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彬彬前腳在博客上更新了關於《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文章。
範彬彬的博客,緊隨其後也發表了一篇關於看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影評。
“在談論少年pi這部電影之前,需要預設若幹個前提。這些前提就像是數學裏的那幾條公理,一切演繹,一切推理皆由此而來。如果我們不能在起點達成共識,那麽隻會分道揚鑣,越行越遠。”
“第一:少年pi的小說屬於揚馬特爾,少年pi的電影屬於王導。王導的電影基於原著,但又不盡相同。他保留了故事框架,進行了改動增刪,使之混雜入了王氏基因,從而變成另外一樣東西。”
“第二:成年pi的演員伊爾凡可汗在接受采訪時說過:‘這部電影表麵上看是一個少年的冒險故事,實際上隱藏著很多隱喻,它有許多平行空間,很多層次。’換句話說,這是一個寓言性質的故事,裏麵的隱喻表現手法克製而簡潔,彼此的映射關係十分明顯。”
“第三:”
“閑話少說,從那次晚餐說起。”
“電影一開始,同時信仰了印度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pi和他的父親母親在晚餐時進行了一次談話。這次談話非常重要,它是整個電影主題的第一次預演。”
“少年pi的父親說:‘如果你同時信仰三個宗教,那等於什麽都沒信。與其如此,不如選擇相信理性,相信科學……我寧可你經過深思熟慮否認我,也不要不加分辨地盲目接受。’”
“而母親則說:‘科學解決外在的問題,而不是內在的。’”
“實際上是在暗示理性和信仰所發揮的作用不同,前者解決現實問題,後者解決心靈問題——要注意,母親這句話,實際上成為了pi後來一切行動的心理淵藪。”
“電影裏提及了兩人的背景:父親被現代醫學救了一條性命,所以他相信科學,代表著理性;母親傾向於宗教,代表著信仰。電影裏還特意強調,母親舍棄家庭跟隨父親,信仰是她與過去唯一的聯係。”
“父親和母親的說法不同,少年pi麵臨著抉擇。要理性還是要信仰,這是一個精神領域的經典困境,少年pi最終做出的選擇是:‘我決定去受洗。’”
“也就是說,他選擇了後者,也就意味著他認同了母親的話。”
“但信仰需要的是虔誠,pi並非一個虔誠者,他是個泛神論者。成年pi的一番論述表明,他需要的是一種超自然的、至高無上的力量作為信仰依靠。至於無論是上帝、安拉還是毗濕奴,並不重要。可以這麽說,他的意識裏,信仰的是信仰本身,而不是某種特定的神明。”
“對虔誠者,他選擇信仰是去解決問題。而pi這樣的人,他選擇信仰,隻是為了逃避問題。信仰對他來說,不是一個具體膜拜的對象,而是一個寄托,一個可以逃遁的空間。”
“這就是為什麽,pi要講兩個故事。”
“一個幻想故事,可以天馬行空無所顧忌;但一個真實發生的故事,必須符合現實。第一個故事裏有食人島,這是一座深海中的熱帶密林,中間生存著無數沙漠中才有的狐獴。沙漠和大海,這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意象。”
“所以,第一個故事是pi所幻想出來的,第二個故事是真實的,是理性的。可pi無法解決第二個殘酷故事給自己內心帶來的煎熬,他隻能逃遁到第一個故事裏去,把周圍的遇難者幻化為各種動物,才能讓自己平靜——正如母親晚餐時所說,理性解決外在的,信仰解決內在的。他那一句‘我決定去受洗’,實際上就是自己決定逃遁的預言。”
“王導在這部電影裏,有兩種方式來引導觀眾巧妙地覺察到隱喻存在。一是預演。每一次大的行動之前,都會有一次小的行動作為預演;二是讓本體和喻體反複出現,強化兩者之間的關聯,然後通過構建喻體之間的關係,來揭示本體的命運。”
