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變的爆炸聲暴露了日本人的狼子野心,驚呆了蔣介石,嚇得趕緊向國際聯盟告狀,訴說國民政府的委屈,請求洋大人們主持公道,伸張正義,殷切期望國聯製裁日本,製止日本鬼子的侵略行為。
蔣介石覺得列強們在中國都有巨大利益,什麽利益呢?中國是商品列強商品傾銷地嘛,連生產火柴都費勁,進口的火柴被稱為“洋火”,意思是洋人生產的火柴,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之前,很多老人都這麽稱呼,這是時代留下的烙印,充分說明解放前的中國有多麽落後,幾乎所有的工業品都要靠進口。
日本人侵占中國領土,蔣介石覺得會損害列強們的利益,列強們肯定不會坐視不理,這點蔣介石倒是看的很清楚,但他不清楚的是,列強們在日本有更多的利益。
1931年的數據沒找到,1937年和1938年的數據找到了,1937年美國對日本出口額為2.86億美元,對中國出口額為0.49億美元;1938年美國對日本出口額為2.4億美元,對中國出口額為0.35億美元,啥都別說了,在資本家眼裏,金錢就代表了正義,貿易數據就已經證明了美國的態度,九一八事變後,美國駐日本大使表示“我們之間的相互貿易和其他關係應該在未來像過去,希望蒸蒸日上”。
日本人是英國人一手扶持起來的,本來的目的是為了日本在遠東地區牽製俄國,緩解英國在歐洲麵臨的壓力,在一戰中,雖然大英帝國實力有所衰落,但大英帝國依然需要日本在遠東牽製蘇聯,英國外交人員說的很好“中國東北一兩座城市的狀況與英日兩國的和諧關係相比實在是微不足道。。。反對日本的立場。。。都不利於英國的利益”。更何況英國人抱著印度大奶牛,對中國西藏主權一直指指點點,蔣介石都看不過去,最煩的就是這群英國人。
法國人在東南亞一直陰惻惻的在搞事情,覬覦中國廣西,馮子材老前輩在清朝就和他們幹過架,法國人對中國從來就沒感情,如果非要說有,那就是一直想咬中國一口。何況這個時候法國正在緊盯德國,德國人此刻正在經濟危機的泥潭裏掙紮,氣氛詭異,一副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的樣子,果然兩年後希特勒上台,德國開始大爆發,把法國佬打的連祖宗都不認識了,此時的法國人很有自知自明,不願意在國際上多樹敵人,反而極力拉攏日本,給日本政府提供了八億法郎貸款,還向日本提供大批軍火和武器。
最惡心和最可惡的國家是波蘭,這個國家和中國八竿子打不著,應該說保持中立就可以了,可這個奇葩居然極力讚成日本的侵略行為,原因隻是因為波蘭和俄國是世仇,在波蘭人看來,日本侵占中國東三省,那就是侵犯了蘇聯的利益,蘇聯和日本肯定要幹一場,這樣就可以削弱蘇聯,實事求是的說,以前我看到波蘭幾次被俄國滅國還有點同情,知道這個事情之後,我頓時明白了一個道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2020年8月,波蘭人請求美國在波蘭永久駐軍,在作死的道路上一路狂奔,攔都攔不住。
斯大林覺得9.18事變可能引爆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的矛盾,他們可能會狗咬狗,蘇聯樂意坐山觀虎鬥,至於中國人民的利益,這個不在斯大林的考慮範疇之內;當然更本質的問題是,蘇聯剛剛完成第一個五年生產計劃,國家實力有限,壓根就不願意和日本發生衝突而影響到國內的生產建設,1931年11月19日,蘇聯外交人民委員李維諾夫對日本大使表示:它(蘇聯政府)重視維護和鞏固與日本現存的關係,對各國間的衝突奉行嚴格的不幹涉政策。它期待日本政府努力維護現存的兩國關係,並在自己的行動和命令中應考慮不要破壞蘇聯的利益。
