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老侯夫人正是看中黃一廬醉心山水,不理庶務。裴氏嫁過去,一生富貴無憂才答應這門親事。平心而論,老侯夫人是難得的慈母。裴氏卻不能體諒她老人家一番苦心。
裴氏其人,心比天高。總是以為憑自己的才貌能嫁皇子嫁王爺。
老侯夫人勸過也敲打過。裴氏依舊故我。無奈之下,老侯夫人為她擇了黃家這門親事。遠遠嫁出去,眼不見心不煩。也省得裴氏留在帝京作妖。她倒不是心疼裴氏,而是擔心自己的兒子被裴氏連累。
裴玄子想起老母親生前對裴氏的評價,不禁慨歎,老母親英明。
“姐夫向來不理事。背著畫箱遊山玩水。你一手帶大辛夷,想讓她嫁得好,這無可厚非。但是你不應該將其引薦給三皇子在先,後又她推給阿晏。你當辛夷是什麽?蘭香院的姐兒?”
裴玄子望著裴氏緩緩搖頭,“你又當長公主是何人?能任由你如此折辱阿晏?”
慶和帝春秋正盛,尚未立儲。年紀稍長的就是前四位皇子,後邊還有一串小的,也不知長得大長不大,反正就先養著。但是任誰都能看出慶和帝偏寵三皇子。連帶他生母麗妃也格外受寵。
慶和帝一個月得有七八天宿在麗妃宮裏。
皇後的兒子在那一串小的裏頭。今年才七歲。聰慧是極聰慧的。可壞就壞在皇後身子骨弱,整天病病殃殃。好像隨時能死在太後前邊似的。
裴玄子和長公主從未在慶和帝麵前,流露出對任何一位皇子的鍾愛。他二人也沒必要跟跟著添亂。
可笑一群傻東西著急忙慌去抱三皇子大腿。
其中就有黃一康那個傻貨。
黃家銀子多的花都花不完,摻和這事兒幹嘛?
裴氏臉上青一陣白一陣,嘴唇囁嚅數次,才道:“辛夷與三皇子發乎情止乎禮,絕無半點逾矩。”
“有沒有逾矩,我不想知道。”裴玄子重新抄起石球,哐當哐當搓著,“你少往我阿晏腦袋上扣屎盆子,還他名聲不好。他名聲再不好,那也是從長公主肚子裏爬出來的。單憑這一點,他想娶外國的公主都行!”
當然了,阿晏不會娶外國公主。裴玄子暗暗歎口氣。他這個當爹的吃了一輩子軟飯,兒子沒必要繼續吃。這又不是什麽祖傳的本事,用不著承繼。
裴氏用帕子捂著臉,無聲而泣。
裴玄子白了她一眼,繼續說道:“把你那點子小聰明給我收起來。少在長公主麵前丟人。黃家在帝京也有宅子,這兩天你收拾收拾搬過去。阿晏傷沒好,報局那邊還得我坐鎮。不得空招呼你們。”
說罷,起身就走。
剛出門,正好碰上一臉決絕的伴當。
“怎麽了?阿晏……阿晏沒事吧?”裴玄子膝頭酸軟,好歹有功夫在身,才不至於跌坐在地。
“世子沒事。”伴當恭恭敬敬給裴玄子行個禮,“世子說,倘若您想親上加親。他就去棲霞寺做和尚。小的就是和尚的伴當。”
後邊這句是他自己加上的。可能沒什麽用,但也能顯得鄭重其事些……吧?
西寧侯聽了這話,手扶玉帶哈哈大笑。
伴當抿著嘴,緊盯裴玄子。
侯爺笑的這麽開心,是不是巴不得世子出家當和尚?
笑聲不斷湧入耳中,那段不堪回首令人心悸的舊事縈繞在伴當心頭。
嚶嚶嚶。
好怕怕呢。
裴玄子笑夠了,大聲道:“回去告訴阿晏,壓根不會有親上加親這種事。黃小姐很快就回自己家了。你也不用再當向導了。”
真的?
伴當眼睛噌地亮起來。
太好了!
伴當朝西寧侯又行個禮,“多謝侯爺體恤。”
西寧侯滿意的點點頭,背著手邁步往前走,“小伴啊,世子吃藥了沒有?”
伴當趕忙跟裴玄子的腳步,“吃了。小的回來之後,伺候世子吃的藥。”
“世子心情如何呢?有沒有好一點?”
