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雎與潘榮的言辭碰撞,竟然漸漸落入下風。
其餘楚臣包括潘太後和小國主都鬆了口氣,宛如抓住了救命稻草,可是藺道昭卻疑惑不已,他不相信潘榮能拿捏張雎,其中肯定有貓膩。
張雎看著潘榮,咬著牙說道:
“我告訴你,荊南國膽敢不尊我大燕,我燕國收拾完他,就會來收拾你們楚國的!”
潘榮輕笑道:
“還是那句話,你們燕國要幹什麽我楚國不管,但你們要是敢吞並我楚國,我楚人拚死也要崩掉你們燕國幾顆牙齒!”
張雎似乎服軟了,他冷著臉說道:
“你想怎麽樣?”
潘榮氣定神閑的回道:
“我楚國無心與燕國交惡,你們要攻打荊南國我們管不著,但是你們不能招惹我楚國。”
張雎一臉平靜的問道:
“你的意思是,若是我朝放棄討伐你們楚國,你們楚國也不會幫助荊南國?”
潘榮並沒有回答,而是轉身看向潘太後和小國主,拱手說道:
“這要由我家太後娘娘和國主來做主!”
潘太後和小國主聽潘榮這麽說,連忙點頭說道:
“若是燕國放棄攻打我楚國,我國絕不派兵援救荊南國。”
其餘楚臣也都鬆了口氣,看向潘榮的眼神中還帶有一絲敬意。
至此,藺道昭終於看明白了,這一切都是張雎和潘榮演的一出戲,為的就是防止楚國出兵參與燕國和荊南國的戰事。
於是藺道昭趕忙站出來,拱手說道:
“太後娘娘,國主,萬萬不可啊!”
“你們千萬不要中了此人的奸計啊!”
還不等張雎駁斥,潘榮就先忍不住了,藺道昭這句話相當於否決了他剛才的正義形象,他指著藺道昭說道:
“定國公,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藺道昭再一次無視了潘榮,他手指著張雎,厲聲說道:
“張使者,好本事啊!”
“三言兩語就把我們給繞進去了!”
“你以為我看不出來麽?!”
“燕國向荊南國借道伐蜀,本就是假途伐虢之計,你們燕國就是要滅了荊南國,還在這裏給我惺惺作態!”
聞聽此言,張雎咧嘴一笑,轉身直視藺道昭,沉聲說道:
“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
“你們楚國敢與我朝一戰麽?!”
聞聽此言,在場眾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兒,一句話不慎,很可能又是一場國戰,楚國已經輸不起了。
藺道昭咬著牙說道:
“未嚐不能一戰!”
張雎冷哼一聲,又看向坐在上位的潘太後和小國主李鄂,淡聲說道:
“定國公所言,難道也是太後娘娘和小國主的意思?”
潘太後連忙說道:
“燕使不要誤會了,定國公性子急了些,他的話你不用在意。”
“我楚國絕對不會幹涉燕國和荊南國的戰事。”
見狀,藺道昭連忙拱手道:
“太後娘娘,國主,萬萬不可啊!”
“燕國拿下了荊南國,我楚國就危在旦夕了,唇亡齒寒啊!”
“西蜀已經亡了,我們已經失去了一個盟友,不能再眼睜睜看著燕國把荊南國也給吞並了啊!”
盡管藺道昭道盡忠言,可潘太後哪還能聽得進去呢,她根本不敢和燕國一戰,她現在最在意的是過好自己的日子,保住自己的權勢富貴。
於是潘太後連忙說道:
“燕使,請您放心,我楚國不會幫助荊南國的。”
小國主也附和著點了點頭。
見此一幕,藺道昭看向其餘楚臣,厲聲說道:
“你們就這樣眼睜睜看著我楚國滅亡麽?”
楚臣之中也不乏有誌之士,他們能看出燕國的野心,因而藺道昭的這一聲怒吼,倒是讓幾名楚臣騷動起來。
就在這時,潘榮對藺道昭指責道:
“定國公,你怎麽這麽想打仗呢?!”
“我楚國百姓才過了幾天好日子啊!”
“為什麽你一定要破壞燕楚兩國的友好關係呢?!”
潘榮這三連問讓藺道昭有些下不來台,本來還想說話的那幾名楚臣也閉上了嘴。
張雎忽然向潘太後拱手說道:
“潘大人說得好啊!”
