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姬相貌美麗,又有著才女的名頭,


    現在還寡居在家,林睿當然是有著十足的興趣的。


    林睿也很好奇,讓曹賊都能一直念念不忘的蔡文姬,


    究竟有著什麽與眾不同的風情,讓曹賊一直將她,


    當成心目中的那抹白月光,十多年都難以忘懷。


    想到蔡邕是個大書法家,林睿便臨摹了幾副後世的書法字帖,


    然後讓徐庶送到了蔡邕那裏,果然,蔡邕得到字帖後,如獲至寶,


    答應了林睿讓他帶著女兒來臥龍村的邀請。


    蔡邕當然知道林睿是在打什麽鬼主意,他已經和女兒蔡文姬說好了,


    如果林睿想用強的話,那他們父女倆就共赴黃泉。


    好在林睿沒有那麽不堪,他和蔡邕的見麵還算融洽,


    而且他知道蔡邕不太喜歡飲宴,便隻在第一次見麵時簡單招待了蔡邕一番,


    剩下的時間,都讓蔡邕自由活動,潛心研究林睿給他的字帖。


    漢代人喜歡喝酒,不論男女,不論階層,都是如此,


    社會上彌漫著濃濃的好酒之風,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酒桌文化。


    飲酒時要豪飲,即要一飲而盡,在酒桌上還要學會跳舞,


    跳舞還得按照一定的流程跳。否則,參加聚會不但交不上朋友,還可能丟掉性命。


    有人唱歌要錢,有人唱歌要命。回到遙遠的漢代,在酒桌上不唱歌不一定會沒命,


    但不跳舞卻真能招來殺身之禍。這樣奇葩的酒桌文化是怎麽回事呢?


    漢代人喜歡喝酒。所謂“百禮之會,非酒不行”,酒在漢代有“嘉會之好”的美譽。


    一年到頭,不論什麽季節,不管喜事愁事,


    對漢代人來說,沒有什麽是一頓酒解決不了的。


    漢代有錢人沉溺於飲酒而不能自拔,渴望終日“坐上客常滿,尊中酒不空”。


    因為家中儲備的酒太多,長時間喝不完,最後酒都變味了,


    不得不扔掉,“清醇之酎,敗而不可飲”。


    一般百姓也會在待客、節日、婚嫁時置辦酒席,盡情暢飲。


    比如司馬遷的外孫楊惲在給友人的信中就這樣寫到:


    “田家作苦,歲時伏臘,烹羊炰羔,鬥酒自勞。”


    不少人還因為喝得酩酊大醉而耽誤農耕,變得遊手好閑,


    “析酲什半,棄事相隨,慮無乏日”。


    漢代社會風氣開放,男女可以同席飲酒。西漢初年,劉邦回到家鄉宴請父老,


    當地婦女也在受邀之列,與男子在酒宴上“樂飲極歡”。


    女子還可以應邀到男子家作客飲酒。比如英布的愛姬曾到相熟的男性醫家赴宴,


    東漢巴郡宋遷之母也到鄰居阿奴家飲酒。在一些家庭舉辦的宴會上,女性也可作陪。


    比如成帝時,京兆尹孫寶在家中頻繁設宴招待故吏侯文,孫妻亦要作陪應酬。


    漢代人相信祭祀可以得福,因此經常舉辦一些祭祀活動,這當中也少不了酒。


    比如社日當天,人們先在裏社中搭建好棚屋或供台,


    準備好社牲、社酒,虔誠地祭祀社神。祭神結束後,前來參加社祭的人,


    不分男女老幼,就地宴飲,共享祭品,氣氛歡樂,


    非常熱鬧。如《荊楚歲時記》雲:“社日,四鄰並結綜會社,牲醪,為屋於樹下,


    先祭神,然後饗其胙。”在社日宴飲的傳統一直延續下來,即便是戰亂時期依然如此。


    比如東漢末年社會動蕩,董卓出任相國,縱兵搶掠,


    陽城百姓照常在裏社祭祀宴飲,一些人因此被殺或俘虜。


    飲酒常常代表著歡樂,而喪葬意味著痛苦。《莊子·漁夫》所雲:


    “飲酒則歡樂,處喪則悲哀。”一般情況下,酒不會出現在葬禮上。


    但自從西漢中期社會出現了厚葬風氣,以酒肉招待賓朋也成為一種常見現象。


    其後,還要置辦一些娛樂活動如歌舞百戲等,《鹽鐵論·散不足》雲:


    “今俗因人之喪以求酒肉,幸與小坐而則辨,歌舞俳優,連笑伎戲。”


