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冒?老三,我敢跟你打個賭,等李冒知道了這個消息後,保準他乖乖地不得了。他們這些文人,我還不知道啊,除了滿嘴的仁義道德、滿肚子的男盜女娼外,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怕死。當然,李冒也不是沒有優點,最大的優點就認時務、懂得知進退。”
說起李冒,趙誌偉似乎對他評價還很中肯,就是這話說得有些不太好聽。
“李迎那邊的消息也不會慢,這次他的表現我認為還是及格的,至少做起事情來沒有推三阻四,跟兩支特戰隊的配合也積極。按理說我們在南北同時搞事情,多多少少會給李迎帶來一些麻煩。可他也沒說二話。我覺得他比李冒強不少,有決斷也有執行力。”
李子強對李迎的觀感不錯,可能是在一條戰壕裏打拚過,情感上要親近一些。
三兄弟的估計沒錯,第二天李冒、李迎都接到了從金陵發過來的電報,內容都差不多,都是通報吏部陳侍郎之死的消息。
議政廳按陸少峰的建議,組建通訊局後,金陵到潭州的電報業務也很快開通,所以金陵的消息能這麽快傳到潭州也不是難事。
第一封電報隻通報了陳侍郎的消息,李冒看後還有些興奮,為老天收走一個政敵而暗自高興。接著,下午又來了消息,這次不但通報陳侍郎家中管事同樣不明不白死亡的消息,還有朝中某些人的私下議論和推測。
李冒看了第二封電報長久地坐在椅子上沒動靜,然後就是長長的歎息。這一刻,他何嚐不知道這是陸記的一次嚴厲警告。但令他不解的是,李敢才是陸記最該下死手的對象,為何李敢還好好的沒事。
李冒可不認為,陸記沒有辦法對付李敢。既然能殺人於無形,李敢就是有再大的本事、防衛再嚴,陸記都有辦法。
“看來,陸少峰行事,不是我等能揣度的。”
想不通就不去想了,李冒慶幸自己在對陸記和兩府的事情上,並沒有留下兩麵三刀的後手。他不是沒想過留條後路,關鍵時將陸記出賣給能開出大價錢的一方。隻是思來想去,暫時還沒找到有什麽辦法出賣陸記,或者是抓到陸記的痛處。
現在陸記來了這一手,對他的震動其實是最大的。李冒在楚南位置最高,若陸記有反意,他很有可能是最先要被解決的一個人。
除非不在楚南了,否則就要全力配合陸記行事。這是李冒最終得出的答案,好在陸記行事還講規矩,隻要不危及陸記的利益,雙方就能相安無事。
跟李冒不同,李迎得了兩個消息,還遺憾為什麽不把李敢也弄死,從肉體上消滅敵人是他們這些武人一貫的宗旨。所以,他很看不起李冒的做派,認為李冒就是一個首鼠兩端的人。
這次陸記在南北同時挑事,李迎其實是歡迎的,在自己的轄區不搞出一些事情來,朝廷那些人還真以為天下就此太平了呢。隻要事情可控,多生出些事端還便於跟朝廷討價還價。
陸記蒸汽機輪船一試製出來,李迎就去參觀過,見識過輪船上的速射炮和重型機槍。當下他就給出了預測,認為陸記私軍無人能攔。
這次陸記在舉行大型的操演,隻要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兩府有自立的打算。可歎朝廷那些人還想憑著幾道公文就能瓦解兩府的勢力,真不知道這些人的底氣是從何而來。
在陸記的幫助下,李迎的一廂禁軍,已有一萬人裝備了火器。他老老實實地從陸記那兒購置軍需,攔住了一些下屬的建議,並沒有去仿製火槍或火箭炮。
李迎肯定陸記會有很多更精良的火器沒有向公眾展示,看到速射炮和重機槍後,到吸一口冷氣的同時,更深信了這一點。
有了速射炮和重機槍,哪怕是他一廂的禁軍全部裝備上火器,都近不了陸記私軍的百步之內。他還特意地留心了機槍的子彈和炮彈,隻看一眼就知,這不是他或者其他人能仿製出來的。
李迎現在很期待,這次操演時,陸記還有哪些火器能使出來。可惜的是,以他的見識無法想象,那就等答案揭曉的那一天。
永陵府唐家,這次是杜廳長主動前來,他得了消息後就匆匆地約了唐子恒,想兩人通通氣後再去基地跟陸少峰交換意見。陸記這一次狠辣果決的出手,確實驚到他了。
“子恒,少峰這一次的做法,跟前年中秋之夜的做法如出一轍,隻不過那時少峰存了許多鄉親的情麵而已。”
杜廳長這麽一說,把唐子恒羞得無地自容,那次是他唐家在挑事,好在是無傷大雅。
“廳長,如此一來,朝廷那邊會不會再生事端?”
