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雙城記》
不要亂搞啊!我穿越過來是享福的 作者:喜歡蘿卜花的蘇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現在貌似長輩裏都知道,就她不知道,這是要將火都瀉到自己身上啊!
臥槽,這都是些什麽事啊!
他連忙解釋道:“此事說來話長,伯娘您聽我解釋。”
“你說。”
薑旦連忙賣慘,將自己從小到大都沒有出去過,內心有多麽痛苦和壓抑的心情說了一遍。
所以不得已才離家出走,想去看看外麵的世界。
接著再把跑去揚州的經過說了一遍。
“入贅展家的是李世民,跟我薑旦沒有半毛錢關係,而且我也不喜歡這種小女生,沒意思。”薑旦說道。
“嗬嗬,那你還用她的名字命名那什麽新月船廠,新月學校的,搞得自己那麽深情?”張秀婷不信的問道。
這也是太後和皇上的疑問,這麽急著催婚,也是因為薑旦用那展新月的名字命名了兩個地方。
雖然李為民將薑旦說的話告訴了他們,但他們不信,在他們眼裏,展新月連做妾的資格都沒有。
當然如果沒有入贅這回事,做個淑人、夫人倒是會同意,但頂多就是做個夫人了,正妃次妃想都別想。
世子可以娶一正妃兩次妃,這三人都是皇上親封,是有誥命加身的。
其他什麽夫人、淑人的隻有品級沒有誥命,基本跟妾差不多,而且淑人比夫人更不如。
“欸,外婆你火氣不要這麽大,沒事就多看幾本書,陶冶一下情操,新月這名字不好聽嗎?”薑旦裝作苦口婆心的說道,順便諷刺一下她。
張秀婷頓時眯眼看薑旦。
“夜江霧裏闊,新月迥中明。
溜船惟識火,驚鳧但聽聲。
勞者時歌榜,愁人數問更。”薑旦連忙念了一首關於新月的詩,出自南北朝陰鏗的《五洲夜發詩》。
這首詩的前兩句寫景,為視覺感受,江麵廣闊,霧氣朦朧,新月高懸雖遠卻明,有靜謐、清冷之感。
中間兩句仍是寫景,將視覺感受與聽覺觸知結合,動靜結合,仍是襯托“靜”。
末兩句才出現人物,船夫搖櫓歌唱,而愁人詢問時間。
整首詩格調清寂,詩畫合一,造出澄澈、空靈的詩境。
薑旦上一世沒讀過書,卻懂這麽多詩詞,全都得益於他看過太多的網文小說了,關鍵在於重生後他都記得。
連皇上幾位長輩都忍不住鼓掌稱好。
簡然這個氛圍組也不甘落後道:“好詩,我兒,牛逼。”
薑旦朝簡然抬了下頭,表示讚揚,然後又將時生的《新月》唱了出來。
“今夜初雪臨枯塘,古井落梅香......奈何新月偏愛紅妝,簾內墨濺酒香......”
“......隻守你今生世長,識你三生過往,失你哀哭悠長,新月將南樓玉鍾敲響。”
薑旦一曲唱罷,見大家都沉浸在他這首新穎的歌曲中。
薑旦趁機跟他們講起了故事《雙城記》。
為什麽說這個故事呢!
因為伯父不聽他的建議遷往巴蜀,執意要親自按薑旦的君主共和製改革。
當然大炎跟法國大革命內在和矛盾完全不同。
因為大炎皇權不下縣,縣下皆自治,下麵的治理靠的是鄉紳士族。
所以最可怕的不是那些門閥士族,而是那些被他們引導的無知農民,雙城記裏的底層婦女德發日太太就是這類人。
這些人會心甘情願、不明就裏成為反對新政的忠實擁躉。
他們會變得極其殘酷,為了複仇而傷及與他們一樣弱小的人。
士族則會源源不斷地給他們提供物資來反對他。
畢竟這樣地改革,在士族看來無疑是要斷了他們地生路。
伯父會發現最後要對付他的居然是他視民如子的百姓,想想都難受。
改革當然會死人,尤其是這種超越這個時代的改革,對前景沒有任何依據考證,就必然引起所有人的恐慌。
而且按伯父和父親的以往變法的風格,寧願朝中無官,科場無考生也要執行下去。
現在又不顧一切的增兵,顯然伯父也是知道這個改革必定會帶來一場血雨腥風,但他必然是仗著手榴彈與米涅槍才下定這個決心的。
其實按照薑旦的想法直接傳位給某個皇子,比如想殺他的四哥最好。
然後他們都躲到巴蜀去苟著發育。
畢竟武器這種東西是人造出來的,隻要是人造出來的東西,就都有可能被人偷學了去。
前世華夏被列強欺負的時候,什麽都沒有,什麽都山寨,後來不也成了列強?
