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多長時間,藺道昭便在宦官的帶領下進入了楚國王宮。
在前往王宮大殿的途中,藺道昭看著眼前熟悉又陌生的一切,心中大為感慨,這段時間的幽禁,讓他與世隔絕,現在看到這一切恍如隔世。
很快,他們便來到了大殿門前。
宦官對藺道昭拱手說道:
“定國公再次稍等片刻,老奴進去通稟一聲。”
藺道昭微微頷首,拱手回禮道:
“勞煩公公了。”
宦官抬步邁進大殿,向潘太後稟告道:
“太後娘娘,國主,定國公正在殿外等候。”
潘太後趕忙說道:
“快!快把定國公帶進來。”
“是!”
宦官領命以後,回身走出大殿,對藺道昭擺出了一個請的姿勢,恭敬的說道:
“定國公,太後娘娘請您進去。”
藺道昭輕輕的點了點頭,然後整理了一個官服,深吸一口氣,漫步走進大殿。
殿內眾臣也都不約而同的看向藺道昭,看向這位重新回歸楚國朝堂的擎天之柱,這些人或感到欣慰,或為其高興,當然也有些人為此感到恐懼。
藺道昭沒有理會著自身的目光,而是徑直走到大殿中央,衝著王位上的潘太後和小國主李鄂,拱手行禮道:
“微臣藺道昭拜見太後娘娘,拜見國主。”
潘太後連忙從王位上站起來,一臉和氣的說道:
“定國公快快免禮。”
小國主李鄂看了母親一眼,用略顯稚嫩的聲音附和道:
“定國公快免禮吧!”
“謝太後娘娘,謝國主!”
藺道昭緩緩直起身來。
潘太後先是關切的問道:
“定國公,你這段時間受苦了。”
藺道昭搖了搖頭,吃苦是真的算不上,這段時間他雖然獲罪被囚禁起來,可關押他的地方是他自己家,衣食住行上也沒有真的苛待他,隻是沒有人和他說話罷了。
“微臣私自調動兵馬,確實罔顧了國家律法,能留臣一命已經是天下的恩賜了,臣這段時間閉門思過,深感懊悔。”
說完這些,藺道昭默默垂下了腦袋。
藺道昭這樣講,既給自己一個台階下,也給了潘太後一個台階,同時他意圖擅自調兵的事情也徹底翻篇了。
潘太後見藺道昭如此明事理,心中的那份忌憚也消散了不少,於是笑著說道:
“以前的事情都過去了,如今我楚國深陷困局,有亡國之危啊!”
藺道昭微微頷首,然後緊緊皺著眉頭說道:
“再來的路上臣大致了解了一些情況,如今我楚國所麵臨的難題確實很棘手。”
潘太後焦急的問道:
“定國公可有辦法解決當前的困境?”
藺道昭歎了口氣,忽然看向擋在朝臣之中的潘榮,淡淡的說道:
“哎~!”
“若是一國來犯,或許可解,但如此燕國聯合閩國攻打我楚國,三路大軍,水陸並進,聲勢浩大!”
言及此處,藺道昭不禁搖了搖頭,然後繼續說道
“前段時間燕國派遣使臣途徑我楚國邊境入閩,我便察覺到事有蹊蹺,本來向求見太後娘娘和國主,卻被潘榮潘大人的手下給攔了下來!”
“哎~,我本想攔截燕使,阻止燕閩聯盟,可惜啊!”
傻子都聽得出來,藺道昭的這句話矛頭直指潘榮,殿內群臣將目光紛紛投向潘榮,似乎都在埋怨他延誤軍機。
潘太後則是用一股冰冷的眼神看向潘榮,藺道昭說的這些她竟然一點不知情,這足以說明潘榮一直在欺瞞他。
此時潘榮的臉色鐵青,他當然知道藺道昭這是在趁機報複他,可他根本無法反駁,因為確實是因為他才讓燕國順利與閩國聯合。
“太後娘娘,臣…臣實在是沒有料想燕國竟然如此卑鄙無恥,更沒想到他們竟然真的會和閩國聯合起來攻打我楚國!”
“臣實在是無知啊!請太後娘娘恕罪!”
說罷,潘榮跪在地上不停的磕起頭來。
見此一幕,潘太後右手扶額,陷入了深深的懊惱之中,她怎麽就把這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家夥提拔到如此地位呢?