“燕楚和睦最為重要,貴國有潘大人這般忠貞體國之人,真是貴國的福氣。”
“這樣吧,楚國既然如此有誠意,我燕國也應該有所表示。”
“待我燕國攻滅荊南國,荊鄉二州就送給你們楚國了。”
此言一出,潘太後笑著說道:
“燕使的話可當真?!”
張雎拱手說道: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潘太後又問道:
“燕使能代表貴國天子?”
張雎笑著說道:
“我若是做不到,願意將此頭奉上!”
他當然能做到,在來楚國之前,高策曾暗中找過他,告訴他,為了大局,可以適當的給楚國一些好處。
潘太後看到張雎如此保證,頓時展露歡顏,輕聲說道:
“好!”
“我信你,也請燕使相信我,楚國絕不會出兵介入燕國和荊南國的戰事!”
張雎拱手道:
“既如此,外臣會留在楚國,等戰事結束,外臣方可歸國。”
潘太後點了點頭,並吩咐鴻臚寺要好好招待燕使。
此時楚國朝堂一片祥和融洽的氛圍,之前的緊張苦悶一掃而空。
藺道昭這次並沒有像上次那樣悲傷,應該說他已經麻木了,他不知道怎麽做才能打醒眼前這個鼠目寸光的人。
潘太後和張雎達成約定後,便告辭離開了大殿。
隨後,潘太後也宣布散朝,開開心心的回到了東宮。
楚國朝臣紛紛離開大殿,隻留下藺道昭一人孤零零地站在原地。
此時的他仿佛失去了靈魂,如同行屍走肉一般,拖著沉重的步伐緩緩朝著王宮門外走去。
張雎離開楚國王宮以後,便收到潘榮的邀請,讓他到府上一敘。
潘榮非常感謝張雎,今日朝堂上的這一幕,確實是他和張雎計劃好的。
通過這一場戲,張雎的任務得以完成,而潘榮在朝堂上那一番表現,也讓楚臣刮目相看,從而積攢了自己的威望,讓他在仕途上有更進一步的可能。
總的來說,他們二人都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其餘楚臣包括潘太後和小國主都鬆了口氣,宛如抓住了救命稻草,可是藺道昭卻疑惑不已,他不相信潘榮能拿捏張雎,其中肯定有貓膩。
張雎看著潘榮,咬著牙說道:
“我告訴你,荊南國膽敢不尊我大燕,我燕國收拾完他,就會來收拾你們楚國的!”
潘榮輕笑道:
“還是那句話,你們燕國要幹什麽我楚國不管,但你們要是敢吞並我楚國,我楚人拚死也要崩掉你們燕國幾顆牙齒!”
張雎似乎服軟了,他冷著臉說道:
“你想怎麽樣?”
潘榮氣定神閑的回道:
“我楚國無心與燕國交惡,你們要攻打荊南國我們管不著,但是你們不能招惹我楚國。”
張雎一臉平靜的問道:
“你的意思是,若是我朝放棄討伐你們楚國,你們楚國也不會幫助荊南國?”
潘榮並沒有回答,而是轉身看向潘太後和小國主,拱手說道:
“這要由我家太後娘娘和國主來做主!”
潘太後和小國主聽潘榮這麽說,連忙點頭說道:
“若是燕國放棄攻打我楚國,我國絕不派兵援救荊南國。”
其餘楚臣也都鬆了口氣,看向潘榮的眼神中還帶有一絲敬意。
至此,藺道昭終於看明白了,這一切都是張雎和潘榮演的一出戲,為的就是防止楚國出兵參與燕國和荊南國的戰事。
於是藺道昭趕忙站出來,拱手說道:
“太後娘娘,國主,萬萬不可啊!”
“你們千萬不要中了此人的奸計啊!”
還不等張雎駁斥,潘榮就先忍不住了,藺道昭這句話相當於否決了他剛才的正義形象,他指著藺道昭說道:
“定國公,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藺道昭再一次無視了潘榮,他手指著張雎,厲聲說道:
“張使者,好本事啊!”
“三言兩語就把我們給繞進去了!”
“你以為我看不出來麽?!”
