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翻查當年真相
勾帝心,坐鳳位!神醫嫡女贏麻了 作者:木槿向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宋司搖回京之前,她是宋司硯的事已經人盡皆知。
隻是,沒有聽到她自己親口承認,大家還是抱著一絲幻想,說不定這個謠言是大家捏造的呢。
誰敢相信曾經那個癡傻,又聾又瞎的宋司搖會是當年一戰成名的少年將軍呢?
現在大家聽到她親口承認她就是宋司硯,內心還是有些震撼。
難怪宋司搖之前會突然變得聰明,而且還會帶兵打仗。
隻是可惜了,她如今犯下這樣的大罪,也不知昌隆帝會不會寬恕她……
蘇太傅一聽宋司搖把欺君大罪說成擾亂軍紀,他立刻就不願意了。
畢竟,擾亂軍紀這是一個可大可小的罪名。
隻要昌隆帝願意,說她立下赫赫戰功,這擾亂軍紀的罪名直接可以忽略了。
他絕不允許這樣的事發生。
“寧安郡主,你以男兒身份參軍,連同你的家人也一同隱瞞你的身份,你們到底是何居心?這可不是擾亂軍紀就能唬弄過去的。”
蘇太傅看向昌隆帝說,“皇上,今日寧安郡主欺君的罪名如果不按照律法處置,他日必定有人效仿,有了先例,皇上再不好處置,長此以往,軍隊是國之根本,長此以往,軍隊大亂,朝廷動蕩,國將不國啊!”
他說到動情處,雙膝一跪,淚流滿麵,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
像是為了大周的安穩,他甘願拋頭顱灑熱血,奉獻出自己珍貴的生命。
有朝臣受到蘇太傅情緒的感染,也跟著下跪向昌隆帝進諫。
“皇上,寧安郡主欺君一事,絕不能姑息!”
“皇上,功是功,過是過,寧安郡主犯下大罪,不能以功抵過!”
“千裏之堤,毀於蟻穴,望皇上三思!”
“皇上,臣認為應該查明鎮北侯一家為何要隱瞞寧安郡主的身份?若證實他們有不軌之心,當誅九族!”
“皇上……”
……
昌隆帝聽著這些聲音,麵色當即沉了下來,厲聲喝道,“都給朕住口!”
眾人禁聲,低下頭,不敢直視昌隆帝。
昌隆帝繼續罵道,“當初燕軍侵占風沙渡,你們都躲在背後,不敢主動帶兵出征,還把寧安郡主推出去!如今寧安郡主得勝歸來,守住了疆土,你們又要置她於死地!你們的良心都被狗吃了嗎?”
其餘人默不作聲。
隻有蘇太傅開口,“皇上,寧安郡主是立了功,但是,我們不能因為一個人的功勞就忽略了她所犯下的罪。”
“你說,寧安郡主有何罪?”昌隆帝問。
“她原本是一個女兒身,鎮北侯夫婦卻將她女扮男裝,當成男兒養,這就是居心叵測。”蘇太傅道。
“那是別人家的女兒,他們家想怎麽養就怎麽養,沒吃你家米,沒用你家銀子,你操哪門子心?和你有什麽關係?”昌隆帝質問。
蘇太傅狡辯,“皇上,如果是普通人家將女兒當做男兒養,這也無可厚非,但鎮北侯身份非同尋常,他還將寧安郡主以男兒身份帶上戰場,他肯定另有圖謀!”
“蘇太傅,你告訴朕,鎮北侯有什麽圖謀?”昌隆帝滿臉怒色。
“這臣不知,但是,臣可以查。”蘇太傅道,“鎮北侯雖然已經死了,寧安郡主還活著,臣認為就從寧安郡主這裏開始查,一定要徹查到底,讓所有的陰謀詭計無處遁形!”
“荒唐!”
昌隆帝氣得一巴掌拍在禦桌上,將桌上的茶杯震翻在地。
哐當一聲巨響,茶杯碎了一地。
天子一怒,眾人皆危。
殿內一片死寂。
昌隆帝的聲音顯得更為洪亮,震懾力十足。
“青山埋忠骨,一門六人皆忠烈,至今未尋回屍骨,現在你告訴朕,說他們圖謀不軌,你寒的不僅僅是朕的心,也是天下將士的心!”
他盯著蘇太傅,聲音寒涼,“你有句話倒是說得對,一定要徹查真相,讓所有陰謀詭計無處遁形!”
