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聞言,無奈的搖了搖頭。
攤位老板見到楊偉過來,也是笑嗬嗬的走來打了一聲招呼。
相比於王樹,攤位老板明顯與楊偉更熟。
王樹瞧了一眼,就知楊偉沒少來這裏。
兩人吃著燒烤,喝著小酒,楊偉疑惑的問道:“樹子,你怎麽突然想來這裏了?”
王樹與他碰了一下酒杯,應道:“很久沒來這裏了,突然就想來了。”
其實,楊偉清楚王樹是一個念舊的人,不然也不會對他多有提攜。
笑著調侃道:“這是拿了奧斯卡獎,突然心生感慨想回來這裏看看了?”
眼見王樹不說話,楊偉籲了一口氣,沉聲道,“我在橫店,遇到梁姍了。”
“她現在在橫店,還是在跑龍套。”
聽到楊偉說起梁姍,王樹的內心並沒有起伏。
他與梁姍都沒有在一起過,更別說感情了。
細說下來,不過是他那時候年輕,梁姍又長的不錯,他體內的荷爾蒙噴發,下半身想要睡對方罷了。
後來看到想睡的人跟穴頭有說有笑,一時氣血上頭了而已。
如今回想起來,確實衝動了。
梁姍既不是他的女朋友,又不是他的什麽人,隻是因為下半身想睡對方,就衝了上去。
著實,小醜。
“跑龍套就跑龍套唄,難道我還幫她一把?”王樹反問。
雖然當時衝動了,但終究是被打了一頓。
因此,王樹在京城與中影、上影、光線、華宜合作過後,就遞了話。
此後當年的穴頭就在京城影視圈混不下去了,如今王樹也不知道人跑哪去了。
法治社會,首善之地,王樹堂堂大導演自然不可能因為這件事情又跑去打對方一頓。
雖說打對方一頓很簡單,但傳出去丟人。
相對而言,運用自身能夠運用的能量,砸了對方的飯碗,才是比較好的選擇。
“沒這個意思。”楊偉訕笑,“我隻是恰好知道這件事情,所以跟你說一聲。”
王樹搖了搖頭,道:“事情既然已經過去好幾年,那就讓它過去吧。”
“不曾在一起過,本來就沒有什麽感情,如今更是隻剩下一些回憶。”
楊偉點了點頭,沒再多言。
兩人不再談及梁姍,而是回憶著過往的事情。
忽然,楊偉的手機響了,他摸出來看了一眼,選擇接聽。
“喂,王姐。”楊偉。
“楊偉啊,聽說你現在正在與王導一起吃燒烤?”電話裏王金花笑著問。
楊偉聽言看了王樹一眼,雖然不知道王金花怎麽知道這事,卻還是實話實說的應道:“對。”
“王導就在旁邊嗎?他聽到我說話了嗎?”王金花聽到楊偉的回答,緊接著問。
楊偉聞言看向王樹,王樹旋即出聲道,“金花姐。”
王金花聽到王樹的聲音,當即笑道:“王導,實在不好意思啊,這不是約你吃飯你一直沒有時間嘛,這才給楊偉打了一個電話。”
“你不要誤會,不是楊偉告訴我你在跟他一起吃夜宵,而是我恰好知道了這件事情。”
“嗬嗬。”王樹笑了兩聲,問道,“金花姐,你特地打電話過來,不會是為了說這些吧?”
“哈哈。”王金花聽言,反問道,“怎麽?王導這麽大的導演,我就難道不能是特地打電話過來在王導麵前露露臉嗎?”
“金花姐有話就直說吧。”王樹無語。
“嗬嗬。”王京花笑了笑,當即沒再廢話,道,“王導,聽說你打算籌備合拍片?”
王樹聽到這話,更無語了。
他就說這王金花怎麽在這個時候也要打通楊偉的電話找他,原來中午才提了一嘴中美合拍片的事情,轉眼就被王金花知道了啊。
中影、萬達這倆盤算著與他合作的事情,必然不會往外說給自身增加競爭對手。
剩下的就是影視局的人
不過也不絕對。
當時中影除了韓三坪之外,還有其他人在。
韓三坪雖是中影老大,但中影畢竟是由八大國企融合而成,其中脈絡眾多,並不是全跟韓三坪一條心,也有可能將消息傳出去。
不過不管怎樣,消息儼然是沒有瞞住。
王樹不由調侃道:“金花姐消息靈通啊,中午才聊過的事情,八字都沒有一撇呢,這麽快就知道了?”
“哈哈。”王金花笑了兩聲,並沒有解釋怎麽知道的,而是道,“王導既然都說了要弄合拍片,怎麽可能八字沒有一撇呢?”
