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太後聽完潘榮的話,一臉疑惑的問道:
“你這話是從何說起啊?!”
一邊老實吃飯的李鄂也一臉不解的看著潘榮。
潘榮緩緩站起身來,走到他二人身前,語重心長的說道:
“姐姐,弟弟問你,我楚國若是派兵援蜀,該由誰領兵?”
聞言,潘太後頓了頓,然後緩緩開口道:
“如今楚國上下有能力馭兵者,唯有定國公藺道昭了。”
潘榮連忙說道:
“這就是最大的問題!”
“姐,如今藺道昭權傾朝野,再讓其統兵援蜀,若是打輸了,燕國打服了蜀國後,必然會向我朝發兵問罪,到那時我楚地又將陷入血雨腥風,您和國主能睡的安穩?”
“就算打贏了,也隻是救了蜀國,於我楚國沒有半點實質性的好處,不過對於藺道昭而言,好處就太多了!”
聞言,潘太後不解的問道:
“你這話什麽意思?”
潘榮苦口婆心的說道:
“姐,你想啊,如果藺道昭領兵成功援救了蜀國,隻會增加他的威望,我楚國所有軍隊,百姓都會以他馬首是瞻。”
“如此一來,他不就是我楚國的無冕之王了麽,您和國主何以自處?”
“古往今來,臣子謀取君權的例子還少麽?!”
“姐!你不得不防啊!”
聽完潘榮的話,潘太後不禁微微蹙眉,這幾年,她能清楚的感覺到藺道昭在朝堂上的能量,所以她知道,潘榮的話並不是空穴來風。
當初李烈之所以讓潘榮替代藺道昭領兵北上,也是忌憚藺道昭的威望,而今藺道昭的威望日盛一日,長此以往,楚民隻怕是認定國公而不認楚王了。
於是潘太後右手扶額,沉思了好一會兒,然後對潘榮擺手說道:
“你先下去吧,讓我好好想一想!”
見狀,潘榮沒有再多言,而是聽話的拱手告辭,因為他知道,他的目的已經達成了。
………
至未時,潘太後領著小國主李鄂重新返回朝堂之上,階下百官皆向二人拱手行禮。
緊接著,藺道昭便站了出來,拱手道:
“太後娘娘,國主,如今西蜀國危在旦夕,燕國攻蜀,並非隻是占幾座城池,他們是要滅了蜀國啊,唇亡而齒寒,太後娘娘不能再拖下去了。”
藺道昭說完後,也有反對之聲接踵而至,眼看又要發生一場爭吵。
可這時,潘太後重重的咳嗽了一聲,殿內眾臣皆看向她。
潘太後掃視了眾臣一眼,緩緩說道:
“諸位,哀家經過深思熟慮,覺得援蜀一事,還是就此作罷吧!”
此言一出,藺道昭一臉驚愕之色,他連忙拱手說道:
“太後娘娘,這萬萬不可啊!”
“若是讓燕國滅了蜀國,我楚國離滅亡那一日也就不遠了,別忘了,蜀地是漢江的上遊,燕國得到蜀地,調集水軍順漢江而下,便可直達我楚國腹地!”
這時,潘太後卻抬手打斷了藺道昭的談話,並淡淡的說道:
“定國公,我知道你說的有道理,但是先前燕楚國戰,我楚國國力銳減,無力再派兵援蜀了!”
“況且,就算我們支援蜀國,能打得贏燕軍麽?先帝當年聯合荊南,西蜀北伐燕國,卻被燕軍殺的片甲不留,這你都忘了?”
聞聽此言,藺道昭剛要反駁,隻聽潘榮厲聲嗬斥道:
“定國公,你是要忤逆太後麽?”
藺道昭沉聲說道:
“我並無此意!”
潘榮冷哼一聲,說道:
“那你是什麽意思?”
“先前燕楚大戰,我楚國百姓生靈塗炭,太後娘娘心懷慈悲之心,不願再挑起戰爭,你為什麽總要援蜀呢?”
“我朝若是派兵介入燕蜀戰事,不是給燕國攻打我楚國的理由麽?”
藺道昭回過頭,對潘榮厲聲說道:
“若真如此,我楚國可聯合江南其餘四國,共抗燕國。”
潘榮哈哈一笑,麵帶嘲諷的說道:
“聯合其餘四國,共抗楚國,真是可笑啊!”
