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千年龍虎榜
給古人直播現代生活,大家震驚了 作者:河邊的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要是我們也可以,以後就不用背井離鄉了。”說話的是個老頭,他的故鄉不是現在住的地方,小時候家鄉幹旱,他和父母一起逃荒來到這裏的。
想到逃荒路上的遭遇,他就忍不住紅了眼眶,慘啊,太慘了!一行人從家鄉出發,到達目的地活下來的人都不足一半,他的爺爺奶奶就是在那場逃荒中去世的,他們甚至都沒法讓老人家入土為安,現在的墳墓隻是個衣冠塚。
至於屍骨,他們安頓好之後,是回去找了,但沒找到,不知道是被野獸挖走了,還是被那些逃荒的人給……
哎,要是那個時候,他們也有這人工降雨的本事,就不用死那麽多的人了。
“我們要是也可以人工降雨,那我的麗兒就不會死了,嗚嗚嗚……”
“還有我爹,他就是在逃荒路上和人爭奪食物被打死的。要是沒有幹旱,我們還會是幸福的一家。”
“但也不是都可以的,好像要有雲團才行。”
“那也比什麽辦法都沒有要好多了,就是不知道我們什麽時候才能也像未來的人一樣。”
“應該快了吧!我之前去府城,看到有招道士的,應該就是為了製造那個火器。”
“真的嗎?那太好了。”
“但是不知道什麽時候能製作出來啊!”
“有天幕在,肯定比未來用的時間還短,說不定,在我有生之年能見一次呢!”
“那感情好!”
這裏老百姓們充滿希望的討論著,各朝的欽天監就尷尬了。
和未來的氣象局相比,他們真的廢物極了。
天氣預報沒有未來準,更別說能把雨水攔截下來的神跡了。
一個官員不服氣道:“又不能光怪我們,你看未來多重視他們啊!”
“就是,要是我們也有這麽多大炮,我們也可以。”
一個氣象局竟然有這麽多武器,也太離譜了吧!
“這麽多,比得上一支軍隊了吧?”
“對我們來說,別說一支了,所有軍隊都比得上,你沒看評論說的可以橫掃一半國家嗎?”
“對未來就不知道了,連氣象局都這麽多武器,軍隊應該更多吧!”
“沒想到未來的欽天監這麽有本事啊!”
他們簡直羨慕極了,他們欽天監一直都是不受重視的部分,最高領導欽天監監正也才正五品的官。
雖然不知道未來的氣象局最高領導是什麽職位,但看這所擁有的武器,肯定不會低。
他們想的也確實沒錯,未來的氣象局局長屬於副省部級,相當於正三品官。
他們要是也有這麽多炮彈,看誰還敢看不起他們。
於是,為了自己的地位,為了像未來一樣威風,欽天監監正從此刻,無比的希望火器早日研製成功。
為此他們對那些研究的人員十分的和藹,把對方嚇了一大跳。
——
安然一直以為是要到幹旱了才會啟用人工降雨,沒想到是這麽頻繁使用的嗎?
而且,氣象局的火力也太猛了吧!之前一直以為就隻是監測下天氣地震之類的,這下徹底對他們刮目相看了。
同時也對上學時每到假期就下雨恍然大悟,她就說這雨也太會挑時間了,原來是人為的。
安然一邊感歎,一邊往下翻。
【你知道曆史上最卷的考試是哪一場嗎?
那就是宋朝嘉佑二年的這一屆了,這次科考可以說匯集了北宋中後期的所有文學家、思想家和政治家。
也被譽為千年來考試的龍虎榜。
這屆報考人數40萬,最終錄取899人,其中進士388人,錄取率不足千分之一。
假如你以鄉試第一、會試第一進入了40萬人中的前100名,如果此時你覺得自己可以揚名立萬了,那你就高興的太早了。
因為你接下來要麵對的是唐宋八大家之三的蘇軾,蘇轍,曾鞏,還有程朱理學創始人程皓、程頤。
寫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橫渠四句的張載,以及呂惠卿,曾布等九位宰相。
《宋史》中列傳的有24人,對後世的影響橫跨文學、思想、政治乃至軍事等多個領域。
他們不僅擁有過硬的知識基礎,和優秀的才能,更重要的是他們對國家發展充滿了責任感和使命感,並為國家做出重大貢獻。
然而即使是這些頂級天才,都沒能進入前三名。
你自幼被奉為天才,然而天才隻是見他們的入場券。
——
評論:
“天才的世界我們不懂。”
“這屆是真的卷啊!”
