懷裏疼愛的孩子,而是別人家的主母了。
鄭三嬸舍不得喚女兒起身,隻定定地看著她,但願她這一輩子,都無半分紛擾,好好地過一輩子。
嫣然並不曉得自己的娘一直瞧著自己,窗外的說話聲越來越大,但嫣然隻輕輕蠕動了下,並沒睜眼,娘還沒叫自己起來呢。
“侄女,起來了,哪家的新娘子這樣貪睡的?”鄭三嬸舍不得叫醒女兒,鄰居中自然有舍得叫醒的,嫣然睜開眼,看著床前站著的嬸子大娘們,羞澀地一笑,忙起身穿鞋。
喜娘已經笑了:“果真是個美人,我也走過不少人家了,這樣的美人見的還真不多。這家姑爺,可真有福!”這一句話說出來,眾人自然你一言我一語地開始誇讚起嫣然來,誇她生的好,命也好,這樣明媒正娶地,嫁進富家做主母的,還是頭一個。
在眾人的誇讚聲中,嫣然已經上好妝,換上嫁衣,更是引來眾人讚揚。鄭三嬸笑眯眯地舉著鏡子過來:“這句話,到今兒我才敢說,我女兒啊,真是個出色的美人!”
今日這樣場合,自然沒人拆台,眾人都應是,嫣然覺得自己的臉又紅了,也不知道吉時到了沒有,再被這樣誇下去,自己的臉,都紅的不像話了。
“姐姐,姐姐!”鄭小弟焦急的聲音響起,他年紀小,已有人挑起簾子去問:“你今兒做小舅爺,怎麽不去前麵堵門,跑這來做什麽?”
“我想問姐姐呢,都說要打姑爺,可這姑爺是容哥哥,我要不要打?”鄭小弟的話讓房裏的人全笑出聲,嫣然也抿唇一笑。有人故意高聲道:“自然要打,隻是不曉得新娘子舍不舍得打?”
“新娘子,要不要打,你弟弟,可是在外麵等著呢?”嫣然哪會不曉得她們是故意,別過臉去不理她們。眾人又是一陣起哄嘲笑,鄭小弟還要再問,就聽到遠處吹來吹打聲,聽這聲音,隻怕是花轎到了。
鄭小弟隻有飛奔去堵門,還在那裏喊:“姐姐,我啊,輕點打好了!”這一句惹的房中更是笑聲連連,嫣然沒有去瞧鏡子,但是曉得此刻自己臉上,定是滿麵笑容,這笑有喜歡也有羞澀,他來了,他如他所說的,帶著大紅花轎,讓自己穿上大紅嫁衣出嫁了。
作者有話要說:終於嫁了。
宿氏的話,果真不出嫣然所料,嫣然的唇微微一勾,接著才對宿氏道:“人和人之間,是要講緣分的,緣分既不見了,再講原先又如何。況且女子出嫁,本當從夫。我嫁了他,他說誰家是通家之好,要多來往,我自聽從。”
這是堵死宿氏的路,宿氏的唇微微抖動了下才道:“我曉得,我曉得,可是……”
“程大奶奶,沒有什麽可是。女子從夫,今日你是為從夫才來,那我,也隻能這樣回答你!”嫣然拒絕的不留一點餘地,宿氏曉得再說也是無味,也就在丫鬟攙扶下起身告辭。
嫣然送她到門邊,見宿氏的樣子終究還是不忍心,對宿氏道:“雖說女子從夫,可是程大奶奶,忘掉這件事,你會過的更好!”
“是啊,女子從夫,我的一生喜樂,就在他的身上。鄭姑娘,他忘不掉,我怎能忘掉呢?”也許,這樣的人,才會固守一紙婚約吧。才會把人生悲喜,全都寄托在一個男子身上。這個男子好,她就好,反之亦然。嫣然瞧著宿氏離去,站在門前久久沒動。
“你這丫頭,站在這做什麽?”鄭三嬸等不到女兒進來,走出屋子去尋她,見嫣然站在門邊,若有所思的樣子,上前拍她肩膀一下問。
“娘,我隻是覺得,程大奶奶嫁給那個人,虧了!”鄭三嬸沒想到女兒會說出這麽一句話,遲疑一下才道:“這也是她求來的。”不過,鄭三嬸接著就道:“別去想她了,你啊,好好地想以後你該怎麽過。我的女兒,是有主見的,一定會過的很好。”
“娘,我在你心裏,就這麽好?”嫣然的話讓鄭三嬸笑了:“這是當然,我的女兒,在我心裏,那是誰家千金都比不上的。瞧瞧,我的女兒,現在嫁的,比她們都好!”
