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都城北城門外,燕軍營寨。
常閔將信件拿給陳積,並淡聲說道:
“你看看吧。”
陳積看過之後,略帶興奮的說道:
“郢都北城門守軍副將楊岩打算向我們投誠!”
“這是好事啊!”
“我們的計策總算有大成效了!”
“大將軍,我們可以行動了。”
誰知常閔臉上卻毫無喜色,反而是一臉凝重的搖了搖頭。
見狀,陳積知道他在擔心什麽,沉聲說道:
“大將軍是在擔心其中有詐?”
“這應該不會吧,畢竟藺道昭如今吐血昏倒,郢都城內軍心,民心大亂,他們還能有心思對付我們?”
常閔擺了擺手,淡然說道:
“難說啊!”
“誰知道藺道昭現在有沒有醒過來。”
他揚了揚信封,凜然說道:
“這要是他給咱們設下的圈套怎麽辦?”
“如今郢都城內大亂,時間在咱們這邊,耗下去隻會對我們有利,咱們何必冒險呢。”
“就讓他們繼續亂著吧。”
陳積雖然覺得常閔有些謹慎過頭了,但還是認同的他觀點,於是抱拳說道:
“末將明白了。”
“那這封信,我們就當沒看到?”
常閔微微頷首,咧嘴一笑,說道:
“對,就當沒看到!”
………
常閔確實是過於謹慎了,藺道昭沒有醒,那封信件也不是圈套。
北城門副守將楊岩確實是想投靠燕軍,與燕軍裏應外合拿下郢都城,這樣一來他還能混個功勞。
可是常閔的做法是對的,由於他的不理會,楊岩等想要投靠燕軍的將領和士兵變得更加激躁,再加上藺道昭遲遲不醒,無人能震懾住楚軍郢都城變得更加混亂。
接下來的幾日,不斷有楚軍外逃,數量越來越多,以至於成建製,成規模的外逃。
楚廷為了杜絕士兵外逃現象,派人日夜監視城牆,一旦有外逃者,殺無赦!
可沒什麽用,甚至一些監視士兵外逃的人都外逃了。
城內軍民矛盾,楚軍士兵之間的矛盾不斷發生,幾乎每天都要流血。
南楚朝廷形同虛設,南楚律法宛如泡影。
潘太後對此也無可奈何,南楚百官投降之音愈演愈烈。
可潘太後回想先帝的死因,回想燕楚兩次國戰,內心十分痛恨燕國,但是局勢發展到如此地步,投降或許是一條活路。
因此她開始猶豫不決,投降的事情就這麽拖了下去。
楚國朝臣見潘太後優柔寡斷,很是不滿,有一些職位低微的官吏和那些外逃的楚軍一樣,坐著吊籃,逃出城外。
就這樣,郢都城的城防自己慢慢潰爛。
………
終於,在七月初一這一日的深夜,有幾十名楚兵暗中勾結在一起,商議直接打開城門,迎燕軍入城。
說幹就幹,他們先是嚐試說服城門守兵打開城門,這些楚軍的意誌早就被消磨殆盡。
隻需隻言片語的挑撥,大部分城門守兵就同意了他們的計劃,並願意加入他們。
那些意誌堅定,不願投降的城門守兵直接就被他們殺了。
如此一來,便再無回頭路。
這群楚兵大開城門,領頭的那個人領著幾名楚兵,奔向燕軍營寨。
不多時,這些人便行至燕軍營寨門前。
燕軍對這些外逃的楚軍早就見怪不怪了,隻是看著他們不讓進去。
而領頭的那名楚兵抱拳說道:
“幾位燕軍兄弟,你們行行好。”
“我要見常大將軍。”
那名燕軍內心鄙夷的看了一下他,但還是回應道:
“我們大將軍日理萬機,不是你們隨隨便便就能見的。”
領頭的楚兵連忙說道:
“我有辦法幫助大將軍拿下郢都城,求你讓我見一見大將軍吧。”
這名燕軍冷哼一聲,淡然說道:
“這幾日又不下數十名楚兵和你說一樣的話了。”
“你不用再蒙騙我了。”
“你們既然已經逃出了郢都城,就趕緊走吧,我們是不會秋後算賬的。”
這名領頭的楚軍依舊鍥而不舍的懇求燕兵。
燕兵自然不同意。
恰在此時,陳積從營寨內走了出來。
他睡不著,趁著夜晚安靜出來走走。
見到這吵吵嚷嚷的一幕,他故意咳嗽了一聲。
聽到這聲咳嗽,場麵頓時安靜下來。
那名燕軍看到陳積時,連忙抱拳行禮道:
“屬下參見陳將軍!”
