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茂被追兵搞得狼狽不堪,幾乎無路可走。
後來,他心生一計,跳下馬來,把赤罽幘蒙在墳墓前的一根燒柱上,
自己則伏在草叢中不動。董卓的騎兵遠遠見到赤罽幘,以為孫堅在此,
便將這地方層層包圍起來,走到跟前,發現哪有什麽孫堅,隻是個燒柱而已。
這才撤兵離去。孫堅遭此大敗,幾乎喪生,但並未灰其心誌。
他一路收集散兵,進占太穀陽人(今臨縣西),嚴加戒備,準備伺機再戰,以雪恥辱。
董卓聽說孫堅進占陽人,立即派胡軫為大都護、呂布為騎督,
帶五千人馬,前往迎擊。胡軫性急,
出兵時預先揚言:“這次去,要當斬一青綬,部隊才會整齊紀律。”
諸將聽他這樣說話,心中頗為不快。
胡軫的部隊行到廣城,離陽人城還有幾十裏。天已經很晚了,士馬勞累,
應當駐軍休息,而董卓預先製定的作戰計劃,也要求在廣成住宿,
秣馬厲兵,養精蓄銳,然後再乘夜進兵,天明時分攻城。
但諸將都嫌忌胡軫,想敗壞他的大事,不想讓他成功。
於是,呂布等人便說:“陽人城中敵兵已經逃跑,應該快點去追趕,尋求戰機。
否則,就沒有機會了。”胡軫便率軍連夜進發。
到陽人城下,城中守備十分嚴密,偷襲不可能成功。
這時,軍隊饑渴困頓,士氣低落。加上是在夜間,沒有塹壕工事防禦。
將士們剛剛解甲休息,呂布又令人傳布謠言,說孫堅率城中將士乘夜來襲。
軍眾黑夜中,不明真假,擾亂奔逃,棄盔甲,失鞍馬,十分狼狽。
孫堅乘勢出城追擊,胡軫全軍潰敗,部下督華雄也被斬殺。
孫堅陽人一役獲勝,名聲大起,威望更著。有人乘機挑撥袁術,
說:“孫堅倘若占據洛陽,發展勢力,將難以製約。
如果任其發展,豈不是除卻一狼,又增一虎嗎?”
聽了挑撥之言,袁術真的懷疑起孫堅來,不給孫堅運送軍糧。
孫堅軍中無糧,焦慮萬分。當時,孫堅駐地陽人距離袁術所居魯陽一百多裏,
孫堅連夜乘馬,直奔魯陽,拜見袁術。
在袁術帳中,孫堅心情異常激動。他在地上畫來畫去,
分析形勢和各方麵的利害關係。並且說:“我所以如此獻身不顧,上為國家討伐逆賊,
下為將軍報家門私仇。我孫堅與董卓並無刻骨仇恨,
而將軍您卻聽信小人撥弄之言,居然對我起懷疑!”袁術心中懷愧,不能自安。
孫堅接著說:“現在大功即將告成,然而軍糧卻供應不上。
這形勢,跟吳起灑淚西河,樂毅功敗垂成,完全一樣!
請將軍明察、深思,早做決斷!”袁術馬上下令給孫堅調撥軍糧,孫堅立即回營。
董卓懼怕孫堅的勇武威猛,派部將李傕前往勸說,
想與孫堅結為婚姻之好,並且讓孫堅開列子弟中能任刺史、郡守的名單,
答應保舉任用他們。在利誘麵前,孫堅一身正氣,
他義正辭嚴地說:“董卓大逆不道,蕩覆王室,如今不誅其三族,
示眾全國,我死也不瞑目,難道還要與他和親嗎!”當即下令向大穀進軍。
部隊一直挺進到距離洛陽九十裏的地方。
孫堅拒絕董卓,不僅表現了他卓犖不群的英雄氣概,也使得董卓大有感觸。
董卓曾對長史劉艾說:“關東的部隊屢遭失敗,都怕了我,隻有孫堅,頗能用人,
應該告訴將領們,讓他們有所防範。當年我和周慎到金城去征討邊章、韓遂,
我曾請示張溫,希望率部駐紮在後,為周慎作後續部隊,以備萬一,張溫不聽。
我當時便上書,說明形勢利弊,並預料周慎一定不會成功。
這些,台閣中均有記載。事情還沒有結果,張溫又派我討伐先零叛羌。
以為這樣一來,西土就可一舉掃平了。我明知此事不會成功,但又無法阻止。
隻好領兵出發,不過,我留了一手,讓別部司馬劉靖率領四千軍隊駐紮在安定,
營造聲勢,以為呼應。所以,當叛羌要截斷我的歸路時,我率軍輕輕一擊,
他們便讓開了道路,因為他們害怕,因為我在安定地方有軍隊策應。
叛羌以為我們在安定有幾萬人馬,其實不過是劉靖那四千人罷了!
