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於明陽走進文淵閣,便看到皇帝,太子和太孫與四位內閣重臣都已經在這裏了。
有意思的是,除高策以外的其餘五人,都坐在椅子上,隻有高策坐在末席的小板凳上,好像是學生聽課一般。
殿內的人見於明陽來了,都將目光轉向了他。
見狀,於明陽連忙拱手行禮,恭敬的說道:
“微臣拜見陛下,拜見太子殿下,拜見太孫殿下。”
“見過諸位大人。”
高毅抬起手,指向高策旁邊空著的那張小板凳,說道:
“免禮!”
“坐吧!”
於明陽恭聲回道:
“謝陛下!”
說罷,他慢慢坐到高策旁邊的板凳上。
此時,高毅和高晟與四位內閣成員開始討論北征事宜,高晟和高策根本插不上話,這也讓於明陽明白,他和高策來此,更多的是為了聽。
高策看了一眼於明陽,低聲說道:
“真好!”
“總算有個人過來陪我聽課了。”
聞言,於明陽幹笑一聲,又好奇的問道:
“太孫殿下,袁先生怎麽沒來?”
高策笑了笑,輕聲說道:
“他早朝都可以不來,內閣會議自然也可以不來了。”
“現在那老道應該是在青雲觀躲清閑呢。”
於明陽皺起眉頭,低聲說道:
“可是北伐是朝廷目前的頭等大事,袁先生不來一起商議,不合適吧。”
高策輕哼一聲,回道:
“有什麽不合適的。”
“老道士不來,我皇爺爺會去找他的。”
於明陽點了點。
此時,四位閣臣正激烈討論著。
張太初言道:
“按照臣等與六部堂官的商議,我大燕北境有三十萬北疆軍,其中騎兵十萬,其軍力足以北伐,收複燕雲十六州。”
“陛下可親率十萬禦林軍北上,與北疆軍合並後,留下十萬軍隊駐守北疆邊防,以備接應,陛下可率領其餘三十萬軍隊北伐。”
高毅先是微微頷首,然後搖了搖頭說道:
“朕率十萬禦林軍北上,多了些!”
“三十萬北疆軍便足以北伐。”
“周圍京師的禁軍和禦林軍加在一起也就是三十萬,一次性調撥十萬禦林軍,京都防衛便會薄弱。”
“這樣吧,朕隻率領五萬禦林軍北上,與北疆軍合軍之後,朕將率領二十萬北疆軍和這五萬禦林軍北伐。”
班瑉開口問道:
“若這樣做,我朝實際的北伐之軍不過二十五萬,是否不太妥當。”
這時,龐牧出言說道:
“二十五萬,足夠了。”
“我朝如今戰力最強的兩大軍隊,一為北疆軍,二為南征軍。”
“南征軍是立國後組建的軍隊,由成國公常閔統帥,其職責就是防衛江南五國北上,引其毗鄰長江,多位水戰,因此南征軍以步兵,水師為主。”
“北疆軍的前身是跟隨陛下征戰天下的義軍,戰力強悍且忠心耿耿,現在由隨國公文勝統領,主要職責便是守衛大燕北疆,與北夏抗衡。”
“這些年,陛下一直著力於培養騎兵,如今北疆軍中十萬騎兵已經訓練有素,已經不弱於北夏鐵騎。”
“況且,憑借北夏的底蘊,也隻能勉強支撐七萬騎兵的開銷,其餘步兵不過十餘萬。”
“因此,二十五萬軍隊,足夠了。”
聞言,眾人點了點頭。
高毅又說道:
“此次隨朕北征之人,太孫,英國公龐牧,陳國公法詡,榮國公柴威,岐國公張羽,永誠侯顧言,延平侯費忠,廣德侯唐華,東川侯曹政。”
“其餘人等輔助太子留守東京!”
此言一出,龐牧和法詡拱手遵命,其餘人等也無異議。
高策也點了點頭,爺爺所說的這些人,再加上北疆軍中的隨國公文勝,共計五公,四侯,雖說張羽是繼承其父之爵位,但憑借他的能力,他的年齡,和他的關係,無人敢說他的爵位有水分。
此次北伐的陣容有些恐怖。
這時,龐牧忽然想起什麽,又拱手說道:
“對了!”
