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戰序幕拉開。
安慶處在南京和武漢之間,南邊挨著江西九江,北邊挨著湖北黃梅,南宋以前都是荒山野嶺,後來蒙古人來了,南宋嚇得趕緊在這個地方修建堡壘,成為長江邊上的一道天險,在冷兵器時代,攻陷此地的難度要高到天際,可惜被漢奸範文虎獻給蒙古人,不攻自破,文天祥被抓住後,路過安慶的時候,異常悲憤“長江還有險,中國自無人!”
明朝正德十四年,寧王朱宸濠造反,就是周星馳電影“唐伯虎點秋香”裏的那個寧王,這家夥帶著十萬軍隊,從江西順江而下,準備直接進攻首都南京,在路過安慶的時候,安慶官員站在城頭一齊用各種汙言穢語問候他,寧王本來就沒什麽腦子,聽到居然有人敢罵他,頓時忘記了攻打南京,指揮軍隊瘋狂進攻安慶,發誓要把罵他的人剁成肉醬,卻怎麽也打不下來,最後被心學宗師王陽明抄了後路,完犢子了。
安慶這地方靠山傍水,易守難攻,的確是要塞,川軍楊森被安排守在這裏,在淞滬會戰的時候,楊森帶著川娃子們表現非常勇猛,讓世人刮目相看,其實作為一個內地軍閥,楊森的軍事素養是業餘的,見的世麵也少,讓他獨自麵對日軍這種專業隊伍,實在有點難為他了。當他一根筋防著合肥陸路的日軍時,壓根就沒有考慮長江也可以登陸,6月12日,被日軍一個偷襲,安慶丟失。
迂回包抄,日本人最喜歡幹的操作,派一幫人和你打,再安排另外一夥人從側麵或背麵給你一悶棍,淞滬會戰時,日本人在杭州灣就是這麽玩的,雖然簡單,但是好用,後來美國的麥克阿瑟也迷上了這招,在朝鮮半島搞了個仁川登陸,把金日成給陰了一把。
楊森打仗不咋地,但情商還是很高的,安慶丟失,知道大事不妙,在領導發飆之前,趕緊找到蔣,主動承認錯誤,順便透露了自己一個團在撤退過程中全軍覆沒的消息,讓蔣頓時覺得不好意思再說狠話,反過來還安慰起楊森來,這小子順利逃過一劫。
沒想到的是,過了幾天,楊森這個團的士兵生龍活虎出現在了武漢街頭,笑嗬嗬的吃起熱幹麵來,原來,從安慶跑路的時候,這個團跑散了,沒能聯係上司令部,楊森以為他們全體陣亡了,當光頭知道這個消息後,才意識到被楊森這小子給忽悠了,心頭無數頭草泥馬呼嘯而過,但也隻能作罷。
安慶丟失後,日軍順江而上,下一個要攻克的地方是馬當要塞。
能被稱為要塞,肯定地勢險要,馬當位於江西彭澤縣東北處,距離九江40公裏,是長江通往江西和湖北的咽喉,所謂咽喉,就是江麵最窄的地方,300米左右,兩邊是突兀的山包,隻要在山包上布置適當兵力,就可以輕鬆封鎖江麵。
事實上,對於長江上的各種戰略要地,國府都非常重視,蔣專門請了德國工程專家,還成立了一個長江阻塞委員會,專門負責在長江裏麵建設各種障礙物,盡量給日本海軍增加工作量和增添工作難度。
在馬當這塊江麵,阻塞委員會花了大本錢,把大量石頭用水泥凝固,沉入江底,為了防止被水衝走,在江底還打了很多樁,在這個基礎上,又沉了很多船,然後又堆上很多大石頭和鐵錨之類的東西,再用水泥凝固,最終形成了一個巨大的人工暗礁,任何船隻衝上去,都會被撞的粉碎。
為了更加保險,國軍在這個巨大的攔江暗礁前麵布置了大量水雷,在岸邊的險峰上也布置了機槍和炮兵陣地,隻要日軍軍艦過來,首先要拆除水雷,岸上的國軍炮兵就可以居高臨下進行點殺,這樣一道防線,堪稱固若金湯。
如果日軍僅用海軍進攻,幾乎不可能通過這道防線,如果從陸上進攻,兩岸都是山體,純天然的防線,易守難攻,日本人想拿下這塊地方,付出的代價將不可想象,白崇禧是這樣想的,光頭也是這樣想的。
然後出幺蛾子了,這個世界上總是不缺乏奇葩。
負責馬當要塞陸上防守的是一個叫李蘊珩的軍長,這哥們當時已經60多歲了,其實到了這個年齡,回家抱抱孫子挺好的,打仗這種事情交給年輕人就行。
