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帝眉頭緊鎖,目光如炬,威嚴地掃視著朝堂上的眾大臣,鄭重其事地提出要眾人推薦重整水師的合適人選。此語一出,刹那間,原本還竊竊私語的朝堂之上,好似被一隻無形的大手猛地捂住了嘴,變得鴉雀無聲。


    誰人不知曉如今大齊水師的狀況?雖說大齊並未厲行海禁,可那遠洋之行早已廢止多年。想當年,水師也曾威風凜凜,戰艦馳騁於汪洋之上,揚大齊之國威。但時過境遷,因長久缺乏重視與經營,戰船腐朽,士氣低落,訓練荒廢,水師早已不複昔日榮光,如今隻剩下殘垣斷壁般的衰敗景象。在這樣的情形下,若貿然推薦人去接掌水師,不啻於將其推至一個深不見底的火坑之中,不但難以做出成績,還極有可能毀掉自身前程。故而,眾官員麵麵相覷,皆默不作聲,無人敢回應宣帝的話。


    宣帝端坐在那高高在上的龍椅之上,看著下方如泥塑木雕般沉默不語的大臣,心中的怒火“噌”地一下躥了起來,怒目圓睜,猛地拍了一下龍椅的扶手,大聲嗬斥道:“平日裏,但凡出現一個稍有油水、略顯風光的職位,你們一個個不都是爭得麵紅耳赤、頭破血流,仿若惡狼撲食一般嗎?怎的今日,卻都變成了不會說話的啞巴?朕今日把話撂在這兒,若不推舉出人來,任何人都不準踏出這朝堂一步!”


    這時,一位老臣顫顫巍巍地出列,恭敬說道:“陛下,非臣等不願舉薦,實乃水師積弊已久,非大才難以整頓。且此任艱難,關乎身家性命,臣等惶恐,不敢輕易推舉。”宣帝臉色稍緩,沉聲道:“朕亦知難處,然水師乃國之重器,不可就此沉淪。諸卿但說無妨,若真有能者,朕必不虧待。”


    鎮國公出班說道“陛下,臣倒是有一人選。”


    宣帝聞言,立刻說道“快講!”


    “忠勇伯趙軒。”鎮國公說道“陛下,忠勇伯在北疆所為,證明其有領兵之才,西山大營又說明其有練兵之資,水師如今正需要此等人物統帥。”


    宣帝微微點頭,陷入沉思。忠勇伯趙軒在北疆的功績確實斐然,其以果敢的謀略和無畏的勇氣,多次抵禦外敵入侵,令北疆的局勢轉危為安。而西山大營在他的精心操練下,士兵們個個精悍強壯,戰力迅猛提升。


    然而,水師與陸軍畢竟大不相同,海上作戰涉及天文、地理、氣象、航海等諸多複雜因素,且大齊水師如今的困境,不僅僅是兵員戰鬥力的問題,還有船隻修繕、航線開辟、海上貿易恢複等一係列棘手之事。趙軒雖有領兵練兵之才,但對於水師事務是否能夠迅速上手並有效治理,仍是未知。


    宣帝沉聲道:“鎮國公,趙軒在陸地上的表現朕自是知曉,可這水師之事,與陸地千差萬別,他未曾有過相關經驗或心得如何能練好水師。”


    鎮國公趕忙回應:“陛下,忠勇伯才思敏捷,學習能力極強,雖暫無水師經驗,但以他之能,定能快速適應,為我大齊水師開辟新的局麵。且如今朝中,能有他這般全麵之才者,實屬不多。”


    “不可。”首輔齊衡卻是站了出來反對道“陛下,忠勇伯尚未及冠,我大齊難道真的無人可用了嗎,每次有事,都需要一弱冠少年衝鋒在前。再則,忠勇伯年少封伯,若是此次整編水師有了成效,那朝廷當如何封賞其功勞,封侯嗎,日後呢,難道要封王,陛下,忠勇伯當用在關鍵之地,而不是偏僻之處!”


    宣帝聽了首輔之言,心中不禁泛起一絲猶豫。齊衡所言不無道理,忠勇伯年紀尚輕,若頻繁委以重任,日後論功行賞確實會陷入兩難境地。可當下水師急需整頓,趙軒又確實是難得的將才。


    鎮國公見狀,急忙反駁:“首輔大人,忠勇伯雖年少,但他的才能與膽識已在北疆和西山大營得以證明。如今水師衰敗,正是用人之際,若因年齡與封賞之事而棄用良才,豈不是因噎廢食?況且,若他能成功整編水師,於我大齊江山社稷之功,豈是簡單的爵位所能衡量?