“定國公,你是不是忘了,之前燕國攻打我們的時候,其餘四國可沒有一個願意來幫我們的!”
藺道昭反駁道:
“如今形式不同又怎能相提並論,當初燕國的先皇就沒打算滅我南楚,而今燕國滅蜀的野心昭然若揭,其餘四國必然膽寒,他們若想存留,就必須與我楚國結盟!”
潘榮冷笑著說道:
“如今燕國勢大,就算我們江南五國聯起來也不見得能打得過燕國!”
“定國公,我楚國這才安穩了幾年啊!你就讓百姓歇一歇吧!”
見潘榮和藺道昭爭吵不休,潘太後忽然站起身,厲聲說道:
“你們都給我住嘴吧!”
大殿這才安靜下來。
隨後潘太後說道:
“我意已決,援蜀一事,就不要再提了!”
此言一出,殿內那些不支持援救蜀國的臣子皆拱手說道:
“太後娘娘英明!”
說完這些,潘太後不顧藺道者鐵青的臉龐,帶著小國主直接離開了朝堂。
隻聽那些不願援蜀的朝臣們齊聲喊道:
“臣等恭送太後娘娘,恭送國主。”
潘榮看著藺道昭這失魂落魄的樣子,心中暢快不已,他走到藺道昭身邊,輕聲說道:
“定國公,我知道你一心為國,但是永遠不要僭越,要擺正位置,守好臣子的本分。”
說罷,潘榮輕輕一笑,然後揚長而去。
藺道昭待在原處愣了好一會,忽然放聲大笑,隻是這笑聲聽著比哭還悲涼。
此次朝議過後,楚國不會出兵援蜀已成定局。
在驛館內,張雎和趙臨親眼看到蜀國求援的使者垂頭喪氣的離開,二人便知道大事已成,他們的使命完成了,不過他們暫時不會離開,他們要一直盯著楚國,直到大燕徹底平定西蜀。
同時,張雎親筆書信,將楚國的情況傳遞到東京城。
……………
三日後,大燕境內,東京城,文淵閣。
高晟手裏拿著張雎傳來的信,笑著說道:
“楚國拒絕了西蜀的求援,這個張雎有兩下子。”
此時高策也是一臉笑意,畢竟張雎是太子府屬官,更是他舉薦的人。
“你這話是從何說起啊?!”
一邊老實吃飯的李鄂也一臉不解的看著潘榮。
潘榮緩緩站起身來,走到他二人身前,語重心長的說道:
“姐姐,弟弟問你,我楚國若是派兵援蜀,該由誰領兵?”
聞言,潘太後頓了頓,然後緩緩開口道:
“如今楚國上下有能力馭兵者,唯有定國公藺道昭了。”
潘榮連忙說道:
“這就是最大的問題!”
“姐,如今藺道昭權傾朝野,再讓其統兵援蜀,若是打輸了,燕國打服了蜀國後,必然會向我朝發兵問罪,到那時我楚地又將陷入血雨腥風,您和國主能睡的安穩?”
“就算打贏了,也隻是救了蜀國,於我楚國沒有半點實質性的好處,不過對於藺道昭而言,好處就太多了!”
聞言,潘太後不解的問道:
“你這話什麽意思?”
潘榮苦口婆心的說道:
“姐,你想啊,如果藺道昭領兵成功援救了蜀國,隻會增加他的威望,我楚國所有軍隊,百姓都會以他馬首是瞻。”
“如此一來,他不就是我楚國的無冕之王了麽,您和國主何以自處?”
“古往今來,臣子謀取君權的例子還少麽?!”
“姐!你不得不防啊!”
聽完潘榮的話,潘太後不禁微微蹙眉,這幾年,她能清楚的感覺到藺道昭在朝堂上的能量,所以她知道,潘榮的話並不是空穴來風。
當初李烈之所以讓潘榮替代藺道昭領兵北上,也是忌憚藺道昭的威望,而今藺道昭的威望日盛一日,長此以往,楚民隻怕是認定國公而不認楚王了。
於是潘太後右手扶額,沉思了好一會兒,然後對潘榮擺手說道:
“你先下去吧,讓我好好想一想!”