“蘇軾評價當時狀元章衡:子平之才, 百年無人能望其項背。章衡也確實厲害,能文能武,還會水利。”
“但沒聽說過啊,沒啥名氣。”
“可能仕途太順,沒時間寫文章吧!他最後是上柱國好像。”
“哇!這麽多人才,這麽多厲害的曆史名人,宋朝一定很強吧!”
“你……這是嘲諷吧?”
“哈哈哈,肯定是嘲諷。”
“這些人才要是生在唐朝會不會好些?”
“在唐朝他們不一定考得上呢!唐朝科舉製度沒宋朝這麽完善。”
“這麽多人才有啥用,還不是被人稱為弱宋。”
“弱宋是誇獎他們了,是慫朝吧!”
“宋朝不弱,它的文化和經濟可是曆史之最。”
“文化強國,軍事弱國。”
“其實軍事也沒那麽弱,就是太重文抑武了,讓文人來指揮打仗,紙上談兵嘛。”
“最主要的是宋朝皇帝不行吧!”
“沒見過哪朝皇帝為了求和,割地賠款殺大將的。”
“宋朝一直不缺優秀的文臣武將,要是來個像千古一帝的明君就好了。”
“趙匡胤活久點也好啊。”
“開國皇帝又管不了後世子孫的事。”
“但他活久點皇位就不會被弟弟給奪走了,不知道他自己的子孫後代基因會不會好點。”
“兩兄弟基因都差不多吧,是開國定的基調就不行,後麵也沒出現啥能力挽狂瀾的明君。”
】
趙匡胤看著這屆的優秀人才,即使是自己的王朝的人才,他也是有點嫉妒了。
想到逃荒路上的遭遇,他就忍不住紅了眼眶,慘啊,太慘了!一行人從家鄉出發,到達目的地活下來的人都不足一半,他的爺爺奶奶就是在那場逃荒中去世的,他們甚至都沒法讓老人家入土為安,現在的墳墓隻是個衣冠塚。
至於屍骨,他們安頓好之後,是回去找了,但沒找到,不知道是被野獸挖走了,還是被那些逃荒的人給……
哎,要是那個時候,他們也有這人工降雨的本事,就不用死那麽多的人了。
“我們要是也可以人工降雨,那我的麗兒就不會死了,嗚嗚嗚……”
“還有我爹,他就是在逃荒路上和人爭奪食物被打死的。要是沒有幹旱,我們還會是幸福的一家。”
“但也不是都可以的,好像要有雲團才行。”
“那也比什麽辦法都沒有要好多了,就是不知道我們什麽時候才能也像未來的人一樣。”
“應該快了吧!我之前去府城,看到有招道士的,應該就是為了製造那個火器。”
“真的嗎?那太好了。”
“但是不知道什麽時候能製作出來啊!”
“有天幕在,肯定比未來用的時間還短,說不定,在我有生之年能見一次呢!”
“那感情好!”
這裏老百姓們充滿希望的討論著,各朝的欽天監就尷尬了。
和未來的氣象局相比,他們真的廢物極了。
天氣預報沒有未來準,更別說能把雨水攔截下來的神跡了。
一個官員不服氣道:“又不能光怪我們,你看未來多重視他們啊!”
“就是,要是我們也有這麽多大炮,我們也可以。”
一個氣象局竟然有這麽多武器,也太離譜了吧!
“這麽多,比得上一支軍隊了吧?”
“對我們來說,別說一支了,所有軍隊都比得上,你沒看評論說的可以橫掃一半國家嗎?”