“有人說老虎代表了恐懼,我覺得應該更進一步,代表的是pi的本能情感。在第一個故事裏,pi把自己一分為二,自己代表著人性或理性,老虎是剝除了理性的原始本能——本能地發怒,本能地恐懼,毫無掩飾地表達自己最粗糲的欲望。”
“但第二個故事,就真的合乎情理了麽?“
“回想一下第二個故事的過程:pi、母親、水手和廚師登上救生艇。水手受傷,很快死去。廚師將其吃掉。然後pi不小心放跑了一隻海龜,被廚師毆打。母親與廚師爭執,被廚師所殺。廚師把母親的屍體扔進大海喂鯊魚。pi出於憤怒殺了廚師,並吃掉了他。”
“在這個故事裏,各種元素和第一個故事完美對應,母親=猩猩,廚師=鬣狗,水手=斑馬,老虎=pi的本能,看似完美無缺,合乎情理,連最理性的保險公司都快要認同,但其中卻存在著兩個破綻。”
“第一個破綻,是香蕉。”
“當pi講述第一個故事的時候,說猩猩坐著漂浮的香蕉而來。保險調查員立刻指出,香蕉不會漂浮。當pi講述第二個故事時,對這個細節居然沒有修改,仍舊堅持說媽媽坐著漂浮的香蕉前來。”
“香蕉在現實裏能否漂浮,並不重要。在電影的世界裏,保險調查員指出香蕉不能漂浮,這代表了一種常識,它的功能是用來牽出pi講的故事裏反常識的地方,內在邏輯是自洽的。”
“第二個破綻,是媽媽的死。”
“廚師是一個對食物很執著的人,他會吃老鼠,會把水手殺掉用肉做魚餌。對他來說,每一塊肉都是極其寶貴的。可是媽媽死後,廚子沒吃掉她,扔到了海裏喂了鯊魚——這是一種浪費,尤其是廚師已經吃過了水手,對他來說,最大的心理障礙已經消除,沒理由會做這種浪費行為。”
“第二個故事本身已經非常圓滿,卻多了這兩個頗為醒目的蛇足。實際上,它們也是刻意被保留下來的標簽,用來提醒觀眾——第二個故事也並非真實——至少隱瞞了一部分真實。”
範彬彬這篇博文剛發表,瞬間引起很多網友的圍觀。
id泡泡泡彬彬:這又是誰代筆的啊?一眼不像彬彬能寫出來的東西。
id費劉海的海子:哈哈,剛才看到李彬彬的博客,我就在想範彬彬是不是也會更新博客?果不其然,還真發表了如此長文。
id我是你得不到的人:太長沒看,總結一句話,王導,下部戲找我演女主角。
id夢想家在這裏:嘖嘖,不愧是史上最年輕的奧斯卡大導演啊,這新片剛上映,四旦雙冰中的雙冰就開始舔起來了,坐等周訊、趙燕子等人緊隨其後。
id放過我是你的錯:哇~彬彬好厲害,你說的這些都是我想說的,隻是我沒你有文采。
其實,自從範彬彬開通博客後,許多經常關注她的網友都清楚,範彬彬博客上的文章基本不是她本人撰寫,而是找人代筆。
因為,很多內容前後手法、遣詞造句的方式皆有不同,明顯就不是出於一人之手。
隨著這種現象日益增多,許多網友已然明白,必是某公司的內部槍手代筆。
其實,範彬彬在圈中的口碑很糟,無論藝品或人品都不得人心,急功近利,不擇手段,勢利,目中無人是圈中人對她的共有印象。
這些性格,很符合她小太妹出身的形象。
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
隻不過娛樂圈這種地方,隻要當你事業如日中天,身邊就全是好人。
範彬彬眼下的情況正是如此。
她的事業正處於上升期,身邊全是吹捧、稱讚的聲音,每天都活在誇誇群之中。
也就使得她,更目中無人。
當然,因由勢利,也就不可能麵對任何人都目中無人。
比如麵對王樹的時候,就很客氣。
隨著李彬彬、範彬彬兩人相繼在新浪上發表了關於《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博文,章紫怡在搜狐空間裏也更新了一篇關於《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影評。
原本,章紫怡的官網在新浪,後來“搬家”到搜狐,並在搜狐博客上開了“子怡空間”。
至於章紫怡好好的在新浪,為何會“搬家”到搜狐
其實是搜狐向章紫怡“買”的官網,價格為每年150萬元左右。