“陛下,常閔他知道了朝廷要北伐的消息,於是向兵部傳來了一封信,請求隨軍北伐。”
聞言,眾人不禁失笑。
高毅則是直接拒絕道:
“他簡直是胡鬧!”
“你替朕轉告他,讓他守好南境,若是朕北伐之時,南境不穩,朕對他定斬不饒!”
龐牧也笑了笑,然後拱手稱是。
可高策忽然起身,拱手說道:
“皇爺爺,既然成國公不能北伐,孫兒想向成國公借一個人。”
高毅疑惑的問道:
“哦?”
“你想借誰?”
高策頓了頓,鄭重說道:
“威遠伯,陳積。”
聽到這個名字,高毅先是想了想,然後笑著說道:
“陳積,就是當初陪你平定安慶之亂的那個人?!”
高策點了點頭。
見狀,高毅看向高策的目光中多了些意味,他點頭說道:
“準了!”
“朕讓兵部傳令,調陳積火速進京!”
高策躬身說道:
“謝皇爺爺。”
又過了一會,眾人將北伐方案進一步完善。
到了最後,高毅忽然看向一直默不作聲的於明陽,說道:
“於卿,你的北伐檄文寫的怎麽樣了?”
於明陽拱手回道:
“陛下,臣已經謄寫完了,可臣還想再加潤色。”
“不知北伐之期,定在何日?”
聞言,眾人的目光都投向高毅,所有方案都已經商議完了,糧草和軍隊也已經就位,可高毅並未說出何日北伐。
高毅緩緩說道:
“二月二十六日,朕會率領軍北上,開啟北伐!”
於明陽拱手回道:
“二月二十五日,微臣會將北伐檄文呈上。”
高毅點了點頭,又問道:
“於卿,你聽了這麽久,有什麽想說的麽?”
於明陽沉思片刻,說道:
“陛下,燕夏兩國對峙多年,彼此世仇,當有一決戰。”
“陛下這次的北伐就是兩國之間的決戰,贏的一方,能一統天下,輸的一方,將會漸漸敗亡。”
“因此在臣看來,這場決戰,拚的是國力,拚的是軍力,任何陰謀詭計都沒用。”
“而我大燕之國力已經遠超北夏,隻要我們懷揣必勝之信念,此戰就一定會贏!”
有意思的是,除高策以外的其餘五人,都坐在椅子上,隻有高策坐在末席的小板凳上,好像是學生聽課一般。
殿內的人見於明陽來了,都將目光轉向了他。
見狀,於明陽連忙拱手行禮,恭敬的說道:
“微臣拜見陛下,拜見太子殿下,拜見太孫殿下。”
“見過諸位大人。”
高毅抬起手,指向高策旁邊空著的那張小板凳,說道:
“免禮!”
“坐吧!”
於明陽恭聲回道:
“謝陛下!”
說罷,他慢慢坐到高策旁邊的板凳上。
此時,高毅和高晟與四位內閣成員開始討論北征事宜,高晟和高策根本插不上話,這也讓於明陽明白,他和高策來此,更多的是為了聽。
高策看了一眼於明陽,低聲說道:
“真好!”
“總算有個人過來陪我聽課了。”
聞言,於明陽幹笑一聲,又好奇的問道:
“太孫殿下,袁先生怎麽沒來?”
高策笑了笑,輕聲說道:
“他早朝都可以不來,內閣會議自然也可以不來了。”
“現在那老道應該是在青雲觀躲清閑呢。”
於明陽皺起眉頭,低聲說道:
“可是北伐是朝廷目前的頭等大事,袁先生不來一起商議,不合適吧。”
高策輕哼一聲,回道:
“有什麽不合適的。”
“老道士不來,我皇爺爺會去找他的。”
於明陽點了點。
此時,四位閣臣正激烈討論著。
張太初言道:
“按照臣等與六部堂官的商議,我大燕北境有三十萬北疆軍,其中騎兵十萬,其軍力足以北伐,收複燕雲十六州。”
“陛下可親率十萬禦林軍北上,與北疆軍合並後,留下十萬軍隊駐守北疆邊防,以備接應,陛下可率領其餘三十萬軍隊北伐。”
高毅先是微微頷首,然後搖了搖頭說道:
“朕率十萬禦林軍北上,多了些!”