孫堅當時跟著周慎,也曾向周慎獻計,願意自己率兵一萬,先到金城,
而讓周慎引兵二萬駐紮在後,以為接應。邊章城中糧食不多,要到外麵運糧,
他們害怕周慎後續大軍,一定不敢輕易與孫堅交戰,
而孫堅的兵又足以斷絕他們運糧的道路。當時,如果采用孫堅之計,
或許能夠平定涼州,可惜周慎小兒,未用其計。張溫不用我的計謀,
周慎又不聽孫堅的建議,結果終於失敗。當時,孫堅小小一個佐軍司馬,
見解與我大致相同,確有過人之處,其才可用!”
劉艾說:“孫堅雖然時出奇計,但到底不如李傕、郭汜。聽說他在美陽亭北,
率領一千多人與敵合戰,差一點丟了命呢!”董卓說:“孫堅當時率領的是烏合之眾,
兵不如虜精,且戰有利鈍,不可完全以成敗論。不過,這回他跟從諸袁小兒,
倒真是自尋死路了!”董卓還說:“隻要殺掉二袁、劉表、孫堅,天下自然會服從我!”
董卓親自引兵與孫堅交戰,結果遭到孫堅重創,
他留下呂布掩護,自己轉守澠池和陝城。孫堅揮兵,進攻洛陽,與呂布接戰,
呂布最終不敵而敗走,孫堅大軍進入洛陽。
當時洛陽空虛,數百裏內沒有煙火。孫堅入城,見此慘狀,無限惆悵,潸然淚下。
他命令部隊清掃漢室宗廟,用太牢之禮祭祀。
一個偶然的機會,孫堅得到了漢王朝的傳國玉璽。
據裴鬆之《三國誌》注引《吳書》記載,孫堅當時駐軍洛陽城南,
附近的甄官井上,早晨有五彩雲氣浮動,眾軍驚怪,沒人敢去汲水。
孫堅命人下到井內,打撈出了傳國玉璽,璽方圓四寸,
上紐交五龍,缺一角,文字是“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人們說,這是當年張讓等作亂,劫持天子出奔,左右分散,掌璽人投到井中的。
孫堅整飭部隊,分兵出新安、澠池間進擊董卓。
為防孫堅再來進擊,董卓便留董越屯兵澠池,段煨屯兵華陰,
牛輔屯兵安邑,其他將領留守各縣,製衡山東群雄,自己則退往長安。
孫堅修複被董卓挖掘的漢室陵墓,引兵回到魯陽。
當時,除了孫堅在不斷與董卓作戰外,其餘的關東群雄早已將這事置之腦後,
他們為了擴大勢力地盤,紛紛兼並割據。袁紹、袁術雖為兄弟,
可互相也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因袁術不讚同袁紹擁立新帝的提議,
兄弟兩人因此翻臉決裂。當袁術派孫堅去攻打董卓未歸之時,
袁紹卻改派周昂(一說為周禺)為豫州刺史,
率兵襲取曾作為孫堅豫州刺史治所的陽城。
孫堅得此消息,十分感慨:“我們同舉義兵,目的是為了挽救江山社稷。
如今逆賊將被掃滅,內部卻如此爭鬥起來,我跟誰戮力同心,回天轉日呢?”