“燕國向荊南國借道伐蜀,本就是假途伐虢之計,你們燕國就是要滅了荊南國,還在這裏給我惺惺作態!”
聞聽此言,張雎咧嘴一笑,轉身直視藺道昭,沉聲說道:
“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
“你們楚國敢與我朝一戰麽?!”
聞聽此言,在場眾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兒,一句話不慎,很可能又是一場國戰,楚國已經輸不起了。
藺道昭咬著牙說道:
“未嚐不能一戰!”
張雎冷哼一聲,又看向坐在上位的潘太後和小國主李鄂,淡聲說道:
“定國公所言,難道也是太後娘娘和小國主的意思?”
潘太後連忙說道:
“燕使不要誤會了,定國公性子急了些,他的話你不用在意。”
“我楚國絕對不會幹涉燕國和荊南國的戰事。”
見狀,藺道昭連忙拱手道:
“太後娘娘,國主,萬萬不可啊!”
“燕國拿下了荊南國,我楚國就危在旦夕了,唇亡齒寒啊!”
“西蜀已經亡了,我們已經失去了一個盟友,不能再眼睜睜看著燕國把荊南國也給吞並了啊!”
盡管藺道昭道盡忠言,可潘太後哪還能聽得進去呢,她根本不敢和燕國一戰,她現在最在意的是過好自己的日子,保住自己的權勢富貴。
於是潘太後連忙說道:
“燕使,請您放心,我楚國不會幫助荊南國的。”
小國主也附和著點了點頭。
見此一幕,藺道昭看向其餘楚臣,厲聲說道:
“你們就這樣眼睜睜看著我楚國滅亡麽?”
楚臣之中也不乏有誌之士,他們能看出燕國的野心,因而藺道昭的這一聲怒吼,倒是讓幾名楚臣騷動起來。
就在這時,潘榮對藺道昭指責道:
“定國公,你怎麽這麽想打仗呢?!”
“我楚國百姓才過了幾天好日子啊!”
“為什麽你一定要破壞燕楚兩國的友好關係呢?!”
潘榮這三連問讓藺道昭有些下不來台,本來還想說話的那幾名楚臣也閉上了嘴。
張雎忽然向潘太後拱手說道:
“潘大人說得好啊!”
“燕楚和睦最為重要,貴國有潘大人這般忠貞體國之人,真是貴國的福氣。”
“這樣吧,楚國既然如此有誠意,我燕國也應該有所表示。”
“待我燕國攻滅荊南國,荊鄉二州就送給你們楚國了。”
此言一出,潘太後笑著說道:
“燕使的話可當真?!”
張雎拱手說道: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潘太後又問道:
“燕使能代表貴國天子?”
張雎笑著說道:
“我若是做不到,願意將此頭奉上!”
他當然能做到,在來楚國之前,高策曾暗中找過他,告訴他,為了大局,可以適當的給楚國一些好處。
潘太後看到張雎如此保證,頓時展露歡顏,輕聲說道:
“好!”
“我信你,也請燕使相信我,楚國絕不會出兵介入燕國和荊南國的戰事!”
張雎拱手道:
“既如此,外臣會留在楚國,等戰事結束,外臣方可歸國。”
潘太後點了點頭,並吩咐鴻臚寺要好好招待燕使。
此時楚國朝堂一片祥和融洽的氛圍,之前的緊張苦悶一掃而空。
藺道昭這次並沒有像上次那樣悲傷,應該說他已經麻木了,他不知道怎麽做才能打醒眼前這個鼠目寸光的人。
潘太後和張雎達成約定後,便告辭離開了大殿。
隨後,潘太後也宣布散朝,開開心心的回到了東宮。
楚國朝臣紛紛離開大殿,隻留下藺道昭一人孤零零地站在原地。
此時的他仿佛失去了靈魂,如同行屍走肉一般,拖著沉重的步伐緩緩朝著王宮門外走去。
張雎離開楚國王宮以後,便收到潘榮的邀請,讓他到府上一敘。
潘榮非常感謝張雎,今日朝堂上的這一幕,確實是他和張雎計劃好的。
通過這一場戲,張雎的任務得以完成,而潘榮在朝堂上那一番表現,也讓楚臣刮目相看,從而積攢了自己的威望,讓他在仕途上有更進一步的可能。
總的來說,他們二人都達到了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