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陳積的圍城建議,常閔深以為然,隨即他便下令停止進攻,令南征軍包圍壽州城,同時下令攻擊楚軍的糧草補給線。
戰爭由拉鋸戰變為消耗戰。
藺道昭從城樓上看著外麵訓練有素的南征軍,心中暗歎,“常閔無愧為當世名將。”
壽州城離郢都並不遙遠,藺道昭本以為憑借自己的行軍速度,可以在南征軍趕到之前到達壽州城,沒想到自己率軍趕到時,壽州城已經危在旦夕,他好不容易守住守城,常閔又選擇圍城,雖然城內糧草充裕,足以支持守軍消耗,但是糧食總有吃完的一天,到那時,可就全完了!
此時藺道昭身邊的一名部將,拱手說道“太尉,我們是不是可以請援軍前來,然後內外夾擊,突破燕軍的包圍。”
藺道昭搖了搖頭,無奈的說道“別說如今無法傳信出去,就算能,你以為常閔想不到這一點麽。如今我楚國的精銳部隊一半在此,另一半拱衛郢都,其餘各地守軍毫無戰力,我們總不能讓郢都派兵支援吧。他常閔也是算準了這一點,才敢下令圍城的。”
聞言,這名部將又問道“那如今我們該如何是好,總不能坐以待斃吧!”
藺道昭深深的歎了口氣,說道“為今之計,隻能死守壽州城,打消耗戰,以時間換空間”
“燕帝這次是打定了滅我楚國的念頭,恐怕這場戰鬥要持續好久了。”這名部將說道。
藺道昭搖了搖頭,說道“燕帝確實想吞並楚國,但他並不想和我們耗下去,因為北夏占據燕雲之地對中原虎視眈眈,若是燕國陷入南楚的戰爭泥潭中,夏國一定會派軍南下,所以隻要我們守住壽州城,讓燕帝知道短時間內無法滅我楚國,他一定會選擇和我們和談,到那時便可以用談判結束戰爭。”
聞言,那名部將點了點頭,說道“如此,我們隻要守住壽州城,在談判中我們就多了幾分籌碼。”
“正是此理。”藺道昭點了點頭。
藺道昭一開始便明白,想要結束戰鬥唯有和談,所以在他率軍離開郢都前,專門寫了封信派人送給楚國前丞相齊勳。
藺道昭知道齊勳是代表楚國與燕國談判最好的人選。
在給齊勳的信中,藺道昭向齊勳說明了楚國的困境,而且代替先帝李烈向他表達歉意,然後誠摯的邀請他出山,繼續擔任楚國丞相,最後表示如今隻有他出使燕國,代表楚國與燕國和談,才能解除楚國目前的危機。
齊勳看到信後,之前的怨憤之氣蕩然無存,他心中還是裝著楚國的,他不忍楚國就此滅亡,於是他選擇重歸楚廷。
而剛剛登基的楚帝李鄂,在危機麵前很聽藺道昭的話,齊勳一出山,李鄂就封他為丞相,並加封國公爵位。
潘皇後,也就是現在的潘太後,她以皇帝年齡太小為由,垂簾聽政,她同樣很聽藺道昭的話,這個女人知道目前隻有藺道昭能救楚國。
同時潘太後向楚臣保證,待李鄂成年之後,她就還政於皇帝,從此與青燈古佛相伴,絕不過問朝政。也正因此,楚臣對她幹政的事情,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壽州城的戰況很快傳到了郢都,潘太後和小皇帝李鄂得知壽城被圍,嚇得大驚失色。
小皇帝李鄂趕忙詢問眾臣“如今的局麵該如何是好!”
齊勳出列說道“唯有與燕國和談這一條路!”
此時有一臣工出列,問道“不能向其餘四國求救麽?畢竟唇亡齒寒啊!”