可潘榮畢竟是她的弟弟,該護還是要護,不過也要給藺道昭一個交代。
潘太後想了一會,開口說道:
“潘榮延誤軍機,昏庸無為,已經不適合呆在現在的位置上了,革去潘榮一切官職,幽禁府中,未有哀家的懿旨不得外出。”
眾人聽到太後對潘榮的處罰,不禁感慨道:
“藺道昭獲罪之後也是被削去一切官職,關押在自己的府中,而今潘榮也同樣被削去一切官職,幽禁自己的府內,這不正是一報還一報麽。”
潘太後如此做,即使懲戒了潘榮,也是保下了潘榮。
藺道昭對這個結果也是意料之中,能讓潘榮這個攪屎棍遠離朝堂也就已經心滿意足了,所以他並沒有落井下石,而是站在原地冷眼旁觀這一切。
就這樣,潘太後衝殿外喊道:
“來人啊!把潘榮送回家去。”
話音一落,從殿外走進兩名人高馬大的侍衛,他們走到潘榮身邊,架起他離開了朝堂。
隨著潘榮黯然謝幕,其身旁圍繞著的一眾官吏們皆如驚弓之鳥般,內心惶恐不安、戰戰兢兢。他們深恐自己會被這場風波所波及,遭受池魚之殃,故而一個個忙不迭地垂下頭顱,甚至不敢再向藺道昭投去絲毫目光。
然而,此刻的藺道昭卻並未將心思放在這些見風使舵的牆頭草身上。他深知當前局勢危急,楚國正麵臨前所未有的困境與挑戰,因此憂心如焚。
這邊廂,潘太後已然處置完潘榮後,便將視線緩緩移至藺道昭處,朱唇輕啟,柔聲詢問道:
“定國公啊,現今這國事如此艱難,難道就連您也無良策可解嗎?”
隻見藺道昭先是下意識地伸手撓了撓頭,隨後恭敬地拱手作揖回答道:
“太後娘娘,微臣此前一直處於幽禁之中,對外間諸事可謂知之甚少。就算知道的這一點東西,也是臣在入宮的路上打聽的,臣需要了解軍情大勢,方能有所決斷。”
在前往王宮大殿的途中,藺道昭看著眼前熟悉又陌生的一切,心中大為感慨,這段時間的幽禁,讓他與世隔絕,現在看到這一切恍如隔世。
很快,他們便來到了大殿門前。
宦官對藺道昭拱手說道:
“定國公再次稍等片刻,老奴進去通稟一聲。”
藺道昭微微頷首,拱手回禮道:
“勞煩公公了。”
宦官抬步邁進大殿,向潘太後稟告道:
“太後娘娘,國主,定國公正在殿外等候。”
潘太後趕忙說道:
“快!快把定國公帶進來。”
“是!”
宦官領命以後,回身走出大殿,對藺道昭擺出了一個請的姿勢,恭敬的說道:
“定國公,太後娘娘請您進去。”
藺道昭輕輕的點了點頭,然後整理了一個官服,深吸一口氣,漫步走進大殿。
殿內眾臣也都不約而同的看向藺道昭,看向這位重新回歸楚國朝堂的擎天之柱,這些人或感到欣慰,或為其高興,當然也有些人為此感到恐懼。
藺道昭沒有理會著自身的目光,而是徑直走到大殿中央,衝著王位上的潘太後和小國主李鄂,拱手行禮道:
“微臣藺道昭拜見太後娘娘,拜見國主。”
潘太後連忙從王位上站起來,一臉和氣的說道:
“定國公快快免禮。”
小國主李鄂看了母親一眼,用略顯稚嫩的聲音附和道:
“定國公快免禮吧!”
“謝太後娘娘,謝國主!”
藺道昭緩緩直起身來。
潘太後先是關切的問道:
“定國公,你這段時間受苦了。”
藺道昭搖了搖頭,吃苦是真的算不上,這段時間他雖然獲罪被囚禁起來,可關押他的地方是他自己家,衣食住行上也沒有真的苛待他,隻是沒有人和他說話罷了。
“微臣私自調動兵馬,確實罔顧了國家律法,能留臣一命已經是天下的恩賜了,臣這段時間閉門思過,深感懊悔。”
說完這些,藺道昭默默垂下了腦袋。
藺道昭這樣講,既給自己一個台階下,也給了潘太後一個台階,同時他意圖擅自調兵的事情也徹底翻篇了。
潘太後見藺道昭如此明事理,心中的那份忌憚也消散了不少,於是笑著說道:
“以前的事情都過去了,如今我楚國深陷困局,有亡國之危啊!”