唐子恒避過中秋之夜的舊事不提,提起來就會臉紅,現在每每想起來,更覺得是他唐家太膚淺了。
“哼哼,朝廷能有什麽事端。就看朝廷草草結案就知道,那一朝的君臣都不會再提兩府之事,我們隻需按年繳納了稅賦就行。”
杜廳長老成持重,看得深遠一些。這是陸記在為他們出頭,兩府本地派就更應該要團結,一致對外。
“也是,就算朝廷有事端,跟我兩府又有何關係。現如今以兩府和陸記的力量,何須怕它。廳長,聽說陸記特戰隊在南北兩麵的行動,都很順利。特別是北麵,將周軍的一個水營被打得沒有還手之力。拋開火器不談,光說那蒸汽機輪船,周軍最快的戰船都追不上,真是如此?”
杜廳長家裏的船廠,隻能造三十噸左右的蒸汽機船,這次出動的戰船是潭州建造的,可杜廳長知道蒸汽機輪船的奧秘,較唐子恒更有體會。
“子恒,蒸汽機輪船確實便利、快捷,遠非帆船可比。可惜從永陵到衡州的陵水路段,隻能行三十噸的輪船。”
杜廳長說得很遺憾,若是他家船廠能建在潭州,那豈不是大小通吃了。不過,老辣的杜廳長從陸記開始發展水運力量中,敏銳地捕捉到另一個信息。陸記會不會很快就要大力向北發展,將整個楚南完全控製住。如果那樣的話,無疑是為兩府打開了更廣闊的天地?
“子恒,有了蒸汽機輪船,以陸少峰的魄力,子恒以為陸記的下一步會不會是整個楚南?”
杜廳長出言試探,他雖有此判斷,也想聽聽唐子恒的意見。
“向北是一定的,隻是不知少峰的具體計劃。此次操演後鎮永軍正式成軍,依子恒的估計,應當要在明年。今年行事,有些倉促了。”
“噢,子恒這樣說,想必是有依據的。”
“陸少峰行事,向來穩重。鎮永軍戰力雖強,成軍後也不過萬二千人左右。要想控製整個楚南,還要麵對四方勢力,似乎兵力不夠。這是子恒的淺見。”
“另外,若控製楚南,地方上的政務也需更多可用之人。從目前來看,陸記似乎還沒著意準備。”
唐子恒跟陸記打了近三年的交道,應該說是對陸記的行事把握得很準確。他做了永明的刺史後,眼界和見識增長不少,如此分析,基本上已摸到了事情的一些脈絡。
“如此看來,我們議政廳也得配合行事。子恒,今天來同你商量,也是為了此事。我等應主動籌劃,用陸少峰的話來說,就是要與時俱進,否則可能跟不上陸記的步伐啊。”
利益的驅動力是不可估量的,兩府最有影響的兩個本地派,謀劃著如何緊跟陸記步伐時,基地內的三兄弟正在討論南北行動的總結報告。
“老大、老三,兩份總結報告都看完了,說說你們的看法。”李子強說道。
“老二你就不地道了,這是軍事行動,應該你先提看法,怎麽反倒要我們先提。我明白了,老二你是挖坑讓我跟老三跳啊,老三,你說是不是?”
趙誌偉看穿了李子強的把戲,很不客氣地指出來。對李子強的那一套,他吃過幾次虧後學精明了,馬上找幫手一起對付李子強。
“我看老二最想從我們口中聽到,要加強輪船的火力吧。很明顯啊,速射炮的威力不夠。老二我沒說錯吧。”
陸少峰早就注意這一點,哪能不明白呢。速射炮最初研製時的打擊對象是陸上目標,為了便於快速機動,口徑隻有區區的40毫米。現在搬到船上,打大船時威力不夠的缺點就暴露出來了。
“不僅是威力不夠,命中率也是問題。水上不比陸地,船隻是不穩定的,火炮沒有穩定機構,命中率低得可怕,這也是硬傷。”
“得了,就知道會給我們找事。不過說實話,也也覺得口徑太小了,不太抵事。”
趙誌偉口上說著不樂意,實則已認同了李子強的要求,要研製更大口徑的火炮和穩定機構。
“我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通過這次的實戰更證明了這一點,口徑是硬道理。我看搞一款76毫米,算了,還是取個整數吧,搞一款80毫米的火炮放到大船上,小船就配40毫米的吧,坦克也換成80毫米的。”
“另外,穩定機構坦克上也用得著,那就一起搞出來。我估計得要兩個月,爭取船隊首發時能趕上。”
陸少峰下了決心,幹脆一步到位。
“這麽快?老三你是不是開掛了?”