說完,仰天長歎,淚如雨下。事到如此,孫堅隻好揮師攻打周昂,周昂潰敗遁逃。
在討伐董卓的關東群雄中,孫堅軍是唯一一支數次與董卓軍隊進行正麵交鋒,
且取得大勝的軍隊,在曹操兵敗汴水、袁紹遲疑不進、酸棗聯軍瓦解、
天下人駐足觀望之際,他的孤軍奮戰卻使藐視天下的董卓如芒在背、倉皇西竄。
他的英雄氣概,也使得別的軍閥心生忌恨。
當他的孤軍殺入京城,分兵函穀,兵戈西指欲對董卓趕盡殺絕之時,
聯軍中的群雄卻各懷鬼胎,故意按兵不動,天下之勢已經由一起對抗董卓,
轉為開拓群雄自己的領土。而即使孫堅再勇不可擋,
也難以挽回脆弱的、分裂的討董聯盟。董卓討伐戰在沒有得到決定性勝利的情況下,
便匆匆宣告結束。
初平三年(192年),袁術派孫堅征討荊州,攻打劉表。
劉表派黃祖在樊城、鄧縣之間迎戰。孫堅擊敗黃祖,乘勝追擊,渡過漢水,包圍襄陽。
劉表閉門不戰,派黃祖乘夜出城調集兵士。黃祖帶兵歸來,孫堅複與大戰。
黃祖敗走,逃到峴山之中,孫堅追擊。
黃祖的部將從竹林間發射暗箭,孫堅中箭身亡。
孫堅的侄兒孫賁,率領將士投奔袁術,袁術又上表,推薦孫賁為豫州刺史。
孫權稱帝後,追諡孫堅為武烈皇帝,廟號始祖,葬於高陵。
董卓是個殺人魔王,這應該是沒有異議的。
史料中有關董卓反人類暴行的記載數不勝數,《三國誌》的作者陳壽就曾有這樣評價:
“董卓狼戾賊忍,暴虐不仁,自書契已來,殆未之有也”。
就是這樣一個殺人如麻的魔王,一生卻也有懼怕之人,此人的名字叫做孫堅。
當然,要對付一個十惡不赦的暴徒,
念一篇肺腑的報告或唱兩句動情的紅歌恐怕是沒有用的。
最好的方法也許隻有一個,就是“以暴製暴”。對於這點,十七歲的孫堅就做到了,
而且還做的很好。《三國誌》記載,在十七歲那年的一個雨季,
孫堅陪著老父親乘船去錢塘“重走青春路”,
可就在途中,美好的雅致卻被一幫悍匪給打亂了。
原來,悍匪胡玉等人搶掠了商人財物,正在岸上分髒,商家旅人過往船隻,
竟也不敢向前行駛。恰巧順流放舟的孫堅,在此人群中多看了一眼,居然瞧了正著。
如此無法無天,眾人竟坐視不理,孫堅血脈賁張,怒上心頭,
不顧父親拉扯阻擋,提刀大步奔向岸邊。胡玉等人平時蠻橫慣了,
見一人提刀走來,隻當是城管,自然不放心上,誰知手起刀落,已是人頭落地。
見帶頭大哥如此不堪一擊,眾匪驚慌失措,扔掉財貨,作鳥獸散。
事情至此,本也平息,可孫堅怎肯罷休,
一路千裏追凶,直把這群逃竄之徒殺了幹淨。
可見,孫堅對付壞人,是絲毫不會手軟的。
一戰成名的孫堅,不久就和董卓有了交集。當時,黃巾起義正在熱鬧,
大漢政權已是奄奄一息,遠在西涼的軍閥頭子邊章、韓遂見此情形,
躁動的心愈發熱烈起來。西涼本是董卓地盤,床蹋之上豈容別人酣臥,
以他脾氣,估計又要掀起一場腥風血雨。可奇怪的是,
董卓竟然按兵不動,任憑韓遂等人在居民生活區胡作非為燒殺搶掠。
原來,老謀深算的董卓心裏自有算盤,籍以西涼之亂,伸手向朝廷卡要軍費。
漢靈帝雖然昏聵,但還不傻,董卓的伎倆怎能得逞。
於是一紙詔書,以“維穩”不得力為名,令司空張溫代理車騎將軍,
將董卓的指揮權生生拿下,並指派作戰生猛的孫堅,
作為張溫的副手,一同前往西涼參與平亂。
軍費未見,還無端空降一位頂頭上司,董卓終於沉不住氣了。
軍政見麵會上,董卓姍姍來遲,也不拜見座上領導,尋張椅子,隻管自己大口吃肉。
張溫見了,心中自然惱火,於是指責幾句。
誰知董卓絲毫不知收斂,反倒冷笑兩聲,揚長而去。
經此尷尬,一旁的孫堅終於沉不住氣了,說道,此人對外征戰不利,
