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伯周仕富是潛娃從知道老家,知道奶奶,知道伯父開始,第一個見到的來自父親大家族的血緣親人。
多年以後回想七伯,隻剩模糊的記憶。
晚飯後大人們繼續聊天擺龍門陣,潛娃則躺在陽台水泥地板的涼席上。
七伯家也不是很寬敞,自家兩個兒子因為潛娃他們的到來,都去外麵借宿了。
實在無法入睡,想外婆、想妹妹了,她們在做什麽呢?明天就要見到的大伯、奶奶,他們又是啥模樣,好相處嗎?
七月的山城異常悶熱潮濕。
起身望著山城遠處的夜景:好大好美的一座城市!
這是潛娃第一次到大城市,路過的錦城不算,山城畢竟住了一夜。
誰也不會想到30年後,這座大城市會見證潛娃事業的高光時刻,也會留下他慘敗後的蕭瑟身影。
窗外的景色隨著夜的深入變得模糊不清,潛娃一家在山城逗留的這一晚,時間過得異常緩慢。
在七伯家的客廳裏,父母和七伯七伯媽聊天到深夜,雖然身處陌生的環境,父親和七伯也是小時候才見過。
但他們的交談卻沒有任何障礙,像是長年都在一起一樣,透著親切和熟悉,這就是血緣親情。
潛娃躺在陽台上,雖然無法入眠,但能感受到家的溫暖,沒有嫌棄,隻有家人的關心和愛護。
他閉上眼睛,開始想象即將見到的大伯和奶奶的模樣,心中既有期待也有緊張。
夜深了,大人們也都歇息了,遠處農田偶爾傳來蛙鳴聲。
潛娃的思緒也開始飄向遠方……
少年的夢,是什麽呢?
第二天一早,潛娃被父親叫醒。一家人匆匆吃過早餐後,七伯送他們到了朝天門碼頭,準備登船去枳陵。
朝天門曾是山城十七座古城門之一。是公元前314年,秦將張儀滅亡巴國後修築巴郡城池時所建。
明初戴鼎擴建舊城,按九宮八卦之數造城門17座,其中規模最大的一座城門即朝天門。
是曆代官吏接皇帝聖旨的地方,因古代稱皇帝為天子,故此而得名朝天門。兩江在此相匯,也是山城最大的水路客運碼頭。
自古江麵檣帆林立,舟楫穿梭,江邊碼頭密布,人行如蟻。
沿兩邊江岸有不少街巷,雖以棚戶、吊腳樓居多,可也熱鬧非凡,商業繁盛,附近街巷棋布,交通四達。
所以直到今天,這一帶仍是山城最繁華的街區。潛娃見識了此地的熱鬧,居然有一種想要參與其中的衝動。
世紀之交時,32歲的潛娃還真的參與進來了,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過洛磧,經長壽,站在輪船上終於可以看見江南岸的一座濃縮版小山城,隱約浮現在眼前。
枳陵到了。
一家三口,肩背手提,從龍王嘴碼頭下船後,爬坡上坎,經過老街、中山路、南門山、易家壩……
路過修械所時,看見一棵大黃桷樹,父親讓大家休息下。
“潛娃,這棵黃桷樹和旁邊的兩棵,都是當年你祖父種下的,沒想到都這麽粗大了,這個地方就是我們家原來的祖宅。”
哎……
父親的歎息聲中,潛娃掃過三棵大黃桷樹,麵前父親口中的祖宅早已沒了蹤影。
人是物非,原來如此!
也許在父親的心中,還留著幼時的印跡吧,除了三棵黃桷樹還在,更多的隻有父親的回憶了……
穿過一段泥濘小路和菜園,走完一段圍牆,呈現在三人麵前的是一籠翠竹,還有院壩中的一間黃泥做牆的小屋。
難道這就是奶奶的家?
