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首部科幻片


    “王樹雖然有天賦,但導戲還是你更厲害。”


    陳婷聽到這話,笑著說。


    她看向張一謀的眼神中有著光,說這句話的時候真心實意,而不是表麵吹捧。


    張一謀聽言,會心一笑。


    隻是並沒有接話。


    他之前看過《活埋、《調音師,再到現在的《時空戀旅人。


    三部不同類型的電影作品,全部都是優秀影片。


    已然說明王樹的天賦之恐怖。


    盡管他有多年的從業經驗,然而這三部影片擺在麵前,他也不敢說在導戲方麵.比王樹更加厲害。


    尤其是《活埋、《調音師、《時空戀旅人三部影片的劇本,也都是王樹創作的。


    這些加起來.縱使王樹僅僅隻是出道沒兩年的新人導演,他也不敢說出這番話。


    天賦,真的是很可怕的東西。


    在他眼中,王樹便是他所見過的最有天賦的導演。


    此等天賦,未來或許能走出國內,踏上國際,勇闖好萊塢。


    陳葶眼見張一謀不接這個話茬,轉而問道:“聽他們說.王樹的這部《時空戀旅人是國內首部商業科幻片,是這樣子的嗎?”


    張一謀聽言一樂,笑著解釋道:“如果僅僅隻是說《時空戀旅人是國內院線首部商業科幻片,這話雖有爭議,卻也沒有太大的問題。”


    “若說《時空戀旅人是國內首部科幻片.也就忽悠一些不懂的人而已。”


    “1980年,我國就拍攝了第一部科幻片,《珊瑚島上的死光。”


    《珊瑚島上的死光改編自童嗯正的同名小說,是由張紅眉執導,喬齊、淩知浩、喬秦等人參演,於1980年上映。


    1977年,科幻經典之作《星球大戰在全球上映,各地觀眾無不爭睹為快,票房爆滿,掀起了世界範圍內的科幻片高潮。


    受到這種風潮的帶動,剛剛改革開放的華夏隨之嚐試科幻電影的創作。


    《珊瑚島上的死光,便是由曾獲得197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創作獎的同名小說改編而來。


    影片講述的是在某國w城,愛國華裔科學家趙謙教授試製成功高效原子電池,他拒絕了各大財團重金收買原子電池專利權的企求,決定把樣品和資料全部帶回祖國。


    當天夜裏,趙教授被人暗殺。趙教授的未來女婿,青年科學家陳天虹為實現教授的遺願,攜帶電池樣品駕機逃走。


    途中,飛機被一種奇特的空中武器擊落,天虹掉落海中。


    他掙紮著向附近的一座小島遊去,一條鯊魚向他遊來,在這危急關頭,隻見一道火光閃過,鯊魚即刻死去,天虹遊到小島上。


    這是一座神秘的小島,島上隻住著一位老科學家、趙教授的好友馬太博士和他的啞巴仆人阿芒,島上有一座複雜神奇的實驗中心,馬太博士在這裏經過10年奮鬥試製成功了激光器,剛才就是馬太博士在實驗室裏運用激光器救起了天虹。


    當天虹了解到馬太博士尚未解決激光器的電源問題時就把高效原子電池交給馬太博士。


    當他們認識到維納司公司企圖把趙教授和馬太博士的研究成果結合起來,製造一種新式武器威脅人類和平時,決心阻止這一罪惡行徑。


    維納司公司害怕陰謀敗露,派人來島上索取資料並要炸毀小島,消滅罪證。


    經過一場激烈的搏鬥,軍艦攜帶資料逃走,小島即將被炸,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天虹配合生命垂危的馬太博士用新試製成功的激光器和高效原子電池擊沉了軍艦,小島爆炸了。