齊勳搖了搖頭,十分無奈的說道:
“十年前或許有可能,但是現在絕不可能了,吳越國與燕國早已結盟,吳越王的女兒錢靈蘊是燕國的太子妃,吳越國絕不會出兵助我。”
“四年前,我楚國聯合西蜀和荊南北上攻燕,蘆葦坡一戰,聯軍大敗而歸,西蜀國和荊南國被常閔統領的燕軍嚇破了膽,那戰之後,兩國紛紛遣使與燕國和談,最後兩國皆取消帝號,奉燕國為宗主國,認燕帝為唯一的天子,年年朝貢。”
“至於閩國,國力弱小,它處在我楚國南部,與燕國並不接壤,而且先帝在位時,便想吞並閩國,常常出兵征討,因而我們與閩國有世仇,閩國也絕對不會派兵助我。”
齊勳在朝堂上給眾臣理清江南五國之間的關係,同時告訴他們,想要解除目前的危局,隻能與燕國和談。
此時潘太後擔憂道“燕軍如今在戰場上節節勝利,燕國的皇帝會選擇與我們和談麽?”
齊勳說道“定國公給微臣的信中,陳明了當前的局勢,他認為燕帝並不想與我楚國打消耗戰,所以隻要守住壽州城,讓燕帝知道燕軍短時間內無法滅我楚國,燕帝就一定會答應和談。而臣的看法與定國公一致。”
潘太後和小皇帝李鄂聽到齊勳的分析,大喜過望,李鄂連忙問道“齊相,不知派誰去燕國和談最好?”
齊勳拱手道“臣願意出使燕國,促使燕國和談。”
潘太後宛如抓住救命稻草,連忙說道“齊相有幾成把握讓燕國答應和談?”
齊勳抬起頭說道“隻要定國公能守住壽州城三個月,臣就一定能說服燕國和談。”
“好!好!好!”李鄂高興的站起來,連說三個好字。
潘太後也說道“齊相若是能說服燕國和談,便是有大功於我楚國!”
此時,齊勳麵色凝重地說道“太後、陛下,哪怕臣能說服燕國和談,和談的條件也必然異常苛刻!我楚國一定會付出極大的代價。”
潘太後毫不在乎的說道“隻要能和談成功,保我楚國不亡,燕國提出的條件都能答應!”
龍椅上的皇帝李鄂也是連連點頭,附和道“母後的話說的在理!朕現在就下旨封你為出使燕國的使者,命你全權負責與燕國的和談事務!”
齊勳看著眼前坐在高位上的母子,心中不免失望。他們母子關心的似乎隻有自己的地位和安全,全然不顧楚國的尊嚴以及楚國百姓正在遭受的苦難。
即便齊勳心中不滿,但還是拱手道“臣領旨!”
因為齊勳心裏明白,他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楚國!
戰爭由拉鋸戰變為消耗戰。
藺道昭從城樓上看著外麵訓練有素的南征軍,心中暗歎,“常閔無愧為當世名將。”
壽州城離郢都並不遙遠,藺道昭本以為憑借自己的行軍速度,可以在南征軍趕到之前到達壽州城,沒想到自己率軍趕到時,壽州城已經危在旦夕,他好不容易守住守城,常閔又選擇圍城,雖然城內糧草充裕,足以支持守軍消耗,但是糧食總有吃完的一天,到那時,可就全完了!
此時藺道昭身邊的一名部將,拱手說道“太尉,我們是不是可以請援軍前來,然後內外夾擊,突破燕軍的包圍。”
藺道昭搖了搖頭,無奈的說道“別說如今無法傳信出去,就算能,你以為常閔想不到這一點麽。如今我楚國的精銳部隊一半在此,另一半拱衛郢都,其餘各地守軍毫無戰力,我們總不能讓郢都派兵支援吧。他常閔也是算準了這一點,才敢下令圍城的。”
聞言,這名部將又問道“那如今我們該如何是好,總不能坐以待斃吧!”