可是李蘊珩不但不服老,他還要玩出新花樣,當在馬當要塞已經可以看見日本人軍艦的時候,他辦了一個培訓班,培訓班的格調很高,叫“抗日軍政大學“,他自己任校長,6月10日開課,要求當地村長以上官員和守軍排以上軍官全部參加,學期2個禮拜,6月24日舉行結業典禮,要求培訓人員全部參加。
負責防守馬當要塞的國軍有兩夥人,陸上是李蘊珩的16軍,要塞從青島來的一夥海軍,青島被日本人占了,海軍就跑到長江邊上來了。
看到這個通知後,海軍這夥人驚呆了,特麽的日本人刺刀都到胸口了,辦什麽培訓班?腦袋進水了嗎?表示堅決不去,李也耿直,說你們是海軍,我管不了你們,既然你們不愛學習,不來就不來,反正我的部隊都必須來。
兩夥人不歡而散。
很快日本人得知了這個情報,欣喜若狂,不由得跪下感謝他們的天照大神,如果不是神靈保佑,哪裏會有這種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時間很快到了6月24日,當16軍排以上軍官都去參加畢業典禮時,陸上守軍陣地最大的軍官就隻剩下班長了,日軍選擇在淩晨4點突襲,守軍沒有軍官指揮,亂成一團,很快就被日軍給滅了,日軍不費吹灰之力,就占領了陸上陣地。
馬當鎮上的畢業典禮如期舉行,李蘊珩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勉勵大家用學到的本領,奮勇殺敵,多多消滅日寇,爭取成為一個對國家有貢獻的人,成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
老家夥心中有千言萬語,需要向聽眾囑咐,典禮時間很長,儀式結束後還舉行了會餐,在觥籌交錯熱情洋溢的氛圍中,直到下午,典禮完美結束。
然後老家夥終於有時間接聽馬當要塞打來的電話,要塞的海軍告訴他,16軍的陣地已經被日本人占領了,馬當要塞危在旦夕。
老家夥這個時候終於清醒點了,大罵日本人,還有規矩嗎?還有王法嗎?還有廉恥嗎?怎麽能偷襲呢?
滿頭黑線中,趕緊命令手下一個師增援,增援有兩條路,大路很近,但容易遭受日軍轟炸,小路遠點,很隱蔽,很安全。
白崇禧命令增援部隊從大路跑步出發,不計傷亡立即增援馬當要塞,該師師長給頂頭上司李蘊珩打電話,老家夥告訴他,走小路,保存實力最重要。
然後這哥們帶著一個師的部隊,在不到40公裏的小路上,走了三天還沒到,海軍在要塞拚的彈盡糧絕,人也死的差不多了,援軍還沒有到,不得已,隻能從要塞撤退。
大夥聊起二戰前的日本軍隊,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不怕死,什麽玉碎切腹之類的搞得無比血腥,好像他們從來就不怕死,有點鬼上身的味道。
我們一直強調,貪生怕死是刻在人類基因裏麵的東西,要克服這種藏在心靈深處的本能,需要經過特殊訓練,比較有效的一種辦法就是宗教。
大家看看電視新聞就可以明白,911是怎麽發生的,在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拉克發生的那些人肉炸彈,一個人背著滿身的炸彈,然後跑到人多的地方引爆,這在精神上至少要做到視死如歸,普通人腿早就嚇軟了。
被極端宗教洗腦的人,他們對於死亡是沒有恐懼感的,甚至會甘之如飴,先知默罕默德說過,為教義戰死的信徒,死後可以上天堂,偉大的阿拉會在那個美妙的地方安排72個美女陪伴你,如果你真的相信了這些,估計會很樂意去死,一邊是地獄般的現實,一邊是美女環繞的天堂,真的不難選擇。
日本士兵表現得悍不畏死,和他們所謂的武士道精神沒有一毛錢關係,使用的伎倆和恐怖分子沒有任何區別,催眠而已。
大夥看電視劇多了,就知道日本膏藥旗上麵寫著的幾個大字“武運長久”,其實上麵還經常有另外四個大字“七生報國”。
