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發過去之後,鄭國忠的回複很快,也很短:“和劉一曉多接觸。”
鄭國忠三番兩次提到劉一曉,可是也沒說到底要從他身上得到什麽信息,陶樂知看著這條消息,眉頭皺得更厲害了。
讓他沒想到的是第二天,劉一曉居然也帶了一個果籃來探望他。
這讓陶樂知有些意外,他的事兒按理說傳不到劉一曉的耳朵裏,就算傳到了劉一曉的耳朵裏,兩個人也就是見過幾次麵,最多算是在辦案的時候有過深度的交流,倆人關係還沒好到這種情況下來專門探望的地步。
更何況這兒不是醫院,這是戒毒所,鄭國忠能進來是因為都是一個係統的,刷臉就行;李耀陽是因為他的關係網比較大,能批下來探視的文件。
他劉一曉是憑什麽,憑他是老師?
就算是出於日常看守的警惕,劉一曉也進不了這裏的大門。
“陶警官,你很意外?”
“我確實很意外。”
陶樂知看著自己旁邊桌子上的兩個果籃,又看了看劉一曉手裏的同款,劉一曉這才注意到,他笑著把果籃放到一邊解釋道:“門口就一個水果店,店裏就隻有這一種果籃,沒辦法。”
“怪不得。”
陶樂知的語氣帶著一種“原來如此”的感覺,可是他眼睛裏的疑惑依然沒有解除。
“我有個朋友在公安局,前兩天閑聊的時候他說市局有個刑偵隊長出事兒了,我就想到了你,今天正好過來看個朋友,這邊也有我一個老同學,就跟他打聽了一下,想著反正都過來了,順道一起看看。”
話說得隨意,可是果籃是進來的時候就已經買好的,這種隨口撒的謊太沒有水準。
這種作風和劉一曉的性格也不太符合,所以劉一曉像是在傳遞一個主動接觸的信號。
可惜陶樂知是直的。
“什麽同學?”
陶樂知順著他這個蹩腳的謊言問了下去。
“大學時候一個校友,他家裏條件很好,上學時候他喜歡孫菁,但是孫菁最後跟我在一起了,大概是情敵的關係處久了也變成了兄弟,隻是前兩年他不知道跟誰學的,染上了冰毒,一開始他們家裏人沒發現,後來還是有一次在家毒癮犯了結果沒找到藥,碰巧被他爸爸看到了,就把他送進來了。”
劉一曉說完還歎了一口氣,這種真實的情緒和劇情的延伸讓陶樂知有些犯嘀咕,一下子搞不清楚劉一曉說的是實話還是在講故事。
“對了,我戒毒所裏頭這個朋友姓關,關照。”末了,劉一曉又補了一句。
陶樂知想起來前兩天戒毒所一個禁毒警察和他散扯,說他有個大學同學,家裏開公司的,也被關在這兒,好像就是叫關照。
陶樂知想到這兒,問了一句:“楚祥發也是你同學?”
劉一曉露出一個和煦的笑容:“是啊,我來看你也是他打了招呼。”
劉一曉現在像是在和一個老朋友聊天,沒有任何遮掩隱藏,但越是這樣,陶樂知心裏就越是覺得劉一曉在釋放靠近的信號,想要他卸下防備的心理。
“以後打算怎麽辦?”
劉一曉問了一個和李耀陽幾乎一樣的問題。
“不知道,沒想好。”
陶樂知也給出了一個差不多的回答,不過劉一曉沒有在這個問題上繼續討論下去,他剝了一個橘子遞給陶樂知:“我覺得以你的能力,就算不做警察,也一樣能發揮你的長處。”
“謝謝,我就是個普通人。”
“不,陶警官,你是一個很優秀的人。”
劉一曉說這句話的時候眼神裏有著隱隱的光芒,又像是帶著若有若無的侵略和野性,隻是消失的很快,陶樂知都忍不住懷疑是自己的錯覺。
“好了,我時間差不多了,希望等你出來的時候,我們能一起吃個飯,好好聊聊天。”
“應該吧。”
陶樂知沒有給出明確的答複,劉一曉似乎也並不在意這個問題的回答,聽到聲音隻是微微停了下步子,就繼續走遠了。
陶樂知想了想,喊了門口看守的人,笑著往他手裏塞了個蘋果:“哥們,麻煩幫忙找一下楚祥發。”
楚祥發跟他認識時間也不短了,也會過來找陶樂知嘮嗑陪他解解悶,但是陶樂知主動找他,這還是頭一回。
“兄弟,問你個事兒,劉一曉是你大學同學?”