藺道昭深深的歎了口氣,說道“為今之計,隻能死守壽州城,打消耗戰,以時間換空間”
“燕帝這次是打定了滅我楚國的念頭,恐怕這場戰鬥要持續好久了。”這名部將說道。
藺道昭搖了搖頭,說道“燕帝確實想吞並楚國,但他並不想和我們耗下去,因為北夏占據燕雲之地對中原虎視眈眈,若是燕國陷入南楚的戰爭泥潭中,夏國一定會派軍南下,所以隻要我們守住壽州城,讓燕帝知道短時間內無法滅我楚國,他一定會選擇和我們和談,到那時便可以用談判結束戰爭。”
聞言,那名部將點了點頭,說道“如此,我們隻要守住壽州城,在談判中我們就多了幾分籌碼。”
“正是此理。”藺道昭點了點頭。
藺道昭一開始便明白,想要結束戰鬥唯有和談,所以在他率軍離開郢都前,專門寫了封信派人送給楚國前丞相齊勳。
藺道昭知道齊勳是代表楚國與燕國談判最好的人選。
在給齊勳的信中,藺道昭向齊勳說明了楚國的困境,而且代替先帝李烈向他表達歉意,然後誠摯的邀請他出山,繼續擔任楚國丞相,最後表示如今隻有他出使燕國,代表楚國與燕國和談,才能解除楚國目前的危機。
齊勳看到信後,之前的怨憤之氣蕩然無存,他心中還是裝著楚國的,他不忍楚國就此滅亡,於是他選擇重歸楚廷。
而剛剛登基的楚帝李鄂,在危機麵前很聽藺道昭的話,齊勳一出山,李鄂就封他為丞相,並加封國公爵位。
潘皇後,也就是現在的潘太後,她以皇帝年齡太小為由,垂簾聽政,她同樣很聽藺道昭的話,這個女人知道目前隻有藺道昭能救楚國。
同時潘太後向楚臣保證,待李鄂成年之後,她就還政於皇帝,從此與青燈古佛相伴,絕不過問朝政。也正因此,楚臣對她幹政的事情,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壽州城的戰況很快傳到了郢都,潘太後和小皇帝李鄂得知壽城被圍,嚇得大驚失色。
小皇帝李鄂趕忙詢問眾臣“如今的局麵該如何是好!”
齊勳出列說道“唯有與燕國和談這一條路!”
此時有一臣工出列,問道“不能向其餘四國求救麽?畢竟唇亡齒寒啊!”
齊勳搖了搖頭,十分無奈的說道:
“十年前或許有可能,但是現在絕不可能了,吳越國與燕國早已結盟,吳越王的女兒錢靈蘊是燕國的太子妃,吳越國絕不會出兵助我。”
“四年前,我楚國聯合西蜀和荊南北上攻燕,蘆葦坡一戰,聯軍大敗而歸,西蜀國和荊南國被常閔統領的燕軍嚇破了膽,那戰之後,兩國紛紛遣使與燕國和談,最後兩國皆取消帝號,奉燕國為宗主國,認燕帝為唯一的天子,年年朝貢。”
“至於閩國,國力弱小,它處在我楚國南部,與燕國並不接壤,而且先帝在位時,便想吞並閩國,常常出兵征討,因而我們與閩國有世仇,閩國也絕對不會派兵助我。”
齊勳在朝堂上給眾臣理清江南五國之間的關係,同時告訴他們,想要解除目前的危局,隻能與燕國和談。
此時潘太後擔憂道“燕軍如今在戰場上節節勝利,燕國的皇帝會選擇與我們和談麽?”
齊勳說道“定國公給微臣的信中,陳明了當前的局勢,他認為燕帝並不想與我楚國打消耗戰,所以隻要守住壽州城,讓燕帝知道燕軍短時間內無法滅我楚國,燕帝就一定會答應和談。而臣的看法與定國公一致。”
潘太後和小皇帝李鄂聽到齊勳的分析,大喜過望,李鄂連忙問道“齊相,不知派誰去燕國和談最好?”
齊勳拱手道“臣願意出使燕國,促使燕國和談。”
潘太後宛如抓住救命稻草,連忙說道“齊相有幾成把握讓燕國答應和談?”
齊勳抬起頭說道“隻要定國公能守住壽州城三個月,臣就一定能說服燕國和談。”
“好!好!好!”李鄂高興的站起來,連說三個好字。
潘太後也說道“齊相若是能說服燕國和談,便是有大功於我楚國!”
此時,齊勳麵色凝重地說道“太後、陛下,哪怕臣能說服燕國和談,和談的條件也必然異常苛刻!我楚國一定會付出極大的代價。”
潘太後毫不在乎的說道“隻要能和談成功,保我楚國不亡,燕國提出的條件都能答應!”
龍椅上的皇帝李鄂也是連連點頭,附和道“母後的話說的在理!朕現在就下旨封你為出使燕國的使者,命你全權負責與燕國的和談事務!”
齊勳看著眼前坐在高位上的母子,心中不免失望。他們母子關心的似乎隻有自己的地位和安全,全然不顧楚國的尊嚴以及楚國百姓正在遭受的苦難。
即便齊勳心中不滿,但還是拱手道“臣領旨!”
因為齊勳心裏明白,他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