公元1331年-1392年間,是日本南北朝時期,南朝有一個叫楠木正成的大將,傳說這個哥們智勇雙全,擅長以少勝多,被稱為日本版的諸葛亮,到了1336年的時候,北朝幾萬大軍來襲,不知道南朝老大存心想整死他,還是真的特別欣賞他,居然讓他帶著七百多人去迎戰幾萬敵軍。
經過英勇的戰鬥,奇跡沒有出現,這七百多人被幾萬人踩的連渣都不剩,可憐的楠木和弟弟被逼到了懸崖邊上,弟弟問他,下輩子還想當人嗎?楠木回答,哥我唯一的願望,就是七次為人,每次都能為國盡忠,然後和弟弟拿著刀互捅對方而死。
這就是“七生報國”的故事。
曆史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日本也不例外,北朝是獲勝者,有權利對楠木的這種行為定型,在隨後幾百年裏,楠木在日本書籍裏,都是以“逆賊”的形象出現的。
時光如水,不知不覺就流淌到了明治維新時期,這個時候日本國力大漲,一心想對外擴張,發動戰爭,為了鼓勵島國寡民的勇氣,不知道哪個機靈的人兒指點了明治一把,天皇當機立斷,給這個死了幾百年的逆賊平反了。
明治將楠木封為“大楠公”,號召全體日本人向“大楠公”致敬,大楠正成的墓地也成了名勝古跡,前往參觀學習的人群絡繹不絕,音樂家還專門譜曲一首“大楠公”的歌曲,成為日本小學生的必修課。
宣傳的時間長了以後,“大楠公”就變成了“楠木明神”,神仙肯定要被供起來,日本各地的神社裏都供著他的雕像,為了召回他的靈魂,日本各地組織人馬大跳“招魂祭”,日本政府不失時機跳出來說,隻要是為國盡忠而死,就能和楠木一樣,成為日本護國之神,受到萬民敬仰,世代享受香火。
1869年,日本東京設立招魂社,後來改了個名字,叫靖國神社,楠木就是靖國神社的象征,凡是為國家,具體來說,凡是為天皇而死的日本人,都可以住進靖國神社,成為裏麵的“神”,
這裏就是軍國主義思想的發源地。
隻要打仗死了,就可以成為神,在日本政府長年累月的宣傳下,日本人相信了,年輕人都想加入軍隊,打起仗來也不怕死,中靖國神社毒比較深的,還巴不得死,形成了這種非常變態的價值觀。
對自身生命都漠視的人,能尊重別人的生命嗎?為啥日本軍隊特別變態特別惡心,根子上的原因就在這裏。
安慶處在南京和武漢之間,南邊挨著江西九江,北邊挨著湖北黃梅,南宋以前都是荒山野嶺,後來蒙古人來了,南宋嚇得趕緊在這個地方修建堡壘,成為長江邊上的一道天險,在冷兵器時代,攻陷此地的難度要高到天際,可惜被漢奸範文虎獻給蒙古人,不攻自破,文天祥被抓住後,路過安慶的時候,異常悲憤“長江還有險,中國自無人!”
明朝正德十四年,寧王朱宸濠造反,就是周星馳電影“唐伯虎點秋香”裏的那個寧王,這家夥帶著十萬軍隊,從江西順江而下,準備直接進攻首都南京,在路過安慶的時候,安慶官員站在城頭一齊用各種汙言穢語問候他,寧王本來就沒什麽腦子,聽到居然有人敢罵他,頓時忘記了攻打南京,指揮軍隊瘋狂進攻安慶,發誓要把罵他的人剁成肉醬,卻怎麽也打不下來,最後被心學宗師王陽明抄了後路,完犢子了。
安慶這地方靠山傍水,易守難攻,的確是要塞,川軍楊森被安排守在這裏,在淞滬會戰的時候,楊森帶著川娃子們表現非常勇猛,讓世人刮目相看,其實作為一個內地軍閥,楊森的軍事素養是業餘的,見的世麵也少,讓他獨自麵對日軍這種專業隊伍,實在有點難為他了。當他一根筋防著合肥陸路的日軍時,壓根就沒有考慮長江也可以登陸,6月12日,被日軍一個偷襲,安慶丟失。
迂回包抄,日本人最喜歡幹的操作,派一幫人和你打,再安排另外一夥人從側麵或背麵給你一悶棍,淞滬會戰時,日本人在杭州灣就是這麽玩的,雖然簡單,但是好用,後來美國的麥克阿瑟也迷上了這招,在朝鮮半島搞了個仁川登陸,把金日成給陰了一把。
楊森打仗不咋地,但情商還是很高的,安慶丟失,知道大事不妙,在領導發飆之前,趕緊找到蔣,主動承認錯誤,順便透露了自己一個團在撤退過程中全軍覆沒的消息,讓蔣頓時覺得不好意思再說狠話,反過來還安慰起楊森來,這小子順利逃過一劫。