說完,緊接著又道,“我找到王導也沒別的意思,就是我現在自己組建了工作室,手下的演員不少,想討一個以後能去試鏡的機會。”
說是討一個試鏡的機會,隻是客套的說法,其目的顯然是想要角色,隻是話不能直接說。
王金花當年加入橙天,確實聲勢浩大。
隻是王金花與伍克啵,注定尿不到一個壺裏。
橙天的發展路線與華宜如出一轍,王金花既然跟華宜翻臉,那麽必然會與橙天翻臉。
自從王金花加入橙天後,她就一直掌握著手中的藝人,始終不讓伍克啵插手,以至於橙天拾捌儼然就是一個“國中國”。
別看王金花雖然隻持有橙天娛樂25%的股份,但她卻對橙天拾捌擁有絕對的掌控權,甚至就連大股東伍克波想要查看賬目,都被她拒絕。
因此,伍克啵始終擔心王金花再來一次出走,掏空橙天,於是成立“橙天拾玖”經紀公司,想要分化王金花的權力。
而王金花也因此更加確信伍克啵的橙天與華宜如出一轍,越發不讓伍克啵插手橙天拾捌,極力將手下的藝人牢牢握在手中。
最終,分道揚鑣。
事後,伍老板還起訴過王金花。
橙天拾捌是在2007年3月設立,公司注冊資本1000w,股東為橙天的伍克啵與王金花。
伍老板占股75%,王金花占股25%,伍老板為公司法定代表人。
伍克啵在起訴中稱,橙天拾捌成立後,王金花對公司實際控製經營管理,未對他進行分紅。
橙天拾捌旗下那麽多大牌藝人,伍老板又是占股75%的大股東。
按理說他才是最賺錢的那個,卻連分紅都沒有.
分紅沒有不說,王金花這一次出走又帶走了一大堆藝人,使得本來底蘊就不怎麽足的橙天傷筋動骨。
伍老板自然咽不下這口氣,也就將王金花告上了法院。
如今,王金花與導演張離組建了工作室。
成立工作室後,王金花慢慢的明白內娛與好萊塢不同。
在好萊塢,能夠做到電影公司、藝人經紀公司分立,是因為電影公司、藝人經紀、工會三權分立。
20世紀中期是好萊塢電影公司發展的黃金時代。
當時,規模較大的電影公司通過迅速擴張,掌握了影片製作到發行及影院放映的一整套產業鏈條。
不過,這種局麵並沒有維持太久。
1948年,美國最高法院在審理“美國司法部訴派拉蒙電影公司”一案中,認定派拉蒙電影公司固定價格、壟斷影片發行的行為違反了謝爾曼法的規定,從而至此結束了電影公司統攬影片的製作、發行與放映的大一統時代。
與此同時,導演、演員、編劇也逐漸脫離了與電影公司的雇傭關係,可以自由地根據不同的項目選擇電影公司,與之簽約合作。
隻是,勢單力薄的自由職業者很快就發現,在與實力雄厚的製片公司談判時,他們並沒有太多的談判籌碼。
談判結果往往以接受不平等條款為代價,來獲得工作機會。
例如,在1930年代,好萊塢大製片廠往往與演員簽訂長期合同。
這些長期合同條件苛刻,而且演員不可以解約。
在當時,與好萊塢製片廠簽訂合約就等於簽下了賣身契。
於是在20世紀中後期,代表作家、導演、演員的行業協會開始發揮集體談判的力量。
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談判對象——美國影視製片人聯合會。
自1982年起,這個聯合會已經成為了代表超過350家製片公司最重要的行業組織。
好萊塢各個工會會為旗下會員與製片人聯合會談定一個基本合約。
如果條件不夠優惠,各大工會會不惜發動集體罷工的形式給對方施加壓力。
與此同時,所有的工會成員都不能與雇主簽署工會總協議之外的任何協議。
當然,個人也很難爭取到比這個總協議更優惠的條件。
經過多年的發展,如今工會的作用早已不僅僅是幫助演員獲得更好的合同這一簡單的主旨了,從最基礎的談判、利益爭取、工作環境爭取,到幫助演員收回酬勞,以及給予演員相關法律保護,甚至幫助演員找工作等等。
此後,影視公司不再與演員直接簽署長期經紀合同,而是讓演員獨立於影視公司之外,基於不同的電影項目簽署項目合同。
這種模式不但能夠有效地降低公司成本,還擴大了每部影片選擇演員的範圍。
因此,好萊塢無論影片,還是演員,俱都百花齊放,更是造就了好萊塢新一輪的黃金時代。
相比之下,國內的電影業的模式如同好萊塢1948年前電影公司統攬影片的大一統時代。
單獨的藝人經紀公司,對抗不了總攬影片的電影公司,根本就難以生存。
(本章完)
攤位老板見到楊偉過來,也是笑嗬嗬的走來打了一聲招呼。
相比於王樹,攤位老板明顯與楊偉更熟。
王樹瞧了一眼,就知楊偉沒少來這裏。
兩人吃著燒烤,喝著小酒,楊偉疑惑的問道:“樹子,你怎麽突然想來這裏了?”