對內目無法紀,此時不除,更待何時(“今明公垂意於卓,不即加誅,虧損威刑。
於是在矣”《三國誌》)。見張溫沉默不語,孫堅接著說道,如將軍覺得不便,
小人願效犬馬之勞,侍夜擊殺之。半響,張溫終於開口了,
恩,文台啊,這事我看還是再研究研究吧。
當然,在中國的官場,“研究研究”其實也就意味著不了了之。
不久,仁慈的張溫報應來了。董卓借著“十常侍之亂”,人模狗樣地當上了相國。
董卓坐上相位的第一件事就是翻舊賬(當年策劃誅殺行動的事情自然也被抖了出來),
於是張溫、孫堅的名字被拉進了黑名單。迂腐老古董張溫當然不足為懼,
董卓略施小計,編排了一個謀反的罪名(和袁術通奸叛國),送上了西天。
可領兵在外的孫堅,董卓卻著實有點頭疼。
董卓頭疼的原因有二,一是孫堅是個有本事的憤青,有本事的人往往不按常理出牌,
二是孫堅居然已和袁紹等人聯手組織義軍,企圖和“中央”政權分庭抗禮。
其實,沒有精心訓練的關東聯軍,對於手握西涼鐵甲重兵的董卓而言,
無非隻是烏合之眾。但驍勇善戰的孫堅,董卓在西涼戰場早已親見一番,
這位氣場強大的對手,如若同袁紹聯軍發生化學效應,
後果想必嚴重(“關東軍敗數矣,皆畏孤,無能為也。
惟孫堅小戇,頗能用人,當語諸將,使知忌之”《三國誌》)。
尋思至此,董卓愈發焦慮。一籌莫展之時,旁邊的李傕獻計道:
“相國,您畏懼之人無非孫堅,我們有小皇帝在手,大可不必怕他。
況且孫堅乃草莽之徒,我們不妨效仿當年策反呂布之舉,
以利誘之,難道他還不乖乖就範?”董卓一聽,倒也樂了,
大笑道:“李傕啊李傕,瞧你平時不通文墨,倒也有機靈的時候。
天下哪有不吃葷的貓?好,好,就按既定方針辦!”
於是一個夜黑風高的夜晚,李傕懷揣著董卓開出的空白支票,
悄悄地潛入了孫堅的軍營。雖然雙邊戰事一觸即發,但李傕也是朝廷中人,
孫堅也就沒太多為難,隻是淡淡問道,來者何事。
李傕滿臉堆笑道:“這是支票,相國的意思,您的。”
見孫堅麵無表情,李傕接著說道:“聽聞將軍家公子一表人才,
恰相國千金也已成人,不如結為兒女親家?
董相國還說,孫將軍的家人就是他的家人,大人您不妨把遠近兄弟名單一並列出,
將來好一一封官。”(“卓憚堅猛壯,乃遣將軍李傕等來求和親,
令堅列疏子弟任刺史、郡守者,許表用之”《吳錄》)。
孫堅冷笑道:“董卓逆天無道,顛覆我大漢,我恨不能誅殺其三族。
你再多語,可要問問我腰間寶刀願意否?”李傕見狀,知孫堅已起殺心,
趕忙一個鞠躬,倉惶爬出帳外,悻悻落荒而逃。
見孫堅毫無相好之心,反要屠己三族,董卓一時心煩意亂,
隻好派呂布、華雄等人前去抵擋一番。可在風頭正勁的孫堅麵前,
一心忙著褲襠裏那些事的幹兒子呂布,自然是無心戀戰,胡亂擺了兩把花架子,
即刻潰不成軍,軍中猛將華雄同誌還因此丟了“卿卿”性命。
(正史裏華雄為孫堅部隊所斬)。眼見戰況愈發不力,董卓可是坐立不安徹夜難眠,
每想起倘若京城失陷,自己的頭恐怕難安這身肥碩軀體之上,
總會驚出一身冷汗。為避孫堅鋒芒,神經衰弱的董卓想出了一個“偉大”的餿主意:
先是把洛陽洗劫一空,然後帶著百姓遷都長安,
最後在造個眉塢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
毀洛陽、遷長安、造眉塢,董卓費勁心機,狡兔三窟,竟為躲避孫堅。
如此看來,能令不可一世的亂世大魔頭懾如驚弓之鳥者,
縱觀三國時代,恐僅有江東之虎孫堅矣。
後來,他心生一計,跳下馬來,把赤罽幘蒙在墳墓前的一根燒柱上,