“三十萬北疆軍便足以北伐。”
“周圍京師的禁軍和禦林軍加在一起也就是三十萬,一次性調撥十萬禦林軍,京都防衛便會薄弱。”
“這樣吧,朕隻率領五萬禦林軍北上,與北疆軍合軍之後,朕將率領二十萬北疆軍和這五萬禦林軍北伐。”
班瑉開口問道:
“若這樣做,我朝實際的北伐之軍不過二十五萬,是否不太妥當。”
這時,龐牧出言說道:
“二十五萬,足夠了。”
“我朝如今戰力最強的兩大軍隊,一為北疆軍,二為南征軍。”
“南征軍是立國後組建的軍隊,由成國公常閔統帥,其職責就是防衛江南五國北上,引其毗鄰長江,多位水戰,因此南征軍以步兵,水師為主。”
“北疆軍的前身是跟隨陛下征戰天下的義軍,戰力強悍且忠心耿耿,現在由隨國公文勝統領,主要職責便是守衛大燕北疆,與北夏抗衡。”
“這些年,陛下一直著力於培養騎兵,如今北疆軍中十萬騎兵已經訓練有素,已經不弱於北夏鐵騎。”
“況且,憑借北夏的底蘊,也隻能勉強支撐七萬騎兵的開銷,其餘步兵不過十餘萬。”
“因此,二十五萬軍隊,足夠了。”
聞言,眾人點了點頭。
高毅又說道:
“此次隨朕北征之人,太孫,英國公龐牧,陳國公法詡,榮國公柴威,岐國公張羽,永誠侯顧言,延平侯費忠,廣德侯唐華,東川侯曹政。”
“其餘人等輔助太子留守東京!”
此言一出,龐牧和法詡拱手遵命,其餘人等也無異議。
高策也點了點頭,爺爺所說的這些人,再加上北疆軍中的隨國公文勝,共計五公,四侯,雖說張羽是繼承其父之爵位,但憑借他的能力,他的年齡,和他的關係,無人敢說他的爵位有水分。
此次北伐的陣容有些恐怖。
這時,龐牧忽然想起什麽,又拱手說道:
“對了!”
“陛下,常閔他知道了朝廷要北伐的消息,於是向兵部傳來了一封信,請求隨軍北伐。”
聞言,眾人不禁失笑。
高毅則是直接拒絕道:
“他簡直是胡鬧!”
“你替朕轉告他,讓他守好南境,若是朕北伐之時,南境不穩,朕對他定斬不饒!”
龐牧也笑了笑,然後拱手稱是。
可高策忽然起身,拱手說道:
“皇爺爺,既然成國公不能北伐,孫兒想向成國公借一個人。”
高毅疑惑的問道:
“哦?”
“你想借誰?”
高策頓了頓,鄭重說道:
“威遠伯,陳積。”
聽到這個名字,高毅先是想了想,然後笑著說道:
“陳積,就是當初陪你平定安慶之亂的那個人?!”
高策點了點頭。
見狀,高毅看向高策的目光中多了些意味,他點頭說道:
“準了!”
“朕讓兵部傳令,調陳積火速進京!”
高策躬身說道:
“謝皇爺爺。”
又過了一會,眾人將北伐方案進一步完善。
到了最後,高毅忽然看向一直默不作聲的於明陽,說道:
“於卿,你的北伐檄文寫的怎麽樣了?”
於明陽拱手回道:
“陛下,臣已經謄寫完了,可臣還想再加潤色。”
“不知北伐之期,定在何日?”
聞言,眾人的目光都投向高毅,所有方案都已經商議完了,糧草和軍隊也已經就位,可高毅並未說出何日北伐。
高毅緩緩說道:
“二月二十六日,朕會率領軍北上,開啟北伐!”
於明陽拱手回道:
“二月二十五日,微臣會將北伐檄文呈上。”
高毅點了點頭,又問道:
“於卿,你聽了這麽久,有什麽想說的麽?”
於明陽沉思片刻,說道:
“陛下,燕夏兩國對峙多年,彼此世仇,當有一決戰。”
“陛下這次的北伐就是兩國之間的決戰,贏的一方,能一統天下,輸的一方,將會漸漸敗亡。”
“因此在臣看來,這場決戰,拚的是國力,拚的是軍力,任何陰謀詭計都沒用。”
“而我大燕之國力已經遠超北夏,隻要我們懷揣必勝之信念,此戰就一定會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