這就是當時世界上主要國家的真實態度,當然,在中國的土地上爆發中日軍事衝突,說成中國侵略日本肯定是行不通的,大家出來混,不管暗地裏幹多少齷蹉肮髒的事情,表麵上還是要義正言辭和道貌岸然,國聯還是對日本進行了譴責,表示要派遣調查團到東三省調查研究一番,看是日本侵略中國還是日本侵略中國。
這特麽的還用看嗎?調查團隻要踏上東三省的土地,一切都明了了,日本人堅決反對國聯對9.18事變進行調查,表示這個事情是中日之間的事情,不需要國聯在旁邊嘰嘰歪歪。
話雖然這麽說,日本人心裏還是很虛的,為了轉移國際上的注意力,也為了狠狠的繼續敲打下國民政府,日本人決定玩個聲東擊西的策略,在上海搞點事情,展示下大日本帝國軍隊的雄風,摧毀國民政府的抵抗意誌,逼迫蔣介石認清現實,承認大日本帝國占領東三省的事實,反抗地不要不要地。
在上海搞事情,日本軍隊肯定不能直挺挺的衝過去打中國軍隊,那樣就坐實了侵略,那麽多洋人在上海瞪著眼睛看戲呢,要想堂而皇之的搞事情,日本人必須把自己扮演成受害者,誣陷中國人,把汙水潑到中國人身上,大日本皇軍奮起自衛,這樣才符合日本人期望的劇情。
搞誣陷和偷襲之類的事情,日本人非常擅長,連導演都是現成的,1932年1月5日,日本關東軍高級參謀、九一八事變的策劃者之一板垣征四郎大佐,由於在中國東北的出色表現,受到裕仁天皇的親自接見,裕仁的鼓勵讓這個老鬼子感激涕零,表示絕不辜負領導厚望,爭取再接再厲,以更加優異的成績來回報天皇。
當然,裕仁肯定不會單純為了表彰板垣征四郎才召見他,而是看中了他擅長導演的天賦,給他布置了新的任務:請利用當前中日間緊張局麵進行你策劃之事變,使列強目光轉向上海!
導演已經就位,該演員上場了。
蔣介石覺得列強們在中國都有巨大利益,什麽利益呢?中國是商品列強商品傾銷地嘛,連生產火柴都費勁,進口的火柴被稱為“洋火”,意思是洋人生產的火柴,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之前,很多老人都這麽稱呼,這是時代留下的烙印,充分說明解放前的中國有多麽落後,幾乎所有的工業品都要靠進口。
日本人侵占中國領土,蔣介石覺得會損害列強們的利益,列強們肯定不會坐視不理,這點蔣介石倒是看的很清楚,但他不清楚的是,列強們在日本有更多的利益。
1931年的數據沒找到,1937年和1938年的數據找到了,1937年美國對日本出口額為2.86億美元,對中國出口額為0.49億美元;1938年美國對日本出口額為2.4億美元,對中國出口額為0.35億美元,啥都別說了,在資本家眼裏,金錢就代表了正義,貿易數據就已經證明了美國的態度,九一八事變後,美國駐日本大使表示“我們之間的相互貿易和其他關係應該在未來像過去,希望蒸蒸日上”。
日本人是英國人一手扶持起來的,本來的目的是為了日本在遠東地區牽製俄國,緩解英國在歐洲麵臨的壓力,在一戰中,雖然大英帝國實力有所衰落,但大英帝國依然需要日本在遠東牽製蘇聯,英國外交人員說的很好“中國東北一兩座城市的狀況與英日兩國的和諧關係相比實在是微不足道。。。反對日本的立場。。。都不利於英國的利益”。更何況英國人抱著印度大奶牛,對中國西藏主權一直指指點點,蔣介石都看不過去,最煩的就是這群英國人。