伴當皺起眉頭,想了想,道:“世子許是煩悶,不大開懷的樣子。侯爺,可不可以請朱小公子來跟世子聊聊天,或是讀讀報?世子總說他和朱小公子能吃到一起聊到一起。”
哦?小伴仍舊蒙在鼓裏嗎?裴玄子停下腳步,扭臉去看伴當,“世子沒跟你說朱小公子的事?”
朱小公子什麽事?
伴當茫然搖頭,“沒有呢。”
裴玄子本就懸在嗓子眼的心又往上提了提,“世子沒提朱小公子?”
“沒有。還是小的問了一嘴。世子……”伴當愈發不解,世子和朱小公子鬧別扭了?
什麽時候鬧的呢?世子和朱小公子說了沒幾句話就倒地上了。更何況,朱小公子出人出狗出大白鳥滿世界的找世子。說是世子的救命恩人也不為過。世子不謝人家,還跟人家鬧?
世子臉也太大了。哪有這麽辦事的?不行,他得規勸世子。伴當暗下決心。
裴玄子心情複雜。阿晏到底怎麽想的?都跟他說過了,小朱就是小明,小明就是小朱。他怎麽還轉不過這道彎?
跟小朱合得來,不就是跟小明合得來嗎?
難道他嫌棄小明不是小朱?換句話說,斷、斷了?
裴玄子心肝一通亂顫,定定心神,轉而看向伴當,“小伴啊,以你所見,世子隻是厭惡表姑娘呢,還是厭惡所有姑娘?”
侯爺這話問的真怪,“厭惡表姑娘吧。”伴當有點拿捏不準,“跟世子玩的好的,也沒有姑娘。就是跟朱小公子走得近。其他公子都疏遠了。”
越聽越像是沒救了。裴玄子手扶玉帶,肩膀鬆鬆垮下來。
得了,認命!
斷就斷了。想辦法遮掩著點就是了。
裴玄子滿眼哀戚,吩咐伴當,“你好生伺候世子,沒事少提朱小公子。”
誒?
為什麽?他剛還想規勸來著。
伴當沒有追問,順從的應了聲是。
……
明珠在翠鬆書院求學的日子,過得格外愜意。因為不想再出風頭。逢至小考,明珠表現的都很平庸。
但是並不影響她當“大哥”。
蔣兮兮沒有再來煩她。倒也不是蔣兮兮不想。而是太後下了一道懿旨,命她抄經。
裴氏其人,心比天高。總是以為憑自己的才貌能嫁皇子嫁王爺。
老侯夫人勸過也敲打過。裴氏依舊故我。無奈之下,老侯夫人為她擇了黃家這門親事。遠遠嫁出去,眼不見心不煩。也省得裴氏留在帝京作妖。她倒不是心疼裴氏,而是擔心自己的兒子被裴氏連累。
裴玄子想起老母親生前對裴氏的評價,不禁慨歎,老母親英明。
“姐夫向來不理事。背著畫箱遊山玩水。你一手帶大辛夷,想讓她嫁得好,這無可厚非。但是你不應該將其引薦給三皇子在先,後又她推給阿晏。你當辛夷是什麽?蘭香院的姐兒?”
裴玄子望著裴氏緩緩搖頭,“你又當長公主是何人?能任由你如此折辱阿晏?”
慶和帝春秋正盛,尚未立儲。年紀稍長的就是前四位皇子,後邊還有一串小的,也不知長得大長不大,反正就先養著。但是任誰都能看出慶和帝偏寵三皇子。連帶他生母麗妃也格外受寵。
慶和帝一個月得有七八天宿在麗妃宮裏。
皇後的兒子在那一串小的裏頭。今年才七歲。聰慧是極聰慧的。可壞就壞在皇後身子骨弱,整天病病殃殃。好像隨時能死在太後前邊似的。
裴玄子和長公主從未在慶和帝麵前,流露出對任何一位皇子的鍾愛。他二人也沒必要跟跟著添亂。
可笑一群傻東西著急忙慌去抱三皇子大腿。
其中就有黃一康那個傻貨。
黃家銀子多的花都花不完,摻和這事兒幹嘛?
裴氏臉上青一陣白一陣,嘴唇囁嚅數次,才道:“辛夷與三皇子發乎情止乎禮,絕無半點逾矩。”
“有沒有逾矩,我不想知道。”裴玄子重新抄起石球,哐當哐當搓著,“你少往我阿晏腦袋上扣屎盆子,還他名聲不好。他名聲再不好,那也是從長公主肚子裏爬出來的。單憑這一點,他想娶外國的公主都行!”
