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劉老說要正式授藝了,吳晨心裏狂喜,終於是要走上正道了!


    之前所學都是一些基礎理論,雖說難為劉老這裏各種名籍齊全,省卻了他自己四處求學的麻煩。但是話說回來,那些個基礎知識,隻要是對這個行業有心的人,慢慢的都能學到。


    而鬼穀會傳承了那麽多年,一直作為行業標杆的神秘組織,總會有自己的一些秘術吧,這才是作為傳人的標誌,沒有掌握這些技藝,就算掛著個名分,那也是虛的。


    如果說之前那些都是在傳道,考驗他的悟性跟耐心等秉性的話,現在則是正式要授業了!


    劉老之所以如此鄭重其事,也是有原因的,一是怕吳晨掌握了技法之後,為利所誘,走了邪道,二是現在行業的狀況,越發的混亂,吳晨既然傳承了這一門,就要擔些責任起來,而要承擔這樣的重任,基礎不夯紮實點也不行。


    民國以前的幾百上千年,玩收藏的,可沒有啥勞什子“文博專家”、“鑒寶專家”這類淩駕於真行家之上的群體。那時候,古玩行自己玩著,真玩家就是真行家;在業內,各人憑著自己的眼力混飯吃,老行家,就是爺。


    在收藏的專業和道行上,自有行業規範和規矩,業界上上下下,忒有尊嚴,管你是進士、狀元、高官還是王爺,見著老行家都得叫聲“道兄”、“師兄”,那叫揖讓有禮,尊重有加,那可真是古玩行和師傅們的黃金時代:“咱是角兒”啊!


    這叫正常、正理。可是,賜製度之福,改革開放以來,橫不佞地鑽出許多既不收藏、也不在行的所謂“專家”,有些本身甚至就是混混和****組成的隊伍,用國家給的或者騙取國家的“資格”,楞壓著同行玩,許多業內行家幾十年練就的眼力“被瞎了”,幾十年辛辛苦苦學到的知識,和從老祖宗那裏繼承下來的本事和功夫,全都“被無知”。


    每每跟田老等人聊及以此,劉老總忍不住要歎息一聲,世道不古,妖孽橫行!


    不說各地陸續出現的“農民博物館”,動不動就是各種國之大器,還有各種電視欄目,打著“鑒賞”的旗號橫行,其中魚珠混雜的,既有真行家,也有打臉裝樣的所謂專家。更離譜的是琉璃廠街上,有些專家,幾千塊錢就能開出一張“鑒定證書”,其中甚至還有不少是老字號,真實敗壞祖宗的臉麵!


    在全民收藏的今天,這些行徑,無疑在毀壞這個行當的根基!他們幾位,是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但是卻也很是無奈,寥寥數人的發音早就淹沒在全民狂熱的浩瀚聲浪之中,更別提他們這些人,大都已經上了年紀,也是在折騰不動,隻能是遇上了才管。


    因此,對於吳晨跟徐少東這些年輕一輩,他們還是寄托了很大的心願,希望他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蕩滌目前的歪風邪氣,還行業幾股清流。


    吳晨聽得心裏有幾分沉重,他自認是個懶人,這種跟壞人壞事做鬥爭的事情,遇上了還好,如果非要自己拚命去找茬,隻怕也是做不到。而且像那個方肘子那種所謂的“打假”專家,選擇性的打假,裏麵隱含太多的個人功利,向來為他所不齒。


    好在劉老也知道現在的情形,並非依靠人力能夠扭轉,隻要求吳晨自身站得直,遇到了要出手,這就夠了。


    既然要管閑事,自然要有金剛鑽。


    作為行業秘會,鬼穀會真有自己一些與眾不同的分辨手段。劉老拿出隨手一翻,從兜裏掏出一塊玉佩:“瞧瞧。”


    吳晨見這塊玉佩是常見的猴子獻桃造型,有半個巴掌大小,上麵看著包漿嚴實有光,似乎是盤了許久,從造型到刀法,都透出一股漢晉古風,不過當他“偷偷”的窺視了一下之後,馬上就發現這居然是是一塊新品!


    “新提油?”吳晨見劉老隨身攜帶,必定不是那麽簡單的貨色,便不願意表現得太搶眼。


    所謂的提油是指古代給玉器沁色的方法。古玉入土之後,因為環境關係,長期受到侵蝕,導致顏色部分或整體發生改變,被稱為沁色。沁色是鑒定玉器年代的標準之一。


    一般來說,宋代以前叫老提油,明清則叫新提油。吳晨這段時間也是學了不少術語,大致知道古玉做舊的一些通用方法,以及常規鑒別方式。他這麽說則是含蓄的表明了這一塊古玉是後人仿製的。


    “狗打醋!”劉老微笑著搖了搖頭,他對於吳晨能看出這是新貨,已經很滿意了,這可是他自己製作的,帶在身邊盤著玩,偶爾考驗考驗老兄弟們,別說一般人,就是田老他們也不是一時半會能夠斷出來的。


    所謂的狗打醋,就是近代用來沁色的原料,往往是稠且黑的狗血,所以又叫狗打醋,這就不值錢了。


    劉老想不到吳晨這麽快就能判斷出來,雖然不全對,當也看出了問題,心裏甚是欣慰。他原本以為吳晨還要借助一些技法。古玉鑒別,除了憑經驗,直接看、聞、摸之外,還有一些技法,比如煮玉出灰。


    老玉長期埋於土中後,會在玉器的表麵出現一層風化層,出土後,盤玉的人撫摸所形成的包漿,會把這一層風化層包裹在裏麵。


    如果使用溫水浸泡,破壞了包漿之後,風化層會從裏向外在玉器表麵出現一層灰質,這就是所謂的“煮玉出灰”。


    但是,因為這種普適性的特征,玉器在作假時,也會特意的仿造灰質層,因此,是否出灰反倒不能作為檢驗玉器真偽的唯一標準。


    現在吳晨答得快,劉老也就不磨蹭,指著玉佩上麵一條雞血沁線說道,這是狗打醋的特征,凡是用這種方法做出來的的玉件,在沁邊必有血疙瘩,如果細看其邊緣,會有想繩結一樣的東西存在,這叫紅繩結,還是比較好認的,隻是一般人會忽略而已。


    這不就是跟翡翠b貨中的色根四周暈散差不多麽?物理的習性總是相似的,吳晨一點就通,便記了下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寶路天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言吾齋主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言吾齋主人並收藏寶路天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