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詡聽完高策對自己的評價,長舒一口氣,一臉無奈的說道:
“哎~!臣這也是一心為國啊!”
高策從法詡手中接過頭盔,一邊笑,一邊點頭說道:
“好!好!好!”
“薑還是老的辣啊!”
這時,法詡收起笑意,正色囑咐道:
“太孫殿下,你此次率兵奇襲上都,行軍速度一定要快!”
“臣與榮國公商討過了,他說若是走山路,從這裏到上都,晝夜行軍,也需要五日,可您必須要在十日內拿下上都!”
“否則,時間拖得越久,等北夏那邊反應過來,奇襲上都就沒有了任何意義,而且,你們這三萬兵馬深入敵境,沒有糧草後勤支援,時間拖得越久,您們就越有可能有去無回!”
“總之,十日之內若是拿不下上都城,殿下必須率軍撤回來!”
聞言,高策鄭重的點了點頭,他明白輕重,於是說道:
“此次行軍我必定慎之又慎,絕不會因自己的一時孤勇,葬送三萬大燕男兒的性命!”
法詡點了點頭,對於高策這個學生,他還是放心的,他很清楚,高策不是一個容易衝動的人。
這時,他又說道:
“殿下,你若是率兵成功抵達了上都城,一定要第一時間攔截上都與燕州城前線的信使,隔絕上都的消息往來,絕不能讓他們知道前線的狀況!”
說罷,他指著那個頭盔說道:
“否則,此計不能成!”
高策微微頷首,拱手說道:
“學生受教了!”
最後,法詡拍了拍高策的肩膀,語氣沉重的囑咐道:
“太孫殿下,奇襲上都本就是一步險棋,成了固然可喜,沒成也不必放在心上。”
“仗打輸了不要緊,人活著就行!”
法詡拱手說道:
“高祖屢屢敗於霸王,可他每次都能東山再起,而霸王不過一次大敗,就自刎烏江。”
“一句無言麵對江東父老。固然讓聞者心生敬佩,可從他選擇死的那一刻,也就徹底輸了!”
聞言,高策動容不已,他明白自己身上的擔子,於是對法詡,拱手說道:
“您放心,學生心裏明白!”
見狀,法詡方才徹底放下心來,他拍了拍高策的胳膊,然後緩緩離去。
…………
至第二日卯時,破曉時分。
燕軍大營東南側,已經悄悄集結了三萬精兵,這三萬人中,其中兩萬五千人是步兵,其餘五千人是精挑細選出來的騎兵。
由於要走山路,雖然柴威說,那條山路也可容納騎兵通行,可終歸有限製,因此,選出來的這五千精騎都有山地作戰的經驗,可謂是精銳中的精銳。
高策騎在馬上,肅然的目光看著眼前的三萬精兵,他沒有一句廢話,直接說道:
“出發!”
為了防止完顏鎮發現燕軍的動向,高策領著這三萬人從營寨的後側而出,繞了一大圈,抵達大桓山下。
盡管柴威已經有二十多年沒有走過那條山路了,可當初逃難的記憶永遠印在他的腦海裏,連帶著那條山路,讓他永生難忘。
有柴威這個向導,高策和那三萬人進入了大桓山。
本來被柴威那一行逃難者開辟出的山路,經歲月的流逝,雜草叢生,荊棘橫行。
好在山路雖然難走,可還是能容納馬匹行走,於是眾人披荊斬棘,重新開辟這條山路。
經過晝夜行軍,眾人終於穿越了大桓山,可緊接著,高策一行人又要進入與之相鄰的臨坤山。
臨坤山脈的那條山路更加崎嶇難行,好在精銳就是精銳,這三萬人的身體素質都高於常人,高策帶著他們咬著牙走過了這條山路。
在走山路的過程中,高策也一度有了退意,每當這個時候,於明陽都會站出來激勵他,甚至訓斥他,讓高策打起精神繼續趕路。
最終,三萬大軍順利越過了大桓山和臨坤山,當他們走出山間小道時,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雖然這段路異常艱辛,每一日都異常難熬,但是細細算來,也不過四日的光景。