沒想到的是,過了幾天,楊森這個團的士兵生龍活虎出現在了武漢街頭,笑嗬嗬的吃起熱幹麵來,原來,從安慶跑路的時候,這個團跑散了,沒能聯係上司令部,楊森以為他們全體陣亡了,當光頭知道這個消息後,才意識到被楊森這小子給忽悠了,心頭無數頭草泥馬呼嘯而過,但也隻能作罷。
安慶丟失後,日軍順江而上,下一個要攻克的地方是馬當要塞。
能被稱為要塞,肯定地勢險要,馬當位於江西彭澤縣東北處,距離九江40公裏,是長江通往江西和湖北的咽喉,所謂咽喉,就是江麵最窄的地方,300米左右,兩邊是突兀的山包,隻要在山包上布置適當兵力,就可以輕鬆封鎖江麵。
事實上,對於長江上的各種戰略要地,國府都非常重視,蔣專門請了德國工程專家,還成立了一個長江阻塞委員會,專門負責在長江裏麵建設各種障礙物,盡量給日本海軍增加工作量和增添工作難度。
在馬當這塊江麵,阻塞委員會花了大本錢,把大量石頭用水泥凝固,沉入江底,為了防止被水衝走,在江底還打了很多樁,在這個基礎上,又沉了很多船,然後又堆上很多大石頭和鐵錨之類的東西,再用水泥凝固,最終形成了一個巨大的人工暗礁,任何船隻衝上去,都會被撞的粉碎。
為了更加保險,國軍在這個巨大的攔江暗礁前麵布置了大量水雷,在岸邊的險峰上也布置了機槍和炮兵陣地,隻要日軍軍艦過來,首先要拆除水雷,岸上的國軍炮兵就可以居高臨下進行點殺,這樣一道防線,堪稱固若金湯。
如果日軍僅用海軍進攻,幾乎不可能通過這道防線,如果從陸上進攻,兩岸都是山體,純天然的防線,易守難攻,日本人想拿下這塊地方,付出的代價將不可想象,白崇禧是這樣想的,光頭也是這樣想的。
然後出幺蛾子了,這個世界上總是不缺乏奇葩。
負責馬當要塞陸上防守的是一個叫李蘊珩的軍長,這哥們當時已經60多歲了,其實到了這個年齡,回家抱抱孫子挺好的,打仗這種事情交給年輕人就行。
可是李蘊珩不但不服老,他還要玩出新花樣,當在馬當要塞已經可以看見日本人軍艦的時候,他辦了一個培訓班,培訓班的格調很高,叫“抗日軍政大學“,他自己任校長,6月10日開課,要求當地村長以上官員和守軍排以上軍官全部參加,學期2個禮拜,6月24日舉行結業典禮,要求培訓人員全部參加。
負責防守馬當要塞的國軍有兩夥人,陸上是李蘊珩的16軍,要塞從青島來的一夥海軍,青島被日本人占了,海軍就跑到長江邊上來了。
看到這個通知後,海軍這夥人驚呆了,特麽的日本人刺刀都到胸口了,辦什麽培訓班?腦袋進水了嗎?表示堅決不去,李也耿直,說你們是海軍,我管不了你們,既然你們不愛學習,不來就不來,反正我的部隊都必須來。
兩夥人不歡而散。
很快日本人得知了這個情報,欣喜若狂,不由得跪下感謝他們的天照大神,如果不是神靈保佑,哪裏會有這種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時間很快到了6月24日,當16軍排以上軍官都去參加畢業典禮時,陸上守軍陣地最大的軍官就隻剩下班長了,日軍選擇在淩晨4點突襲,守軍沒有軍官指揮,亂成一團,很快就被日軍給滅了,日軍不費吹灰之力,就占領了陸上陣地。
馬當鎮上的畢業典禮如期舉行,李蘊珩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勉勵大家用學到的本領,奮勇殺敵,多多消滅日寇,爭取成為一個對國家有貢獻的人,成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
老家夥心中有千言萬語,需要向聽眾囑咐,典禮時間很長,儀式結束後還舉行了會餐,在觥籌交錯熱情洋溢的氛圍中,直到下午,典禮完美結束。
然後老家夥終於有時間接聽馬當要塞打來的電話,要塞的海軍告訴他,16軍的陣地已經被日本人占領了,馬當要塞危在旦夕。
老家夥這個時候終於清醒點了,大罵日本人,還有規矩嗎?還有王法嗎?還有廉恥嗎?怎麽能偷襲呢?