陳積微微頷首,笑著說道:
“怎麽回事啊?!”
燕軍將事情的經過都告訴了陳積。
陳積聽完以後,用審視的目光看向楚軍的領頭人。
那人也察覺到陳積的職位不低,連忙拱手說道:
“在下武任,見到陳將軍!”
陳積看著武任,平淡的問道:
“你說你能幫我們拿下郢都城,真的假的?!”
武任抱拳說道:
“自然是真的。”
陳積哼了一聲,問道:
“你在楚軍中是什麽職位?”
武任拱手說道:
“百夫長!”
陳積聞言哈哈一笑,指著他說道:
“百夫長!”
“哈哈~!”
“你一個小小的百夫長,好大的口氣啊!”
見陳積不相信自己,武任也不惱,淡然說道:
“陳將軍難道不知道,匹夫一怒,亦能血濺五步,更何況我一個百夫長!”
聽聞此言,陳積緩緩收起臉上的笑意,看著武任,正色說道:
“你這個人還挺有意思。”
“你剛才說,不想見我們大將軍?”
武任點了點頭,抱拳說道:
“是的!”
陳積鄭重問道:
“你真的有辦法幫我們拿下郢都城!”
武任自信的回道:
“是的!”
陳積問道:
“為什麽?”
武任搖了搖頭,輕聲說道:
“我要親自告訴大將軍。”
聞言,陳積哈哈一笑,繼而指著武任說道:
“好!好!好!”
“我可以讓你見大將軍。”
“但是你若是敢耍我,我不會放過你。”
武任抱拳說道:
“若我不能幫助燕軍拿下郢都城,便聽憑您的處置。”
陳積又看了看他,片刻之後,方才點頭說道:
“好,你跟我來吧。”
“隻能你一個人來,其他人不能進。”
武任抱拳稱是,然後對身後的幾名楚軍說道:
“你們在這裏等著,我先進去。”
“是!”
常閔將信件拿給陳積,並淡聲說道:
“你看看吧。”
陳積看過之後,略帶興奮的說道:
“郢都北城門守軍副將楊岩打算向我們投誠!”
“這是好事啊!”
“我們的計策總算有大成效了!”
“大將軍,我們可以行動了。”
誰知常閔臉上卻毫無喜色,反而是一臉凝重的搖了搖頭。
見狀,陳積知道他在擔心什麽,沉聲說道:
“大將軍是在擔心其中有詐?”
“這應該不會吧,畢竟藺道昭如今吐血昏倒,郢都城內軍心,民心大亂,他們還能有心思對付我們?”
常閔擺了擺手,淡然說道:
“難說啊!”
“誰知道藺道昭現在有沒有醒過來。”
他揚了揚信封,凜然說道:
“這要是他給咱們設下的圈套怎麽辦?”
“如今郢都城內大亂,時間在咱們這邊,耗下去隻會對我們有利,咱們何必冒險呢。”
“就讓他們繼續亂著吧。”
陳積雖然覺得常閔有些謹慎過頭了,但還是認同的他觀點,於是抱拳說道:
“末將明白了。”
“那這封信,我們就當沒看到?”
常閔微微頷首,咧嘴一笑,說道:
“對,就當沒看到!”
………
常閔確實是過於謹慎了,藺道昭沒有醒,那封信件也不是圈套。
北城門副守將楊岩確實是想投靠燕軍,與燕軍裏應外合拿下郢都城,這樣一來他還能混個功勞。
可是常閔的做法是對的,由於他的不理會,楊岩等想要投靠燕軍的將領和士兵變得更加激躁,再加上藺道昭遲遲不醒,無人能震懾住楚軍郢都城變得更加混亂。
接下來的幾日,不斷有楚軍外逃,數量越來越多,以至於成建製,成規模的外逃。
楚廷為了杜絕士兵外逃現象,派人日夜監視城牆,一旦有外逃者,殺無赦!