走過大桓山,臨坤山,眼前便是平原地帶,高策帶著三萬人繼續趕路。
當這三萬抵達上都地界的時候,為了防止被上都城內的人察覺,高策就命令軍隊,脫下盔甲,以便衣分散行軍,並且要劫殺來往於燕州前線和上都城之間的信使。
就這樣,又過了一日,眾人抵達一處小河流,這條河流以北就是上都城。
在這關鍵時刻,高策卻下令原地休整,趁這個時間,士兵的盔甲要洗幹淨,要把馬匹給刷幹淨,不能讓人看出來,我軍是一支孤軍。
同時,高策派出偵騎,不是讓他們打探消息,也不讓他們劫殺信使,而是故意讓上都的人知道,燕軍來了。
燕軍在此休整了半日。
上都城,皇宮,太成殿。
北夏皇後慕容婉嫣正與朝內重臣商議事宜。
一個五歲的男孩,頭梳雉髻,身穿明黃色五爪龍紋,坐在龍椅上昏昏欲睡,這個孩子就是完顏鎮與慕容婉嫣所生的嫡子,北夏太子——完顏睿。
就在這時,有人來報,在上都城附近疑似發現了燕軍的跡象。
對此,慕容婉嫣和其餘重臣都沒放在心上,畢竟此處是北夏腹地,前線正在大戰,燕軍怎麽可能至此。
可吳文益忽然想起什麽,他站出來,拱手說道:
“皇後娘娘,這兩日前線可有軍報至此?!”
聞言,慕容婉嫣搖了搖頭,回應道:
“未有軍報傳來!”
吳文益立刻說道:
“可前段時間,前方軍報是一日一封的!”
聞言,左賢王完顏垂笑著說道:
“吳大人你這是什麽意思?!”
“難不成,我軍戰敗,燕帝高毅率兵攻來了不成?”
此言一出,殿內眾人哈哈大笑,他們都不相信前方會這麽快戰敗,畢竟燕夏兩國軍事實力相當,即便燕國國力雄厚,頂多也就是擊潰夏軍,收複燕雲,根本不可能攻到這裏來。
事實上,他們現在的預測也沒錯,在燕州城下的正麵戰場上,燕夏兩軍確實誰也奈何不了誰,可他們萬萬沒想到,有三萬燕軍繞過了燕雲四州,兵鋒直指上都。
“哎~!臣這也是一心為國啊!”
高策從法詡手中接過頭盔,一邊笑,一邊點頭說道:
“好!好!好!”
“薑還是老的辣啊!”
這時,法詡收起笑意,正色囑咐道:
“太孫殿下,你此次率兵奇襲上都,行軍速度一定要快!”
“臣與榮國公商討過了,他說若是走山路,從這裏到上都,晝夜行軍,也需要五日,可您必須要在十日內拿下上都!”
“否則,時間拖得越久,等北夏那邊反應過來,奇襲上都就沒有了任何意義,而且,你們這三萬兵馬深入敵境,沒有糧草後勤支援,時間拖得越久,您們就越有可能有去無回!”
“總之,十日之內若是拿不下上都城,殿下必須率軍撤回來!”
聞言,高策鄭重的點了點頭,他明白輕重,於是說道:
“此次行軍我必定慎之又慎,絕不會因自己的一時孤勇,葬送三萬大燕男兒的性命!”
法詡點了點頭,對於高策這個學生,他還是放心的,他很清楚,高策不是一個容易衝動的人。
這時,他又說道:
“殿下,你若是率兵成功抵達了上都城,一定要第一時間攔截上都與燕州城前線的信使,隔絕上都的消息往來,絕不能讓他們知道前線的狀況!”
說罷,他指著那個頭盔說道:
“否則,此計不能成!”
高策微微頷首,拱手說道:
“學生受教了!”
最後,法詡拍了拍高策的肩膀,語氣沉重的囑咐道:
“太孫殿下,奇襲上都本就是一步險棋,成了固然可喜,沒成也不必放在心上。”
“仗打輸了不要緊,人活著就行!”
法詡拱手說道:
“高祖屢屢敗於霸王,可他每次都能東山再起,而霸王不過一次大敗,就自刎烏江。”
“一句無言麵對江東父老。固然讓聞者心生敬佩,可從他選擇死的那一刻,也就徹底輸了!”
聞言,高策動容不已,他明白自己身上的擔子,於是對法詡,拱手說道:
“您放心,學生心裏明白!”