滿頭黑線中,趕緊命令手下一個師增援,增援有兩條路,大路很近,但容易遭受日軍轟炸,小路遠點,很隱蔽,很安全。
白崇禧命令增援部隊從大路跑步出發,不計傷亡立即增援馬當要塞,該師師長給頂頭上司李蘊珩打電話,老家夥告訴他,走小路,保存實力最重要。
然後這哥們帶著一個師的部隊,在不到40公裏的小路上,走了三天還沒到,海軍在要塞拚的彈盡糧絕,人也死的差不多了,援軍還沒有到,不得已,隻能從要塞撤退。
大夥聊起二戰前的日本軍隊,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不怕死,什麽玉碎切腹之類的搞得無比血腥,好像他們從來就不怕死,有點鬼上身的味道。
我們一直強調,貪生怕死是刻在人類基因裏麵的東西,要克服這種藏在心靈深處的本能,需要經過特殊訓練,比較有效的一種辦法就是宗教。
大家看看電視新聞就可以明白,911是怎麽發生的,在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拉克發生的那些人肉炸彈,一個人背著滿身的炸彈,然後跑到人多的地方引爆,這在精神上至少要做到視死如歸,普通人腿早就嚇軟了。
被極端宗教洗腦的人,他們對於死亡是沒有恐懼感的,甚至會甘之如飴,先知默罕默德說過,為教義戰死的信徒,死後可以上天堂,偉大的阿拉會在那個美妙的地方安排72個美女陪伴你,如果你真的相信了這些,估計會很樂意去死,一邊是地獄般的現實,一邊是美女環繞的天堂,真的不難選擇。
日本士兵表現得悍不畏死,和他們所謂的武士道精神沒有一毛錢關係,使用的伎倆和恐怖分子沒有任何區別,催眠而已。
大夥看電視劇多了,就知道日本膏藥旗上麵寫著的幾個大字“武運長久”,其實上麵還經常有另外四個大字“七生報國”。
公元1331年-1392年間,是日本南北朝時期,南朝有一個叫楠木正成的大將,傳說這個哥們智勇雙全,擅長以少勝多,被稱為日本版的諸葛亮,到了1336年的時候,北朝幾萬大軍來襲,不知道南朝老大存心想整死他,還是真的特別欣賞他,居然讓他帶著七百多人去迎戰幾萬敵軍。
經過英勇的戰鬥,奇跡沒有出現,這七百多人被幾萬人踩的連渣都不剩,可憐的楠木和弟弟被逼到了懸崖邊上,弟弟問他,下輩子還想當人嗎?楠木回答,哥我唯一的願望,就是七次為人,每次都能為國盡忠,然後和弟弟拿著刀互捅對方而死。
這就是“七生報國”的故事。
曆史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日本也不例外,北朝是獲勝者,有權利對楠木的這種行為定型,在隨後幾百年裏,楠木在日本書籍裏,都是以“逆賊”的形象出現的。
時光如水,不知不覺就流淌到了明治維新時期,這個時候日本國力大漲,一心想對外擴張,發動戰爭,為了鼓勵島國寡民的勇氣,不知道哪個機靈的人兒指點了明治一把,天皇當機立斷,給這個死了幾百年的逆賊平反了。
明治將楠木封為“大楠公”,號召全體日本人向“大楠公”致敬,大楠正成的墓地也成了名勝古跡,前往參觀學習的人群絡繹不絕,音樂家還專門譜曲一首“大楠公”的歌曲,成為日本小學生的必修課。
宣傳的時間長了以後,“大楠公”就變成了“楠木明神”,神仙肯定要被供起來,日本各地的神社裏都供著他的雕像,為了召回他的靈魂,日本各地組織人馬大跳“招魂祭”,日本政府不失時機跳出來說,隻要是為國盡忠而死,就能和楠木一樣,成為日本護國之神,受到萬民敬仰,世代享受香火。
1869年,日本東京設立招魂社,後來改了個名字,叫靖國神社,楠木就是靖國神社的象征,凡是為國家,具體來說,凡是為天皇而死的日本人,都可以住進靖國神社,成為裏麵的“神”,
這裏就是軍國主義思想的發源地。
隻要打仗死了,就可以成為神,在日本政府長年累月的宣傳下,日本人相信了,年輕人都想加入軍隊,打起仗來也不怕死,中靖國神社毒比較深的,還巴不得死,形成了這種非常變態的價值觀。
對自身生命都漠視的人,能尊重別人的生命嗎?為啥日本軍隊特別變態特別惡心,根子上的原因就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