王樹與他碰了一下酒杯,應道:“很久沒來這裏了,突然就想來了。”
其實,楊偉清楚王樹是一個念舊的人,不然也不會對他多有提攜。
笑著調侃道:“這是拿了奧斯卡獎,突然心生感慨想回來這裏看看了?”
眼見王樹不說話,楊偉籲了一口氣,沉聲道,“我在橫店,遇到梁姍了。”
“她現在在橫店,還是在跑龍套。”
聽到楊偉說起梁姍,王樹的內心並沒有起伏。
他與梁姍都沒有在一起過,更別說感情了。
細說下來,不過是他那時候年輕,梁姍又長的不錯,他體內的荷爾蒙噴發,下半身想要睡對方罷了。
後來看到想睡的人跟穴頭有說有笑,一時氣血上頭了而已。
如今回想起來,確實衝動了。
梁姍既不是他的女朋友,又不是他的什麽人,隻是因為下半身想睡對方,就衝了上去。
著實,小醜。
“跑龍套就跑龍套唄,難道我還幫她一把?”王樹反問。
雖然當時衝動了,但終究是被打了一頓。
因此,王樹在京城與中影、上影、光線、華宜合作過後,就遞了話。
此後當年的穴頭就在京城影視圈混不下去了,如今王樹也不知道人跑哪去了。
法治社會,首善之地,王樹堂堂大導演自然不可能因為這件事情又跑去打對方一頓。
雖說打對方一頓很簡單,但傳出去丟人。
相對而言,運用自身能夠運用的能量,砸了對方的飯碗,才是比較好的選擇。
“沒這個意思。”楊偉訕笑,“我隻是恰好知道這件事情,所以跟你說一聲。”
王樹搖了搖頭,道:“事情既然已經過去好幾年,那就讓它過去吧。”
“不曾在一起過,本來就沒有什麽感情,如今更是隻剩下一些回憶。”
楊偉點了點頭,沒再多言。
兩人不再談及梁姍,而是回憶著過往的事情。
忽然,楊偉的手機響了,他摸出來看了一眼,選擇接聽。
“喂,王姐。”楊偉。
“楊偉啊,聽說你現在正在與王導一起吃燒烤?”電話裏王金花笑著問。
楊偉聽言看了王樹一眼,雖然不知道王金花怎麽知道這事,卻還是實話實說的應道:“對。”
“王導就在旁邊嗎?他聽到我說話了嗎?”王金花聽到楊偉的回答,緊接著問。
楊偉聞言看向王樹,王樹旋即出聲道,“金花姐。”
王金花聽到王樹的聲音,當即笑道:“王導,實在不好意思啊,這不是約你吃飯你一直沒有時間嘛,這才給楊偉打了一個電話。”
“你不要誤會,不是楊偉告訴我你在跟他一起吃夜宵,而是我恰好知道了這件事情。”
“嗬嗬。”王樹笑了兩聲,問道,“金花姐,你特地打電話過來,不會是為了說這些吧?”
“哈哈。”王金花聽言,反問道,“怎麽?王導這麽大的導演,我就難道不能是特地打電話過來在王導麵前露露臉嗎?”
“金花姐有話就直說吧。”王樹無語。
“嗬嗬。”王京花笑了笑,當即沒再廢話,道,“王導,聽說你打算籌備合拍片?”
王樹聽到這話,更無語了。
他就說這王金花怎麽在這個時候也要打通楊偉的電話找他,原來中午才提了一嘴中美合拍片的事情,轉眼就被王金花知道了啊。
中影、萬達這倆盤算著與他合作的事情,必然不會往外說給自身增加競爭對手。
剩下的就是影視局的人
不過也不絕對。
當時中影除了韓三坪之外,還有其他人在。
韓三坪雖是中影老大,但中影畢竟是由八大國企融合而成,其中脈絡眾多,並不是全跟韓三坪一條心,也有可能將消息傳出去。
不過不管怎樣,消息儼然是沒有瞞住。
王樹不由調侃道:“金花姐消息靈通啊,中午才聊過的事情,八字都沒有一撇呢,這麽快就知道了?”
“哈哈。”王金花笑了兩聲,並沒有解釋怎麽知道的,而是道,“王導既然都說了要弄合拍片,怎麽可能八字沒有一撇呢?”