自己則伏在草叢中不動。董卓的騎兵遠遠見到赤罽幘,以為孫堅在此,
便將這地方層層包圍起來,走到跟前,發現哪有什麽孫堅,隻是個燒柱而已。
這才撤兵離去。孫堅遭此大敗,幾乎喪生,但並未灰其心誌。
他一路收集散兵,進占太穀陽人(今臨縣西),嚴加戒備,準備伺機再戰,以雪恥辱。
董卓聽說孫堅進占陽人,立即派胡軫為大都護、呂布為騎督,
帶五千人馬,前往迎擊。胡軫性急,
出兵時預先揚言:“這次去,要當斬一青綬,部隊才會整齊紀律。”
諸將聽他這樣說話,心中頗為不快。
胡軫的部隊行到廣城,離陽人城還有幾十裏。天已經很晚了,士馬勞累,
應當駐軍休息,而董卓預先製定的作戰計劃,也要求在廣成住宿,
秣馬厲兵,養精蓄銳,然後再乘夜進兵,天明時分攻城。
但諸將都嫌忌胡軫,想敗壞他的大事,不想讓他成功。
於是,呂布等人便說:“陽人城中敵兵已經逃跑,應該快點去追趕,尋求戰機。
否則,就沒有機會了。”胡軫便率軍連夜進發。
到陽人城下,城中守備十分嚴密,偷襲不可能成功。
這時,軍隊饑渴困頓,士氣低落。加上是在夜間,沒有塹壕工事防禦。
將士們剛剛解甲休息,呂布又令人傳布謠言,說孫堅率城中將士乘夜來襲。
軍眾黑夜中,不明真假,擾亂奔逃,棄盔甲,失鞍馬,十分狼狽。
孫堅乘勢出城追擊,胡軫全軍潰敗,部下督華雄也被斬殺。
孫堅陽人一役獲勝,名聲大起,威望更著。有人乘機挑撥袁術,
說:“孫堅倘若占據洛陽,發展勢力,將難以製約。
如果任其發展,豈不是除卻一狼,又增一虎嗎?”
聽了挑撥之言,袁術真的懷疑起孫堅來,不給孫堅運送軍糧。
孫堅軍中無糧,焦慮萬分。當時,孫堅駐地陽人距離袁術所居魯陽一百多裏,
孫堅連夜乘馬,直奔魯陽,拜見袁術。
在袁術帳中,孫堅心情異常激動。他在地上畫來畫去,
分析形勢和各方麵的利害關係。並且說:“我所以如此獻身不顧,上為國家討伐逆賊,
下為將軍報家門私仇。我孫堅與董卓並無刻骨仇恨,
而將軍您卻聽信小人撥弄之言,居然對我起懷疑!”袁術心中懷愧,不能自安。
孫堅接著說:“現在大功即將告成,然而軍糧卻供應不上。
這形勢,跟吳起灑淚西河,樂毅功敗垂成,完全一樣!
請將軍明察、深思,早做決斷!”袁術馬上下令給孫堅調撥軍糧,孫堅立即回營。
董卓懼怕孫堅的勇武威猛,派部將李傕前往勸說,
想與孫堅結為婚姻之好,並且讓孫堅開列子弟中能任刺史、郡守的名單,
答應保舉任用他們。在利誘麵前,孫堅一身正氣,
他義正辭嚴地說:“董卓大逆不道,蕩覆王室,如今不誅其三族,
示眾全國,我死也不瞑目,難道還要與他和親嗎!”當即下令向大穀進軍。
部隊一直挺進到距離洛陽九十裏的地方。
孫堅拒絕董卓,不僅表現了他卓犖不群的英雄氣概,也使得董卓大有感觸。
董卓曾對長史劉艾說:“關東的部隊屢遭失敗,都怕了我,隻有孫堅,頗能用人,
應該告訴將領們,讓他們有所防範。當年我和周慎到金城去征討邊章、韓遂,
我曾請示張溫,希望率部駐紮在後,為周慎作後續部隊,以備萬一,張溫不聽。
我當時便上書,說明形勢利弊,並預料周慎一定不會成功。
這些,台閣中均有記載。事情還沒有結果,張溫又派我討伐先零叛羌。
以為這樣一來,西土就可一舉掃平了。我明知此事不會成功,但又無法阻止。
隻好領兵出發,不過,我留了一手,讓別部司馬劉靖率領四千軍隊駐紮在安定,
營造聲勢,以為呼應。所以,當叛羌要截斷我的歸路時,我率軍輕輕一擊,
他們便讓開了道路,因為他們害怕,因為我在安定地方有軍隊策應。
叛羌以為我們在安定有幾萬人馬,其實不過是劉靖那四千人罷了!
