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國家大事,發展二字
大清:朕不會再做傀儡皇帝! 作者:青城隱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話說,光緒攬政後,本是?雄心壯誌?,抱負不凡,正欲大展宏圖之際,卻被當頭澆了一盆冰涼刺骨的冷水。
光緒在心頭核算過,按照現在國庫這捉襟見肘的情況,別說什麽拳打倭寇,腳踢列強了,就連這日益增長的軍費開支,都要難以為繼了。
而朝中百官之態,更令他頭痛欲裂。
守舊派們冥頑不化,大多愚昧無知,堅持要用八股文感化國民,教化外夷。
清流派們則是誇誇其談,滿嘴空口白話,談起國家大事來,個頂個的精神,如果要讓他們落到實處,講出具體,則就啞口無言,默不作聲了。
光緒琢磨良久,又向醇親王作了許多請教,這才有了養心殿茶話會一事。
“皇上,臣建議,在財政方麵,還是得秉承先賢所論,以節流開源為主體的富國策略。
先說節流一事,戶部眼下要責,是要規範財政體係。
臣一旦接任戶部後,將與度支部的同僚們共同商討出,關於理財政明的具體政策。
大體來講,首先要做到,統一朝廷與地方之間的收支平衡。
要確保朝廷與地方省份的收入和支出能得到有效的管理和協調,防止資源分配不均,和資金浪費的情況再次發生。
而後,要統籌外債借還。
對於眼下的外部債務進行集中管理,合情合理地安排還款計劃,竭盡可能的減少因債務問題,而帶來的經濟和戰亂風險,這樣,也能提高朝廷在國際上的信譽度,是謂有借有還,再借不難。
最後,戶部還要對各省銀號進行考核。
作為朝廷,必須要加強對各地錢莊和洋行的監督和評估,要讓他們提高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完善他們的信用體係,務必保障我國交易市場的逐步穩定。”
閻敬銘在侃侃而談之時,瞥眼看了一下在座眾人,見他們個個豎耳聆聽,還時不時地點頭稱讚,自己的內心不免得到了極大地滿足感。
“接著再談談開源,臣以為,朝廷首要任務是,積極倡導地方上的工商業。
縱觀曆朝曆代,每當民間繁榮,百姓富裕時,朝廷的各項稅收也才能隨之遞增,從而為朝廷提供更多的財政收入,這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係。
現如今,我們應當建立起專業、專職的衙門。
去製定出大清的商法,學習洋人開辦公司的章程,還要擬定鋪設鐵路、建設礦務等實業發展的具體法則。
一則,要讓民間自由發展實業,獎勵興辦企業,鼓勵商會團體的有效組織。
二則,是讓民間商人在經商期間,有法可依、有理有據,不僅僅靠著人治,情治的落後辦法。
如此這般,朝廷財政可暫脫困境,但如要做到富國安民,還須在座各位大人的鼎力相助。”
見光緒聽得入了神,閻敬銘幹咳了兩聲後,又輕聲提醒道:
“皇上,臣講完了。”
“肱股之臣,肱股之臣呀!”
光緒還沉浸在閻敬銘精辟獨到的言論中,半晌才回過神來,隨即,不由得發自內心的一陣歎服。
在搞經濟、管銀錢這方麵,別說光緒了,就是在座的各位棟梁之臣,也大多是自愧不如。
看到張之洞身後的辜鴻銘躍躍欲試,似有言要發,光緒點頭示意,辜鴻銘見狀,拱手作揖後,開始了他的高談闊論:
“皇上,卑職在聽完閻大人的真知灼見後,深受其染,但卑職認為,閻大人管錢有餘,掙錢不足。”
這個號稱“清末怪傑”的總督幕僚,精通九種外語,在外留學時,也曾榮獲十三個博士學位。
是晚清時代中,難得能融貫中外精粹的人才,他個性孤傲,不喜奉承,講起話來,直來直去,絲毫不會顧及對方的顏麵。
“不知閣下有何妙計?不妨講來聽聽,讓我們大家夥學習學習。”
辜鴻銘不理會閻敬銘對他的公然揶揄,仍自顧自地放言高論:
“現如今,朝廷是一款未清,又借一款,重重計息,越累越多,近來所償息款,都將近千萬兩白銀。
上捐國帑,下竭民膏,艱窘情形,日甚一日。
究其原因,是咱們省吃儉用,辛苦積攢的銀子,大多被洋人掙了去。
再加上我國關稅收入,雖然數目巨大,但實質上已為洋人所控製。
洋人協定關稅的不平等製度,導致朝廷關稅的實際稅率在逐年走低,關稅收入在不斷外流。
其關商以十輸公家,公家所入三四而已,其六七皆官私所耗費,國內凡有海港之省,無不舞弊之委員,無不染指之大吏。
在大國的競爭之中,怎麽能僅僅依靠刀槍火炮,來決定勝負呢?