    到東漢時,在喪禮上“饗牛作倡”仍很普遍。


    有句廣告詞是這樣說的:“勁酒雖好,可不要貪杯呦。”限於工藝,


    漢代的酒度數不高,但大量飲酒同樣也會導致很多問題,


    比如引起家庭矛盾、鄰裏糾紛,影響社會治安等,


    因此,漢代不少有識之士提出應該控製飲酒。可是如同《易林·坎之》所雲:


    “酒為歡伯,除憂來樂。”酒深受社會各階層歡迎,根本無法控製,


    飲酒之風彌漫於整個漢代社會,並形成了一係列酒桌文化。


    現代人有一套酒桌文化,講究座次,講究飲酒禮儀,漢代人同樣如此,甚至更加重視。


    對漢代人來說,在酒桌上絕不能跌份,不然輕則引起矛盾,重則會有殺身之禍。


    漢代人喜歡豪飲,酒桌上通行的做法是在飲酒時“要引滿舉白”,


    也就是一飲而盡。敬酒時,如果對方不讓倒滿酒杯或者不一飲而盡,


    則被看作輕視敬酒人,往往引發衝突。比如漢武帝的舅舅、官居丞相的田蚡結婚,


    竇嬰、灌夫等人前來慶賀。灌夫、田蚡二人原有一些過節,起初希望借婚宴和解,


    但在酒席上,灌夫給田蚡敬酒,田蚡既不讓灌夫給自己倒滿酒,也不肯一飲而盡,


    這讓本就脾氣暴躁、容易借酒使性的灌夫積攢了一波怒氣,婚宴氣氛變得尷尬。


    之後,灌夫又給臨汝侯灌賢敬酒,灌賢因為忙著和長樂宮衛尉程不識耳語,


    沒有看到灌夫,也沒有避席伏地,從而徹底惹怒了灌夫。所謂“避席伏地”,


    也是一種酒桌禮儀,就是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敬酒時,


    要離開自己的席位伏於地上,以表尊重。灌夫正為田蚡不給自己麵子而窩了一肚子火,


    又看到作為晚輩的灌賢竟然也不給自己麵子,情緒徹底失控,大罵灌賢。


    田蚡明白灌夫這是借題發揮,指桑罵槐,存心讓自己難堪,下令把灌夫囚禁起來,


    並四處派人搜集他的罪證。此事鬧得沸沸揚揚,傳到了太後耳中,


    在太後的威壓下,灌夫被安上大不敬的罪名,依律被斬,灌氏全族亦不得善終,


    正好應了那句在灌夫老家流傳的童謠:“潁水清,灌氏寧;潁水濁,灌氏族。”


    漢代人喜歡舞蹈,在酒桌上也少不了用以助興的舞蹈。在漢代貴族和富人的宴席上,


    除了舞女的表演外,還有賓主雙方的即興歌舞,也就是“自起舞”。


    自起舞有固定程序:一般是主人先於席間起舞,舞畢後,


    再邀請一位客人起舞,客人舞畢後,再邀請另一位客人,如此循環銜接。


    在自起舞環節,所有賓客都要參加舞蹈,並且對舞姿還有要求,


    也就是舞蹈中必須有身體旋轉的動作。在宴會上不舞或是舞而不轉,


    都是失禮行為,不僅破壞酒桌氛圍,同樣也會引發或者激化矛盾。


    據《後漢書·蔡邕傳》記載,東漢末年,蔡邕遇赦,自五原還鄉。


    當地太守王智因素來仰慕蔡邕才華,特意為蔡邕踐行。酒酣耳熱之際,


    “智起舞屬邕,邕不為報”。此舉令王智感到顏麵掃地,當眾大罵蔡邕。


    王智仗著自己的兄長是中常侍王甫,便趁機誣告蔡邕“怨於囚放,謗訕朝廷”。


    蔡邕不敢回家,隻好遠遁江海,流亡吳地。就因為在酒桌上沒起身跳舞,


    就被人逼的流亡異地,有家都不敢回,蔡邕估計也很鬱悶。


    沒辦法,當時的酒桌文化就是這樣。


    放眼古代中國,漢代的酒桌文化也算是相當奇特了。


    假如穿越到漢代,要想參加社交聚會可真不容易,一不小心可能就沒命了。


    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漢代社交達人,除了在酒桌上謹言慎行,


    給足賓主雙方麵子外,更重要的是還要學的一身好“舞”藝。


    畢竟舞蹈在漢代是一種社交必備技能,不會跳或跳不好,


    不能轉圈圈,不能按照標準流程來,會讓宴會冷場,


    更有可能給自己招來殺身之禍。為了安全起見,酒就喝起來,舞要跳起來!