    科學家們的新發明雖沒能留下,但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扞衛了人類和平。


    當年,製作這部影片的團隊都隻看過一部“科幻片”,還是作為“內參片”放映的美國影片《未來世界。


    《未來世界裏麵出現了機器人,才有了機器人的概念。


    後來,製作《珊瑚島上的死光時,也模仿製作了《未來世界中那樣的機器人。


    而這,也是為什麽王樹一句好萊塢、乃至全世界的電影就在那裏,多看多想、取長補短的話令許多人破防的原因所在。


    1978年,國內製作首部科幻片的時候,製作團隊都知道.借鑒。


    反觀現在,天天炒冷飯。


    張一謀說完這句話後,稍作停頓,然後看向陳婷的再道:“1986年的《錯位也是科幻片。”


    “還有1988年的《霹靂貝貝,這些都是。”


    “如果算上港島,邵氏兄弟在1975年就製作了一部名為《中國超人的科幻片。”


    “咱們內地.首部商業片,是1980年的《珊瑚島上的死光。”


    “不過.無論是《珊瑚島上的死光,還是《錯位和《霹靂貝貝,其中的科幻元素全都是圍繞機器人、外星人、未來來客所展開。”


    “至於《中國超人,與那幾部影片大同小異,它是.通過遠古病毒變異,與美國的.那個美國隊長類似。”


    “而《時空戀旅人就不同了,它的科幻元素在於時空穿梭,以及通過時空穿梭改變人生引發駁論等等。”


    “盡管這些影片都算是科幻片,但王樹的《時空戀旅人還是很不同的。”


    “國內,很少有這種類型的電影。”


    “《時空戀旅人的上映,也就令人眼前一亮。”


    “雖然.周星星的《賭俠也有穿越時空,再加上其中的特異功能元素,也能算是一部科幻片。”


    “但《賭俠與《時空戀旅人有著本質的不同。”


    “《賭俠隻是借由電影開頭的穿越,然後故事另有展開。”


    “《時空戀旅人卻是圍繞著時空穿梭拍攝出來的影片。”


    “兩部電影的側重點完全不同。”


    “如果要說這兩部電影誰更像科幻片,那麽自然是王樹的《時空戀旅人。”


    陳葶在一旁聽著張一謀侃侃而談,臉上浮現崇拜的笑容,她道:“那王樹的《時空戀旅人到底是不是國內首部商業科幻片啊?”


    張一謀笑著接話:“我剛才已經說過了,認為《時空戀旅人是國內首部商業科幻片,並沒有太大的問題。”


    “說它算它便算,說它不算也就不算。”


    眼見陳葶眼神中有著疑惑,他緊接著解釋道:“在我國,電影領域其實有幾次變革。”


    “是一個階段,是一個階段,是一個階段,是一個階段,2002到現在又是一個新的開始。”


    “從2002年電影院線改革開始算起,《時空戀旅人應該能算是國內首部商業科幻片。”


    華夏成立以後,電影業製片廠、發行公司和影院都是國家的機構,製作和放映都由國家下達任務,並投入資金,統一收購和放映。


    1990年代,國內的經濟、社會和文化都處於轉型期。


    盡管張一謀拍出了《活著,陳愷歌拍出了《霸王別姬,田狀狀拍出了《藍風箏,薑聞拍出了《陽光燦爛的日子,但“市場”卻是這個時期的關鍵詞。


    其實從80年代末開始,“市場”就熱起來了。


    精通西方電影史的邵牧郡,在他那本著名的《西方電影史概論裏就表述過,那些隻顧自己藝術實踐,而忽視觀眾的個人化電影,將把電影帶入死胡同,電影終究要恢複它和大眾親近的麵目。


    商業化、工業化這些概念,被人一再提及。


    隻是隨之掀起的娛樂片大潮中流露出的“庸人習氣”,降低了電影的品格,引發了觀眾的不滿。


    從主管領導到理論家更像是“叫早了的公雞”,承受了相當大的壓力。


    另一邊,國內電影所麵臨的前景同樣極為嚴峻。


    隨著電視的普及,歌廳、錄像廳的興起,大批觀眾被分流。


    到1992年,國內電影觀眾人次下降到105億,電影市場大幅度縮水,1992年的票房更是驟降到19.9億元。


    許多縣市影院都難以生存,紛紛改成舞廳、台球廳,另謀生路。


    改革,迫在眉睫。


    1993年1月份,影視部出台“3號文件”,即《關於當前深化電影行業機製改革的若幹意見及其《實施細則,一舉打破了由中影公司“統購包銷”的發行模式,允許製片廠向各省市的發行公司直接銷售影片。