在爾虞我詐的商業戰場中,朝廷也應該不惜一切手段,去懲辦其間的蛀蟲,去爭奪國際的市場份額。”
“不錯,不錯,這又是一個行家,今日果真受益匪淺呀。”
光緒心頭雖這麽想,但嘴上還是得顧及一點閻敬銘的麵子:
“兩位的遠見卓識,皆有其理,令朕甚是動容,我朝能有如此幹臣能吏,何愁民不旺,國不富。”
這兩個空口白話的人都能得到如此表揚,那我晚清第一實業家的麵子,往哪兒擱?
在得到李鴻章的授意後,盛宣懷對光緒先行君臣之禮,而後,將自己的設想娓娓道來:
“皇上,前麵兩位大人已將卑職心中所想盡述完整,卑職現下隻想多補充一點:
老話說,國家大事,發展二字,經濟要富,必先修路。
卑職建議,應該盡快在全國範圍內鋪設鐵路,以便通商戰備之用。
事前,朝廷還應將洋務派鐵路公司的行政地位逐漸取代,成立一個屬於自己的鐵路公司,這樣,既能財不外流,也讓民有所獲。”
“愛卿高論,應即刻籌辦。”
聽到光緒的高度讚揚後,盛宣懷得意洋洋地從懷中抽出一個小冊子,恭敬遞上。
“皇上,這都是從國外留學回來的鑄路人才,現都在洋務公司就職,卑職擬從中挑選出得力幹將,組成自有鐵路公司的中堅力量,現遞呈皇上過目。”
光緒接過太監遞來的小折,展開略微看了看。
突然!一個名字從紙上驟然跳出,釘在他的眼前,他的內心猛地一驚,當即咬緊嘴唇,不讓自己失聲尖叫出來。
“哎呀我滴媽!這不是咱中國鐵路之父,全體工程人的偶像嗎?!”
光緒在心頭核算過,按照現在國庫這捉襟見肘的情況,別說什麽拳打倭寇,腳踢列強了,就連這日益增長的軍費開支,都要難以為繼了。
而朝中百官之態,更令他頭痛欲裂。
守舊派們冥頑不化,大多愚昧無知,堅持要用八股文感化國民,教化外夷。
清流派們則是誇誇其談,滿嘴空口白話,談起國家大事來,個頂個的精神,如果要讓他們落到實處,講出具體,則就啞口無言,默不作聲了。
光緒琢磨良久,又向醇親王作了許多請教,這才有了養心殿茶話會一事。
“皇上,臣建議,在財政方麵,還是得秉承先賢所論,以節流開源為主體的富國策略。
先說節流一事,戶部眼下要責,是要規範財政體係。
臣一旦接任戶部後,將與度支部的同僚們共同商討出,關於理財政明的具體政策。
大體來講,首先要做到,統一朝廷與地方之間的收支平衡。
要確保朝廷與地方省份的收入和支出能得到有效的管理和協調,防止資源分配不均,和資金浪費的情況再次發生。
而後,要統籌外債借還。
對於眼下的外部債務進行集中管理,合情合理地安排還款計劃,竭盡可能的減少因債務問題,而帶來的經濟和戰亂風險,這樣,也能提高朝廷在國際上的信譽度,是謂有借有還,再借不難。
最後,戶部還要對各省銀號進行考核。
作為朝廷,必須要加強對各地錢莊和洋行的監督和評估,要讓他們提高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完善他們的信用體係,務必保障我國交易市場的逐步穩定。”
閻敬銘在侃侃而談之時,瞥眼看了一下在座眾人,見他們個個豎耳聆聽,還時不時地點頭稱讚,自己的內心不免得到了極大地滿足感。
“接著再談談開源,臣以為,朝廷首要任務是,積極倡導地方上的工商業。
縱觀曆朝曆代,每當民間繁榮,百姓富裕時,朝廷的各項稅收也才能隨之遞增,從而為朝廷提供更多的財政收入,這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係。
現如今,我們應當建立起專業、專職的衙門。
去製定出大清的商法,學習洋人開辦公司的章程,還要擬定鋪設鐵路、建設礦務等實業發展的具體法則。
一則,要讓民間自由發展實業,獎勵興辦企業,鼓勵商會團體的有效組織。
二則,是讓民間商人在經商期間,有法可依、有理有據,不僅僅靠著人治,情治的落後辦法。
如此這般,朝廷財政可暫脫困境,但如要做到富國安民,還須在座各位大人的鼎力相助。”
見光緒聽得入了神,閻敬銘幹咳了兩聲後,又輕聲提醒道:
“皇上,臣講完了。”
“肱股之臣,肱股之臣呀!”