孫堅當時跟著周慎,也曾向周慎獻計,願意自己率兵一萬,先到金城,
而讓周慎引兵二萬駐紮在後,以為接應。邊章城中糧食不多,要到外麵運糧,
他們害怕周慎後續大軍,一定不敢輕易與孫堅交戰,
而孫堅的兵又足以斷絕他們運糧的道路。當時,如果采用孫堅之計,
或許能夠平定涼州,可惜周慎小兒,未用其計。張溫不用我的計謀,
周慎又不聽孫堅的建議,結果終於失敗。當時,孫堅小小一個佐軍司馬,
見解與我大致相同,確有過人之處,其才可用!”
劉艾說:“孫堅雖然時出奇計,但到底不如李傕、郭汜。聽說他在美陽亭北,
率領一千多人與敵合戰,差一點丟了命呢!”董卓說:“孫堅當時率領的是烏合之眾,
兵不如虜精,且戰有利鈍,不可完全以成敗論。不過,這回他跟從諸袁小兒,
倒真是自尋死路了!”董卓還說:“隻要殺掉二袁、劉表、孫堅,天下自然會服從我!”
董卓親自引兵與孫堅交戰,結果遭到孫堅重創,
他留下呂布掩護,自己轉守澠池和陝城。孫堅揮兵,進攻洛陽,與呂布接戰,
呂布最終不敵而敗走,孫堅大軍進入洛陽。
當時洛陽空虛,數百裏內沒有煙火。孫堅入城,見此慘狀,無限惆悵,潸然淚下。
他命令部隊清掃漢室宗廟,用太牢之禮祭祀。
一個偶然的機會,孫堅得到了漢王朝的傳國玉璽。
據裴鬆之《三國誌》注引《吳書》記載,孫堅當時駐軍洛陽城南,
附近的甄官井上,早晨有五彩雲氣浮動,眾軍驚怪,沒人敢去汲水。
孫堅命人下到井內,打撈出了傳國玉璽,璽方圓四寸,
上紐交五龍,缺一角,文字是“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人們說,這是當年張讓等作亂,劫持天子出奔,左右分散,掌璽人投到井中的。
孫堅整飭部隊,分兵出新安、澠池間進擊董卓。
為防孫堅再來進擊,董卓便留董越屯兵澠池,段煨屯兵華陰,
牛輔屯兵安邑,其他將領留守各縣,製衡山東群雄,自己則退往長安。
孫堅修複被董卓挖掘的漢室陵墓,引兵回到魯陽。
當時,除了孫堅在不斷與董卓作戰外,其餘的關東群雄早已將這事置之腦後,
他們為了擴大勢力地盤,紛紛兼並割據。袁紹、袁術雖為兄弟,
可互相也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因袁術不讚同袁紹擁立新帝的提議,
兄弟兩人因此翻臉決裂。當袁術派孫堅去攻打董卓未歸之時,
袁紹卻改派周昂(一說為周禺)為豫州刺史,
率兵襲取曾作為孫堅豫州刺史治所的陽城。
孫堅得此消息,十分感慨:“我們同舉義兵,目的是為了挽救江山社稷。
如今逆賊將被掃滅,內部卻如此爭鬥起來,我跟誰戮力同心,回天轉日呢?”