藺道昭微微頷首,然後緊緊皺著眉頭說道:
“再來的路上臣大致了解了一些情況,如今我楚國所麵臨的難題確實很棘手。”
潘太後焦急的問道:
“定國公可有辦法解決當前的困境?”
藺道昭歎了口氣,忽然看向擋在朝臣之中的潘榮,淡淡的說道:
“哎~!”
“若是一國來犯,或許可解,但如此燕國聯合閩國攻打我楚國,三路大軍,水陸並進,聲勢浩大!”
言及此處,藺道昭不禁搖了搖頭,然後繼續說道
“前段時間燕國派遣使臣途徑我楚國邊境入閩,我便察覺到事有蹊蹺,本來向求見太後娘娘和國主,卻被潘榮潘大人的手下給攔了下來!”
“哎~,我本想攔截燕使,阻止燕閩聯盟,可惜啊!”
傻子都聽得出來,藺道昭的這句話矛頭直指潘榮,殿內群臣將目光紛紛投向潘榮,似乎都在埋怨他延誤軍機。
潘太後則是用一股冰冷的眼神看向潘榮,藺道昭說的這些她竟然一點不知情,這足以說明潘榮一直在欺瞞他。
此時潘榮的臉色鐵青,他當然知道藺道昭這是在趁機報複他,可他根本無法反駁,因為確實是因為他才讓燕國順利與閩國聯合。
“太後娘娘,臣…臣實在是沒有料想燕國竟然如此卑鄙無恥,更沒想到他們竟然真的會和閩國聯合起來攻打我楚國!”
“臣實在是無知啊!請太後娘娘恕罪!”
說罷,潘榮跪在地上不停的磕起頭來。
見此一幕,潘太後右手扶額,陷入了深深的懊惱之中,她怎麽就把這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家夥提拔到如此地位呢?
可潘榮畢竟是她的弟弟,該護還是要護,不過也要給藺道昭一個交代。
潘太後想了一會,開口說道:
“潘榮延誤軍機,昏庸無為,已經不適合呆在現在的位置上了,革去潘榮一切官職,幽禁府中,未有哀家的懿旨不得外出。”
眾人聽到太後對潘榮的處罰,不禁感慨道:
“藺道昭獲罪之後也是被削去一切官職,關押在自己的府中,而今潘榮也同樣被削去一切官職,幽禁自己的府內,這不正是一報還一報麽。”
潘太後如此做,即使懲戒了潘榮,也是保下了潘榮。
藺道昭對這個結果也是意料之中,能讓潘榮這個攪屎棍遠離朝堂也就已經心滿意足了,所以他並沒有落井下石,而是站在原地冷眼旁觀這一切。
就這樣,潘太後衝殿外喊道:
“來人啊!把潘榮送回家去。”
話音一落,從殿外走進兩名人高馬大的侍衛,他們走到潘榮身邊,架起他離開了朝堂。
隨著潘榮黯然謝幕,其身旁圍繞著的一眾官吏們皆如驚弓之鳥般,內心惶恐不安、戰戰兢兢。他們深恐自己會被這場風波所波及,遭受池魚之殃,故而一個個忙不迭地垂下頭顱,甚至不敢再向藺道昭投去絲毫目光。
然而,此刻的藺道昭卻並未將心思放在這些見風使舵的牆頭草身上。他深知當前局勢危急,楚國正麵臨前所未有的困境與挑戰,因此憂心如焚。
這邊廂,潘太後已然處置完潘榮後,便將視線緩緩移至藺道昭處,朱唇輕啟,柔聲詢問道:
“定國公啊,現今這國事如此艱難,難道就連您也無良策可解嗎?”
隻見藺道昭先是下意識地伸手撓了撓頭,隨後恭敬地拱手作揖回答道:
“太後娘娘,微臣此前一直處於幽禁之中,對外間諸事可謂知之甚少。就算知道的這一點東西,也是臣在入宮的路上打聽的,臣需要了解軍情大勢,方能有所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