    朝堂上頓時議論紛紛,兩派各執一詞,互不相讓。宣帝揉了揉太陽穴,說道:“諸位愛卿莫要爭吵,此事朕需再斟酌一番。忠勇伯之事暫且擱置,眾卿若還有其他合適人選,可速速奏來。”


    宣帝麵色沉鬱,話語中滿是焦慮與威嚴,然而卻仿若石沉大海。大臣們麵麵相覷,眼神閃躲,雖明知高力之地已陷入極度危險之境,可事關救援人選,眾人皆心懷鬼胎,顧慮重重,誰都不願率先發聲舉薦。一時間,朝堂陷入了令人難堪的死寂。


    “陛下,如今高力情勢危急,再不派兵救援,恐難以堅持。”禮部尚書額頭上青筋暴起,心急如焚,聲音因焦急而微微顫抖,打破了這份難堪的沉默。他雙眼緊緊盯著宣帝,目光中滿是懇切與期待,盼著宣帝能強硬下令指定人選,又或是哪位同僚能挺身而出,解這燃眉之急,可回應他的隻有一片令人心憂的寂靜。


    朝堂之上,氣氛凝重。工部尚書率先出班舉薦,神色鎮定,話語擲地有聲:“陛下,臣推舉鎮國公之孫牛繼宗。其素有勇猛之名,前番江南之行亦表現得力,臣以為,憑他的本事,必能將水師治理妥當,使其重振軍威,解高力之危局。”言罷,微微垂首,退回班列。


    鎮國公一聽,頓時眉頭緊皺,心中暗忖這朝堂局勢複雜,今日這局麵分明是想把趙軒排擠出京城,可那水師如今破敗不堪,此去難有作為,怎可讓自己兒子去蹚這渾水、平白浪費大好前程。於是,他急步出班,行禮後說道:“陛下,犬子雖略有微名在外,然實則未曾有單獨領兵作戰之經驗。如今水師正值重建關鍵之際,急需一位經驗老到、擅長領兵練兵之能臣。臣以為,放眼朝中,唯有忠勇伯可擔此重任!”話語堅定,似不容置疑,實則各懷心思,暗流湧動。


    鎮國公話語剛落,朝堂中便響起一片竊竊私語。左都禦史輕咳一聲,出班奏道:“陛下,忠勇伯固然經驗豐富,然其年幼,性剛直,恐與同僚齟齬,水師重建需多方協作,若其領軍,恐內部生隙,不利軍務。且牛繼宗年少有為,江南之行已初露鋒芒,正需此等曆練機會,以成大器,為國效力,不可因其經驗尚欠便棄之不用。”


    一時間,朝堂之上議論紛紛,文臣們各抒己見,或支持牛繼宗,或質疑忠勇伯,兩派爭執不下,宣帝坐在龍椅上,麵色愈發深沉,凝視著眾臣,思索著這棘手的人選難題。


    就在朝堂上爭論水師人選之時,太上皇身邊的內侍太監,卻是走進殿內“陛下,太上皇請您駕臨玉虛宮。”


    宣帝微微一怔,他心中雖牽掛著水師人選之事尚未議定,但太上皇傳喚,又豈敢怠慢。當下隻得暫且擱置爭議,對眾臣說道:“諸位愛卿且先商議,朕去去便回,待朕回來必須要有個結果。”言罷,整了整龍袍,隨那內侍太監往玉虛宮而去。


    一路上,宣帝心中忐忑,暗自思忖著太上皇此次召見所為何事。是對這朝堂紛爭有所耳聞而來過問,還是另有其他深意?待來到玉虛宮,內侍通傳後,宣帝入內,見太上皇正坐在榻上,麵色看似平靜,卻又似藏著無盡玄機。“兒臣拜見父皇。”


    宣帝恭敬行禮。太上皇微微抬手,示意他起身,隨後緩緩開口道:“朕聽聞朝堂上為了水師將領人選爭論不休,此事關係重大,你可有了決斷?”宣帝忙將朝堂上的情形一五一十地回稟給太上皇,隻見太上皇輕輕搖頭,若有所思,卻並未即刻言語,殿內一時陷入一片寂靜,唯有那嫋嫋茶香在空氣中飄散。


    玉虛宮內,太上皇目光深邃,語氣沉穩地說道:“忠勇伯固然年少有為,其才能擔此水師重建之重任,毋庸置疑。隻是齊衡所慮之言,亦非空穴來風。忠勇伯尚年輕,恰似那初升朝陽,乃我朝未來之棟梁支柱,理應為長遠計。若此時過度啟用,待其功績累積,恐有封無可封之境,屆時唯有將其置於高位榮養,於國而言,亦是人才資源之浪費。況且高力之局勢猶如燃眉之火,十萬火急,待水師重建完畢再行救援,必定為時已晚,遠水難解近渴。朕尋思再三,且傳旨封牛繼宗為伯爺,令其率兩萬大軍速赴高力作戰,全力協同高力守軍共禦外敵。”太上皇久未涉足朝政,如今這番表態,令在場眾人皆暗自揣測其用心。


    宣帝麵容恭敬,心底雖對這安排有些許躊躇,但在太上皇的威嚴之下,自是不敢有絲毫反駁之意,趕忙俯身稱是。然而,未等宣帝直起身來,太上皇又緩緩開口:“那趙軒可是趙嫣之子?歲月匆匆,未曾想趙家當年婉拒太祖所授官位之後,族中竟孕育出如此出眾之人才。聽聞他如今正在江南,待其回京述職,你且妥善安排,讓他前來覲見朕。”


    宣帝聞言,眉頭瞬間緊鎖。太上皇此舉究竟意在何為?趙軒之才,他自是心中有數,可如今太上皇對趙軒表現出這般特別關注,是單純賞識其能,還是背後另有深意布局?莫不是要借此對朝堂勢力重新洗牌?亦或是有其他不為人知的目的?宣帝心中猶如一團亂麻,思緒紛擾,卻又不敢多問,隻能默默將這份疑慮深埋心底,隻待後續靜觀其變,再做籌謀應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兩小無猜玉軒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坐在車裏喝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坐在車裏喝酒並收藏紅樓兩小無猜玉軒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