當然了,阿晏不會娶外國公主。裴玄子暗暗歎口氣。他這個當爹的吃了一輩子軟飯,兒子沒必要繼續吃。這又不是什麽祖傳的本事,用不著承繼。
裴氏用帕子捂著臉,無聲而泣。
裴玄子白了她一眼,繼續說道:“把你那點子小聰明給我收起來。少在長公主麵前丟人。黃家在帝京也有宅子,這兩天你收拾收拾搬過去。阿晏傷沒好,報局那邊還得我坐鎮。不得空招呼你們。”
說罷,起身就走。
剛出門,正好碰上一臉決絕的伴當。
“怎麽了?阿晏……阿晏沒事吧?”裴玄子膝頭酸軟,好歹有功夫在身,才不至於跌坐在地。
“世子沒事。”伴當恭恭敬敬給裴玄子行個禮,“世子說,倘若您想親上加親。他就去棲霞寺做和尚。小的就是和尚的伴當。”
後邊這句是他自己加上的。可能沒什麽用,但也能顯得鄭重其事些……吧?
西寧侯聽了這話,手扶玉帶哈哈大笑。
伴當抿著嘴,緊盯裴玄子。
侯爺笑的這麽開心,是不是巴不得世子出家當和尚?
笑聲不斷湧入耳中,那段不堪回首令人心悸的舊事縈繞在伴當心頭。
嚶嚶嚶。
好怕怕呢。
裴玄子笑夠了,大聲道:“回去告訴阿晏,壓根不會有親上加親這種事。黃小姐很快就回自己家了。你也不用再當向導了。”
真的?
伴當眼睛噌地亮起來。
太好了!
伴當朝西寧侯又行個禮,“多謝侯爺體恤。”
西寧侯滿意的點點頭,背著手邁步往前走,“小伴啊,世子吃藥了沒有?”
伴當趕忙跟裴玄子的腳步,“吃了。小的回來之後,伺候世子吃的藥。”
“世子心情如何呢?有沒有好一點?”
伴當皺起眉頭,想了想,道:“世子許是煩悶,不大開懷的樣子。侯爺,可不可以請朱小公子來跟世子聊聊天,或是讀讀報?世子總說他和朱小公子能吃到一起聊到一起。”
哦?小伴仍舊蒙在鼓裏嗎?裴玄子停下腳步,扭臉去看伴當,“世子沒跟你說朱小公子的事?”
朱小公子什麽事?
伴當茫然搖頭,“沒有呢。”
裴玄子本就懸在嗓子眼的心又往上提了提,“世子沒提朱小公子?”
“沒有。還是小的問了一嘴。世子……”伴當愈發不解,世子和朱小公子鬧別扭了?
什麽時候鬧的呢?世子和朱小公子說了沒幾句話就倒地上了。更何況,朱小公子出人出狗出大白鳥滿世界的找世子。說是世子的救命恩人也不為過。世子不謝人家,還跟人家鬧?
世子臉也太大了。哪有這麽辦事的?不行,他得規勸世子。伴當暗下決心。
裴玄子心情複雜。阿晏到底怎麽想的?都跟他說過了,小朱就是小明,小明就是小朱。他怎麽還轉不過這道彎?
跟小朱合得來,不就是跟小明合得來嗎?
難道他嫌棄小明不是小朱?換句話說,斷、斷了?
裴玄子心肝一通亂顫,定定心神,轉而看向伴當,“小伴啊,以你所見,世子隻是厭惡表姑娘呢,還是厭惡所有姑娘?”
侯爺這話問的真怪,“厭惡表姑娘吧。”伴當有點拿捏不準,“跟世子玩的好的,也沒有姑娘。就是跟朱小公子走得近。其他公子都疏遠了。”
越聽越像是沒救了。裴玄子手扶玉帶,肩膀鬆鬆垮下來。
得了,認命!
斷就斷了。想辦法遮掩著點就是了。
裴玄子滿眼哀戚,吩咐伴當,“你好生伺候世子,沒事少提朱小公子。”
誒?
為什麽?他剛還想規勸來著。
伴當沒有追問,順從的應了聲是。
……
明珠在翠鬆書院求學的日子,過得格外愜意。因為不想再出風頭。逢至小考,明珠表現的都很平庸。
但是並不影響她當“大哥”。
蔣兮兮沒有再來煩她。倒也不是蔣兮兮不想。而是太後下了一道懿旨,命她抄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