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泉,王室中人,先王之弟,為陳平七叔,陳昭安亦是。曆來為陳國鎮守洪城。是陳國東麵屏障。手下精兵強將甚多,若非此次林修遠倒戈,死死拖住了陳泉軍部。大魏八千騎兵雖強,但若想如此輕易,便破開洪城,那是癡心妄想。即便如此,大魏借天時、人和,也是付出了近千精銳的代價。為洪城犧牲的各類有生力量,已一千八百餘。算上林修遠部,三千多人不止。)


    陳平聽到這,心裏已然信了大半。陳泉的信物,旁人是做不得假的。信使的神情語氣,不似作偽,他的說辭,也合情合理,一個小兵,若什麽都能說清楚,反而有怪。想必王叔也有這方麵考量,怕落入敵手,太聰明,反被人所趁。


    但若說全信,其實他沒有別的選擇。


    見眾人反反複複,再也問不出什麽。所以,他止住眾將的激烈。“好了,人家隻是信使,為難他作甚。陳王叔一生為國,是知兵中人,斷不會信口開言。既然事實如此,諸將有何良策?”


    信使被人攙扶下去安排救治。


    有將領耿忠進言道:“大將軍,會否有詐?梁軍五萬兵馬,來得頗有蹊蹺。”


    另一人道:“既已確定是陳王叔特殊求援,想來前方戰局,必定艱難;既如此,為今之計,有兩策:一,回師陳都,陳都堅固,城池高大,城中糧草豐足,縱使魏軍圍城,亦可堅守。待我聯軍一到,大魏必兵敗塗地。至於梁軍宵小,公然違背國約,裏通外國,燕雲必不容它。”


    陳平聞言,道:“久守必失,況王上雄才大略,也不會允許我等未戰先退。至於聯軍,諸國征戰,聯軍是利是弊,尚在兩可之間。王將軍,不必諱言,二呢?”


    一番試言,知道陳平底線,斷不會不戰而退。“是。”站中,一年近中旬,看起來老成持重,被呼為王將軍的人,繼續言道:“二,便是火速發兵,馳援洪城。敵軍夜半攻城,雖攻勢如火,但畢竟奔途而來,定然勞累不堪,攻勢可一不可再。而我洪城,堅固不下於陳都,高大不下於白揚,陳王叔又是少有的知兵之人,敵軍雖眾,但末將相信,陳將軍必能堅守。”


    這是定心之言,看到諸將連連點頭,陳平亦是看過來,微微頷首。他知道,自己把住了脈。王知仁在政治上,以圓潤著稱。他話鋒一轉,問出了一個存在眾人心頭的疑惑:“隻是,末將有所不明,梁國是如何避過我大陳南部邊境,還有,白揚城若遇梁國壓境,邊軍為何未見報。除非,根本就沒有什麽梁軍,其實是魏國士兵假扮,意在迷惑各國。”


    諸將聞言,紛紛意動,都比較傾向於這個說法。大魏虛虛實實,故作疑陣,又不是沒有過。眾人將目光不約而同、瞧向了上首前方。


    陳平見狀,微微一笑,道:“諸將問我,我亦不知。邊軍未見報,王上那邊,也未有任何旨意。但若說梁軍繞過我陳國南部邊境,直接進軍我東部邊陲。亦也不是不可能。


    據我所知,大魏三十萬軍隊,陳兵壓境,且還有源源不斷物資和兵馬,絡繹不絕。五國惶恐,宋國曖昧;梁國本就垂涎我陳國多時。


    與魏國聯合,繞軍突襲。隻怕各國,也隻能強壓著應了。”諸將聽言,俱是凜然。三十萬大軍,騎步結合,多兵種組配。尤其是騎兵,作為這個世界的特殊兵種,騎兵在陸戰中,具有壓倒性的優勢。


    更尤其、是在中州平原地帶,三十萬騎兵加數十萬步兵,總數號八十萬,這已是堪比燕雲半數國家的兵力之和。


    更何況,大魏本就以戰力著稱。五十萬,當百萬步軍,亦也未嚐不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賢王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筆名若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筆名若離並收藏賢王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