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富家子弟,亦或平民百姓,隻知平西王,不認朝廷!


    直到輪到宋雨薇。女扮男裝的她款款上台,全場頓時安靜下來,所有人都屏息凝神,期待著這位詩會魁首的佳作。


    她沉思片刻,輕啟朱唇,一首清新脫俗的詩詞緩緩流淌而出,如同月光灑在平靜的湖麵,蕩漾起層層漣漪。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詩畢,眾人都愣了一下,隨即爆發出更加熱烈的掌聲。


    “宋公子的詩,真是別具一格,清新雅致!”


    “是啊,如同天籟之音,讓人如癡如醉!”


    “宋公子不愧為詩會魁首,這詞作的,真是妙不可言!”


    “是啊,想來這次也是勝券在握吧!”


    聽著眾人的吹捧,宋雨薇隻是微微一笑,拱手示意,頗有幾分名士風範。


    李承風也不禁點頭,這宋雨薇的才情,果然名副其實。


    而劉旭作為此次詩會的重頭戲,自然是壓軸出場。


    此次詩會主題他提早知曉,為此他請教大儒,研究了三天,就是為了不出差錯。


    隻見他昂首上台,吟誦起來:


    “中秋月兒十六圓,乘興揮毫書案前。不辭辛勞栽桃李,捋髯今夕是何年。”


    此言一出,全場嘩然。


    “我的天!這首詩...這首詩簡直是神來之筆啊!”


    “‘不辭辛勞栽桃李,捋髯今夕是何年’,這最後一句,簡直是點睛之筆!寓意深刻,耐人尋味!”


    “劉公子不愧是劉公子,果然才華橫溢!”


    “我原以為宋公子的詩已經是今日最佳,沒想到劉公子更勝一籌!今日真是大飽耳福!”


    宋雨薇沒想到劉旭的詩竟然與她不相上下,這讓她感到不可思議。


    難不成他是提前準備好了?


    劉旭走下台,臉上帶著春風得意的笑容。


    他經過李承風身邊時,故意放慢腳步,輕蔑地瞥了他一眼,故意大聲說道:“怎麽,李公子?莫非是被我的佳作震撼到?不敢上台獻醜?”


    周圍的儒生們也跟著起哄,發出陣陣輕笑。


    “我看啊,李公子一定是腹中空空,怕丟人現眼,所以才不敢上台吧!”


    “噓,小聲點,萬一李公子惱羞成怒,拔刀相向,我們可就遭殃了!”


    在眾人你一言我一語中,李承風緩緩起身。


    他走上高台,望著天上的明月,思緒萬千。


    良久,他開口,聲音清朗,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嘲諷:“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發、斯人奈何。”


    就這麽開頭一句,眾人皆是神色一變。


    好似一副金秋夜晚,明月高懸的畫卷在麵前展開。


    李承風沒有停下,繼續往下誦道。


    “乘風好去,長空萬裏,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一首詞畢,眾人直接沉浸在了震撼當中,無法自拔。一連十句,可以說每一句都能稱得上是千古名句。


    詞句表達李承風要乘風飛上萬裏長空,俯視大好山河。


    這還不算完,為了使月亮灑向人間的光輝更多,他還要砍去月中桂樹,留給世間更多正義之光!


    司馬忻的臉色變得鐵青,他沒想到李承風竟然能做出如此佳作。


    這詩,分明是在諷刺平西王割據一方!


    更是間接抨擊指當地的賦稅繁重,官官相護。


    而台下眾人,則被李承風的詩所震撼,久久不能回神。


    他們一時間竟然找不出一首詩能與此詩詞比較!


    好似不需要文學造詣就能感受到的一般。


    宋雨薇動容,這位年輕帝王格局可真是不小。


    她輕輕地拉了拉李承風的衣袖,低聲說道:“好詩!隻是…鋒芒太露,恐怕會招來禍端。”


    “怕什麽?就算我所言非虛,也未必有人敢指出來,有人聽懂就夠了。”


    李承風麵色如常,一臉無所謂道。


    說話間,一個尖酸刻薄的聲音陡然打破沉默。


    “哼,故作高深!這詩寫得什麽玩意兒?我看是浮於表麵,毫無深度!”


    說話的是劉旭,他一臉不屑地看著李承風。


    有了劉旭帶頭,其他人也因著平西王府的淫威,不願與劉旭對著幹,紛紛跟風貶低。


    “就是,這詩詞寫得也太一般了吧?”


    “我看他就是嘩眾取寵!”


    但真正有些文學修養的人都能看出,李承風這首詩,氣勢磅礴,豪邁壯闊,與之前那些阿諛奉承之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司馬忻卻是越聽越心驚。


    他反複咀嚼著李承風的詩句,目光如炬,仿佛要看穿李承風的內心。


    這小子,莫非是在暗指平西王擁兵自重,百姓困苦?


    劉旭的叫囂,像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麵,激起陣陣漣漪。


    眾人從李承風的詩中回過神來,開始竊竊私語。


    有人附和劉旭,認為李承風的詩太過狂妄,不知天高地厚;


    也有人覺得這詩大氣磅礴,意境深遠,隻是他們不敢公開支持李承風,畢竟劉旭是平西王的大公子,得罪了他,可不是鬧著玩的。


    李承風對這些議論置若罔聞,他本就沒打算迎合這些趨炎附勢之輩。


    他微微一笑,對著司馬景山拱了拱手,便走下了高台。


    第一輪詩詞比試結束,李承風的作品雖然引起了爭議,但司馬景山卻力排眾議,將他留在了第二輪。


    為的就是讓他講出更多類似謀反寓意的詩句來。


    第二輪比試的規則很快宣布,飛花令,以“秋”字為題。


    比起第一輪的自由發揮,飛花令更考驗詩詞儲備和臨場反應。


    規則很簡單,指定一個字,參賽者輪流賦詩,詩中必須含有這個字,且不能重複。一旦有人接不上,或者所作詩詞不合規範,便算輸。


    這對於在場的才子們來說,簡直是小菜一碟。


    秋高氣爽,秋風瑟瑟,秋景宜人,多少詩詞歌賦都圍繞著這個字吟詠。


    第一個上場的才子搖頭晃腦,吟出詞句中規中矩,卻也挑不出毛病。


    接下來幾人也都紛紛效仿,你一句他一句,都是些平平無奇的詩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皇帝假死?不管了,我直接登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滿地是菠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滿地是菠蘿並收藏皇帝假死?不管了,我直接登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