    清高是中國文人獨一無二的特征,而不為三鬥米而折腰則是中國文人的氣節。


    作為東漢一代曠世奇才的蔡邕(彼時名望遠在初出茅廬的曹操、劉備之上),


    在那個人妖顛倒的朝代,得到過董卓的特殊待遇,


    在天下紛亂的年代擁有一處安靜之地可埋頭著述,為中國的古文化做了大大的貢獻。


    故在董卓被殺,王允當政時,他感於董卓的知遇之恩,


    而在鬧市之中當街撫董卓屍體而大哭。最後,被王允冠上董卓逆賊餘黨而死在監獄之中。


    雖未能踐行中國文人的清高和未堅持不為三鬥米而折腰的氣節,


    但蔡邕卻以命來當街哭祭董卓,以死來報董卓的知遇之恩,


    還世人最真實的士君子之內心世界。


    《後漢書?蔡邕傳》載:蔡邕對堂弟蔡穀說:“董公性剛而遂非,終難濟也。


    吾欲東奔兗州,若道遠難達,且遁逃山東以待之,何如?”


    穀曰:“君狀異恒人,每行觀者盈集。以此自匿,不亦難乎?”


    邕乃止。這是蔡邕蔡穀兩兄弟的一段對話。


    這段對話大概意思是我看董卓這家夥遲早會出事,不如我們到兗州去吧;


    如果兵荒馬亂到不了兗州,那我們就找個地方躲起來等待時機吧。


    蔡穀卻說:你長得太特別、太出眾了,一看就知道不是個平常人,隻要你一上街,


    馬上就會有人出來圍觀。所以,我們想要躲藏起來,是很難的啊。


    蔡邕覺得弟弟說得有道理,於是就打消了逃亡的念頭。


    從這段言語,可以看出以蔡邕為代表中國古代文人,


    特別是學而優則仕的士人所想所為。具體如下。


    首先,蔡邕具有一定的見識和洞察力。


    蔡邕並不是那種兩耳不聞天下事,一心隻想續成漢史的書呆子,


    還算是有見地的文人,能及早看到對自己有知遇之恩的董卓的真麵目。


    董卓不僅剛愎自用且爛泥扶不上牆,聽不進過多的意見和建議,


    還不顧及皇室尊嚴、群臣臉麵和百姓需求,


    幹出數不勝數還都是人神共憤的醜事惡事髒事。董卓出事是遲早的事,


    隻不過是時間問題。然而種種不遂人願的天命使然,


    蔡邕隻能將自己僅有的那一絲對董卓的可憐幻想繼續維持下去,


    隻能利用董卓對自己的尊重及信任,向董卓多灌輸些中肯的意見,


    以便為天下蒼生多謀些福祉;


    接著,蔡邕具有一定的想法和行動力。


    董卓對於蔡邕而言,愛恨交替並存的複雜感情。


    董卓的知遇禮遇尊重信任對多年流亡在外,有家不能回,


    有國不能投且生活在困頓和失意之中的蔡邕而言,頓時燃起熊熊的希望之火。


    正如1400多年後王夫之在其《讀通鑒論》中所分析的那樣,


    董卓幹脆地除掉了宦官集團的勢力,讓深受宦官之苦的蔡邕幾乎把董卓當成知己了。


    而董卓卻又幹些禍國殃民的醜事惡事出來,讓蔡邕不知所措,


    在逃避和另覓明主的途徑行不通的情況下,


    隻能想盡辦法盡力去彌補董卓的所謂錯誤,以發揮自己的積極影響。


    最後,也是最為重要,蔡邕具有深深的為民和忠君力。


    蔡邕雖是文人,卻是忠君愛民之士人,其追隨亂國賊臣董卓從洛陽到長安,


    不是為了高官厚祿,更不是為了徒有虛名的高陽鄉侯,


    而是在追隨傀儡為帝的漢獻帝。蔡邕雖不能幫漢獻帝擺脫被董卓任意擺布的命運,


    但畢竟可憑借董卓對蔡邕的尊重信任,規勸引導董卓尊重漢室,善待臣民。


    蔡邕的悲劇在於對董卓極其複雜的感情,即有知遇之感恩又有恨鐵不成鋼的絕望。


    但蔡邕卻沒有退路,隻能硬著頭皮跟隨董卓一直向前,


    也正是這種複雜的感情將蔡邕推向人生的不歸之路。


    蔡邕,本是東漢一個才德雙馨的曠世逸才,本無趣政治,


    卻為政治遭害,實令後人歎惜。


    蔡邕之所以以悲劇收場,是因為董卓的知遇,


    自已的愚忠,王允的忌才三者“聯手”而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箱子裏的皇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作家buslXm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作家buslXm並收藏三國:箱子裏的皇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