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家輝帶著小胡,先離開了鄭小花母女勞作的地方,見時間還早,趕到了村裏的小學,這是一個有六個年級的村小學,可每個年級隻有十一二個學生,學校四個老師負責六個年級的教學,一個叫李於峰的中年人兼任了校長。
當曾家輝對李校長說明來意,並出示了自己的工作證,“李校長,我想了解一下這個學校有多少同學獲得了希望工程的捐助?”
“隻有兩名同學。”
“以前呢?”
李校長搖頭,道:“以前沒有,這兩名是去年開始的,一年兩百塊錢,這兩名同學是我們這個村小學第一批受到希望工程捐助的同學…….”
“以前有個叫鄭小花的同學,是在這學校上學嗎?”
“是的。”
李校長一聽提到鄭小花,臉上就是無限的惋惜,“失學兩年多了,如果不是失學,她應該上六年級了。唉,這鄭小花家庭困難,二年級的時候,還是我們幾個老師給她揍的學費,三年級隻上了一學期就沒上了。這孩子人很聰明,成績也好著呢,可惜了…….”
“可我聽說她幾年前就得到了希望工程的捐助啊。”
“不可能。”李校長堅定的道:“如果得到捐助,她絕不會失學。”
李校長不但這麽說,還把幾位老師找了來,大家都證明鄭小花確實沒有受到什麽希望工程的捐助,對於曾家輝的說法,他們更是義憤填膺,“誰說資助了?”
曾家輝把那封署名“鄭小花”的信掏出來讓老師們逐一傳閱,“你們對這筆跡有印象麽?”
“沒有。”
但幾人均表示,這信絕非鄭小花所寫,一方麵鄭小花認不完這麽多字,另一方麵就是信的落款日期是當年的盛夏,那年因為洪水讓全村受災,村小學春季提前半個月放了假,並沒有組織期末考試。
鄭小花的資助看來是假的了,曾家輝從學校離開之後,又去了一趟村支書的家裏,再一次證實了學校李校長與老師們的說法,鄭小花在上學期間沒有得到過一分錢的希望工程資助。
企業捐的款哪兒去了?
曾家輝暫時沒去想這個問題,而且是再次返回了學校,他跟李校長商量,“李校長,鄭小花同學如果再回學校上學,年齡上有什麽問題沒有?”
“這個倒不是問題。”
“是接著三年級上呢,還是降一個級上為好?”
“這個…”李校長想了一下,道:“本來就耽誤兩年了,年齡有點偏大,如果再降一級,那就真會影響今後上中學的適度年齡了。從她的聰明才智看,如果讓她跳一個級倒是可以。我們學校的幾個老師都是縣城來的,反正平時也沒什麽事可做,幹脆幾個老師輪流給她補一下課,讓她直接從四年級或者五年級開始,我看問題不大。”
“這樣最好了。”
曾家輝換了幾千塊錢出來,遞到李校長的手裏,“這錢一部分作為鄭小花小學期間的學費,其餘的就當給幾位老師的補課費。李校長要多做一個幾位老師的工作,爭取讓鄭小花這兩年拉下的功課全補起來……….”
李校長看著手裏的錢,從中抽了幾張出來,“這作為學費的一部分我沒有意見,算你資助的。可這老師們的補課費,我們是堅決不收。別說是村小學,就是城裏的中學,現在也不允許收補課費的。”
他堅決的將其餘的錢還給了曾家輝。
曾家輝還要堅持,“這與真正意義上的補課不一樣….”
“您讓我們也奉獻一點愛心吧。”
“那好。”
曾家輝倒是挺感動的,能到這種貧窮的村子裏教書,這些老師們本身就是一種對教育的資助,還能有這份幫助失學兒童補課的心,那就更讓他欽佩了。
離開這個村子前,曾家輝去了一趟鄭小花的家裏,告訴她一定要重新上學,並將學費已經付清的清楚說明了一下,然後掏了五千塊錢,讓家裏請醫生看一下病人,以示慰問。
對於村小學校老師的義舉,曾家輝委托有關方麵,個人出資捐助了一套教學設備,算是表達了對李校長等幾名老師的真誠敬意。
八封信,第一封查證起來就是假的,曾家輝感到問題非常嚴重了,於是決定找到所有的小孩,他與小胡雇了兩輛摩托車,花了近一周的時間,跑了幾個縣的數個村莊,行程近千公裏,訪查了企業提供的二十名孩子的家長、學校和當地有關機構,證實下來,隻有幾名同學收到了捐款,寫信的八位同學則全都沒有收到捐款,信是假的。
而且,這寫信的幾個小孩子,全是大山村落人家,交通不便、信息不暢,很難聯係到。同時,家庭情況也最為貧困的,看來這編造假信之人還是有所思考與選擇的。從訪查的情況看,有的小孩子因為沒有收到什麽資助,早就失學了。有的是因為親戚幫助勉強堅持了下來,還一個孩子因為生病,一年前就離開了人世。
當地政府也關心過這些孩子,有幾個是受到政府的資助而沒有失學,有一名同學已經升入了中學。
對於沒有得到資助的孩子,曾家輝都掏了腰包,隻不過他覺得光靠一已之力,顯然無法支撐這樣的工程,通過他的協調,希望工程方麵已經將這些兒童調劑進入了資助單子。可知道的可以解決,不知道的呢,他不知道還有多少這樣的孩子等待資助?同時,更讓他糾心的是,他不知道以前希望工程的捐款,還有多少是報了資助對象,錢也發下去了,實際收到資助的會有多少?
如果這些問題不弄清,從中弄虛作假的人不受到懲處,希望工程今後希望何在?