不僅如此,因由章紫怡等明星負麵新聞較多,明星和大型門戶網站合作後,網站會盡量少刊發其負麵新聞,盡量多給一些正麵內容。
章紫怡轉戰搜狐後,開通的並不是博客,而是個人空間,能夠關閉評論。
而在新浪博客,關閉不了。
所以,章紫怡一到搜狐,就關閉了網友評論功能。
由於缺乏互動性,也因此空間的遊覽量大幅度減少。
“昨晚看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躺在床上,忍不住回想少年派的劇情。”
“越想越睡不著,一陣陣的後怕,最後怕到我連腳都不敢伸直。”
“直到現在,還有些驚魂未定。”
“王導在諸多細節背後欲言又止的真相,這實在是一個極其黑暗殘酷的故事。”
“王導就像是建造了一個無比魔幻美麗的大花園,讓你在其中遊玩,陶醉於各種人和動物的友誼啦,夜光大鯨魚啊等等。”
“但在你心滿意足打算離開電影院的時候,他突然把你帶到一扇小門前,告訴你,其實我想讓你看的是這個。”
“然後把鑰匙塞進你手裏,轉身走了。”
“如果你開進去,就會看到極其極其可怕,令你終生難忘的東西。”
“其實接下來的這個故事才是真相。”
“少年派和廚子、佛教徒、媽媽一起登上了救生艇,廚子先是殺掉了佛教徒,然後殺掉了媽媽,把她的頭割下來扔到海裏。”
“派在目睹媽媽被殺死之後,他在憤怒中殺了廚子。”
“之後,他獨自在大海上漂流了7個多月,直至獲救。”
“他是靠什麽活下來的?當然是那些死去人的屍體。”
“最開始,他隻是吃掉了廚子和佛教徒,在那場暴風雨之後,他昏迷了,覺得自己真的要死了。”
“於是他最後吃掉了媽媽。”
“那場暴風雨,其實就是他內心經曆的激烈鬥爭。”
“暴風雨後他在昏迷中飄上一個島,島上有密密麻麻的狐獴,到了夜裏東西都會腐爛,還有人的牙齒。”
“其實那個島就是媽媽的身體,所以在鏡頭中它時常顯得很陰森。”
“他最後的補給,就是媽媽腐爛了甚至已經長滿了蛆蟲的身體。”
“因為事實實在太過殘酷,少年派無法接受這一切,所以他發生了人格分裂。”
“人格分裂通常是因為發生了一些當事人無法接受的事情,所以他為了保護自己不會精神崩潰,就想象成是別人身上發生的。”
“由於太過執迷相信想象中的人,所以常會不自覺的進入,扮演另一重人格。”
“比如有本書叫做《24重人格》,一個人格分裂者的自傳。”
“老虎,就是少年派分裂出的那重人格。”
“並且他把所有可怕的事情都進行了重新包裝,他把死去的人都想象是各種動物,把自己吃人這件事推到老虎身上,想象是老虎吃掉了一些動物。”
“媽媽的頭喂鯊魚這件事,被他想象成海底的魚群變成媽媽的樣子。”
“吃掉媽媽的身體,被想象成是在一個島上找到了補給。”
“如此種種,才能支持他活下來。”
“到了夜裏,關上燈,躺在床上想一想,少年在海上度過的那些時光。”
“200多個夜晚,獨自在看不到盡頭的海上漂著,饑寒交迫,孤立無援。”
“大海像一麵黑色的鏡子,冷酷無情。”
“船艙裏還有幾具人的殘屍,無頭的,被切成一塊塊的,血流滿地,其中還有媽媽的屍體,隻是想想我就快要崩潰了。”
“派卻還要依靠這些活下來!”
“於是他隻好一直給自己編故事,一直對自己重複那個老虎的童話。”
“無數遍的重複直到自己也相信了,其實他那時已經是個深度精神病患者了。”
“想起《穆赫蘭道》,和這部少年派非常相似。”
“那部電影說的是女演員殺死了自己的愛人,然後在夢中,想象她們還在一起,最後醒來她受不了夢的破滅,拔槍自殺了。”
“而少年派呢,則是做了200多天的白日夢啊。”
“到最後,他還頑強的生活下來了。”
“他讓老虎離開自己,頭也不回的走進叢林,把最黑暗的東西永遠埋在心裏。”
“所以這絕對是個比《穆赫蘭道》更為殘酷的故事。”
“因為活著,永遠比死去更艱難。”
“想想王樹的樣子,純真的樣子隨和的性格,說話那麽文雅溫柔,對一切都很友善。”
“可是內心深處他一定是深深理解什麽是殘酷!”
