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餘緊跟判官而入,穿過一道長廊,眼前是一灣水塘,水塘中置有一座假山,假山的山石俊美,層層疊疊,池塘中不知名的植物伸長著蔓藤,沿著假山盤旋而上,蔓藤上碧透的葉兒舒快地伸展著。在水塘之上,一座古老的拱橋如同一位沉思的哲人,靜靜地橫跨其中。橋身由堅固的石料砌成,歲月的風霜在其表麵留下了斑駁的痕跡,卻也賦予了它一種沉穩而神秘的美。拱橋的下方,輕柔的雲霧緩緩升騰,它們像是一群頑皮的精靈,時而纏繞在橋的拱頂,時而又悄然散去。


    走過這座拱橋,沿著蜿蜒的小徑前行十數米,一座精致的小亭映入眼簾。小亭采用傳統的雙層六角結構,每一處細節都透露著匠人的巧思與匠心。亭身的一層由六根粗壯的紅色柱子支撐,它們穩穩地紮根於地麵,承載著曆史的重量。柱子上雕刻著精美的花紋,隨著光線的變化,這些花紋似乎在講述著古老的故事。


    二層則是由六根纖細的紅色小柱構成,它們輕盈地托起亭頂,給人一種飄逸之感。亭頂覆蓋著綠色的琉璃瓦。


    小亭的四周,紅綠交錯的景象構成了一幅生動的畫麵。紅色的柱子與綠色的琉璃瓦相互映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卻又和諧地融為一體。偶爾,一陣微風吹過,亭邊的柳枝輕輕搖曳,水麵上泛起層層漣漪。


    這一幕令程餘大惑不解。不承想在地府還能見到如此蔥綠的植物,不得不感慨大千世界的無奇不有。


    “原來,地府也有綠意。人間也有黑暗。”程餘暗道。


    “看見前麵的亭子了嗎?”判官指著前麵的亭子,緩緩地說。


    程餘點了點頭。


    “你由這條小徑而入就可以到了。亭上有人在等你。”判官說完欲轉身離開。程餘忙叫喚住:“亭中之人是誰?能否告知?”


    判官捋了捋頜下的胡須,搖了搖頭:“不可說,不可說。”說完就要離去。


    “等等。那是否可以陪我一同前往?”程餘懇請。


    “亦不可。亦不可。”判官生怕程餘糾纏,不待回話,轉個身一溜煙消失了。


    “這到底會是誰?誰要見我?”程餘泛起狐疑。


    “多想無益。去見了就知道了。”程餘不及多想,向六角亭走去。


    六角亭中一個身穿長袍,胡須花白,仙風道骨的老人背立著向亭台不遠的水塘望去。待程餘走進亭子,並不急於轉身,而是背著程餘問道:“而今,你來早了。”


    程餘被老者這一發問,大惑不解,忙問:“請問您怎麽知道我來早了?”


    “老夫不僅知道你來早了,還知道你本不該來。”老者慢悠悠地說。


    “這是為什麽?”


    “你前世本為永樂年間金陵陳家人士,後因罪惡滔天,被地府判官罰十世在地府為奴。而今轉入輪回三十有八年。而你本該有陽壽七十餘六。所以,我說你來早了,說你本不該來。”老者轉過身來,坐在亭子的長廊椅上。


    程餘見老者仙風道骨,不無好奇問道:“你怎知我前世今生?”


    “不急,不急。你且坐下,聽我慢慢給你道來。”老者捋著頜下胡須,和顏悅色。


    程餘不好回絕,恭敬地坐在亭子另一端的長廊椅上。


    “自古道,黃泉路上無老少。過了奈何橋,需喝下孟婆碗裏的一碗湯。你喝過,對前世記憶自然是記不清。”


    “那你又如何記得?”


    “因我同你不同。我已羽化為神。對自己的前世過往自當曆數得來。”


    “難道,難道,老者就是閻羅口中的……”程餘暗道。可他不敢多想,也不敢說出來。畢竟按閻羅和老者的話來說,自己的前世可謂是大逆不道。


    “我知道你此刻心裏一定在犯嘀咕,猜想我到底是誰?”老者見程餘一臉疑雲,未等程餘搭話,接著說:“知為不知,不知為知。知道不知道我是誰並不重要。”老者輕撫著花白的胡子,又道:“此番見你,隻想問你一句,你是否還願意回到人間去?”


    程餘曆經鬼門關,陰陽界一事,並見閻羅對黑無常的態度,早已打消了入地府的念頭。聽得老者一番問話,程餘道:“地府未必好過人間。人間未必都是煉獄。”


    “如此說來,你願回到人間,即使是煉獄。”老者望著程餘,語氣柔和又藏著幾分威嚴。


    程餘不假思索地答道:“是的。既然是前世的債,總得去歸還。”


    老者聽得程餘的回答,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心裏暗忖:“曆經十世磨難,加之今生這一劫,總算有了頓悟之意了。”


    “要知道,自作孽不可恕。你今生所經曆的一切都是因你六百年前自作孽帶來的後果。雖你遭了十世的苦厄,但依舊不能完全洗掉你身上的罪孽。”


    “那我前世到底怎樣的罪惡?您能否告知?”程餘怯怯地問。


    “關於你的前世,說來話長。”老者深歎一口氣,望向池塘中的花草。


    程餘道:“您且慢慢道來。我誠心求教。”


    “先不談你的前世。先說你的今生。今生你幼時也算順利。成年後,事業屢次失敗,深愛的女人至今未能圓滿。雖有過婚姻,但最終都是不歡而散。家中父母年老多疾。這些可都是事實?”


    程餘聽著老者慢慢地道來,雖言簡卻事事準確。他麵露愧色地點了點頭。


    “說起你深愛的女人至今未能圓滿。這本就是你此生該有的劫難。不是不能圓滿,而是時機未到。至於為什麽不能圓滿,也隻因你還有未了債。再說你的婚姻最終都不歡而散,也是因為你前世對她們的辜負。她們的出現不過是對你索債的。債清了也就結束了。至於家中年老多疾的父母,你幼時還算順利,皆因你前世的怨、緣造成的。”老者一一細數而來。


    “望聞奇詳。”程餘朝望向老者,朝他拱了拱手。


    “今天既然在此地等你,就是為了給你解開你的前世與今生的謎。也好叫你知道,你今生所遭遇的一切苦難不過都是前世種下的因果。”


    “大千世界,天生萬物,萬物生於人間,或長於天庭,這一切皆有命數。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若種瓜得豆,種豆得瓜,此有悖自然法道。人亦如此,前世種下的什麽因,今生就會結下什麽果。這半點不由人,全由天命所定。這些你可明白?”老者並未直接開始講述起程餘的前世冤孽,轉而先是一通道法訴說。


    程餘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既你已知我所說之理,你應當明白因果相循之道了。既知因果相循之道,就該當正視今生所曆經的一切磨難,再也不該自暴自棄,自我放逐。”


    程餘起身,躬身行禮。而後說:“聽您說來,心中已是開朗不少。已可見日月了。”程餘頓了頓,繼而請求道:“但還是請您將我的前世之事告知於我吧。”


    老者麵露慈祥,眼裏滿是溫和地望著程餘,欣喜道:“能有所悟,也算是遲來的開竅。”說完起身大笑一聲,說道:“曆經數百年,我總算快看見你要成為我所期待的樣子。”笑後,老者轉身坐下,囑咐他也坐了下來。緩緩開口講述起程餘的前世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餘生若有你就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火昱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火昱玲並收藏餘生若有你就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