說完,仰天長歎,淚如雨下。事到如此,孫堅隻好揮師攻打周昂,周昂潰敗遁逃。
在討伐董卓的關東群雄中,孫堅軍是唯一一支數次與董卓軍隊進行正麵交鋒,
且取得大勝的軍隊,在曹操兵敗汴水、袁紹遲疑不進、酸棗聯軍瓦解、
天下人駐足觀望之際,他的孤軍奮戰卻使藐視天下的董卓如芒在背、倉皇西竄。
他的英雄氣概,也使得別的軍閥心生忌恨。
當他的孤軍殺入京城,分兵函穀,兵戈西指欲對董卓趕盡殺絕之時,
聯軍中的群雄卻各懷鬼胎,故意按兵不動,天下之勢已經由一起對抗董卓,
轉為開拓群雄自己的領土。而即使孫堅再勇不可擋,
也難以挽回脆弱的、分裂的討董聯盟。董卓討伐戰在沒有得到決定性勝利的情況下,
便匆匆宣告結束。
初平三年(192年),袁術派孫堅征討荊州,攻打劉表。
劉表派黃祖在樊城、鄧縣之間迎戰。孫堅擊敗黃祖,乘勝追擊,渡過漢水,包圍襄陽。
劉表閉門不戰,派黃祖乘夜出城調集兵士。黃祖帶兵歸來,孫堅複與大戰。
黃祖敗走,逃到峴山之中,孫堅追擊。
黃祖的部將從竹林間發射暗箭,孫堅中箭身亡。
孫堅的侄兒孫賁,率領將士投奔袁術,袁術又上表,推薦孫賁為豫州刺史。
孫權稱帝後,追諡孫堅為武烈皇帝,廟號始祖,葬於高陵。
董卓是個殺人魔王,這應該是沒有異議的。
史料中有關董卓反人類暴行的記載數不勝數,《三國誌》的作者陳壽就曾有這樣評價:
“董卓狼戾賊忍,暴虐不仁,自書契已來,殆未之有也”。
就是這樣一個殺人如麻的魔王,一生卻也有懼怕之人,此人的名字叫做孫堅。
當然,要對付一個十惡不赦的暴徒,
念一篇肺腑的報告或唱兩句動情的紅歌恐怕是沒有用的。
最好的方法也許隻有一個,就是“以暴製暴”。對於這點,十七歲的孫堅就做到了,
而且還做的很好。《三國誌》記載,在十七歲那年的一個雨季,
孫堅陪著老父親乘船去錢塘“重走青春路”,
可就在途中,美好的雅致卻被一幫悍匪給打亂了。
原來,悍匪胡玉等人搶掠了商人財物,正在岸上分髒,商家旅人過往船隻,
竟也不敢向前行駛。恰巧順流放舟的孫堅,在此人群中多看了一眼,居然瞧了正著。
如此無法無天,眾人竟坐視不理,孫堅血脈賁張,怒上心頭,
不顧父親拉扯阻擋,提刀大步奔向岸邊。胡玉等人平時蠻橫慣了,
見一人提刀走來,隻當是城管,自然不放心上,誰知手起刀落,已是人頭落地。
見帶頭大哥如此不堪一擊,眾匪驚慌失措,扔掉財貨,作鳥獸散。
事情至此,本也平息,可孫堅怎肯罷休,
一路千裏追凶,直把這群逃竄之徒殺了幹淨。
可見,孫堅對付壞人,是絲毫不會手軟的。
一戰成名的孫堅,不久就和董卓有了交集。當時,黃巾起義正在熱鬧,
大漢政權已是奄奄一息,遠在西涼的軍閥頭子邊章、韓遂見此情形,
躁動的心愈發熱烈起來。西涼本是董卓地盤,床蹋之上豈容別人酣臥,
以他脾氣,估計又要掀起一場腥風血雨。可奇怪的是,
董卓竟然按兵不動,任憑韓遂等人在居民生活區胡作非為燒殺搶掠。
原來,老謀深算的董卓心裏自有算盤,籍以西涼之亂,伸手向朝廷卡要軍費。
漢靈帝雖然昏聵,但還不傻,董卓的伎倆怎能得逞。
於是一紙詔書,以“維穩”不得力為名,令司空張溫代理車騎將軍,
將董卓的指揮權生生拿下,並指派作戰生猛的孫堅,
作為張溫的副手,一同前往西涼參與平亂。
軍費未見,還無端空降一位頂頭上司,董卓終於沉不住氣了。
軍政見麵會上,董卓姍姍來遲,也不拜見座上領導,尋張椅子,隻管自己大口吃肉。
張溫見了,心中自然惱火,於是指責幾句。
誰知董卓絲毫不知收斂,反倒冷笑兩聲,揚長而去。
經此尷尬,一旁的孫堅終於沉不住氣了,說道,此人對外征戰不利,