光緒還沉浸在閻敬銘精辟獨到的言論中,半晌才回過神來,隨即,不由得發自內心的一陣歎服。
在搞經濟、管銀錢這方麵,別說光緒了,就是在座的各位棟梁之臣,也大多是自愧不如。
看到張之洞身後的辜鴻銘躍躍欲試,似有言要發,光緒點頭示意,辜鴻銘見狀,拱手作揖後,開始了他的高談闊論:
“皇上,卑職在聽完閻大人的真知灼見後,深受其染,但卑職認為,閻大人管錢有餘,掙錢不足。”
這個號稱“清末怪傑”的總督幕僚,精通九種外語,在外留學時,也曾榮獲十三個博士學位。
是晚清時代中,難得能融貫中外精粹的人才,他個性孤傲,不喜奉承,講起話來,直來直去,絲毫不會顧及對方的顏麵。
“不知閣下有何妙計?不妨講來聽聽,讓我們大家夥學習學習。”
辜鴻銘不理會閻敬銘對他的公然揶揄,仍自顧自地放言高論:
“現如今,朝廷是一款未清,又借一款,重重計息,越累越多,近來所償息款,都將近千萬兩白銀。
上捐國帑,下竭民膏,艱窘情形,日甚一日。
究其原因,是咱們省吃儉用,辛苦積攢的銀子,大多被洋人掙了去。
再加上我國關稅收入,雖然數目巨大,但實質上已為洋人所控製。
洋人協定關稅的不平等製度,導致朝廷關稅的實際稅率在逐年走低,關稅收入在不斷外流。
其關商以十輸公家,公家所入三四而已,其六七皆官私所耗費,國內凡有海港之省,無不舞弊之委員,無不染指之大吏。
在大國的競爭之中,怎麽能僅僅依靠刀槍火炮,來決定勝負呢?
在爾虞我詐的商業戰場中,朝廷也應該不惜一切手段,去懲辦其間的蛀蟲,去爭奪國際的市場份額。”
“不錯,不錯,這又是一個行家,今日果真受益匪淺呀。”
光緒心頭雖這麽想,但嘴上還是得顧及一點閻敬銘的麵子:
“兩位的遠見卓識,皆有其理,令朕甚是動容,我朝能有如此幹臣能吏,何愁民不旺,國不富。”
這兩個空口白話的人都能得到如此表揚,那我晚清第一實業家的麵子,往哪兒擱?
在得到李鴻章的授意後,盛宣懷對光緒先行君臣之禮,而後,將自己的設想娓娓道來:
“皇上,前麵兩位大人已將卑職心中所想盡述完整,卑職現下隻想多補充一點:
老話說,國家大事,發展二字,經濟要富,必先修路。
卑職建議,應該盡快在全國範圍內鋪設鐵路,以便通商戰備之用。
事前,朝廷還應將洋務派鐵路公司的行政地位逐漸取代,成立一個屬於自己的鐵路公司,這樣,既能財不外流,也讓民有所獲。”
“愛卿高論,應即刻籌辦。”
聽到光緒的高度讚揚後,盛宣懷得意洋洋地從懷中抽出一個小冊子,恭敬遞上。
“皇上,這都是從國外留學回來的鑄路人才,現都在洋務公司就職,卑職擬從中挑選出得力幹將,組成自有鐵路公司的中堅力量,現遞呈皇上過目。”
光緒接過太監遞來的小折,展開略微看了看。
突然!一個名字從紙上驟然跳出,釘在他的眼前,他的內心猛地一驚,當即咬緊嘴唇,不讓自己失聲尖叫出來。
“哎呀我滴媽!這不是咱中國鐵路之父,全體工程人的偶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