蘇太傅看向昌隆帝,他心裏有種不好的預感。
然而轉念一想,他已經布好了所有的局,宋司搖已經入局,她必死無疑,他也就沒有什麽可擔心得了。
昌隆帝的聲音繼續響起,“鎮北侯是大周不敗的神話,但兩年前盤溪一戰,他所帶的兵全軍覆沒,連同他的幾個兒子全部犧牲,大家肯定懷疑過這其中必有蹊蹺,朕和你們一樣有所懷疑,就派人去查,這一查,還真查出了貓膩。”
他看向宋司搖,“寧安,你來告訴大家。”
“是,皇上……”
蘇太傅打斷宋司搖的話,“皇上,寧安郡主都是戴罪之身,她應該避嫌,不應該讓她來查。”
昌隆帝不理會蘇太傅,看向宋司搖,“寧安,說!”
“太傅大人,你可記得楊先海?”宋司搖問蘇太傅。
楊先海?
蘇太傅怎麽會不記得呢?那個人不是早就已經死了。
他看著宋司搖,從容不迫,“當然記得,此人是你父親的親信,後來死在了盤溪一戰中。”
“他還活著。”宋司搖直視蘇太傅。
“還活著?怎麽可能?他如果還活著,為何不向皇上複命?”蘇太傅問。
“不如太傅大人親自問問他。”宋司搖看向昌隆帝,“皇上,楊先海已經在宮外候著。”
“宣!”
昌隆帝聲音落下,片刻以後,侍衛帶著一個年近半百的瘦男人進來。
男人一臉滄桑,像是經曆了大的變故,不過身上依舊可見軍人的氣質。
蘇太傅看著眼前的人瞳孔一縮,眼裏的寒意一閃而過。
這人怎麽可能還活著?
“罪臣楊先海拜見皇上。”楊先海跪在地上,磕了一個響頭。
昌隆帝也認出了楊先海,此人以前跟在鎮北侯身邊,他經常聽到鎮北侯誇獎此人。
“楊先海,蘇太傅方才說你在盤溪一戰中死了,現在你卻活著,這些年,你去了哪裏?”昌隆帝問。
“皇上,兩年前盤溪一戰,臣未上戰場,僥幸活了下來,戰後,臣遭到了追殺,掉下懸崖,撿了一條命,臣失憶了。”
楊先海將事情經過娓娓道來……
隻是,沒有聽到她自己親口承認,大家還是抱著一絲幻想,說不定這個謠言是大家捏造的呢。
誰敢相信曾經那個癡傻,又聾又瞎的宋司搖會是當年一戰成名的少年將軍呢?
現在大家聽到她親口承認她就是宋司硯,內心還是有些震撼。
難怪宋司搖之前會突然變得聰明,而且還會帶兵打仗。
隻是可惜了,她如今犯下這樣的大罪,也不知昌隆帝會不會寬恕她……
蘇太傅一聽宋司搖把欺君大罪說成擾亂軍紀,他立刻就不願意了。
畢竟,擾亂軍紀這是一個可大可小的罪名。
隻要昌隆帝願意,說她立下赫赫戰功,這擾亂軍紀的罪名直接可以忽略了。
他絕不允許這樣的事發生。
“寧安郡主,你以男兒身份參軍,連同你的家人也一同隱瞞你的身份,你們到底是何居心?這可不是擾亂軍紀就能唬弄過去的。”
蘇太傅看向昌隆帝說,“皇上,今日寧安郡主欺君的罪名如果不按照律法處置,他日必定有人效仿,有了先例,皇上再不好處置,長此以往,軍隊是國之根本,長此以往,軍隊大亂,朝廷動蕩,國將不國啊!”
他說到動情處,雙膝一跪,淚流滿麵,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
像是為了大周的安穩,他甘願拋頭顱灑熱血,奉獻出自己珍貴的生命。
有朝臣受到蘇太傅情緒的感染,也跟著下跪向昌隆帝進諫。
“皇上,寧安郡主欺君一事,絕不能姑息!”
“皇上,功是功,過是過,寧安郡主犯下大罪,不能以功抵過!”
“千裏之堤,毀於蟻穴,望皇上三思!”
“皇上,臣認為應該查明鎮北侯一家為何要隱瞞寧安郡主的身份?若證實他們有不軌之心,當誅九族!”
“皇上……”
……
昌隆帝聽著這些聲音,麵色當即沉了下來,厲聲喝道,“都給朕住口!”