法國人在東南亞一直陰惻惻的在搞事情,覬覦中國廣西,馮子材老前輩在清朝就和他們幹過架,法國人對中國從來就沒感情,如果非要說有,那就是一直想咬中國一口。何況這個時候法國正在緊盯德國,德國人此刻正在經濟危機的泥潭裏掙紮,氣氛詭異,一副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的樣子,果然兩年後希特勒上台,德國開始大爆發,把法國佬打的連祖宗都不認識了,此時的法國人很有自知自明,不願意在國際上多樹敵人,反而極力拉攏日本,給日本政府提供了八億法郎貸款,還向日本提供大批軍火和武器。
最惡心和最可惡的國家是波蘭,這個國家和中國八竿子打不著,應該說保持中立就可以了,可這個奇葩居然極力讚成日本的侵略行為,原因隻是因為波蘭和俄國是世仇,在波蘭人看來,日本侵占中國東三省,那就是侵犯了蘇聯的利益,蘇聯和日本肯定要幹一場,這樣就可以削弱蘇聯,實事求是的說,以前我看到波蘭幾次被俄國滅國還有點同情,知道這個事情之後,我頓時明白了一個道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2020年8月,波蘭人請求美國在波蘭永久駐軍,在作死的道路上一路狂奔,攔都攔不住。
斯大林覺得9.18事變可能引爆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的矛盾,他們可能會狗咬狗,蘇聯樂意坐山觀虎鬥,至於中國人民的利益,這個不在斯大林的考慮範疇之內;當然更本質的問題是,蘇聯剛剛完成第一個五年生產計劃,國家實力有限,壓根就不願意和日本發生衝突而影響到國內的生產建設,1931年11月19日,蘇聯外交人民委員李維諾夫對日本大使表示:它(蘇聯政府)重視維護和鞏固與日本現存的關係,對各國間的衝突奉行嚴格的不幹涉政策。它期待日本政府努力維護現存的兩國關係,並在自己的行動和命令中應考慮不要破壞蘇聯的利益。
這就是當時世界上主要國家的真實態度,當然,在中國的土地上爆發中日軍事衝突,說成中國侵略日本肯定是行不通的,大家出來混,不管暗地裏幹多少齷蹉肮髒的事情,表麵上還是要義正言辭和道貌岸然,國聯還是對日本進行了譴責,表示要派遣調查團到東三省調查研究一番,看是日本侵略中國還是日本侵略中國。
這特麽的還用看嗎?調查團隻要踏上東三省的土地,一切都明了了,日本人堅決反對國聯對9.18事變進行調查,表示這個事情是中日之間的事情,不需要國聯在旁邊嘰嘰歪歪。
話雖然這麽說,日本人心裏還是很虛的,為了轉移國際上的注意力,也為了狠狠的繼續敲打下國民政府,日本人決定玩個聲東擊西的策略,在上海搞點事情,展示下大日本帝國軍隊的雄風,摧毀國民政府的抵抗意誌,逼迫蔣介石認清現實,承認大日本帝國占領東三省的事實,反抗地不要不要地。
在上海搞事情,日本軍隊肯定不能直挺挺的衝過去打中國軍隊,那樣就坐實了侵略,那麽多洋人在上海瞪著眼睛看戲呢,要想堂而皇之的搞事情,日本人必須把自己扮演成受害者,誣陷中國人,把汙水潑到中國人身上,大日本皇軍奮起自衛,這樣才符合日本人期望的劇情。
搞誣陷和偷襲之類的事情,日本人非常擅長,連導演都是現成的,1932年1月5日,日本關東軍高級參謀、九一八事變的策劃者之一板垣征四郎大佐,由於在中國東北的出色表現,受到裕仁天皇的親自接見,裕仁的鼓勵讓這個老鬼子感激涕零,表示絕不辜負領導厚望,爭取再接再厲,以更加優異的成績來回報天皇。
當然,裕仁肯定不會單純為了表彰板垣征四郎才召見他,而是看中了他擅長導演的天賦,給他布置了新的任務:請利用當前中日間緊張局麵進行你策劃之事變,使列強目光轉向上海!
導演已經就位,該演員上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