說起李冒,趙誌偉似乎對他評價還很中肯,就是這話說得有些不太好聽。
“李迎那邊的消息也不會慢,這次他的表現我認為還是及格的,至少做起事情來沒有推三阻四,跟兩支特戰隊的配合也積極。按理說我們在南北同時搞事情,多多少少會給李迎帶來一些麻煩。可他也沒說二話。我覺得他比李冒強不少,有決斷也有執行力。”
李子強對李迎的觀感不錯,可能是在一條戰壕裏打拚過,情感上要親近一些。
三兄弟的估計沒錯,第二天李冒、李迎都接到了從金陵發過來的電報,內容都差不多,都是通報吏部陳侍郎之死的消息。
議政廳按陸少峰的建議,組建通訊局後,金陵到潭州的電報業務也很快開通,所以金陵的消息能這麽快傳到潭州也不是難事。
第一封電報隻通報了陳侍郎的消息,李冒看後還有些興奮,為老天收走一個政敵而暗自高興。接著,下午又來了消息,這次不但通報陳侍郎家中管事同樣不明不白死亡的消息,還有朝中某些人的私下議論和推測。
李冒看了第二封電報長久地坐在椅子上沒動靜,然後就是長長的歎息。這一刻,他何嚐不知道這是陸記的一次嚴厲警告。但令他不解的是,李敢才是陸記最該下死手的對象,為何李敢還好好的沒事。
李冒可不認為,陸記沒有辦法對付李敢。既然能殺人於無形,李敢就是有再大的本事、防衛再嚴,陸記都有辦法。
“看來,陸少峰行事,不是我等能揣度的。”
想不通就不去想了,李冒慶幸自己在對陸記和兩府的事情上,並沒有留下兩麵三刀的後手。他不是沒想過留條後路,關鍵時將陸記出賣給能開出大價錢的一方。隻是思來想去,暫時還沒找到有什麽辦法出賣陸記,或者是抓到陸記的痛處。
現在陸記來了這一手,對他的震動其實是最大的。李冒在楚南位置最高,若陸記有反意,他很有可能是最先要被解決的一個人。
除非不在楚南了,否則就要全力配合陸記行事。這是李冒最終得出的答案,好在陸記行事還講規矩,隻要不危及陸記的利益,雙方就能相安無事。
跟李冒不同,李迎得了兩個消息,還遺憾為什麽不把李敢也弄死,從肉體上消滅敵人是他們這些武人一貫的宗旨。所以,他很看不起李冒的做派,認為李冒就是一個首鼠兩端的人。
這次陸記在南北同時挑事,李迎其實是歡迎的,在自己的轄區不搞出一些事情來,朝廷那些人還真以為天下就此太平了呢。隻要事情可控,多生出些事端還便於跟朝廷討價還價。
陸記蒸汽機輪船一試製出來,李迎就去參觀過,見識過輪船上的速射炮和重型機槍。當下他就給出了預測,認為陸記私軍無人能攔。
這次陸記在舉行大型的操演,隻要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兩府有自立的打算。可歎朝廷那些人還想憑著幾道公文就能瓦解兩府的勢力,真不知道這些人的底氣是從何而來。
在陸記的幫助下,李迎的一廂禁軍,已有一萬人裝備了火器。他老老實實地從陸記那兒購置軍需,攔住了一些下屬的建議,並沒有去仿製火槍或火箭炮。
李迎肯定陸記會有很多更精良的火器沒有向公眾展示,看到速射炮和重機槍後,到吸一口冷氣的同時,更深信了這一點。
有了速射炮和重機槍,哪怕是他一廂的禁軍全部裝備上火器,都近不了陸記私軍的百步之內。他還特意地留心了機槍的子彈和炮彈,隻看一眼就知,這不是他或者其他人能仿製出來的。
李迎現在很期待,這次操演時,陸記還有哪些火器能使出來。可惜的是,以他的見識無法想象,那就等答案揭曉的那一天。
永陵府唐家,這次是杜廳長主動前來,他得了消息後就匆匆地約了唐子恒,想兩人通通氣後再去基地跟陸少峰交換意見。陸記這一次狠辣果決的出手,確實驚到他了。
“子恒,少峰這一次的做法,跟前年中秋之夜的做法如出一轍,隻不過那時少峰存了許多鄉親的情麵而已。”
杜廳長這麽一說,把唐子恒羞得無地自容,那次是他唐家在挑事,好在是無傷大雅。
“廳長,如此一來,朝廷那邊會不會再生事端?”