對內目無法紀,此時不除,更待何時(“今明公垂意於卓,不即加誅,虧損威刑。
於是在矣”《三國誌》)。見張溫沉默不語,孫堅接著說道,如將軍覺得不便,
小人願效犬馬之勞,侍夜擊殺之。半響,張溫終於開口了,
恩,文台啊,這事我看還是再研究研究吧。
當然,在中國的官場,“研究研究”其實也就意味著不了了之。
不久,仁慈的張溫報應來了。董卓借著“十常侍之亂”,人模狗樣地當上了相國。
董卓坐上相位的第一件事就是翻舊賬(當年策劃誅殺行動的事情自然也被抖了出來),
於是張溫、孫堅的名字被拉進了黑名單。迂腐老古董張溫當然不足為懼,
董卓略施小計,編排了一個謀反的罪名(和袁術通奸叛國),送上了西天。
可領兵在外的孫堅,董卓卻著實有點頭疼。
董卓頭疼的原因有二,一是孫堅是個有本事的憤青,有本事的人往往不按常理出牌,
二是孫堅居然已和袁紹等人聯手組織義軍,企圖和“中央”政權分庭抗禮。
其實,沒有精心訓練的關東聯軍,對於手握西涼鐵甲重兵的董卓而言,
無非隻是烏合之眾。但驍勇善戰的孫堅,董卓在西涼戰場早已親見一番,
這位氣場強大的對手,如若同袁紹聯軍發生化學效應,
後果想必嚴重(“關東軍敗數矣,皆畏孤,無能為也。
惟孫堅小戇,頗能用人,當語諸將,使知忌之”《三國誌》)。
尋思至此,董卓愈發焦慮。一籌莫展之時,旁邊的李傕獻計道:
“相國,您畏懼之人無非孫堅,我們有小皇帝在手,大可不必怕他。
況且孫堅乃草莽之徒,我們不妨效仿當年策反呂布之舉,
以利誘之,難道他還不乖乖就範?”董卓一聽,倒也樂了,
大笑道:“李傕啊李傕,瞧你平時不通文墨,倒也有機靈的時候。
天下哪有不吃葷的貓?好,好,就按既定方針辦!”
於是一個夜黑風高的夜晚,李傕懷揣著董卓開出的空白支票,
悄悄地潛入了孫堅的軍營。雖然雙邊戰事一觸即發,但李傕也是朝廷中人,
孫堅也就沒太多為難,隻是淡淡問道,來者何事。
李傕滿臉堆笑道:“這是支票,相國的意思,您的。”
見孫堅麵無表情,李傕接著說道:“聽聞將軍家公子一表人才,
恰相國千金也已成人,不如結為兒女親家?
董相國還說,孫將軍的家人就是他的家人,大人您不妨把遠近兄弟名單一並列出,
將來好一一封官。”(“卓憚堅猛壯,乃遣將軍李傕等來求和親,
令堅列疏子弟任刺史、郡守者,許表用之”《吳錄》)。
孫堅冷笑道:“董卓逆天無道,顛覆我大漢,我恨不能誅殺其三族。
你再多語,可要問問我腰間寶刀願意否?”李傕見狀,知孫堅已起殺心,
趕忙一個鞠躬,倉惶爬出帳外,悻悻落荒而逃。
見孫堅毫無相好之心,反要屠己三族,董卓一時心煩意亂,
隻好派呂布、華雄等人前去抵擋一番。可在風頭正勁的孫堅麵前,
一心忙著褲襠裏那些事的幹兒子呂布,自然是無心戀戰,胡亂擺了兩把花架子,
即刻潰不成軍,軍中猛將華雄同誌還因此丟了“卿卿”性命。
(正史裏華雄為孫堅部隊所斬)。眼見戰況愈發不力,董卓可是坐立不安徹夜難眠,
每想起倘若京城失陷,自己的頭恐怕難安這身肥碩軀體之上,
總會驚出一身冷汗。為避孫堅鋒芒,神經衰弱的董卓想出了一個“偉大”的餿主意:
先是把洛陽洗劫一空,然後帶著百姓遷都長安,
最後在造個眉塢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
毀洛陽、遷長安、造眉塢,董卓費勁心機,狡兔三窟,竟為躲避孫堅。
如此看來,能令不可一世的亂世大魔頭懾如驚弓之鳥者,
縱觀三國時代,恐僅有江東之虎孫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