可沒什麽用,甚至一些監視士兵外逃的人都外逃了。
城內軍民矛盾,楚軍士兵之間的矛盾不斷發生,幾乎每天都要流血。
南楚朝廷形同虛設,南楚律法宛如泡影。
潘太後對此也無可奈何,南楚百官投降之音愈演愈烈。
可潘太後回想先帝的死因,回想燕楚兩次國戰,內心十分痛恨燕國,但是局勢發展到如此地步,投降或許是一條活路。
因此她開始猶豫不決,投降的事情就這麽拖了下去。
楚國朝臣見潘太後優柔寡斷,很是不滿,有一些職位低微的官吏和那些外逃的楚軍一樣,坐著吊籃,逃出城外。
就這樣,郢都城的城防自己慢慢潰爛。
………
終於,在七月初一這一日的深夜,有幾十名楚兵暗中勾結在一起,商議直接打開城門,迎燕軍入城。
說幹就幹,他們先是嚐試說服城門守兵打開城門,這些楚軍的意誌早就被消磨殆盡。
隻需隻言片語的挑撥,大部分城門守兵就同意了他們的計劃,並願意加入他們。
那些意誌堅定,不願投降的城門守兵直接就被他們殺了。
如此一來,便再無回頭路。
這群楚兵大開城門,領頭的那個人領著幾名楚兵,奔向燕軍營寨。
不多時,這些人便行至燕軍營寨門前。
燕軍對這些外逃的楚軍早就見怪不怪了,隻是看著他們不讓進去。
而領頭的那名楚兵抱拳說道:
“幾位燕軍兄弟,你們行行好。”
“我要見常大將軍。”
那名燕軍內心鄙夷的看了一下他,但還是回應道:
“我們大將軍日理萬機,不是你們隨隨便便就能見的。”
領頭的楚兵連忙說道:
“我有辦法幫助大將軍拿下郢都城,求你讓我見一見大將軍吧。”
這名燕軍冷哼一聲,淡然說道:
“這幾日又不下數十名楚兵和你說一樣的話了。”
“你不用再蒙騙我了。”
“你們既然已經逃出了郢都城,就趕緊走吧,我們是不會秋後算賬的。”
這名領頭的楚軍依舊鍥而不舍的懇求燕兵。
燕兵自然不同意。
恰在此時,陳積從營寨內走了出來。
他睡不著,趁著夜晚安靜出來走走。
見到這吵吵嚷嚷的一幕,他故意咳嗽了一聲。
聽到這聲咳嗽,場麵頓時安靜下來。
那名燕軍看到陳積時,連忙抱拳行禮道:
“屬下參見陳將軍!”
陳積微微頷首,笑著說道:
“怎麽回事啊?!”
燕軍將事情的經過都告訴了陳積。
陳積聽完以後,用審視的目光看向楚軍的領頭人。
那人也察覺到陳積的職位不低,連忙拱手說道:
“在下武任,見到陳將軍!”
陳積看著武任,平淡的問道:
“你說你能幫我們拿下郢都城,真的假的?!”
武任抱拳說道:
“自然是真的。”
陳積哼了一聲,問道:
“你在楚軍中是什麽職位?”
武任拱手說道:
“百夫長!”
陳積聞言哈哈一笑,指著他說道:
“百夫長!”
“哈哈~!”
“你一個小小的百夫長,好大的口氣啊!”
見陳積不相信自己,武任也不惱,淡然說道:
“陳將軍難道不知道,匹夫一怒,亦能血濺五步,更何況我一個百夫長!”
聽聞此言,陳積緩緩收起臉上的笑意,看著武任,正色說道:
“你這個人還挺有意思。”
“你剛才說,不想見我們大將軍?”
武任點了點頭,抱拳說道:
“是的!”
陳積鄭重問道:
“你真的有辦法幫我們拿下郢都城!”
武任自信的回道:
“是的!”
陳積問道:
“為什麽?”
武任搖了搖頭,輕聲說道:
“我要親自告訴大將軍。”
聞言,陳積哈哈一笑,繼而指著武任說道:
“好!好!好!”
“我可以讓你見大將軍。”
“但是你若是敢耍我,我不會放過你。”
武任抱拳說道:
“若我不能幫助燕軍拿下郢都城,便聽憑您的處置。”
陳積又看了看他,片刻之後,方才點頭說道:
“好,你跟我來吧。”
“隻能你一個人來,其他人不能進。”
武任抱拳稱是,然後對身後的幾名楚軍說道:
“你們在這裏等著,我先進去。”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