“對,不過不在一個班,怎麽了陶隊?”
楚祥發這個習慣的稱呼又讓陶樂知心裏一緊,他扯出一個難看的笑容:“我已經不是警察了……我就是想問你,劉一曉大學那會兒是個什麽樣的人。”
“他……怎麽說呢,其實剛到學校的時候他是那種很不起眼的人,家境一般,長得還算過得去,但不怎麽注意外表,丟人堆裏就找不到的那種。”
“但孫菁說劉一曉大學時候很多女生喜歡他。”
“那是後來的事兒了。”楚祥發想了想:“不知道是從什麽時候開始,這小子換了發型,戴了個眼鏡,還買了很多新衣服,也就是從那之後,很多女同學覺得他很秀氣,一些膽子大的就開始給他寫情書,後麵跟風的人就越來越多了。”
“他不是近視?”
“沒,那就是個裝飾品,鏡片兒都是沒度數的,這還是我們上學那會兒有一次打籃球,我們把他眼鏡碰到地上摔碎了,他跟我們說的。”
“他大學出去兼職麽?”
“這倒沒有,他大多數時候都窩在寢室裏頭看書,而且他好像對生物很感興趣,經常去生物係那邊兒的實驗室,說是去學習解剖,我們心裏清楚,就是等著那些解剖完的小東西用完了烤著吃……你好好的問這個幹嘛,陶隊,你不會是彎的吧,看上他了?”楚祥發長大的嘴巴配上誇張的表情吧陶樂知逗得一樂。
“少扯,就是隨便問問。”
“行,沒其他事兒我就先去幹活了。”
陶樂知想著楚祥發的話,在大學期間,一定有什麽東西徹底改變了劉一曉,而這件事情又是非同尋常的。
也許鄭國忠想讓他挖出來的,就是這件事。
「義父們,晚安」
鄭國忠三番兩次提到劉一曉,可是也沒說到底要從他身上得到什麽信息,陶樂知看著這條消息,眉頭皺得更厲害了。
讓他沒想到的是第二天,劉一曉居然也帶了一個果籃來探望他。
這讓陶樂知有些意外,他的事兒按理說傳不到劉一曉的耳朵裏,就算傳到了劉一曉的耳朵裏,兩個人也就是見過幾次麵,最多算是在辦案的時候有過深度的交流,倆人關係還沒好到這種情況下來專門探望的地步。
更何況這兒不是醫院,這是戒毒所,鄭國忠能進來是因為都是一個係統的,刷臉就行;李耀陽是因為他的關係網比較大,能批下來探視的文件。
他劉一曉是憑什麽,憑他是老師?
就算是出於日常看守的警惕,劉一曉也進不了這裏的大門。
“陶警官,你很意外?”
“我確實很意外。”
陶樂知看著自己旁邊桌子上的兩個果籃,又看了看劉一曉手裏的同款,劉一曉這才注意到,他笑著把果籃放到一邊解釋道:“門口就一個水果店,店裏就隻有這一種果籃,沒辦法。”
“怪不得。”
陶樂知的語氣帶著一種“原來如此”的感覺,可是他眼睛裏的疑惑依然沒有解除。
“我有個朋友在公安局,前兩天閑聊的時候他說市局有個刑偵隊長出事兒了,我就想到了你,今天正好過來看個朋友,這邊也有我一個老同學,就跟他打聽了一下,想著反正都過來了,順道一起看看。”
話說得隨意,可是果籃是進來的時候就已經買好的,這種隨口撒的謊太沒有水準。
這種作風和劉一曉的性格也不太符合,所以劉一曉像是在傳遞一個主動接觸的信號。
可惜陶樂知是直的。
“什麽同學?”