總之無論伯父是否去巴蜀,這片大陸上都會死無數的人。
但是去了巴蜀,這些人的死就與他無關,他再揮師收複全國乃至更廣闊的領土,他的人設都是在拯救大炎,是人皇、是神。
但不去,那他就是人屠,是惡魔,幾百年過去後人們雖然會誇讚他,但那有什麽用?
人都死了,在千人萬人的唾罵中死去,很難受的。
講這個故事就是為了給伯父陳述一下社會矛盾,將士族門閥的奢侈、殘暴及貧民的苦厄結合在一起,反映出階級的特點及狀態。
告訴他可憐的農民無知到何種地步才會被利用,他興辦學校的意義就在於此。
擴軍很有必要,教育也需重視。
一個時辰後,故事講完,薑旦就原地假裝睡著了。
當然他又是作詩、又是唱歌、又是講故事的,搞這麽多事也是為了給他們一個新議題,淡忘他入贅的事。
皇上見他睡著,先不管他是不是裝的,但旦兒確實舟車勞頓這事不假,叫人將他抱了進了臥室。
就離開了。
他明白,如今的大炎帝國看似強盛,實則內部早已腐朽不堪。
士族門閥的奢華生活讓百姓苦不堪言,現在的屈服隻是他們對手榴彈的恐懼而已。
如果不趕緊繞過這些士族門閥,跟底下的百姓建立起聯係。
那將來的反噬,就算擁有比手榴彈更厲害的武器,也無法熄滅。
看來事情他想簡單了,但是讓他躲去巴蜀,做個於百姓不顧的虛偽君主,他內心是很排斥的。
總之盡人事聽天命,他是大炎的皇帝,就應該承擔起這份責任,救百姓於水火。
臥槽,這都是些什麽事啊!
他連忙解釋道:“此事說來話長,伯娘您聽我解釋。”
“你說。”
薑旦連忙賣慘,將自己從小到大都沒有出去過,內心有多麽痛苦和壓抑的心情說了一遍。
所以不得已才離家出走,想去看看外麵的世界。
接著再把跑去揚州的經過說了一遍。
“入贅展家的是李世民,跟我薑旦沒有半毛錢關係,而且我也不喜歡這種小女生,沒意思。”薑旦說道。
“嗬嗬,那你還用她的名字命名那什麽新月船廠,新月學校的,搞得自己那麽深情?”張秀婷不信的問道。
這也是太後和皇上的疑問,這麽急著催婚,也是因為薑旦用那展新月的名字命名了兩個地方。
雖然李為民將薑旦說的話告訴了他們,但他們不信,在他們眼裏,展新月連做妾的資格都沒有。
當然如果沒有入贅這回事,做個淑人、夫人倒是會同意,但頂多就是做個夫人了,正妃次妃想都別想。
世子可以娶一正妃兩次妃,這三人都是皇上親封,是有誥命加身的。
其他什麽夫人、淑人的隻有品級沒有誥命,基本跟妾差不多,而且淑人比夫人更不如。
“欸,外婆你火氣不要這麽大,沒事就多看幾本書,陶冶一下情操,新月這名字不好聽嗎?”薑旦裝作苦口婆心的說道,順便諷刺一下她。
張秀婷頓時眯眼看薑旦。
“夜江霧裏闊,新月迥中明。
溜船惟識火,驚鳧但聽聲。
勞者時歌榜,愁人數問更。”薑旦連忙念了一首關於新月的詩,出自南北朝陰鏗的《五洲夜發詩》。
這首詩的前兩句寫景,為視覺感受,江麵廣闊,霧氣朦朧,新月高懸雖遠卻明,有靜謐、清冷之感。
中間兩句仍是寫景,將視覺感受與聽覺觸知結合,動靜結合,仍是襯托“靜”。
末兩句才出現人物,船夫搖櫓歌唱,而愁人詢問時間。
整首詩格調清寂,詩畫合一,造出澄澈、空靈的詩境。
薑旦上一世沒讀過書,卻懂這麽多詩詞,全都得益於他看過太多的網文小說了,關鍵在於重生後他都記得。
連皇上幾位長輩都忍不住鼓掌稱好。
簡然這個氛圍組也不甘落後道:“好詩,我兒,牛逼。”
薑旦朝簡然抬了下頭,表示讚揚,然後又將時生的《新月》唱了出來。
“今夜初雪臨枯塘,古井落梅香......奈何新月偏愛紅妝,簾內墨濺酒香......”