“理查德帕克,是曆史上一起真實海難的犧牲者,一個17歲的男孩。”
“他和其它三個人上了救生艇,最後被三個人合謀殺死吃掉。”
“而在王導的故事中,卻讓他吃掉了其它的三個人。”
“很殘酷,卻又很真實。”
“或許,這就是人性!”
很多網民刷到了章紫怡的這篇影評,很想評論,卻因為關閉了評論功能,評論不了。
一個個,急的不行。
因為章紫怡的這篇影評看似是在剖析《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但在網友眼中實則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王樹。
是想通過這種方式,獲得與王樹合作藝術片的機會,衝獎奧斯卡小金人。
所以才大費周章的寫了這麽一篇影評,字裏行間甚至淺顯的表露出對王樹的吹捧,似是生怕王樹瞧不出來一樣。
由於章紫怡的風評本來就很差,許多網友很想調侃一番。
怎奈,評論不了!
鄧鈔這會兒在給孫麗打電話,他道:“麗麗,你是不是沒有開通博客?”
“對啊,怎麽了?”孫麗接到電話後不明所以。
不僅是她沒有開通博客,周訊也沒有開通,娛樂圈有很多人都沒有開通這玩意兒。
今年8月中旬,新浪上線了微博。
一經上線,用戶數量急速增長。
隻不過上線之初,明星的使用率不高。
無論是孫麗,還是周訊,這會兒都沒有開通。
“四旦雙冰中的章紫怡、範彬彬、李彬彬都在博客上發表了關於《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影評,周訊和趙燕子沒有發表,好像是因為她們沒有開通博客。”鄧鈔解釋。
孫麗聽到這話,還是滿頭疑惑,問道:“她們發表影評怎麽了?”
“唉,一時半會跟你說不清楚,你自己去電腦前麵瞧一瞧就明白了。”鄧鈔急切著說,“反正,她們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本章完)
範彬彬的博客,緊隨其後也發表了一篇關於看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影評。
“在談論少年pi這部電影之前,需要預設若幹個前提。這些前提就像是數學裏的那幾條公理,一切演繹,一切推理皆由此而來。如果我們不能在起點達成共識,那麽隻會分道揚鑣,越行越遠。”
“第一:少年pi的小說屬於揚馬特爾,少年pi的電影屬於王導。王導的電影基於原著,但又不盡相同。他保留了故事框架,進行了改動增刪,使之混雜入了王氏基因,從而變成另外一樣東西。”
“第二:成年pi的演員伊爾凡可汗在接受采訪時說過:‘這部電影表麵上看是一個少年的冒險故事,實際上隱藏著很多隱喻,它有許多平行空間,很多層次。’換句話說,這是一個寓言性質的故事,裏麵的隱喻表現手法克製而簡潔,彼此的映射關係十分明顯。”
“第三:”
“閑話少說,從那次晚餐說起。”
“電影一開始,同時信仰了印度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pi和他的父親母親在晚餐時進行了一次談話。這次談話非常重要,它是整個電影主題的第一次預演。”
“少年pi的父親說:‘如果你同時信仰三個宗教,那等於什麽都沒信。與其如此,不如選擇相信理性,相信科學……我寧可你經過深思熟慮否認我,也不要不加分辨地盲目接受。’”
“而母親則說:‘科學解決外在的問題,而不是內在的。’”
“實際上是在暗示理性和信仰所發揮的作用不同,前者解決現實問題,後者解決心靈問題——要注意,母親這句話,實際上成為了pi後來一切行動的心理淵藪。”
“電影裏提及了兩人的背景:父親被現代醫學救了一條性命,所以他相信科學,代表著理性;母親傾向於宗教,代表著信仰。電影裏還特意強調,母親舍棄家庭跟隨父親,信仰是她與過去唯一的聯係。”