見狀,法詡方才徹底放下心來,他拍了拍高策的胳膊,然後緩緩離去。
…………
至第二日卯時,破曉時分。
燕軍大營東南側,已經悄悄集結了三萬精兵,這三萬人中,其中兩萬五千人是步兵,其餘五千人是精挑細選出來的騎兵。
由於要走山路,雖然柴威說,那條山路也可容納騎兵通行,可終歸有限製,因此,選出來的這五千精騎都有山地作戰的經驗,可謂是精銳中的精銳。
高策騎在馬上,肅然的目光看著眼前的三萬精兵,他沒有一句廢話,直接說道:
“出發!”
為了防止完顏鎮發現燕軍的動向,高策領著這三萬人從營寨的後側而出,繞了一大圈,抵達大桓山下。
盡管柴威已經有二十多年沒有走過那條山路了,可當初逃難的記憶永遠印在他的腦海裏,連帶著那條山路,讓他永生難忘。
有柴威這個向導,高策和那三萬人進入了大桓山。
本來被柴威那一行逃難者開辟出的山路,經歲月的流逝,雜草叢生,荊棘橫行。
好在山路雖然難走,可還是能容納馬匹行走,於是眾人披荊斬棘,重新開辟這條山路。
經過晝夜行軍,眾人終於穿越了大桓山,可緊接著,高策一行人又要進入與之相鄰的臨坤山。
臨坤山脈的那條山路更加崎嶇難行,好在精銳就是精銳,這三萬人的身體素質都高於常人,高策帶著他們咬著牙走過了這條山路。
在走山路的過程中,高策也一度有了退意,每當這個時候,於明陽都會站出來激勵他,甚至訓斥他,讓高策打起精神繼續趕路。
最終,三萬大軍順利越過了大桓山和臨坤山,當他們走出山間小道時,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雖然這段路異常艱辛,每一日都異常難熬,但是細細算來,也不過四日的光景。
走過大桓山,臨坤山,眼前便是平原地帶,高策帶著三萬人繼續趕路。
當這三萬抵達上都地界的時候,為了防止被上都城內的人察覺,高策就命令軍隊,脫下盔甲,以便衣分散行軍,並且要劫殺來往於燕州前線和上都城之間的信使。
就這樣,又過了一日,眾人抵達一處小河流,這條河流以北就是上都城。
在這關鍵時刻,高策卻下令原地休整,趁這個時間,士兵的盔甲要洗幹淨,要把馬匹給刷幹淨,不能讓人看出來,我軍是一支孤軍。
同時,高策派出偵騎,不是讓他們打探消息,也不讓他們劫殺信使,而是故意讓上都的人知道,燕軍來了。
燕軍在此休整了半日。
上都城,皇宮,太成殿。
北夏皇後慕容婉嫣正與朝內重臣商議事宜。
一個五歲的男孩,頭梳雉髻,身穿明黃色五爪龍紋,坐在龍椅上昏昏欲睡,這個孩子就是完顏鎮與慕容婉嫣所生的嫡子,北夏太子——完顏睿。
就在這時,有人來報,在上都城附近疑似發現了燕軍的跡象。
對此,慕容婉嫣和其餘重臣都沒放在心上,畢竟此處是北夏腹地,前線正在大戰,燕軍怎麽可能至此。
可吳文益忽然想起什麽,他站出來,拱手說道:
“皇後娘娘,這兩日前線可有軍報至此?!”
聞言,慕容婉嫣搖了搖頭,回應道:
“未有軍報傳來!”
吳文益立刻說道:
“可前段時間,前方軍報是一日一封的!”
聞言,左賢王完顏垂笑著說道:
“吳大人你這是什麽意思?!”
“難不成,我軍戰敗,燕帝高毅率兵攻來了不成?”
此言一出,殿內眾人哈哈大笑,他們都不相信前方會這麽快戰敗,畢竟燕夏兩國軍事實力相當,即便燕國國力雄厚,頂多也就是擊潰夏軍,收複燕雲,根本不可能攻到這裏來。
事實上,他們現在的預測也沒錯,在燕州城下的正麵戰場上,燕夏兩軍確實誰也奈何不了誰,可他們萬萬沒想到,有三萬燕軍繞過了燕雲四州,兵鋒直指上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