    由此邁出了開放全國市場的第一步。


    從1994年8月起,中影公司每年以票房分賬方式進口“十部大片”,一開始,並沒有多少人看好此舉,認為它隻能使苦苦掙紮的民族電影雪上加霜,但事實證明這是順應市場發展需要和趨勢的產物。


    因為從1994年至2008年10月,中國市場過億票房的30部影片中,分賬影片是14部,國產大片占16部。


    這說明分賬影片沒有讓國產片消亡,反而激活了低迷的市場,讓人看到電影蘊藏著的巨大能量。


    並且,分賬影片也迫使體製落後、投入嚴重不足、陋習叢生的國有製片廠進行壯士斷臂式的改革。


    在這一階段,傳統電影迎來了最後的輝煌,華夏電影也完成了全球化背景下的艱難蛻變。


    國內對電影能夠承擔的角色,對電影本質特征的認定,有了更清晰的判斷。


    即,市場機製和競爭機製。


    在此之前,國內的電影模式其實理論上是可行的。


    隻是執行這套理論的是人,也就慢慢的腐朽了。


    諸多電影人捧著金飯碗,不用擔心市場買不買賬,也不用擔心末位淘汰,滋生了許多虛有其表的蛀蟲。


    可以說,電影票房的低迷,以至於縣市影院難以生存,紛紛改成其它娛樂場所另謀生路的根本原因就是這個時代的許多電影人製作出來的電影不好看。


    而不好看的原因,便是“日子太安逸了”。


    於是,到了2002年,電影領域院線改革。


    除了全麵引入市場機製和競爭機製以外,影視總局以政令的形式,規定各省市相關機構必須在2002年6月1日之前組建院線,麵向全國,實行發行、放映領域的資源重組。


    這樣一來,就把影院作為經營主體從原先隸屬的電影公司中剝離出來,優化了產業結構,減少了發行層次,降低了發行成本,從而能夠讓利到製片方和影院。


    另外,主管部門允許社會、個人、外資資本進入電影製作與發行放映領域。


    以前可不是誰都能夠拍電影的,它有門檻,而且這個門檻還挺高,隻有在冊的國有製片廠才有攝製影片的權利,拍攝多少部也有指標。


    隨著以多種所有製的平等競爭為特點的市場化機製的推進,拍電影不再是某些人的特權。


    這一舉措立竿見影,2003年拍攝的197部影片中,民營公司製作的就達60部。


    換言之,王樹若是重生到2002年以前,拋開年齡不談,就憑他農村出來的野路子,在沒有編製的前提下,可不是想拍電影就能拍電影的。


    他,沒那個資格。


    如今,隨著院線改革,引入了市場機製和競爭機製,使得電影無論是賣片還是進入院線的票房成績全都靠本事吃飯。


    許多老一輩的電影人,反對的聲音愈發強烈。


    這是因為,在此之前,許多混子捧的是金飯碗,隨便混也能有穩當的地位和飯吃。


    現在,電影能不能去到電影節或者去到電影節賣片,亦或是進入電影院賺取票房,全看影片的質量。


    而這便是要了他們的老命。


    拍藝術片,其作品連去電影節的資格都難以拿到,更別說賣片了。


    就算去到電影節,影片也賣不出去。


    拍院線電影,票房低到可以忽略不計。


    此番之下,暴露了許多人的真實水平。


    地位利益,隨之不穩。


    “這樣嗎?”陳葶聞言恍然,笑著說道,“所以,說《時空戀旅人是國內首部商業片,這話沒有說錯咯?”


    “如果不細究的話,確實能這麽說。”張一謀笑嗬嗬的接話。


    “那你有沒有考慮過拍一部科幻片?”陳葶來了興致,轉而問。


    “我嗎?”張一謀聞言一愣,隨後輕聲道,“雖然我並不擅長執導科幻片,但.如果能有優秀的本子,或許會嚐試。”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娛從2004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汽水03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汽水03並收藏華娛從2004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