“......隻守你今生世長,識你三生過往,失你哀哭悠長,新月將南樓玉鍾敲響。”
薑旦一曲唱罷,見大家都沉浸在他這首新穎的歌曲中。
薑旦趁機跟他們講起了故事《雙城記》。
為什麽說這個故事呢!
因為伯父不聽他的建議遷往巴蜀,執意要親自按薑旦的君主共和製改革。
當然大炎跟法國大革命內在和矛盾完全不同。
因為大炎皇權不下縣,縣下皆自治,下麵的治理靠的是鄉紳士族。
所以最可怕的不是那些門閥士族,而是那些被他們引導的無知農民,雙城記裏的底層婦女德發日太太就是這類人。
這些人會心甘情願、不明就裏成為反對新政的忠實擁躉。
他們會變得極其殘酷,為了複仇而傷及與他們一樣弱小的人。
士族則會源源不斷地給他們提供物資來反對他。
畢竟這樣地改革,在士族看來無疑是要斷了他們地生路。
伯父會發現最後要對付他的居然是他視民如子的百姓,想想都難受。
改革當然會死人,尤其是這種超越這個時代的改革,對前景沒有任何依據考證,就必然引起所有人的恐慌。
而且按伯父和父親的以往變法的風格,寧願朝中無官,科場無考生也要執行下去。
現在又不顧一切的增兵,顯然伯父也是知道這個改革必定會帶來一場血雨腥風,但他必然是仗著手榴彈與米涅槍才下定這個決心的。
其實按照薑旦的想法直接傳位給某個皇子,比如想殺他的四哥最好。
然後他們都躲到巴蜀去苟著發育。
畢竟武器這種東西是人造出來的,隻要是人造出來的東西,就都有可能被人偷學了去。
前世華夏被列強欺負的時候,什麽都沒有,什麽都山寨,後來不也成了列強?
總之無論伯父是否去巴蜀,這片大陸上都會死無數的人。
但是去了巴蜀,這些人的死就與他無關,他再揮師收複全國乃至更廣闊的領土,他的人設都是在拯救大炎,是人皇、是神。
但不去,那他就是人屠,是惡魔,幾百年過去後人們雖然會誇讚他,但那有什麽用?
人都死了,在千人萬人的唾罵中死去,很難受的。
講這個故事就是為了給伯父陳述一下社會矛盾,將士族門閥的奢侈、殘暴及貧民的苦厄結合在一起,反映出階級的特點及狀態。
告訴他可憐的農民無知到何種地步才會被利用,他興辦學校的意義就在於此。
擴軍很有必要,教育也需重視。
一個時辰後,故事講完,薑旦就原地假裝睡著了。
當然他又是作詩、又是唱歌、又是講故事的,搞這麽多事也是為了給他們一個新議題,淡忘他入贅的事。
皇上見他睡著,先不管他是不是裝的,但旦兒確實舟車勞頓這事不假,叫人將他抱了進了臥室。
就離開了。
他明白,如今的大炎帝國看似強盛,實則內部早已腐朽不堪。
士族門閥的奢華生活讓百姓苦不堪言,現在的屈服隻是他們對手榴彈的恐懼而已。
如果不趕緊繞過這些士族門閥,跟底下的百姓建立起聯係。
那將來的反噬,就算擁有比手榴彈更厲害的武器,也無法熄滅。
看來事情他想簡單了,但是讓他躲去巴蜀,做個於百姓不顧的虛偽君主,他內心是很排斥的。
總之盡人事聽天命,他是大炎的皇帝,就應該承擔起這份責任,救百姓於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