在川省的這一番調查下來,他由此及彼的聯想下去,其他省市的情況會如何呢?這種猜想讓他吃不香、睡不著,更是無法靜下心來,如果不親自查一番,他估計自己根本無法正常工作與生活。
當曾家輝對李校長說明來意,並出示了自己的工作證,“李校長,我想了解一下這個學校有多少同學獲得了希望工程的捐助?”
“隻有兩名同學。”
“以前呢?”
李校長搖頭,道:“以前沒有,這兩名是去年開始的,一年兩百塊錢,這兩名同學是我們這個村小學第一批受到希望工程捐助的同學…….”
“以前有個叫鄭小花的同學,是在這學校上學嗎?”
“是的。”
李校長一聽提到鄭小花,臉上就是無限的惋惜,“失學兩年多了,如果不是失學,她應該上六年級了。唉,這鄭小花家庭困難,二年級的時候,還是我們幾個老師給她揍的學費,三年級隻上了一學期就沒上了。這孩子人很聰明,成績也好著呢,可惜了…….”
“可我聽說她幾年前就得到了希望工程的捐助啊。”
“不可能。”李校長堅定的道:“如果得到捐助,她絕不會失學。”
李校長不但這麽說,還把幾位老師找了來,大家都證明鄭小花確實沒有受到什麽希望工程的捐助,對於曾家輝的說法,他們更是義憤填膺,“誰說資助了?”
曾家輝把那封署名“鄭小花”的信掏出來讓老師們逐一傳閱,“你們對這筆跡有印象麽?”
“沒有。”
但幾人均表示,這信絕非鄭小花所寫,一方麵鄭小花認不完這麽多字,另一方麵就是信的落款日期是當年的盛夏,那年因為洪水讓全村受災,村小學春季提前半個月放了假,並沒有組織期末考試。
鄭小花的資助看來是假的了,曾家輝從學校離開之後,又去了一趟村支書的家裏,再一次證實了學校李校長與老師們的說法,鄭小花在上學期間沒有得到過一分錢的希望工程資助。
企業捐的款哪兒去了?
曾家輝暫時沒去想這個問題,而且是再次返回了學校,他跟李校長商量,“李校長,鄭小花同學如果再回學校上學,年齡上有什麽問題沒有?”
“這個倒不是問題。”
“是接著三年級上呢,還是降一個級上為好?”
“這個…”李校長想了一下,道:“本來就耽誤兩年了,年齡有點偏大,如果再降一級,那就真會影響今後上中學的適度年齡了。從她的聰明才智看,如果讓她跳一個級倒是可以。我們學校的幾個老師都是縣城來的,反正平時也沒什麽事可做,幹脆幾個老師輪流給她補一下課,讓她直接從四年級或者五年級開始,我看問題不大。”
“這樣最好了。”
曾家輝換了幾千塊錢出來,遞到李校長的手裏,“這錢一部分作為鄭小花小學期間的學費,其餘的就當給幾位老師的補課費。李校長要多做一個幾位老師的工作,爭取讓鄭小花這兩年拉下的功課全補起來……….”
李校長看著手裏的錢,從中抽了幾張出來,“這作為學費的一部分我沒有意見,算你資助的。可這老師們的補課費,我們是堅決不收。別說是村小學,就是城裏的中學,現在也不允許收補課費的。”
他堅決的將其餘的錢還給了曾家輝。
曾家輝還要堅持,“這與真正意義上的補課不一樣….”
“您讓我們也奉獻一點愛心吧。”
“那好。”
曾家輝倒是挺感動的,能到這種貧窮的村子裏教書,這些老師們本身就是一種對教育的資助,還能有這份幫助失學兒童補課的心,那就更讓他欽佩了。
離開這個村子前,曾家輝去了一趟鄭小花的家裏,告訴她一定要重新上學,並將學費已經付清的清楚說明了一下,然後掏了五千塊錢,讓家裏請醫生看一下病人,以示慰問。
對於村小學校老師的義舉,曾家輝委托有關方麵,個人出資捐助了一套教學設備,算是表達了對李校長等幾名老師的真誠敬意。
八封信,第一封查證起來就是假的,曾家輝感到問題非常嚴重了,於是決定找到所有的小孩,他與小胡雇了兩輛摩托車,花了近一周的時間,跑了幾個縣的數個村莊,行程近千公裏,訪查了企業提供的二十名孩子的家長、學校和當地有關機構,證實下來,隻有幾名同學收到了捐款,寫信的八位同學則全都沒有收到捐款,信是假的。
而且,這寫信的幾個小孩子,全是大山村落人家,交通不便、信息不暢,很難聯係到。同時,家庭情況也最為貧困的,看來這編造假信之人還是有所思考與選擇的。從訪查的情況看,有的小孩子因為沒有收到什麽資助,早就失學了。有的是因為親戚幫助勉強堅持了下來,還一個孩子因為生病,一年前就離開了人世。
當地政府也關心過這些孩子,有幾個是受到政府的資助而沒有失學,有一名同學已經升入了中學。
對於沒有得到資助的孩子,曾家輝都掏了腰包,隻不過他覺得光靠一已之力,顯然無法支撐這樣的工程,通過他的協調,希望工程方麵已經將這些兒童調劑進入了資助單子。可知道的可以解決,不知道的呢,他不知道還有多少這樣的孩子等待資助?同時,更讓他糾心的是,他不知道以前希望工程的捐款,還有多少是報了資助對象,錢也發下去了,實際收到資助的會有多少?
如果這些問題不弄清,從中弄虛作假的人不受到懲處,希望工程今後希望何在?
在川省的這一番調查下來,他由此及彼的聯想下去,其他省市的情況會如何呢?這種猜想讓他吃不香、睡不著,更是無法靜下心來,如果不親自查一番,他估計自己根本無法正常工作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