“對未來就不知道了,連氣象局都這麽多武器,軍隊應該更多吧!”
“沒想到未來的欽天監這麽有本事啊!”
他們簡直羨慕極了,他們欽天監一直都是不受重視的部分,最高領導欽天監監正也才正五品的官。
雖然不知道未來的氣象局最高領導是什麽職位,但看這所擁有的武器,肯定不會低。
他們想的也確實沒錯,未來的氣象局局長屬於副省部級,相當於正三品官。
他們要是也有這麽多炮彈,看誰還敢看不起他們。
於是,為了自己的地位,為了像未來一樣威風,欽天監監正從此刻,無比的希望火器早日研製成功。
為此他們對那些研究的人員十分的和藹,把對方嚇了一大跳。
——
安然一直以為是要到幹旱了才會啟用人工降雨,沒想到是這麽頻繁使用的嗎?
而且,氣象局的火力也太猛了吧!之前一直以為就隻是監測下天氣地震之類的,這下徹底對他們刮目相看了。
同時也對上學時每到假期就下雨恍然大悟,她就說這雨也太會挑時間了,原來是人為的。
安然一邊感歎,一邊往下翻。
【你知道曆史上最卷的考試是哪一場嗎?
那就是宋朝嘉佑二年的這一屆了,這次科考可以說匯集了北宋中後期的所有文學家、思想家和政治家。
也被譽為千年來考試的龍虎榜。
這屆報考人數40萬,最終錄取899人,其中進士388人,錄取率不足千分之一。
假如你以鄉試第一、會試第一進入了40萬人中的前100名,如果此時你覺得自己可以揚名立萬了,那你就高興的太早了。
因為你接下來要麵對的是唐宋八大家之三的蘇軾,蘇轍,曾鞏,還有程朱理學創始人程皓、程頤。
寫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橫渠四句的張載,以及呂惠卿,曾布等九位宰相。
《宋史》中列傳的有24人,對後世的影響橫跨文學、思想、政治乃至軍事等多個領域。
他們不僅擁有過硬的知識基礎,和優秀的才能,更重要的是他們對國家發展充滿了責任感和使命感,並為國家做出重大貢獻。
然而即使是這些頂級天才,都沒能進入前三名。
你自幼被奉為天才,然而天才隻是見他們的入場券。
——
評論:
“天才的世界我們不懂。”
“這屆是真的卷啊!”
“蘇軾評價當時狀元章衡:子平之才, 百年無人能望其項背。章衡也確實厲害,能文能武,還會水利。”
“但沒聽說過啊,沒啥名氣。”
“可能仕途太順,沒時間寫文章吧!他最後是上柱國好像。”
“哇!這麽多人才,這麽多厲害的曆史名人,宋朝一定很強吧!”
“你……這是嘲諷吧?”
“哈哈哈,肯定是嘲諷。”
“這些人才要是生在唐朝會不會好些?”
“在唐朝他們不一定考得上呢!唐朝科舉製度沒宋朝這麽完善。”
“這麽多人才有啥用,還不是被人稱為弱宋。”
“弱宋是誇獎他們了,是慫朝吧!”
“宋朝不弱,它的文化和經濟可是曆史之最。”
“文化強國,軍事弱國。”
“其實軍事也沒那麽弱,就是太重文抑武了,讓文人來指揮打仗,紙上談兵嘛。”
“最主要的是宋朝皇帝不行吧!”
“沒見過哪朝皇帝為了求和,割地賠款殺大將的。”
“宋朝一直不缺優秀的文臣武將,要是來個像千古一帝的明君就好了。”
“趙匡胤活久點也好啊。”
“開國皇帝又管不了後世子孫的事。”
“但他活久點皇位就不會被弟弟給奪走了,不知道他自己的子孫後代基因會不會好點。”
“兩兄弟基因都差不多吧,是開國定的基調就不行,後麵也沒出現啥能力挽狂瀾的明君。”
】
趙匡胤看著這屆的優秀人才,即使是自己的王朝的人才,他也是有點嫉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