“父親和母親的說法不同,少年pi麵臨著抉擇。要理性還是要信仰,這是一個精神領域的經典困境,少年pi最終做出的選擇是:‘我決定去受洗。’”
“也就是說,他選擇了後者,也就意味著他認同了母親的話。”
“但信仰需要的是虔誠,pi並非一個虔誠者,他是個泛神論者。成年pi的一番論述表明,他需要的是一種超自然的、至高無上的力量作為信仰依靠。至於無論是上帝、安拉還是毗濕奴,並不重要。可以這麽說,他的意識裏,信仰的是信仰本身,而不是某種特定的神明。”
“對虔誠者,他選擇信仰是去解決問題。而pi這樣的人,他選擇信仰,隻是為了逃避問題。信仰對他來說,不是一個具體膜拜的對象,而是一個寄托,一個可以逃遁的空間。”
“這就是為什麽,pi要講兩個故事。”
“一個幻想故事,可以天馬行空無所顧忌;但一個真實發生的故事,必須符合現實。第一個故事裏有食人島,這是一座深海中的熱帶密林,中間生存著無數沙漠中才有的狐獴。沙漠和大海,這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意象。”
“所以,第一個故事是pi所幻想出來的,第二個故事是真實的,是理性的。可pi無法解決第二個殘酷故事給自己內心帶來的煎熬,他隻能逃遁到第一個故事裏去,把周圍的遇難者幻化為各種動物,才能讓自己平靜——正如母親晚餐時所說,理性解決外在的,信仰解決內在的。他那一句‘我決定去受洗’,實際上就是自己決定逃遁的預言。”
“王導在這部電影裏,有兩種方式來引導觀眾巧妙地覺察到隱喻存在。一是預演。每一次大的行動之前,都會有一次小的行動作為預演;二是讓本體和喻體反複出現,強化兩者之間的關聯,然後通過構建喻體之間的關係,來揭示本體的命運。”
“有人說老虎代表了恐懼,我覺得應該更進一步,代表的是pi的本能情感。在第一個故事裏,pi把自己一分為二,自己代表著人性或理性,老虎是剝除了理性的原始本能——本能地發怒,本能地恐懼,毫無掩飾地表達自己最粗糲的欲望。”
“但第二個故事,就真的合乎情理了麽?“
“回想一下第二個故事的過程:pi、母親、水手和廚師登上救生艇。水手受傷,很快死去。廚師將其吃掉。然後pi不小心放跑了一隻海龜,被廚師毆打。母親與廚師爭執,被廚師所殺。廚師把母親的屍體扔進大海喂鯊魚。pi出於憤怒殺了廚師,並吃掉了他。”
“在這個故事裏,各種元素和第一個故事完美對應,母親=猩猩,廚師=鬣狗,水手=斑馬,老虎=pi的本能,看似完美無缺,合乎情理,連最理性的保險公司都快要認同,但其中卻存在著兩個破綻。”
“第一個破綻,是香蕉。”
“當pi講述第一個故事的時候,說猩猩坐著漂浮的香蕉而來。保險調查員立刻指出,香蕉不會漂浮。當pi講述第二個故事時,對這個細節居然沒有修改,仍舊堅持說媽媽坐著漂浮的香蕉前來。”
“香蕉在現實裏能否漂浮,並不重要。在電影的世界裏,保險調查員指出香蕉不能漂浮,這代表了一種常識,它的功能是用來牽出pi講的故事裏反常識的地方,內在邏輯是自洽的。”
“第二個破綻,是媽媽的死。”
“廚師是一個對食物很執著的人,他會吃老鼠,會把水手殺掉用肉做魚餌。對他來說,每一塊肉都是極其寶貴的。可是媽媽死後,廚子沒吃掉她,扔到了海裏喂了鯊魚——這是一種浪費,尤其是廚師已經吃過了水手,對他來說,最大的心理障礙已經消除,沒理由會做這種浪費行為。”
“第二個故事本身已經非常圓滿,卻多了這兩個頗為醒目的蛇足。實際上,它們也是刻意被保留下來的標簽,用來提醒觀眾——第二個故事也並非真實——至少隱瞞了一部分真實。”
範彬彬這篇博文剛發表,瞬間引起很多網友的圍觀。
id泡泡泡彬彬:這又是誰代筆的啊?一眼不像彬彬能寫出來的東西。
id費劉海的海子:哈哈,剛才看到李彬彬的博客,我就在想範彬彬是不是也會更新博客?果不其然,還真發表了如此長文。