說完,緊接著又道,“我找到王導也沒別的意思,就是我現在自己組建了工作室,手下的演員不少,想討一個以後能去試鏡的機會。”
說是討一個試鏡的機會,隻是客套的說法,其目的顯然是想要角色,隻是話不能直接說。
王金花當年加入橙天,確實聲勢浩大。
隻是王金花與伍克啵,注定尿不到一個壺裏。
橙天的發展路線與華宜如出一轍,王金花既然跟華宜翻臉,那麽必然會與橙天翻臉。
自從王金花加入橙天後,她就一直掌握著手中的藝人,始終不讓伍克啵插手,以至於橙天拾捌儼然就是一個“國中國”。
別看王金花雖然隻持有橙天娛樂25%的股份,但她卻對橙天拾捌擁有絕對的掌控權,甚至就連大股東伍克波想要查看賬目,都被她拒絕。
因此,伍克啵始終擔心王金花再來一次出走,掏空橙天,於是成立“橙天拾玖”經紀公司,想要分化王金花的權力。
而王金花也因此更加確信伍克啵的橙天與華宜如出一轍,越發不讓伍克啵插手橙天拾捌,極力將手下的藝人牢牢握在手中。
最終,分道揚鑣。
事後,伍老板還起訴過王金花。
橙天拾捌是在2007年3月設立,公司注冊資本1000w,股東為橙天的伍克啵與王金花。
伍老板占股75%,王金花占股25%,伍老板為公司法定代表人。
伍克啵在起訴中稱,橙天拾捌成立後,王金花對公司實際控製經營管理,未對他進行分紅。
橙天拾捌旗下那麽多大牌藝人,伍老板又是占股75%的大股東。
按理說他才是最賺錢的那個,卻連分紅都沒有.
分紅沒有不說,王金花這一次出走又帶走了一大堆藝人,使得本來底蘊就不怎麽足的橙天傷筋動骨。
伍老板自然咽不下這口氣,也就將王金花告上了法院。
如今,王金花與導演張離組建了工作室。
成立工作室後,王金花慢慢的明白內娛與好萊塢不同。
在好萊塢,能夠做到電影公司、藝人經紀公司分立,是因為電影公司、藝人經紀、工會三權分立。
20世紀中期是好萊塢電影公司發展的黃金時代。
當時,規模較大的電影公司通過迅速擴張,掌握了影片製作到發行及影院放映的一整套產業鏈條。
不過,這種局麵並沒有維持太久。
1948年,美國最高法院在審理“美國司法部訴派拉蒙電影公司”一案中,認定派拉蒙電影公司固定價格、壟斷影片發行的行為違反了謝爾曼法的規定,從而至此結束了電影公司統攬影片的製作、發行與放映的大一統時代。
與此同時,導演、演員、編劇也逐漸脫離了與電影公司的雇傭關係,可以自由地根據不同的項目選擇電影公司,與之簽約合作。
隻是,勢單力薄的自由職業者很快就發現,在與實力雄厚的製片公司談判時,他們並沒有太多的談判籌碼。
談判結果往往以接受不平等條款為代價,來獲得工作機會。
例如,在1930年代,好萊塢大製片廠往往與演員簽訂長期合同。
這些長期合同條件苛刻,而且演員不可以解約。
在當時,與好萊塢製片廠簽訂合約就等於簽下了賣身契。
於是在20世紀中後期,代表作家、導演、演員的行業協會開始發揮集體談判的力量。
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談判對象——美國影視製片人聯合會。
自1982年起,這個聯合會已經成為了代表超過350家製片公司最重要的行業組織。
好萊塢各個工會會為旗下會員與製片人聯合會談定一個基本合約。
如果條件不夠優惠,各大工會會不惜發動集體罷工的形式給對方施加壓力。
與此同時,所有的工會成員都不能與雇主簽署工會總協議之外的任何協議。
當然,個人也很難爭取到比這個總協議更優惠的條件。
經過多年的發展,如今工會的作用早已不僅僅是幫助演員獲得更好的合同這一簡單的主旨了,從最基礎的談判、利益爭取、工作環境爭取,到幫助演員收回酬勞,以及給予演員相關法律保護,甚至幫助演員找工作等等。
此後,影視公司不再與演員直接簽署長期經紀合同,而是讓演員獨立於影視公司之外,基於不同的電影項目簽署項目合同。
這種模式不但能夠有效地降低公司成本,還擴大了每部影片選擇演員的範圍。
因此,好萊塢無論影片,還是演員,俱都百花齊放,更是造就了好萊塢新一輪的黃金時代。
相比之下,國內的電影業的模式如同好萊塢1948年前電影公司統攬影片的大一統時代。
單獨的藝人經紀公司,對抗不了總攬影片的電影公司,根本就難以生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