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高策的幾位老師,太子府屬官以及他的朋友柴邵等人,都不約而同的來到了東宮。


    他們每一個人都帶著賀禮來看望小皇孫。


    這麽多人到來,高策很開心,布置了一場盛大的酒席來宴請他們。


    雖然不是皇孫正式的周歲宴,可依舊很熱鬧隆重。


    宴席過後,高策將客人們一一送走,唯獨留下了陳積。


    高策帶著陳積來到了園中的一座涼亭下,然後高策又遣散了隨從,君臣二人相對而坐。


    微風拂麵,天氣漸暖。


    高策看著陳積微微一笑,然後親自給他倒了一杯茶。


    陳積連忙阻攔道:


    “太子殿下,這萬萬不可啊!”


    高策將他的手推開,一邊繼續倒茶,一邊淡聲說道:


    “此時此刻,這裏沒有君臣,隻有兄弟!”


    言及此處,高策看向陳積,柔聲說道:


    “咱們一起平江州,襲上都,也算得上生死弟兄吧!”


    聞聽此言,陳積點了點頭,說道:


    “是!是!是!”


    緊接著,他又搖了搖頭,拱手說道:


    “臣不敢,太子殿下是君,臣不敢忝居兄弟之稱!”


    高策笑了笑,將茶杯遞給他,輕聲說道:


    “怎麽?”


    “看不上我?”


    陳積雙手接過茶杯,又聽到高策的這句話,連忙放下杯子,擺手說道:


    “不!不!不!”


    “臣不是這個意思!”


    高策抬了抬手,語氣親和的說道:


    “咱們今日是兄弟之間的閑聊,你不用這麽緊張,先喝茶!”


    “是!”


    說罷,高策率先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陳積也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


    高策看著陳積說道:


    “我聽說過幾日你要領兵回南境?”


    陳積點了點頭,回應道:


    “是的。”


    高策右手輕輕敲了一下桌案,疑惑的問道:


    “當官的大多數都想留在京都,你卻主動請旨回南境,真是奇怪啊!”


    陳積輕輕一笑,恭敬的說道:


    “末將生於南境,長於南境,更願意留下家鄉。”


    “雖然……雖然京都富貴繁華,但是臣是軍人,若是沉迷於安樂,恐會消磨鬥誌。”


    “更何況,如今江南未定,戰事隨時都有可能發生,臣回南境,方能更好的為國效力。”


    聽完他的話,高策笑了笑,拍手說道:


    “說得好啊!”


    “陳積,你的忠貞體國和軍陣才能,我真的很欣賞!”


    陳積拱手說道:


    “殿下過獎了!”


    高策笑著問道:


    “陳積,你覺得我這個人怎麽樣?!”


    聽聞此言,陳積微微一愣,繼而拱手言道:


    “臣不敢議論太子殿下。”


    高策搖了搖頭,柔聲說道:


    “不是議論,而是談談你對我的看法。”


    “說說吧!”


    陳積聽高策這樣說,也隻好接受,他短暫思考片刻,拱手說道:


    “太子……太子殿下,生而異象,聰明睿智,又得名師教導,文韜武略,在戰場之上臨危不懼,處事果斷,實乃明主也。”


    高策聽完陳積的話,哈哈大笑起來,然後指著他說道:


    “陳積,沒想到你也如此會拍馬屁,哈!哈!哈!”


    陳積拱手說道:


    “臣之所言,句句發自肺腑,無半句虛言。”


    話說回來,陳積自江州一行與高策結識,後來又在上都城外並肩作戰,這兩次戰役,讓他對高策很是欽佩,剛才說的那些話,也確實是他對高策的真實評價,當然,言辭中確實也有恭維的成分。


    高策擺了擺手,笑著說道:


    “好,我信你。”


    “這麽說來,我在你心中,人還算不錯?”


    陳積拱手說道:


    “您在臣的心中是明主!”


    高策點了點頭,淡然說道:


    “好!”


    “那我問你一件事,就當是朋友間的閑聊,你可以暢所欲言。”


    陳積說道:


    “殿下請講。”


    高策先是頓了頓,理了理思路,然後說道:


    “滅荊南一戰,你居功至偉,可封賞最大的是張雎,你心中可有不滿?”


    陳積聽到高策說這件事,心中也算是鬆了口氣,隻見他輕輕一笑,搖頭說道:


    “朝廷的封賞很公平,臣並無異議。”


    高策沉聲問道:


    “真的無異議?”


    陳積抬起頭,望著高策的眼睛,堅定的點頭說道:


    “臣無異議。”


    高策也看著陳積的眼睛,想從他的眼神中找出些破綻,可陳積的眼神中滿是真誠。


    高策歎了口氣,柔聲說道:


    “看來我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陳積不解的問道:


    “殿下何出此言啊?!”


    高策喝了一口茶,掩飾內心的尷尬,然後說道:


    “我以為張雎的封賞在你之上,你會心懷不滿,畢竟帶領燕軍在戰場上浴血奮戰的是你。”


    陳積笑著搖了搖頭,平靜的說道:


    “荊南國本就弱小,我大燕本就可以輕鬆滅之。”


    “先陳王法詡法大人,他的假途伐虢之計,奠定了滅荊南的步調。”


    “張雎張大人不畏艱辛,出使南楚,不但為我軍解了後顧之憂,還借機整垮了南楚的擎天之柱藺道昭,更是大功一件。”


    “而臣領兵攻打荊南國,打的本就是必勝的仗,隻是摘果子罷了。”


    高策擺了擺手,正色說道:


    “陳卿千萬不要在妄自菲薄,若不是你領兵,荊南一戰也不會如此迅速結束。”


    陳積輕輕一笑,拱手說道:


    “多謝殿下誇獎。”


    “這一戰的勝利,得益於朝堂的運籌帷幄,得益於將士們的浴血拚殺,更是民心所向。”


    “臣還年輕,功勞早晚都會有的。”


    聽到這些,高策微微一笑,看向陳積的目光也更加欣賞。


    也難怪,誰能不喜歡有能力,性子沉穩,還知道進退的人呢?


    高策又給陳積的茶杯中續上水,並柔聲說道:


    “你若是真這麽想,我也就放心了。”


    說到這裏,陳積杯裏的茶也快滿了,高策放下紫砂壺,語氣溫柔而眼神堅定的說道:


    “陳將軍,說白了,你我共事過,我知道你的能力,更相信你的忠誠,我希望你能為大燕做出更大的貢獻,大燕也絕對不會辜負你。”


    陳積端起茶杯,將杯中水一飲而盡,繼而拱手說道:


    “多謝殿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燕宮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癸未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癸未時並收藏大燕宮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