陶樂知順著他這個蹩腳的謊言問了下去。
“大學時候一個校友,他家裏條件很好,上學時候他喜歡孫菁,但是孫菁最後跟我在一起了,大概是情敵的關係處久了也變成了兄弟,隻是前兩年他不知道跟誰學的,染上了冰毒,一開始他們家裏人沒發現,後來還是有一次在家毒癮犯了結果沒找到藥,碰巧被他爸爸看到了,就把他送進來了。”
劉一曉說完還歎了一口氣,這種真實的情緒和劇情的延伸讓陶樂知有些犯嘀咕,一下子搞不清楚劉一曉說的是實話還是在講故事。
“對了,我戒毒所裏頭這個朋友姓關,關照。”末了,劉一曉又補了一句。
陶樂知想起來前兩天戒毒所一個禁毒警察和他散扯,說他有個大學同學,家裏開公司的,也被關在這兒,好像就是叫關照。
陶樂知想到這兒,問了一句:“楚祥發也是你同學?”
劉一曉露出一個和煦的笑容:“是啊,我來看你也是他打了招呼。”
劉一曉現在像是在和一個老朋友聊天,沒有任何遮掩隱藏,但越是這樣,陶樂知心裏就越是覺得劉一曉在釋放靠近的信號,想要他卸下防備的心理。
“以後打算怎麽辦?”
劉一曉問了一個和李耀陽幾乎一樣的問題。
“不知道,沒想好。”
陶樂知也給出了一個差不多的回答,不過劉一曉沒有在這個問題上繼續討論下去,他剝了一個橘子遞給陶樂知:“我覺得以你的能力,就算不做警察,也一樣能發揮你的長處。”
“謝謝,我就是個普通人。”
“不,陶警官,你是一個很優秀的人。”
劉一曉說這句話的時候眼神裏有著隱隱的光芒,又像是帶著若有若無的侵略和野性,隻是消失的很快,陶樂知都忍不住懷疑是自己的錯覺。
“好了,我時間差不多了,希望等你出來的時候,我們能一起吃個飯,好好聊聊天。”
“應該吧。”
陶樂知沒有給出明確的答複,劉一曉似乎也並不在意這個問題的回答,聽到聲音隻是微微停了下步子,就繼續走遠了。
陶樂知想了想,喊了門口看守的人,笑著往他手裏塞了個蘋果:“哥們,麻煩幫忙找一下楚祥發。”
楚祥發跟他認識時間也不短了,也會過來找陶樂知嘮嗑陪他解解悶,但是陶樂知主動找他,這還是頭一回。
“兄弟,問你個事兒,劉一曉是你大學同學?”
“對,不過不在一個班,怎麽了陶隊?”
楚祥發這個習慣的稱呼又讓陶樂知心裏一緊,他扯出一個難看的笑容:“我已經不是警察了……我就是想問你,劉一曉大學那會兒是個什麽樣的人。”
“他……怎麽說呢,其實剛到學校的時候他是那種很不起眼的人,家境一般,長得還算過得去,但不怎麽注意外表,丟人堆裏就找不到的那種。”
“但孫菁說劉一曉大學時候很多女生喜歡他。”
“那是後來的事兒了。”楚祥發想了想:“不知道是從什麽時候開始,這小子換了發型,戴了個眼鏡,還買了很多新衣服,也就是從那之後,很多女同學覺得他很秀氣,一些膽子大的就開始給他寫情書,後麵跟風的人就越來越多了。”
“他不是近視?”
“沒,那就是個裝飾品,鏡片兒都是沒度數的,這還是我們上學那會兒有一次打籃球,我們把他眼鏡碰到地上摔碎了,他跟我們說的。”
“他大學出去兼職麽?”
“這倒沒有,他大多數時候都窩在寢室裏頭看書,而且他好像對生物很感興趣,經常去生物係那邊兒的實驗室,說是去學習解剖,我們心裏清楚,就是等著那些解剖完的小東西用完了烤著吃……你好好的問這個幹嘛,陶隊,你不會是彎的吧,看上他了?”楚祥發長大的嘴巴配上誇張的表情吧陶樂知逗得一樂。
“少扯,就是隨便問問。”
“行,沒其他事兒我就先去幹活了。”
陶樂知想著楚祥發的話,在大學期間,一定有什麽東西徹底改變了劉一曉,而這件事情又是非同尋常的。
也許鄭國忠想讓他挖出來的,就是這件事。
「義父們,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