見狀,潘榮沒有再多言,而是聽話的拱手告辭,因為他知道,他的目的已經達成了。
………
至未時,潘太後領著小國主李鄂重新返回朝堂之上,階下百官皆向二人拱手行禮。
緊接著,藺道昭便站了出來,拱手道:
“太後娘娘,國主,如今西蜀國危在旦夕,燕國攻蜀,並非隻是占幾座城池,他們是要滅了蜀國啊,唇亡而齒寒,太後娘娘不能再拖下去了。”
藺道昭說完後,也有反對之聲接踵而至,眼看又要發生一場爭吵。
可這時,潘太後重重的咳嗽了一聲,殿內眾臣皆看向她。
潘太後掃視了眾臣一眼,緩緩說道:
“諸位,哀家經過深思熟慮,覺得援蜀一事,還是就此作罷吧!”
此言一出,藺道昭一臉驚愕之色,他連忙拱手說道:
“太後娘娘,這萬萬不可啊!”
“若是讓燕國滅了蜀國,我楚國離滅亡那一日也就不遠了,別忘了,蜀地是漢江的上遊,燕國得到蜀地,調集水軍順漢江而下,便可直達我楚國腹地!”
這時,潘太後卻抬手打斷了藺道昭的談話,並淡淡的說道:
“定國公,我知道你說的有道理,但是先前燕楚國戰,我楚國國力銳減,無力再派兵援蜀了!”
“況且,就算我們支援蜀國,能打得贏燕軍麽?先帝當年聯合荊南,西蜀北伐燕國,卻被燕軍殺的片甲不留,這你都忘了?”
聞聽此言,藺道昭剛要反駁,隻聽潘榮厲聲嗬斥道:
“定國公,你是要忤逆太後麽?”
藺道昭沉聲說道:
“我並無此意!”
潘榮冷哼一聲,說道:
“那你是什麽意思?”
“先前燕楚大戰,我楚國百姓生靈塗炭,太後娘娘心懷慈悲之心,不願再挑起戰爭,你為什麽總要援蜀呢?”
“我朝若是派兵介入燕蜀戰事,不是給燕國攻打我楚國的理由麽?”
藺道昭回過頭,對潘榮厲聲說道:
“若真如此,我楚國可聯合江南其餘四國,共抗燕國。”
潘榮哈哈一笑,麵帶嘲諷的說道:
“聯合其餘四國,共抗楚國,真是可笑啊!”
“定國公,你是不是忘了,之前燕國攻打我們的時候,其餘四國可沒有一個願意來幫我們的!”
藺道昭反駁道:
“如今形式不同又怎能相提並論,當初燕國的先皇就沒打算滅我南楚,而今燕國滅蜀的野心昭然若揭,其餘四國必然膽寒,他們若想存留,就必須與我楚國結盟!”
潘榮冷笑著說道:
“如今燕國勢大,就算我們江南五國聯起來也不見得能打得過燕國!”
“定國公,我楚國這才安穩了幾年啊!你就讓百姓歇一歇吧!”
見潘榮和藺道昭爭吵不休,潘太後忽然站起身,厲聲說道:
“你們都給我住嘴吧!”
大殿這才安靜下來。
隨後潘太後說道:
“我意已決,援蜀一事,就不要再提了!”
此言一出,殿內那些不支持援救蜀國的臣子皆拱手說道:
“太後娘娘英明!”
說完這些,潘太後不顧藺道者鐵青的臉龐,帶著小國主直接離開了朝堂。
隻聽那些不願援蜀的朝臣們齊聲喊道:
“臣等恭送太後娘娘,恭送國主。”
潘榮看著藺道昭這失魂落魄的樣子,心中暢快不已,他走到藺道昭身邊,輕聲說道:
“定國公,我知道你一心為國,但是永遠不要僭越,要擺正位置,守好臣子的本分。”
說罷,潘榮輕輕一笑,然後揚長而去。
藺道昭待在原處愣了好一會,忽然放聲大笑,隻是這笑聲聽著比哭還悲涼。
此次朝議過後,楚國不會出兵援蜀已成定局。
在驛館內,張雎和趙臨親眼看到蜀國求援的使者垂頭喪氣的離開,二人便知道大事已成,他們的使命完成了,不過他們暫時不會離開,他們要一直盯著楚國,直到大燕徹底平定西蜀。
同時,張雎親筆書信,將楚國的情況傳遞到東京城。
……………
三日後,大燕境內,東京城,文淵閣。
高晟手裏拿著張雎傳來的信,笑著說道:
“楚國拒絕了西蜀的求援,這個張雎有兩下子。”
此時高策也是一臉笑意,畢竟張雎是太子府屬官,更是他舉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