嫣然淺淺一笑,沒有戳破鄭三嬸的喜悅,這日子,總要過下去才曉得過的怎樣呢。
日子過的很快,轉眼喜期將近,這回嫣然就在侯府後巷出嫁。九月十二那一日,鄭三嬸的娘家嫂子過來給嫣然上頭,這位舅母公婆爹娘都在,生了三兒兩女,小兒子已經應了童生試,全家都指望能出一個秀才,也不枉費這幾輩子的努力。故此這位舅母是熟識的人家裏,最想請來上頭的人。外甥女成親,這舅母自然更要幫忙。
邊給嫣然上頭,舅母邊和鄭三嬸說一些閑話,說到自己那個出色的小兒子,嫣然的表弟時,舅母已經眉飛色舞起來:“他姑媽,我和你說,這孩子,已經有許多人家想來結親了,就我們前頭兩家的王舉人家,原先不是嫌,”
舅母這句話沒有說完,已經飛快地轉了話題:“不過自從你侄兒讀書成器,也想把小女兒嫁過來呢,這會兒他就不嫌棄當初說我們家,隻開了個雜貨鋪子了?”
鄭三嬸的娘家祖輩都是泥水匠人,到鄭三嬸這一輩,和鄭家結了親,鄭家雖是侯府下人手裏銀子不少。鄭三叔見嶽父年紀大了,再爬不得高,拿出銀子幫嶽父開了個雜貨鋪子,賣各地的耍貨,平日裏,那些吃不完穿不掉的,也往那邊送了不少,不然小手藝人家,哪能拿出銀子供兒子讀書?
鄭三嬸怎不明白舅母那句沒說完的話是什麽意思,笑著道:“要能和舉人結親,這敢情好,我們侄兒,以後說不定也能中個舉人。”
“他姑媽,你這話我就不敢接了,就這麽個孩子,往他身上已經花了有百來兩銀子,到現在十三了,才剛應過童子試,能中個秀才,開個館,我已經念阿彌陀佛了,真要去考舉人,這銀子難道要往上千處花?我一來沒這麽多的銀子,二來覺著,我沒那麽大福!”
鄭三嬸又笑著和自己嫂嫂說了幾句,嫣然聽著舅母和自己娘說話,臉上笑容漸漸由羞澀變的甜蜜,明日就嫁了,這一回,再不生波折了。
容畦成親自然不能在會館之中,鄭三叔和容老爺商量著,找了所小小的兩進宅子,粉刷一新,家具陳設都是容老爺那邊出的。鄭家這邊把嫁妝發去,已經鋪好了床,嫣然陪嫁的兩個人也跟了過去,萬事俱備,隻等明日花轎一來,嫣然上了轎,就過去拜堂成親。
上好頭,鄭三嬸又招待舅母吃了頓酒飯,舅母也就告辭,等到明兒再來送外甥女出嫁。嫣然坐在自己房裏,原先塞的滿滿當當的那些東西全都被搬走了,隻有一襲大紅嫁衣掛在那裏,等著明兒一早,嫣然穿上嫁衣出嫁。
這嫁衣並不是原先那一件,那一件鄭三嬸嫌不吉利,正好鄭二伯母有個丫鬟要出嫁,鄭三嬸就把那嫁衣賞給丫鬟了。這一件,是從頭到尾都新做的,嫣然伸手摸上嫁衣,明日,就該穿了它,上轎出嫁。
“你別去想那些事,這一回,一定穩妥的很,你爹一天跑三四趟呢。”鄭三嬸送走了客人,回身往女兒房裏來,一進屋就瞧見女兒在那手摸嫁衣,急忙出言安慰。
“娘,我不是怕,隻是……”嫣然欲言又止,鄭三嬸走到女兒身邊坐在她旁邊,笑了又笑才輕聲問:“你可是怕明日洞房?我和你說,這件事,初時總是難免會疼的,可是一兩次後,就美了!”
