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5 章 化學的大廈


    這次葉成的論文除了將研究方向引向微觀,還有一個重要的信息傳遞給所有人,也就是對於微觀世界的觀察需要排除靈力的幹擾。


    靈力其實就類似於電子對於微觀世界的信息有幹擾一樣。


    應該說本身人類就是基於電子對微觀世界進行觀測的,而又出現了靈氣和靈力這個東西,對於微觀世界反射出來的電子波有著很大的幹擾作用。


    就像是一張清晰的圖片被打上了馬賽克一樣,導致此間人類很難將圍觀世界的東西觀測清楚。


    因為此間人類對於微觀世界的觀測隻能通過兩種方式,一是電子,二是靈力。


    基於電子很好理解,不發光的物質在於,微觀的物理結構或者化學色素會對反射的光產生影響,比如北極熊的毛這種物理結構,通過觀測電磁波來確定微觀結構。


    二就是發光的物質,根據玻爾理論,當電子從能量較高的定態軌道躍遷到能量較低的定態軌道時,放出波長不同的光子,從而表現為不同的焰色。


    簡單理解就是電子能級向下躍遷的時候放出光子產生電磁波。


    而靈力就是通過對靈識,也就是對靈力波的觀測,乃至於直接控製靈力來觀測微觀世界,但很明顯並沒有什麽進展,即使是元嬰、化神大神,都難以窺探納米級別的原子、分子結構。


    有了這個重要信息,排除了靈力的幹擾,想必西國對於微觀結構的研究會打開一扇新的大門。


    一千克的質量很明顯就是常溫下一立方分米水的質量,也就是所謂的一升水的質量。


    為什麽一定要弄清楚這個概念?


    葉成自然是很清楚的,物質的量本來就是基於質量來定義,如果對於質量的定義都沒搞清楚,談何搞清楚阿伏伽德羅常量?


    一摩爾,本身就是指的就是12 克碳-12單質中所含有的碳的質量,如果沒有質量的定義,摩爾的定義自然無從談起。


    而關於法拉第常數的測量,是要測量 1mol 電子所帶的電荷。


    眾所周知,銀的化合價是 1,非常容易失去最外麵的那一個電子,所以通過銀可以很好地進行 1mol 電子所帶電荷的測量。


    不過在此之前還要涉及到一個問題,如何確定銀所失去的電子就是 1 摩爾電子?


    銀這個東西是有同位素的,有銀 107 和銀 109,基本各占 50%,但是葉成說不好此間修仙界的含量,所以還是通過1mol碳12搭橋得到 1mol 銀比較合適。


    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碳 12 來還原銀離子,得到銀,在用銀來得到 1mol 電子。


    但是如今問題又來了,碳 12怎麽得到?


    特別是純淨的碳 12,可是非常難以製取的。


    葉成皺眉思考了片刻之後,決定放棄了製取純淨碳 12,直接通過碳單質來進行。


    碳 12 在藍星的豐度在 0.989,沒道理在這個世界就會出現其他同位素占比更多的情況。


    不過即使使用了碳單質,還是存在一個非常根本的邏輯漏洞。


    碳的相對分子質量如何得出是 12 的?


    葉成眉頭緊皺,還是草率了。


    沒有元素周期表以及眾多化學家來測各種元素的相對分子質量,用這個來間接計算阿伏伽德羅常數就成了無根之萍。


    科學講究的是以已知推導出未知,而且這個已知至少在現在的科學體係之下要確保是正確的,否則其中的價值將大打折扣。


    但是已經做到這裏了,自然是不能放棄這個實驗的,阿伏伽德羅常量是鏈接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的橋梁,自然是必須要做的。


    葉成越是思考,就越是發現自己之前的想法中還存在非常多的漏洞,對於電子這個體係的基礎還是太少了,並不足以支撐他的論據。


    也就是如果葉成要表明自己的實驗成立,那麽還需要證明銀離子帶正電是因為最外層的一個電子容易丟失。


    騎虎難下的情況下,葉成也沒有辦法,隻得思考對策,既然沒有前提,那就創造前提!


    既然做都做了,不妨直接做到底。


    現在缺乏的就是一個元素周期表了,不妨先將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作為一個推論在藍田學報中發表,邀請西國學界來進行驗證。


    畢竟,如果要自己一個一個地去研究的話,太耽誤時間了,自己之所以想要搞清楚阿伏伽德羅常量,是想要敲開對於靈力本質研究的大門。


    這在短期來看對於修行和丹陣器的水平是沒有裨益的。隻是因為煉丹的時候無意間發現了靈力在其中的作用,想要研究清楚罷了。


    實際上是葉成的好奇心在作祟,想要一探究竟,如果自身力量局限,那麽借助學界眾多學者的力量勢在必行。


    隨即不再耽擱,直接再寫了一篇論文,《關於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推論》


    雖然原子對於這個時代來說還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但是葉成相信,隻要他捅破這層窗戶紙,後麵的事情就非常容易了。


    要知道,人類第一次命名一個元素是在1766年,英國化學家卡文迪許發現了氫元素?。


    而人類第一次觀測到氫氣分子的時間卻要在一個多世紀之後的 1932 年。


    真正觀測到原子,更是要等到 1982 年發明掃描隧道顯微鏡。


    也就是說,從發現元素再到觀測,之間這漫長的時間人類全部都在靠宏觀的實驗推論,和自己的想象力腦補構建整個近代化學體係。


    葉成根本不擔心這個世界的學者會想象不出來,在這個世界,很多元素都已經被發現了,隻是並沒有將他們聯係在一起,製作成元素周期表。


    而這一次葉成放出的這個炸彈,炸起了比之前測量元電荷更大的風暴。


    藍田學報緊急加了一刊專門來刊登葉成的《關於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推論》。


    一時間上到金丹元嬰修士,下到中學的課堂上,全部都在討論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化學的大廈似乎就要在一夜之間被建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修仙學大廈上空的兩朵烏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廣肖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廣肖邦並收藏修仙學大廈上空的兩朵烏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