id我是你得不到的人:太長沒看,總結一句話,王導,下部戲找我演女主角。
id夢想家在這裏:嘖嘖,不愧是史上最年輕的奧斯卡大導演啊,這新片剛上映,四旦雙冰中的雙冰就開始舔起來了,坐等周訊、趙燕子等人緊隨其後。
id放過我是你的錯:哇~彬彬好厲害,你說的這些都是我想說的,隻是我沒你有文采。
其實,自從範彬彬開通博客後,許多經常關注她的網友都清楚,範彬彬博客上的文章基本不是她本人撰寫,而是找人代筆。
因為,很多內容前後手法、遣詞造句的方式皆有不同,明顯就不是出於一人之手。
隨著這種現象日益增多,許多網友已然明白,必是某公司的內部槍手代筆。
其實,範彬彬在圈中的口碑很糟,無論藝品或人品都不得人心,急功近利,不擇手段,勢利,目中無人是圈中人對她的共有印象。
這些性格,很符合她小太妹出身的形象。
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
隻不過娛樂圈這種地方,隻要當你事業如日中天,身邊就全是好人。
範彬彬眼下的情況正是如此。
她的事業正處於上升期,身邊全是吹捧、稱讚的聲音,每天都活在誇誇群之中。
也就使得她,更目中無人。
當然,因由勢利,也就不可能麵對任何人都目中無人。
比如麵對王樹的時候,就很客氣。
隨著李彬彬、範彬彬兩人相繼在新浪上發表了關於《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博文,章紫怡在搜狐空間裏也更新了一篇關於《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影評。
原本,章紫怡的官網在新浪,後來“搬家”到搜狐,並在搜狐博客上開了“子怡空間”。
至於章紫怡好好的在新浪,為何會“搬家”到搜狐
其實是搜狐向章紫怡“買”的官網,價格為每年150萬元左右。
不僅如此,因由章紫怡等明星負麵新聞較多,明星和大型門戶網站合作後,網站會盡量少刊發其負麵新聞,盡量多給一些正麵內容。
章紫怡轉戰搜狐後,開通的並不是博客,而是個人空間,能夠關閉評論。
而在新浪博客,關閉不了。
所以,章紫怡一到搜狐,就關閉了網友評論功能。
由於缺乏互動性,也因此空間的遊覽量大幅度減少。
“昨晚看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躺在床上,忍不住回想少年派的劇情。”
“越想越睡不著,一陣陣的後怕,最後怕到我連腳都不敢伸直。”
“直到現在,還有些驚魂未定。”
“王導在諸多細節背後欲言又止的真相,這實在是一個極其黑暗殘酷的故事。”
“王導就像是建造了一個無比魔幻美麗的大花園,讓你在其中遊玩,陶醉於各種人和動物的友誼啦,夜光大鯨魚啊等等。”
“但在你心滿意足打算離開電影院的時候,他突然把你帶到一扇小門前,告訴你,其實我想讓你看的是這個。”
“然後把鑰匙塞進你手裏,轉身走了。”
“如果你開進去,就會看到極其極其可怕,令你終生難忘的東西。”
“其實接下來的這個故事才是真相。”
“少年派和廚子、佛教徒、媽媽一起登上了救生艇,廚子先是殺掉了佛教徒,然後殺掉了媽媽,把她的頭割下來扔到海裏。”
“派在目睹媽媽被殺死之後,他在憤怒中殺了廚子。”
“之後,他獨自在大海上漂流了7個多月,直至獲救。”
“他是靠什麽活下來的?當然是那些死去人的屍體。”
“最開始,他隻是吃掉了廚子和佛教徒,在那場暴風雨之後,他昏迷了,覺得自己真的要死了。”
“於是他最後吃掉了媽媽。”
“那場暴風雨,其實就是他內心經曆的激烈鬥爭。”
“暴風雨後他在昏迷中飄上一個島,島上有密密麻麻的狐獴,到了夜裏東西都會腐爛,還有人的牙齒。”
“其實那個島就是媽媽的身體,所以在鏡頭中它時常顯得很陰森。”
“他最後的補給,就是媽媽腐爛了甚至已經長滿了蛆蟲的身體。”
“因為事實實在太過殘酷,少年派無法接受這一切,所以他發生了人格分裂。”