眾人禁聲,低下頭,不敢直視昌隆帝。
昌隆帝繼續罵道,“當初燕軍侵占風沙渡,你們都躲在背後,不敢主動帶兵出征,還把寧安郡主推出去!如今寧安郡主得勝歸來,守住了疆土,你們又要置她於死地!你們的良心都被狗吃了嗎?”
其餘人默不作聲。
隻有蘇太傅開口,“皇上,寧安郡主是立了功,但是,我們不能因為一個人的功勞就忽略了她所犯下的罪。”
“你說,寧安郡主有何罪?”昌隆帝問。
“她原本是一個女兒身,鎮北侯夫婦卻將她女扮男裝,當成男兒養,這就是居心叵測。”蘇太傅道。
“那是別人家的女兒,他們家想怎麽養就怎麽養,沒吃你家米,沒用你家銀子,你操哪門子心?和你有什麽關係?”昌隆帝質問。
蘇太傅狡辯,“皇上,如果是普通人家將女兒當做男兒養,這也無可厚非,但鎮北侯身份非同尋常,他還將寧安郡主以男兒身份帶上戰場,他肯定另有圖謀!”
“蘇太傅,你告訴朕,鎮北侯有什麽圖謀?”昌隆帝滿臉怒色。
“這臣不知,但是,臣可以查。”蘇太傅道,“鎮北侯雖然已經死了,寧安郡主還活著,臣認為就從寧安郡主這裏開始查,一定要徹查到底,讓所有的陰謀詭計無處遁形!”
“荒唐!”
昌隆帝氣得一巴掌拍在禦桌上,將桌上的茶杯震翻在地。
哐當一聲巨響,茶杯碎了一地。
天子一怒,眾人皆危。
殿內一片死寂。
昌隆帝的聲音顯得更為洪亮,震懾力十足。
“青山埋忠骨,一門六人皆忠烈,至今未尋回屍骨,現在你告訴朕,說他們圖謀不軌,你寒的不僅僅是朕的心,也是天下將士的心!”
他盯著蘇太傅,聲音寒涼,“你有句話倒是說得對,一定要徹查真相,讓所有陰謀詭計無處遁形!”
蘇太傅看向昌隆帝,他心裏有種不好的預感。
然而轉念一想,他已經布好了所有的局,宋司搖已經入局,她必死無疑,他也就沒有什麽可擔心得了。
昌隆帝的聲音繼續響起,“鎮北侯是大周不敗的神話,但兩年前盤溪一戰,他所帶的兵全軍覆沒,連同他的幾個兒子全部犧牲,大家肯定懷疑過這其中必有蹊蹺,朕和你們一樣有所懷疑,就派人去查,這一查,還真查出了貓膩。”
他看向宋司搖,“寧安,你來告訴大家。”
“是,皇上……”
蘇太傅打斷宋司搖的話,“皇上,寧安郡主都是戴罪之身,她應該避嫌,不應該讓她來查。”
昌隆帝不理會蘇太傅,看向宋司搖,“寧安,說!”
“太傅大人,你可記得楊先海?”宋司搖問蘇太傅。
楊先海?
蘇太傅怎麽會不記得呢?那個人不是早就已經死了。
他看著宋司搖,從容不迫,“當然記得,此人是你父親的親信,後來死在了盤溪一戰中。”
“他還活著。”宋司搖直視蘇太傅。
“還活著?怎麽可能?他如果還活著,為何不向皇上複命?”蘇太傅問。
“不如太傅大人親自問問他。”宋司搖看向昌隆帝,“皇上,楊先海已經在宮外候著。”
“宣!”
昌隆帝聲音落下,片刻以後,侍衛帶著一個年近半百的瘦男人進來。
男人一臉滄桑,像是經曆了大的變故,不過身上依舊可見軍人的氣質。
蘇太傅看著眼前的人瞳孔一縮,眼裏的寒意一閃而過。
這人怎麽可能還活著?
“罪臣楊先海拜見皇上。”楊先海跪在地上,磕了一個響頭。
昌隆帝也認出了楊先海,此人以前跟在鎮北侯身邊,他經常聽到鎮北侯誇獎此人。
“楊先海,蘇太傅方才說你在盤溪一戰中死了,現在你卻活著,這些年,你去了哪裏?”昌隆帝問。
“皇上,兩年前盤溪一戰,臣未上戰場,僥幸活了下來,戰後,臣遭到了追殺,掉下懸崖,撿了一條命,臣失憶了。”
楊先海將事情經過娓娓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