實話說,真沒有遵仙鎮的龍門大院氣派!潛娃心中正在比較。
“仕義,真的是你們回來了嗎?”一位頭發銀白的老奶奶,緊張不安的四處張望。
“媽,我帶著媳婦、兒子回來了……”父親一個踉蹌差點跪倒在老人身前。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一個身材魁梧的中年男人,滿麵笑容的招呼著。
“憶群,這是媽,這是大哥。”
“媽,大哥。”
“潛娃,這是你奶奶,這是你大伯。”
“奶奶,大伯。”
潛娃有些害羞地看著奶奶和大伯,奶奶雖然頭發白了,個子也還沒潛娃高,但慈祥的笑容,讓潛娃有一種自然的親近感。
大伯高高的個子,有一種不怒自威的氣質,但潛娃卻一點也不害怕,居然沒有絲毫的陌生和不安,表現得非常自然。
奶奶滿心歡喜地拉著潛娃的手,眼中閃爍著淚光,而大伯則拍了拍潛娃的肩膀,表達著男人才有的另類情感。
進屋後,奶奶忙著端上茶水和糖果,大家圍坐在一起,聊起了家常。潛娃靜靜地聽著,感受著這份濃濃的親情。
母親幫著奶奶張羅了晚飯,父親和大伯各自端著滿滿一杯白酒,眼神交匯,二十年未見麵的兄弟倆,非常默契的一飲而盡。
那種無法割舍的血脈相連,讓潛娃起了一層雞皮疙瘩……
吃過晚飯,大人們便開始閑聊。這時,潛娃才有機會仔細觀察奶奶的家,這是一間約摸三十平方左右的黃泥夯牆的土屋。
土黃色的牆壁上有許多大小不一的裂縫,不知道是奶奶還是大伯用舊報紙將這些裂縫糊住了,可以擋住夜晚的風。
白天外麵的陽光透過報紙,可以照進屋內,光束中滿是飄浮的塵埃。
整個房子分為兩個區域,外間靠近門口的部分是吃飯的地方,擺放著一張陳舊的四方桌,配有四條沒有塗漆的長板凳。
這就是堂屋了。
裏間左邊靠牆放著一張老床,方向是南北朝向,應該是奶奶睡覺的地方;右邊則是一張架子床,可能是大伯休息的地方。
在外間的右側還有一張小木床,可能是專門為潛娃準備的。
由於家裏空間有限,每個床之間並沒有隔斷或門簾等設施,整個一種開放的狀態。
堂屋的左側土牆上挖了一個門洞,掛著一塊布簾。掀開簾子可以看到外麵是用油毛氈搭建而成的簡易廚房。
廚房裏燒著散煤球,還有一個手搖鼓風機往灶膛吹風。
廚房做了簡單隔斷,空間很小,燈光很昏暗。
隔斷裏麵,可以看到靠牆擺放著一張木板,上麵鋪著褥子,看樣子應該是特意為潛娃父母準備的床鋪。
整個廚房麵積大約有十二三個平方,顯得有些局促和狹小。
從廚房後門出去,往右拐過五米遠,有一個用土坯做牆、油毛氈蓋頂,圍起來的小棚子,挖了個簡易的茅坑,就算是廁所了。
這種設施就算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也算簡陋,如果解大便,一不小心糞水就會濺到屁股上,說不出的尷尬。
潛娃忍不住與遵仙鎮的大四合院相比較,心中不禁感慨奶奶和大伯的居住環境實在是太差了。
如果不是因為緊靠枳陵城邊,而且又是父親的親人家裏,潛娃恐怕早就把嫌棄之情表露出來了。
看著眼前的一切,他心情愈發沉重。
多年以後回想七伯,隻剩模糊的記憶。
晚飯後大人們繼續聊天擺龍門陣,潛娃則躺在陽台水泥地板的涼席上。
七伯家也不是很寬敞,自家兩個兒子因為潛娃他們的到來,都去外麵借宿了。
實在無法入睡,想外婆、想妹妹了,她們在做什麽呢?明天就要見到的大伯、奶奶,他們又是啥模樣,好相處嗎?
七月的山城異常悶熱潮濕。
起身望著山城遠處的夜景:好大好美的一座城市!
這是潛娃第一次到大城市,路過的錦城不算,山城畢竟住了一夜。
誰也不會想到30年後,這座大城市會見證潛娃事業的高光時刻,也會留下他慘敗後的蕭瑟身影。
窗外的景色隨著夜的深入變得模糊不清,潛娃一家在山城逗留的這一晚,時間過得異常緩慢。
在七伯家的客廳裏,父母和七伯七伯媽聊天到深夜,雖然身處陌生的環境,父親和七伯也是小時候才見過。
但他們的交談卻沒有任何障礙,像是長年都在一起一樣,透著親切和熟悉,這就是血緣親情。
潛娃躺在陽台上,雖然無法入眠,但能感受到家的溫暖,沒有嫌棄,隻有家人的關心和愛護。
他閉上眼睛,開始想象即將見到的大伯和奶奶的模樣,心中既有期待也有緊張。
夜深了,大人們也都歇息了,遠處農田偶爾傳來蛙鳴聲。
潛娃的思緒也開始飄向遠方……
少年的夢,是什麽呢?