“人格分裂通常是因為發生了一些當事人無法接受的事情,所以他為了保護自己不會精神崩潰,就想象成是別人身上發生的。”
“由於太過執迷相信想象中的人,所以常會不自覺的進入,扮演另一重人格。”
“比如有本書叫做《24重人格》,一個人格分裂者的自傳。”
“老虎,就是少年派分裂出的那重人格。”
“並且他把所有可怕的事情都進行了重新包裝,他把死去的人都想象是各種動物,把自己吃人這件事推到老虎身上,想象是老虎吃掉了一些動物。”
“媽媽的頭喂鯊魚這件事,被他想象成海底的魚群變成媽媽的樣子。”
“吃掉媽媽的身體,被想象成是在一個島上找到了補給。”
“如此種種,才能支持他活下來。”
“到了夜裏,關上燈,躺在床上想一想,少年在海上度過的那些時光。”
“200多個夜晚,獨自在看不到盡頭的海上漂著,饑寒交迫,孤立無援。”
“大海像一麵黑色的鏡子,冷酷無情。”
“船艙裏還有幾具人的殘屍,無頭的,被切成一塊塊的,血流滿地,其中還有媽媽的屍體,隻是想想我就快要崩潰了。”
“派卻還要依靠這些活下來!”
“於是他隻好一直給自己編故事,一直對自己重複那個老虎的童話。”
“無數遍的重複直到自己也相信了,其實他那時已經是個深度精神病患者了。”
“想起《穆赫蘭道》,和這部少年派非常相似。”
“那部電影說的是女演員殺死了自己的愛人,然後在夢中,想象她們還在一起,最後醒來她受不了夢的破滅,拔槍自殺了。”
“而少年派呢,則是做了200多天的白日夢啊。”
“到最後,他還頑強的生活下來了。”
“他讓老虎離開自己,頭也不回的走進叢林,把最黑暗的東西永遠埋在心裏。”
“所以這絕對是個比《穆赫蘭道》更為殘酷的故事。”
“因為活著,永遠比死去更艱難。”
“想想王樹的樣子,純真的樣子隨和的性格,說話那麽文雅溫柔,對一切都很友善。”
“可是內心深處他一定是深深理解什麽是殘酷!”
“理查德帕克,是曆史上一起真實海難的犧牲者,一個17歲的男孩。”
“他和其它三個人上了救生艇,最後被三個人合謀殺死吃掉。”
“而在王導的故事中,卻讓他吃掉了其它的三個人。”
“很殘酷,卻又很真實。”
“或許,這就是人性!”
很多網民刷到了章紫怡的這篇影評,很想評論,卻因為關閉了評論功能,評論不了。
一個個,急的不行。
因為章紫怡的這篇影評看似是在剖析《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但在網友眼中實則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王樹。
是想通過這種方式,獲得與王樹合作藝術片的機會,衝獎奧斯卡小金人。
所以才大費周章的寫了這麽一篇影評,字裏行間甚至淺顯的表露出對王樹的吹捧,似是生怕王樹瞧不出來一樣。
由於章紫怡的風評本來就很差,許多網友很想調侃一番。
怎奈,評論不了!
鄧鈔這會兒在給孫麗打電話,他道:“麗麗,你是不是沒有開通博客?”
“對啊,怎麽了?”孫麗接到電話後不明所以。
不僅是她沒有開通博客,周訊也沒有開通,娛樂圈有很多人都沒有開通這玩意兒。
今年8月中旬,新浪上線了微博。
一經上線,用戶數量急速增長。
隻不過上線之初,明星的使用率不高。
無論是孫麗,還是周訊,這會兒都沒有開通。
“四旦雙冰中的章紫怡、範彬彬、李彬彬都在博客上發表了關於《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影評,周訊和趙燕子沒有發表,好像是因為她們沒有開通博客。”鄧鈔解釋。
孫麗聽到這話,還是滿頭疑惑,問道:“她們發表影評怎麽了?”
“唉,一時半會跟你說不清楚,你自己去電腦前麵瞧一瞧就明白了。”鄧鈔急切著說,“反正,她們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