“娘!”嫣然捂住紅彤彤的臉,低頭不去看自己的娘,鄭三嬸又笑了:“這有什麽好害羞的,人人都得經過這麽一遭,才會成婦人。這麽點事就害羞,那到洞房裏麵,比這更害羞的事還有呢。”
“娘!”嫣然的聲音都有些顫了,鄭三嬸把女兒摟在懷裏:“我曉得,閨女家提起這件事,難免害羞的,不過嫣然,娘和你說過的話,你可要牢牢記住,還有,這男人啊,總要調|教好了。千萬別學那個程大奶奶,事事以男人為先,要是個好的,倒也罷了,可若是個壞的,難道這一輩子,就壞在他身上?”
“娘,我曉得,不過你女婿,是個好的!”嫣然的話讓鄭三嬸歎了口氣,還是沒說出後麵的話,嫣然曉得自己的娘要說的是什麽,不過以後,自己的路,就真的要自己一個人走,而不是再有娘的陪伴了。
鄭三嬸和嫣然足足說了一夜,天將明時就聽到外麵傳來說話聲,這都是來幫忙的鄰居。鄭三嬸忙披衣坐起,想喚女兒卻見女兒寧靜麵容,今兒嫁出去,就不再是孩子了,不再是自己揣在懷裏疼愛的孩子,而是別人家的主母了。
鄭三嬸舍不得喚女兒起身,隻定定地看著她,但願她這一輩子,都無半分紛擾,好好地過一輩子。
嫣然並不曉得自己的娘一直瞧著自己,窗外的說話聲越來越大,但嫣然隻輕輕蠕動了下,並沒睜眼,娘還沒叫自己起來呢。
“侄女,起來了,哪家的新娘子這樣貪睡的?”鄭三嬸舍不得叫醒女兒,鄰居中自然有舍得叫醒的,嫣然睜開眼,看著床前站著的嬸子大娘們,羞澀地一笑,忙起身穿鞋。
喜娘已經笑了:“果真是個美人,我也走過不少人家了,這樣的美人見的還真不多。這家姑爺,可真有福!”這一句話說出來,眾人自然你一言我一語地開始誇讚起嫣然來,誇她生的好,命也好,這樣明媒正娶地,嫁進富家做主母的,還是頭一個。
在眾人的誇讚聲中,嫣然已經上好妝,換上嫁衣,更是引來眾人讚揚。鄭三嬸笑眯眯地舉著鏡子過來:“這句話,到今兒我才敢說,我女兒啊,真是個出色的美人!”
今日這樣場合,自然沒人拆台,眾人都應是,嫣然覺得自己的臉又紅了,也不知道吉時到了沒有,再被這樣誇下去,自己的臉,都紅的不像話了。
“姐姐,姐姐!”鄭小弟焦急的聲音響起,他年紀小,已有人挑起簾子去問:“你今兒做小舅爺,怎麽不去前麵堵門,跑這來做什麽?”
“我想問姐姐呢,都說要打姑爺,可這姑爺是容哥哥,我要不要打?”鄭小弟的話讓房裏的人全笑出聲,嫣然也抿唇一笑。有人故意高聲道:“自然要打,隻是不曉得新娘子舍不舍得打?”
“新娘子,要不要打,你弟弟,可是在外麵等著呢?”嫣然哪會不曉得她們是故意,別過臉去不理她們。眾人又是一陣起哄嘲笑,鄭小弟還要再問,就聽到遠處吹來吹打聲,聽這聲音,隻怕是花轎到了。
鄭小弟隻有飛奔去堵門,還在那裏喊:“姐姐,我啊,輕點打好了!”這一句惹的房中更是笑聲連連,嫣然沒有去瞧鏡子,但是曉得此刻自己臉上,定是滿麵笑容,這笑有喜歡也有羞澀,他來了,他如他所說的,帶著大紅花轎,讓自己穿上大紅嫁衣出嫁了。
作者有話要說:終於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