第二天一早,潛娃被父親叫醒。一家人匆匆吃過早餐後,七伯送他們到了朝天門碼頭,準備登船去枳陵。
朝天門曾是山城十七座古城門之一。是公元前314年,秦將張儀滅亡巴國後修築巴郡城池時所建。
明初戴鼎擴建舊城,按九宮八卦之數造城門17座,其中規模最大的一座城門即朝天門。
是曆代官吏接皇帝聖旨的地方,因古代稱皇帝為天子,故此而得名朝天門。兩江在此相匯,也是山城最大的水路客運碼頭。
自古江麵檣帆林立,舟楫穿梭,江邊碼頭密布,人行如蟻。
沿兩邊江岸有不少街巷,雖以棚戶、吊腳樓居多,可也熱鬧非凡,商業繁盛,附近街巷棋布,交通四達。
所以直到今天,這一帶仍是山城最繁華的街區。潛娃見識了此地的熱鬧,居然有一種想要參與其中的衝動。
世紀之交時,32歲的潛娃還真的參與進來了,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過洛磧,經長壽,站在輪船上終於可以看見江南岸的一座濃縮版小山城,隱約浮現在眼前。
枳陵到了。
一家三口,肩背手提,從龍王嘴碼頭下船後,爬坡上坎,經過老街、中山路、南門山、易家壩……
路過修械所時,看見一棵大黃桷樹,父親讓大家休息下。
“潛娃,這棵黃桷樹和旁邊的兩棵,都是當年你祖父種下的,沒想到都這麽粗大了,這個地方就是我們家原來的祖宅。”
哎……
父親的歎息聲中,潛娃掃過三棵大黃桷樹,麵前父親口中的祖宅早已沒了蹤影。
人是物非,原來如此!
也許在父親的心中,還留著幼時的印跡吧,除了三棵黃桷樹還在,更多的隻有父親的回憶了……
穿過一段泥濘小路和菜園,走完一段圍牆,呈現在三人麵前的是一籠翠竹,還有院壩中的一間黃泥做牆的小屋。
難道這就是奶奶的家?
實話說,真沒有遵仙鎮的龍門大院氣派!潛娃心中正在比較。
“仕義,真的是你們回來了嗎?”一位頭發銀白的老奶奶,緊張不安的四處張望。
“媽,我帶著媳婦、兒子回來了……”父親一個踉蹌差點跪倒在老人身前。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一個身材魁梧的中年男人,滿麵笑容的招呼著。
“憶群,這是媽,這是大哥。”
“媽,大哥。”
“潛娃,這是你奶奶,這是你大伯。”
“奶奶,大伯。”
潛娃有些害羞地看著奶奶和大伯,奶奶雖然頭發白了,個子也還沒潛娃高,但慈祥的笑容,讓潛娃有一種自然的親近感。
大伯高高的個子,有一種不怒自威的氣質,但潛娃卻一點也不害怕,居然沒有絲毫的陌生和不安,表現得非常自然。
奶奶滿心歡喜地拉著潛娃的手,眼中閃爍著淚光,而大伯則拍了拍潛娃的肩膀,表達著男人才有的另類情感。
進屋後,奶奶忙著端上茶水和糖果,大家圍坐在一起,聊起了家常。潛娃靜靜地聽著,感受著這份濃濃的親情。
母親幫著奶奶張羅了晚飯,父親和大伯各自端著滿滿一杯白酒,眼神交匯,二十年未見麵的兄弟倆,非常默契的一飲而盡。
那種無法割舍的血脈相連,讓潛娃起了一層雞皮疙瘩……
吃過晚飯,大人們便開始閑聊。這時,潛娃才有機會仔細觀察奶奶的家,這是一間約摸三十平方左右的黃泥夯牆的土屋。
土黃色的牆壁上有許多大小不一的裂縫,不知道是奶奶還是大伯用舊報紙將這些裂縫糊住了,可以擋住夜晚的風。
白天外麵的陽光透過報紙,可以照進屋內,光束中滿是飄浮的塵埃。
整個房子分為兩個區域,外間靠近門口的部分是吃飯的地方,擺放著一張陳舊的四方桌,配有四條沒有塗漆的長板凳。
這就是堂屋了。
裏間左邊靠牆放著一張老床,方向是南北朝向,應該是奶奶睡覺的地方;右邊則是一張架子床,可能是大伯休息的地方。
在外間的右側還有一張小木床,可能是專門為潛娃準備的。
由於家裏空間有限,每個床之間並沒有隔斷或門簾等設施,整個一種開放的狀態。
堂屋的左側土牆上挖了一個門洞,掛著一塊布簾。掀開簾子可以看到外麵是用油毛氈搭建而成的簡易廚房。
廚房裏燒著散煤球,還有一個手搖鼓風機往灶膛吹風。
廚房做了簡單隔斷,空間很小,燈光很昏暗。
隔斷裏麵,可以看到靠牆擺放著一張木板,上麵鋪著褥子,看樣子應該是特意為潛娃父母準備的床鋪。
整個廚房麵積大約有十二三個平方,顯得有些局促和狹小。
從廚房後門出去,往右拐過五米遠,有一個用土坯做牆、油毛氈蓋頂,圍起來的小棚子,挖了個簡易的茅坑,就算是廁所了。
這種設施就算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也算簡陋,如果解大便,一不小心糞水就會濺到屁股上,說不出的尷尬。
潛娃忍不住與遵仙鎮的大四合院相比較,心中不禁感慨奶奶和大伯的居住環境實在是太差了。
如果不是因為緊靠枳陵城邊,而且又是父親的親人家裏,潛娃恐怕早就把嫌棄之情表露出來了。
看著眼前的一切,他心情愈發沉重。