唐子恒避過中秋之夜的舊事不提,提起來就會臉紅,現在每每想起來,更覺得是他唐家太膚淺了。
“哼哼,朝廷能有什麽事端。就看朝廷草草結案就知道,那一朝的君臣都不會再提兩府之事,我們隻需按年繳納了稅賦就行。”
杜廳長老成持重,看得深遠一些。這是陸記在為他們出頭,兩府本地派就更應該要團結,一致對外。
“也是,就算朝廷有事端,跟我兩府又有何關係。現如今以兩府和陸記的力量,何須怕它。廳長,聽說陸記特戰隊在南北兩麵的行動,都很順利。特別是北麵,將周軍的一個水營被打得沒有還手之力。拋開火器不談,光說那蒸汽機輪船,周軍最快的戰船都追不上,真是如此?”
杜廳長家裏的船廠,隻能造三十噸左右的蒸汽機船,這次出動的戰船是潭州建造的,可杜廳長知道蒸汽機輪船的奧秘,較唐子恒更有體會。
“子恒,蒸汽機輪船確實便利、快捷,遠非帆船可比。可惜從永陵到衡州的陵水路段,隻能行三十噸的輪船。”
杜廳長說得很遺憾,若是他家船廠能建在潭州,那豈不是大小通吃了。不過,老辣的杜廳長從陸記開始發展水運力量中,敏銳地捕捉到另一個信息。陸記會不會很快就要大力向北發展,將整個楚南完全控製住。如果那樣的話,無疑是為兩府打開了更廣闊的天地?
“子恒,有了蒸汽機輪船,以陸少峰的魄力,子恒以為陸記的下一步會不會是整個楚南?”
杜廳長出言試探,他雖有此判斷,也想聽聽唐子恒的意見。
“向北是一定的,隻是不知少峰的具體計劃。此次操演後鎮永軍正式成軍,依子恒的估計,應當要在明年。今年行事,有些倉促了。”
“噢,子恒這樣說,想必是有依據的。”
“陸少峰行事,向來穩重。鎮永軍戰力雖強,成軍後也不過萬二千人左右。要想控製整個楚南,還要麵對四方勢力,似乎兵力不夠。這是子恒的淺見。”
“另外,若控製楚南,地方上的政務也需更多可用之人。從目前來看,陸記似乎還沒著意準備。”
唐子恒跟陸記打了近三年的交道,應該說是對陸記的行事把握得很準確。他做了永明的刺史後,眼界和見識增長不少,如此分析,基本上已摸到了事情的一些脈絡。
“如此看來,我們議政廳也得配合行事。子恒,今天來同你商量,也是為了此事。我等應主動籌劃,用陸少峰的話來說,就是要與時俱進,否則可能跟不上陸記的步伐啊。”
利益的驅動力是不可估量的,兩府最有影響的兩個本地派,謀劃著如何緊跟陸記步伐時,基地內的三兄弟正在討論南北行動的總結報告。
“老大、老三,兩份總結報告都看完了,說說你們的看法。”李子強說道。
“老二你就不地道了,這是軍事行動,應該你先提看法,怎麽反倒要我們先提。我明白了,老二你是挖坑讓我跟老三跳啊,老三,你說是不是?”
趙誌偉看穿了李子強的把戲,很不客氣地指出來。對李子強的那一套,他吃過幾次虧後學精明了,馬上找幫手一起對付李子強。
“我看老二最想從我們口中聽到,要加強輪船的火力吧。很明顯啊,速射炮的威力不夠。老二我沒說錯吧。”
陸少峰早就注意這一點,哪能不明白呢。速射炮最初研製時的打擊對象是陸上目標,為了便於快速機動,口徑隻有區區的40毫米。現在搬到船上,打大船時威力不夠的缺點就暴露出來了。
“不僅是威力不夠,命中率也是問題。水上不比陸地,船隻是不穩定的,火炮沒有穩定機構,命中率低得可怕,這也是硬傷。”
“得了,就知道會給我們找事。不過說實話,也也覺得口徑太小了,不太抵事。”
趙誌偉口上說著不樂意,實則已認同了李子強的要求,要研製更大口徑的火炮和穩定機構。
“我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通過這次的實戰更證明了這一點,口徑是硬道理。我看搞一款76毫米,算了,還是取個整數吧,搞一款80毫米的火炮放到大船上,小船就配40毫米的吧,坦克也換成80毫米的。”
“另外,穩定機構坦克上也用得著,那就一起搞出來。我估計得要兩個月,爭取船隊首發時能趕上。”
陸少峰下了決心,幹脆一步到位。
“這麽快?老三你是不是開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